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滿山葡萄無人問

長野業正求爺爺告奶奶全軍營借了三千貫現錢送過河,武田晴信和大石氏照點完錢就把剩下的箕輪衆放了回來,皆大歡喜。

至於松山退城的事宜,由於城內有五百足輕是武藏本地徵召的,人家不肯跟着河田長親回越後,知道無傷開城以後,鬨鬧了一陣。

最終被全部留了下來,搖身一變成了北條氏的足輕,不過是一日的光景而已。

剩下的一千三百人剝光了所有盔甲武器,但允許保留私人財物和十天口糧,退出城去。城內供一千八百人食用一年的糧食也便宜了大石氏照。

雙方在利根川的浮橋上正式訂立合約,向弓矢八幡大明神以及阿彌陀如來發誓,一年之內各守疆界,互不侵攻。

小平太強撐着去簽字花押,似乎被武田晴信看出了端倪。

“彈正經年操勞,總要愛惜己身啊。”

“勞煩大膳殿下掛懷,不過是小事而已。”

這年頭三十多歲死的武士數不清,小平太今年二十九,論理說也到了一個坎。缺醫少藥的年代,沒扛過去就很難說。

合議既成,雙方退兵。

這次本隊除了跟着上千人的小荷馱之外,還有十頭北武藏人民“踊躍捐獻”的黃牛。都是上杉輝虎和長野業正的好意,不得不收下。

“神父啊,你們修道院養牛嗎?”

“不僅養牛,還養安達魯西亞馬,養豬、山羊、甚至還有過一頭駱駝。”

“你們修道院產業很繁盛啊。”

“那是,我們修道院是宗座殿下特許的坐堂修道院,先代阿方索陛下還捐贈了一座龐大的葡萄園以及兩座磨坊,一座釀酒作坊。”

“那你們修道院的畜產裡有奶牛嗎?”

“奶牛啊?有,但我們從來不喝牛奶。只會拿來製作奶酪食用,還有在濟貧院分給信徒。”

“你們不喝牛奶?”

“當然不喝,凡是喝了牛奶的,必然會腹瀉,甚至會致死。”

“這怎麼會?難道你們不是喝的新鮮的?”

“新鮮?我們修道院在山上,光上山就要走兩個小時的山路。所以就算有牛奶,那也是早上擠好,下午才能送來。”

那新鮮個鬼了!難怪各個喝了拉肚子,甚至直接拉死呢。

牛奶這玩意擠下來用不了兩個小時就細菌滋生,開始腐敗。早上擠的奶,下午送來,晚上喝,那鐵定是壞的了。

難怪只有養牛的貧農喝牛奶呢,剛擠下來的牛奶雖然有一點奶腥味,可那時候確實新鮮,喝下去不會鬧肚子。

而製作的奶酪就沒問題了,製作第一步就是上大鍋煮,巴氏殺菌法不就是高溫蒸煮殺菌嘛。

“那神父你會養牛嗎?”

“不會,我九歲進入修道院,用了四年時間學習文法,抄寫《聖經》,然後學習拉丁文、希臘文、法文,之後是數學、建築、繪畫、醫藥。”

“那修道院的畜產誰來處理?”

“修道院有隸農啊。難道大人您的領地沒有農民爲你耕種放牧?”

威廉神父一臉迷茫的看着小平太,種地放牛當然是農民去做,他一個神職人員只要侍奉好天父上帝就行了。小平太這個領主不也是隻要管好打仗就行了,哪裡會親自種地。

“是了是了,嘿嘿嘿嘿。”小平太尷尬的笑了笑,遮掩了一番。

主要是大夫說要早晚一杯熱牛奶,小平太就想着既然要養,還不能只養一頭,那總要問一問專家的意見。

加上後世裡固有的歐洲牧場,花白奶牛成羣結隊的印象,第一反應就是問出身尼德蘭的威廉神父。作爲這個時代的知識分子,指不定能知道些什麼。

很可惜,是小平太想多了。

不過養黃牛問題也不大,反正小平太記得很清楚,即使是中國的奶牛也是荷斯坦奶牛和黃牛配種選育來的。既大大提升了產奶量,還一定程度上繼承了黃牛耐粗飼的特點。

黃牛確實好伺候,幾乎沒有任何養殖問題,甚至開春後只靠吃青草都能復膘,作爲東亞地區養殖規模最大的大牲口之一絕對有他的道理。

可是產奶?小平太問了問養過牛的農兵,他們也說不清,反正不多,甚至可以說少的。也就喂喂小牛,人偶爾擠兩回吃吃還行,想天天擠奶,那有點問題。

而且養了牛,大家都是拿來幹活的,耕田要用,拉車要用,拉磨拉碾子要用,甚至拿來取皮革做甲也是正常的。

在耕作農業區,牛專門拿來喝奶的事還真的是少見,甚至說稀奇。

“這種黃牛的產奶量,神父有概念嗎?”

“要是我們以前修道院的奶牛,每年產的奶,總能做四百個帕爾馬奶酪,日(屏蔽)本的牛我就不知道了。”

“好吧。”小平太有點無可奈何。

但大概分析一下,夠小牛吃,哺乳期,一天總要有個兩公斤吧,不然也養不大小牛啊。那麼算他哺乳期九個月好了,五百多公斤奶應該差不多。(實際上現代黃牛也就800-1000kg/年)

當然現代的奶牛業是讓母牛生產完就篩選小牛,公的直接就摁死扔了,或者處理掉。母的纔會養下去,而且正經奶牛年產6000kg以上,最誇張的品種能10000kg每年,完全可以在哺育小牛的同時產奶使用。

怎麼看養黃牛喝奶都是賠本的買賣,也就只能小平太這種富貴人家自己用用。

“彈正,可以下營了!先手小笠原隊的營地到了!”阿吉跑過來稟報。

“好!讓平六佈置下營。”

小平太從馬上下來,小笠原長政挑的是山坡下面背風的地方,還別出一營攔住道路,當道下砦,設置的不錯。

把百段交給辰三去喂料,小平太拄着竹杖,往山坡上查看。坡上草木茂盛至極,開路的七規正在拿刀瞎砍,砍除一條小徑來。

“誒,有葡萄。”

“葡萄有什麼稀奇的,山上到處都是,滿坑滿谷的葡萄,過兩月隨你吃。”

“我纔不吃呢,又酸又澀。”

滿山滿谷的葡萄?是啊!甲斐和信濃這時代山上長滿了葡萄啊!一直忙,怎麼把這麼一出給忘得一乾二淨。

25.武田氏覆亡在即7.但盡人事聽天命16.千石大船做炮艦16.路聞島津始征途37.騎兵得來真不易32.村上義清生擒之37.米麪麥豆系軍心32.比良阪上好作伴16.木下名揚墨股城28.欲借大炮逞兵威22.三河猛然換主人12.自有檢地精妙計10.叔父勸我出家去11.雙雄齊會矢引川53.長野業盛肖乃父31.戰局逆轉得全勝7.川中島大幕揭開46.甲軍之膽喪上原1.接掌江尻任城代13.彈正公山中八策(二)15.竹中半兵衛重治38.一紙書文讓渡狀17.曹劌論戰實用之34.插標賣首一向兵26.上田原終戰開場43.一人一力取一城14.山內公方一家親12.彈正公山中八策(一)39.小豆阪不分勝負3.無爲蕭曹吾自隨34.驚聞三州大消息23.金井隊進展順利4.萬般波折爲只豬10.快川和尚心眼明38.冒雨力戰搏生死11.足利義親悄試探15.師出木曾有大義4.此身一戰陷險地23.北條來人求大筒60.塵埃落定合議成26.一日奪城昌幸計5.小慄忠常說信長52.江戶城危在旦夕26.海賊來襲旗鼓鳴13.武田行蹤難捉摸3.上杉輝虎訴衷腸8.叔侄上演全武行6.彈正家中無餘財14.彈正公山中八策(三)10.青雲之路未可知38.只待來年上洛京16.十年交手今決戰20.小小準備見主公36.尾張駿河起衝突35.本多彌八初獻策25.山內左馬真英才(上)27.武家至寶唯忠勇18.織田信長亦有意17.三河一向有能人17.山內一十六神將11.助左衛門結善緣7.驚濤巨浪八王子28.信長有妹喚市姬4.北迴貿易起齷齪26.烈火焚盡不平意19.窮瘋極餓平六郎2.滿山葡萄無人問32.上杉村上戰神川7.驚濤巨浪八王子27.善使驅策做強援34.義昭信長親無間7.所謂惡政興抑配45.阻斷水脈竟無用6.德川興廢,在此一戰!54.熊熊烈火燃江戶29.一時不甚失良臣13.一言攪渾池中水7.山內產業蔚然觀45.阻斷水脈竟無用21.堅守本證二萬兵11.壽桂尼不願妄動3.猶子親子孰爲重6.東西管領算東西42.當道立砦拒強敵1.接掌江尻任城代10.自古無利不起早33.上杉退兵返越後29.山內水軍初創成22.甲斐一揆猛出手54.甲山動搖叫糟糕16.路聞島津始征途31.越後國暗流洶涌22.你薅羊毛我挖角18.肇始弄錢多般誤36.細川春宮歡喜極47.用土氏堯勸城開10.足利氏又喪一人35.三百一摧破六萬7.時事萬般難預料
25.武田氏覆亡在即7.但盡人事聽天命16.千石大船做炮艦16.路聞島津始征途37.騎兵得來真不易32.村上義清生擒之37.米麪麥豆系軍心32.比良阪上好作伴16.木下名揚墨股城28.欲借大炮逞兵威22.三河猛然換主人12.自有檢地精妙計10.叔父勸我出家去11.雙雄齊會矢引川53.長野業盛肖乃父31.戰局逆轉得全勝7.川中島大幕揭開46.甲軍之膽喪上原1.接掌江尻任城代13.彈正公山中八策(二)15.竹中半兵衛重治38.一紙書文讓渡狀17.曹劌論戰實用之34.插標賣首一向兵26.上田原終戰開場43.一人一力取一城14.山內公方一家親12.彈正公山中八策(一)39.小豆阪不分勝負3.無爲蕭曹吾自隨34.驚聞三州大消息23.金井隊進展順利4.萬般波折爲只豬10.快川和尚心眼明38.冒雨力戰搏生死11.足利義親悄試探15.師出木曾有大義4.此身一戰陷險地23.北條來人求大筒60.塵埃落定合議成26.一日奪城昌幸計5.小慄忠常說信長52.江戶城危在旦夕26.海賊來襲旗鼓鳴13.武田行蹤難捉摸3.上杉輝虎訴衷腸8.叔侄上演全武行6.彈正家中無餘財14.彈正公山中八策(三)10.青雲之路未可知38.只待來年上洛京16.十年交手今決戰20.小小準備見主公36.尾張駿河起衝突35.本多彌八初獻策25.山內左馬真英才(上)27.武家至寶唯忠勇18.織田信長亦有意17.三河一向有能人17.山內一十六神將11.助左衛門結善緣7.驚濤巨浪八王子28.信長有妹喚市姬4.北迴貿易起齷齪26.烈火焚盡不平意19.窮瘋極餓平六郎2.滿山葡萄無人問32.上杉村上戰神川7.驚濤巨浪八王子27.善使驅策做強援34.義昭信長親無間7.所謂惡政興抑配45.阻斷水脈竟無用6.德川興廢,在此一戰!54.熊熊烈火燃江戶29.一時不甚失良臣13.一言攪渾池中水7.山內產業蔚然觀45.阻斷水脈竟無用21.堅守本證二萬兵11.壽桂尼不願妄動3.猶子親子孰爲重6.東西管領算東西42.當道立砦拒強敵1.接掌江尻任城代10.自古無利不起早33.上杉退兵返越後29.山內水軍初創成22.甲斐一揆猛出手54.甲山動搖叫糟糕16.路聞島津始征途31.越後國暗流洶涌22.你薅羊毛我挖角18.肇始弄錢多般誤36.細川春宮歡喜極47.用土氏堯勸城開10.足利氏又喪一人35.三百一摧破六萬7.時事萬般難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