070 魏國分裂

070 魏國分裂

不出獨孤如願所料,高歡絕不甘心就此作罷,休整了五日之後,再次發動了猛攻。

這一次高歡從黃河北岸運來了數十架攻城車,以及無法計數的雲梯,再加上數百輛載滿土石用來填平護城河的木驢,洛陽十二丈高的城牆帶來的優勢已經不能決定戰爭的走向了。

獨孤如願和楊忠親自率領精銳在攻城器械到達城下之前出城阻截,奈何高歡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加強了防衛,獨孤如願命楊忠幾次衝殺都沒有獲得太大的戰果。

巨大的攻城器械終於抵達洛陽城下,儘管牆上的守軍用盡各種手段去損毀器械,但終究還是被高敖曹領着數千人攻上了城頭。

雙方在城牆上展開了殊死的搏殺,高敖曹如入無人之境般衝殺,楊忠提着長刀與之戰成一團。無數的屍體堆積在牆頭,成爲守軍用來砸向牆下敵人的工具,無數的鮮血在城牆上蔓延成河……

這一仗從晨起打到日落,元修也親自從皇宮帶着禁衛軍殺上城牆助戰,可也無法阻止高歡的攻勢,漫天的箭嘯與慘叫、嘶吼成了洛陽上空唯一的聲響。

戰事緊迫,獨孤如願命楊忠統籌全城攻防,自己將未曾調動的兩萬騎兵集結於城西,趁着暮色殺出一條血路,直撲高歡大營。

高歡也沒想到獨孤如願會不顧生死冒險親襲,慌亂間調集所有未上城的部隊阻截圍殺獨孤如願,獨孤如願就如一頭無人可阻的獵豹,他殺透重圍逼近大營百步之內向高歡射了一箭,若非手下死士用身體擋住了箭矢,高歡已經是個死人。

一箭嚇退高歡,獨孤如願卻沒有退往洛陽,而是一鼓作氣穿過了高歡的營地向洛水方向突圍而去。帶的兩萬兵馬,到突圍時卻已經損傷了七成,但也殺得高歡膽寒不已,鳴金收軍,將高敖曹等人召回了大營,戰事這才終於告一段落。

此時洛陽城的皇宮大殿內已經亂成一片,獨孤如願一去不返,最慌亂的莫過元修,從高歡退兵的那一刻,皇宮大殿上就開始了無休止的爭吵,洛陽的君臣失去了主心骨,在投降高歡和據城死守之間搖擺不定。

“聖上,這獨孤如願怕是已經倒戈投降高歡了!以臣之見,還是早做打算,若是等到高歡殺進宮中……就來不及了!”

“聖上,微臣接到消息那獨孤如願帶着兩萬精銳回荊州自己稱王去了,辜負了聖上的一片信任……”

耳邊的聲音不斷提醒着元修,沒有了獨孤如願,他將要面對的是什麼?或許文臣武將投降高歡後還能繼續過他們的富貴榮華。但他知道自己不行,這一仗任何人都能輸,只有他不能輸,因爲一旦落入高歡手裡,他會從九五之尊徹底變成階下囚,失去權勢的同時還要面對悽慘無比的人生。

元修害怕了,恐懼無處不在,獨孤如願下落不明,長安城上下也就只有守城的一萬荊州兵,可那兵臨城下的高歡,部隊雖然損失更大,但依舊保持在十萬人之上。

若此時獨孤如願仍在,君臣團結倒也可以拼死一戰,不過眼下卻是一盤散沙,只怕高歡再來攻擊時,便是洛陽城陷之日。

衆臣的爭論聲彷彿越來越遠,元修緊閉着雙眼,思索着自己的去路。心裡自然明白要想東山再起,必然是保住性命重要,細想之下,也不知道是去投靠南樑,像先前的北海王元顥那樣做個傀儡的皇帝?還是北去長安,託庇宇文泰?

許久,元修緩緩起身,止住了衆人的爭論: “諸位愛卿不必爭吵,寡人自有定奪!高歡在洛陽城下虎視眈眈,孤決定暫時退避長安。”

羣臣未曾想到元修會出此言,老將斛斯椿跪倒於地:“聖上,臣以爲應當死守洛陽以待援軍,臣相信獨孤將軍一定會回來,聖上切不可捨棄大魏的基業……望聖上收回成命!”

“如何死守?哪裡來的援軍?獨孤如願還會回來?天下還有誰可救朕於水火?是你太過天真……眼下只有宇文泰的長安纔是安全之地,孤意已決,你速速去點齊精銳,趁高歡新敗,立刻奔赴長安!”

斛斯椿擡頭看向一臉煞白的元俢:“萬一獨孤將軍借得援兵回師,咱們卻棄城而逃,豈不錯失了反敗爲勝的良機?”

元修聽了,已然不耐煩,揮手道:“那你就留下楊忠的人馬守城,不必多言,趕緊去準備行裝。”

斛斯椿無奈,站起來嘆了口氣,轉身下得朝去……

第二天日暮時分,元修便率領百官及各自的親屬萬餘人自北門而出,浩浩蕩蕩地向長安方向進發,只留下了楊忠一人堅守孤城。

就在元修出城後不久,獨孤如願帶着賀拔勝率領的五萬精兵自洛水而來,勢不可擋一路殺退了高歡的部隊來到了城下,卻發現元修早已逃離洛陽,兵將已去,洛陽便再也沒有與高歡抗衡的實力。

獨孤如願心有不甘,將兵馬盡數交託給賀拔勝與楊忠後,孤身一人策馬追趕元修……

一路疾行,卻見成千上萬之人返回洛陽,一時間也不知前方發生了什麼事情,快馬一鞭,急急地催馬而行半夜便趕上了元修。

獨孤如願躍下馬背,目光落在元修的臉上,不緊不慢的開口道:“ 若聖上心意已決,退避長安,我獨孤如願願意護聖上平安!”

元修見獨孤如願隻身前來,先是一愣,急走幾步,隨即便跪於獨孤如願身前,抱頭痛哭起來:“將軍您終於來了,那些小人,見朕能給他們榮華富貴,便朝夕獻媚,處處逢迎。而今朕落魄之時,全都棄朕而去了,唯有獨孤將軍這時還願意追隨於我,是朕錯怪你了!”

高歡勢在必得,獨孤如願心知即便此時再回去洛陽一戰,也是守不住洛陽了,當即決定修書一封讓斛斯椿的親信帶回洛陽,命賀拔勝、楊忠帶着荊州精銳退避荊襄,自己則充當元修的護衛,送他前往宇文泰那裡。

待賀拔勝、楊忠撤軍,洛陽終於落入了高歡之手。

而高敖曹爲兄高乾報仇心切,率勁騎連夜追趕元修,獨孤如願、斛斯椿等人拼死力戰,保得元修性命。

一路狂逃,糧草全都散失,君臣飢渴困頓,最後終於在長安東陽驛遇見帥兵迎駕的宇文泰。此時除了元修及其姐妹元明月、堂弟元寶炬之外,只有獨孤如願與斛斯椿兩人護駕身旁,堂堂天子淪落至此,再無威嚴可言。元修心灰意冷,加授宇文泰大將軍、雍州刺史,兼尚書令,軍國之政,皆由宇文泰決定。

同年十月,高歡另立元善見爲帝,遷都於鄴城,從此魏國正式分裂爲東魏與西魏。高歡與宇文泰皆居相位,軍國大事總屬相府,成爲實際的統治者,元氏皇帝不過還是傀儡而已。K

060 金屋藏嬌064 一反常態091 建康詩會066 一片真心003 塞外迷茫019 兄弟壯志010 莫非王臣080 再見伊人054 獨孤起兵008 與虎爲謀080 再見伊人043 刺客來襲076 各自爲謀014 兄弟相交034 調虎離山037 深夜迎親091 建康詩會035 緊緊相依067 真相大白059 初戰告捷021 一舞驚鴻028 司馬芊芊056 劍刺雙目054 獨孤起兵032 前往荊州059 初戰告捷053 你若負我021 一舞驚鴻003 塞外迷茫003 塞外迷茫057 準卿所奏012 如斯之美004 藝成歸魏016 局勢大變085 侯景使計043 刺客來襲088 北歸無路084 再定荊襄086 投毒失敗041 蝶戀有喜072 斷臂保貞042 一戰功成030 險死還生033 傳國玉璽001 獨孤如願070 魏國分裂084 再定荊襄087 荊州城破059 初戰告捷011 虎落平陽060 金屋藏嬌038 可汗搶親053 你若負我054 獨孤起兵036 自討沒趣029 欲要斷臂071 雪地蝴蝶070 魏國分裂029 欲要斷臂028 司馬芊芊031 剎那芳華011 虎落平陽061 雨汐獻藝061 雨汐獻藝087 荊州城破088 北歸無路076 各自爲謀018 天下爲三007 河陰相逢083 比翼雙飛005 權力更迭007 河陰相逢037 深夜迎親024 大廈將傾044 天降煞星032 前往荊州037 深夜迎親067 真相大白041 蝶戀有喜025 運籌失敗044 天降煞星011 虎落平陽072 斷臂保貞010 莫非王臣049 獨孤劫獄057 準卿所奏089 初遇蕭鐸032 前往荊州050 元修贈妻062 意外之火040 候景獻美076 各自爲謀009 洞悉身世011 虎落平陽037 深夜迎親003 塞外迷茫045 以身爲質011 虎落平陽050 元修贈妻
060 金屋藏嬌064 一反常態091 建康詩會066 一片真心003 塞外迷茫019 兄弟壯志010 莫非王臣080 再見伊人054 獨孤起兵008 與虎爲謀080 再見伊人043 刺客來襲076 各自爲謀014 兄弟相交034 調虎離山037 深夜迎親091 建康詩會035 緊緊相依067 真相大白059 初戰告捷021 一舞驚鴻028 司馬芊芊056 劍刺雙目054 獨孤起兵032 前往荊州059 初戰告捷053 你若負我021 一舞驚鴻003 塞外迷茫003 塞外迷茫057 準卿所奏012 如斯之美004 藝成歸魏016 局勢大變085 侯景使計043 刺客來襲088 北歸無路084 再定荊襄086 投毒失敗041 蝶戀有喜072 斷臂保貞042 一戰功成030 險死還生033 傳國玉璽001 獨孤如願070 魏國分裂084 再定荊襄087 荊州城破059 初戰告捷011 虎落平陽060 金屋藏嬌038 可汗搶親053 你若負我054 獨孤起兵036 自討沒趣029 欲要斷臂071 雪地蝴蝶070 魏國分裂029 欲要斷臂028 司馬芊芊031 剎那芳華011 虎落平陽061 雨汐獻藝061 雨汐獻藝087 荊州城破088 北歸無路076 各自爲謀018 天下爲三007 河陰相逢083 比翼雙飛005 權力更迭007 河陰相逢037 深夜迎親024 大廈將傾044 天降煞星032 前往荊州037 深夜迎親067 真相大白041 蝶戀有喜025 運籌失敗044 天降煞星011 虎落平陽072 斷臂保貞010 莫非王臣049 獨孤劫獄057 準卿所奏089 初遇蕭鐸032 前往荊州050 元修贈妻062 意外之火040 候景獻美076 各自爲謀009 洞悉身世011 虎落平陽037 深夜迎親003 塞外迷茫045 以身爲質011 虎落平陽050 元修贈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