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美國華爾街評選互聯網繼雅虎之後最值得投資的公司的話,那投票率最高的公司就莫過於博客了。可惜博客公司一直沒有公佈任何上市計劃,這讓企圖進場分享財富的風投機構和投資銀行覺得太不可思議了。既然博客沒有分潤自己財富的打算,那就不要怪自己心狠手辣了。
可就在美國媒體準備打算黑博客公司的時候,博客公司忽然公佈了一個投資項目。博客公司與日本的軟銀以及韓國的希傑娛樂分別在韓國和日本組建兩個社交型博客網站,即位於韓國的Cyworld和日本的Ameblo。雖然博客公司沒有上市計劃,但是博客公司的合資子公司Cyworld和Ameblo卻都公佈了各自的上市計劃,只不過他們選擇的市場是韓國和日本的股市罷了。
這下風投機構和投資銀行自以爲看懂了博客公司的想法,原來是自己這些追求者太熱情了,害得這個出身寒門的財富新貴害怕了,所以在上市前先選擇一個值得依託的靠山合作了再上市。雖然Cyworld和Ameblo在韓國和日本的運營週期各自才1個月和3個月,但是用戶的增長速度實在是讓大家太驚喜了。重要的是,兩家網站比當年的雅虎先找到了各自的盈利方法。增值服務付費和定向投放廣告讓兩家新成立不久的公司都有望在當年實現收支平衡,並在三年內實現盈利。
既然這套方法可以在日本和韓國成功,那沒有理由在美國不成功。於是華爾街立刻放棄了對博客公司的抹黑,開始在媒體上呼籲有實力的互聯網公司或計算機公司與博客公司合作,然後儘快推出上市計劃。一時間,雅虎、微軟、時代在線、新聞集團都表達了合作的意願,可惜突如其來的互聯網寒冬打亂了所有人的腳步。
雅虎和時代在線這兩家完全依靠互聯網的公司首先退出了合作名單,畢竟他們現在是自身難保。而微軟和新聞集團雖然沒有當初那麼積極,可是他們還是表示他們並沒有放棄合作計劃。事實上,除了這四家公司,還有不少公司私底下也和博客公司溝通過,只不過他們的積極性比較有限罷了。
雖然互聯網寒冬已經產生,但是華爾街的投資客也不是傻瓜,他們現在明白了一個很重要的互聯網思維方式。那就是,用戶決定了一個網站的價值。和門戶網站或新聞網站相比,無論是博客公司直接掌控的博客聚合網站和博客服務網站,還是博客公司與其他公司合資的社交服務網站,這些網站的特點都是牢牢地抓住了一批用戶,而且不少用戶還是非常深度的用戶。
可以不客氣地說,哪怕博客公司此時宣佈關閉所有網站,單單是賣用戶資料都能吸引不少廣告公司掏錢。雅虎和美國在線屬於掏不起入場費而被迫離場的公司,但微軟和新聞集團卻是手握大筆資金的豪門金婿,只看誰的彩禮錢能打動博客公司,將女兒下嫁了。
微軟和新聞集團都做過各自的博客服務,微軟的MSN Space甚至算是QQ空間的啓蒙者,只不過身爲先行者的微軟居然對自己的產品不上心,最後被QQ空間的一系列組合拳打得找不到北。最後連帶着MSN也慢慢失去中國的即時通訊市場,並最後被迫在全球關閉服務。
而新聞集團的MySpace倒是存活了很長的時間,哪怕在林俊秀重生的時候,MySpace依舊是歐美重要的社交網站。很多在YouTube和Instagram走紅的網紅,他們的根基都在MySpace。只不過那時的MySpace已經沒有當年的新銳,反而像是一個垂垂老矣的暮年網站,正走在關站的路上。
雖然林俊秀承認將即時通訊軟件與社交博客服務結合起來是個天才的想法,但是MSN這個孫子實在是得不到微軟的寵愛,林俊秀才不想共沉淪呢。但凡微軟公司上點心,以Windows操作系統的普及率和MSN網站當年的流量,MSN和MSN SPACE完全可以複製後世企鵝帝國的霸業。可惜蓋茨沒有看上MSN和MSN SPACE,這才讓企鵝帝國快速崛起。既然圈定了新聞集團爲首選合作者,博客公司和新聞集團早就偷偷地展開了合作前的談判了。
默多克之所以親自飛到日本來和林俊秀談判,實在是林俊秀這邊不斷放出的誘餌讓默多克心癢難耐。默多克最初只是打算由新聞集團推出一個新聞門戶網站,將新聞集團旗下所有的新聞業務整合到一起,然後在網站上公開。
不過默多克的這個想法並沒有得到內部的支持,因爲大家都發現一個殘酷的現實,如果網站上有免費的新聞可以看,那就沒有人會訂購現實中的實體報紙雜誌了。此時上網的用戶主要集中在大學生和白領人士,而這批人是各大報刊努力爭取的所謂的高端人士。正因爲如此,新聞集團內部的抗拒力量很大。
既然新聞門戶網站的方向走不通,默多克就在想自己該如何佈局互聯網。作爲一個在新聞產業折騰了多年的老狐狸,默多克自然感覺得到,互聯網將是下一個重要的新聞傳播媒體。
“沒想到博客公司的創始人林先生居然還只是一名高中生,我真的是被震驚得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默多克搭乘一輛不起眼的車子來到Cyber熊的辦公樓。爲了避免合作的消息被人發現,默多克直接乘坐專屬電梯來到林俊秀的私人辦公樓層。儘管默多克早就掌握了林俊秀的各種資料,但是真正看到林俊秀站在自己面前,默多克還是有些驚訝。雖然計算機的出現讓硅谷的創業平均年紀下降到大學生,但是畢竟還不是後世網絡發達的時代,那是不僅有高中生創業,小學生創業都不算是新聞了。
“能夠將Blog.com經營成全美三大網站之一,林先生的能力真的是讓我又一次感到震驚。”
其實默多克不知道的是,後世他所運營的MySpace也是全美最受歡迎的三大網站之一,甚至在年輕人族羣裡,和Facebook纏鬥了許多年。如果不是MySpace固步自封的話,或許Facebook也不會成長爲後世的第一社交網站。
“既然默多克先生肯光臨鄙社,那就是表示新聞集團對於我的合作建議是心動了?”
林俊秀給新聞集團的建議就是MySpace的道路,只不過融入了後世Twitter和Foursquare的玩法。和林俊秀的Blog.com這個兼具社交功能的博客聚合網站相比,新的MySpace社交性更強,同時也更草根。畢竟寫好博客還是要有一定門檻的,但是隻是簽到、打卡,以及閒言碎語就沒有那麼多門檻了。
林俊秀的企劃書裡對功能的具體描述都語焉不詳,涉及到關鍵部分的時候更是一片空白。但是在吹噓功能性上,林俊秀是寫得天花亂墜。作爲傳統新聞出版業出身的默多克,他比其他任何人都要明白“訂戶”的重要性。訂戶在網絡上不就是註冊用戶麼?
而且和傳統媒體的訂戶來說,網絡上的訂戶不僅有數量這個衡量維度,還有質量這個衡量維度。一個高質量的註冊用戶,其價值是普通註冊用戶的數倍乃至於數十倍。一旦新聞集團擁有這些用戶,那麼未來新聞集團不管再發展任何網絡業務都是非常簡單和順利的事情。
就好像企鵝公司做網絡遊戲一樣,不管多爛的遊戲在它的手裡總能比其他公司做得更好。理由很簡單,人家手握活躍微信用戶11億和活躍QQ用戶7億,隨便導點用戶進入某款遊戲,也足以撐起這款遊戲的營收了。所以對於企鵝家的遊戲運營者來說,賺錢是肯定的,賺多少錢纔是關鍵。而林俊秀也在複製這條道路,同時他也在建議默多克複製這條道路。
林俊秀和默多克之間的談話非常愉快,默多克很快就接受並理解了林俊秀的說法,並對啓動MySpace項目是充滿了信心和期待。默多克甚至手握一個媒體巨擘在西方世界有多大的影響力,爲什麼美國政府打死都不許美國的三大廣播公司被美國以外的資本控制?爲什麼美國政府非要逼得默多克入籍美國之後才放開了福斯廣播公司在美國的擴展?想想迪士尼吧,人家愣是將自己的米老鼠的版權在美國製定專門的條款來特殊保護。這就是掌握媒體的影響力!
哪怕是在好萊塢,背後沒有媒體公司撐腰的製片廠都死掉了,哪怕是那頭不可一世的獅子(米高梅)。後世美國的五大電影公司,其實就是媒體集團所控制着。派拉蒙身後是維亞康姆(MTV、BET及尼克頻道的母公司)、環球身後是NBC、迪士尼身後是ABC和FOX、哥倫比亞身後是索尼頻道和AXN、華納兄弟身後則是HBO、CNN及特納廣播公司。默多克相信,只要自己的MySpace能夠成功,那麼自己的福斯廣播公司及新聞集團就會更加壯大。
林俊秀和默多克達成共識之後,剩下就是兩家公司的細節談判了。但是,一些相關的風聲就可以放出去了。作爲MySpace的運營公司,福斯互動還沒有正式成立就成爲華爾街追逐的香餑餑。要知道當年默多克在美國發展的時候可是受了不少美國人的白眼,而現在,他已經是美國各大資本最受歡迎的座上賓。甚至是一度討論要封殺默多克的美國共和、民主兩黨都在熱情地拉攏默多克。政客們比所有人都更清楚,一個媒體巨擘的掌控者是值得自己討好的。
看到如此多熱情的邀約,默多克都有些不知所措。不過他記得自己給林俊秀的承諾,那就是福斯廣播公司及福斯電影公司都將是林俊秀在北美和全球的最大盟友。林俊秀相中默多克,除了福斯廣播公司之外,自然還因爲新聞集團旗下的天空電視集團和星空電視集團,這可是未來在歐洲及亞洲擁有相當大主導力的衛星電視和有線電視頻道啊!要將日本的偶像組合推廣出去,少不了默多克旗下天空電視和星空衛視兩大頻道羣的支持。
由於默多克這邊不斷地放出風聲,有關博客公司幕後老闆的身份也漸漸地不再是秘密。而日本的媒體收到風聲的時候,第一反應是這個新聞是不是假新聞?第二個反應則是這個林俊秀是不是那個林俊秀?直到第三個反應,他們纔想起,要儘快採訪林俊秀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