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誠佈公

(雙倍月票最後一天,希望大家能投出寶貴的一票!!)

對慈寧太后尋親,大臣們表現出極其一致的支持,甚至比皇帝本人還要熱心。

“此事不可耽擱,應責成東海國詳加調查,擬定名單,儘快將王家人接入京城,讓太后全家團聚。”宰相申明志嚴肅地建議,顯得有些急迫。

皇帝卻要冷靜下來,“先不要着急,總得先查清真相,不能只相信東海國的一面之辭。”

申明志讓開一步,指着另一名大臣道:“禮部尚書元大人老成持重,由他前往東海國調查真相,再合適不過。”

元九鼎也不推辭,前趨躬身道:“臣願往東海國一探,總之不會讓此事有半點遺憾。”

皇帝不能太冷淡,於是點頭同意,又勸勉了幾句。

整個上午的時間都用來討論這件事,大臣們提供史書上記載的若干事例以供參考,太后尋親這種事不常發生,但是大楚前期曾有一位太后一直等到太皇太后去世之後,才提拔自家外戚,在更早的前朝,另有一位太后因爲與家人交惡,花了好多年才合好如初。

在這些事例中,皇帝總得重賞舅氏,至少一人封侯,得官者少則三五人,多則十六七人。

韓孺子覺得這個時候考慮封賞計劃太早了些,並且覺得太重了些,“所謂賞罰分明,縱然東海國找到的王家真是朕的舅氏,也不該無功受賞吧?”

“不然,大楚以孝立國、以孝爲天下先,慈寧太后自幼失怙,備嘗沒有親人的艱辛,若能找回至親,自當重賞以昭告天下。陛下莫要擔心,此乃歷朝歷代之慣例,朝廷絕無異議,就是天下人,也要稱讚陛下的一片孝心。”申明志堅持自己的意見。

韓孺子無話可說,他的確要派一名得力大臣去東海國調查真相,最初的人選卻不是元九鼎,而是中書舍人趙若素,可宰相等人滿腔熱情,他臨時改變了主意。

這天下午,趙若素跟往常一樣,來倦侯府送一摞奏章,卻沒能像往常一樣離開,被皇帝叫住了。

楊奉推薦已久,韓孺子也比較欣賞此人,正因爲如此,才遲遲沒有加以重用,而是默默觀察,幾個月過去,韓孺子不得不承認,他什麼也沒看出來。

趙若素在晉城的勇敢與鎮定如曇花一現,自從解圍之後,他又恢復成那個沉默寡言、不露痕跡的中書舍人,進來出去悄無聲息,力爭不讓皇帝注意到他的存在。

這回也是一樣,趙若素輕輕將一摞奏章放在桌角,又輕輕地向裡推進半尺,將最上面的幾份稍稍整理一下,躬身準備退下。

韓孺子頭也不擡地說:“無功的外戚,也可得重賞嗎?”

趙若素定在那裡,一腳在前一腳在後,等了一會,發現皇帝的確是在對自己說話,回道:“那要看情況。”

“說。”韓孺子仍不擡頭,專心看一份奏章。

“嗯……大多數時候,外戚若是無過,便算有功,可以重賞,但有限度,高不過封侯,一門之內通常不超三人,官以閒職爲主,厚祿供養而已,田宅奴僕可以多些,但也不能僭越,外戚之中若是有人立功,則另算。”

這個回答中規中矩,韓孺子不太滿意,擡起頭,看着中書舍人。

趙若素覺得自己一時間可能走不了,收回前腳,身體躬得更深一些。

張有才最瞭解皇帝,無聲地招呼另外兩名太監與自己一塊退出房間。

“朕有一事不明,望趙大人解惑。”

“不敢,微臣略通前代典故,或許能爲借鑑。”

韓孺子笑了笑,相比之下,他反而更欣賞鄧粹那樣的人,行爲雖然不合章法,常常自作聰明,但是好歹不會有太多掩飾,想做就做,給雙方省下許多時間與精力。

“外戚畢竟是外姓,無功可受重賞,宗室子弟乃朕之同姓,無功卻不可受賞,輕疏遠近何以差異至此?”

“這要感謝本朝前幾代皇帝,自太祖定鼎以來,對宗室分封早定下一套規矩,或稱王、或封侯、或增減爵位、或襲封官職,宗正府與各部司照章行事,封賞其實極多極重,只是不由宮中所出,陛下因此感受不深。外戚代代皆有,各不相同,賞由宮中所定,陛下或許覺得重些,其實也皆有一定之規。”

韓孺子點點頭,稍稍滿意,感慨道:“朕讀史書,發現歷代皇帝與外戚更親,與宗室支系反而疏遠,大概就是這個原因吧。”

外戚要從皇帝這裡得封賞,自然要保持關係親密,宗室更感謝開國太祖定下的規矩,對當今聖上,以不得罪爲原則,野心大的人才會刻意討好,無心權勢者,自可逍遙自在。

趙若素只講自己知道的事實,對結論一個字也不多說。

韓孺子又問道:“宰相等人在勤政殿議政,朕每日下午待在倦侯府,皇帝與宰相不在一處,這種事有過嗎?”

“有,而且很常見,但是陛下的做法有點不同尋常。”

“哦?別的皇帝是怎麼做的?”韓孺子開始感興趣了,趙若素就像是廟裡的籤子,非得提對問題,才能給出合適的回答。

“據微臣所知,多數皇帝常深居宮中,宰相在外主持朝政,事事通稟宮中,彼此相安無事。也有一些皇帝在宮外另闢新宮,但以玩樂爲主、議政爲輔,陛下之不同尋常,是要將倦侯府當作長久議政之所,身邊又沒有重臣相伴,勤政殿因此會覺得受到了冷落。”

韓孺子笑了兩聲,這正是問題之所在,他身邊若是常有重臣相伴,倦侯府就會變成另一個勤政殿,他想突破規矩就很難了。

“朕的想法其實很簡單:規矩之所以爲規矩,慣例之所爲爲慣例,肯定都有原因,不可輕易變之,可大楚內憂外患不斷,許多事情超出了規矩與慣例的範圍,需以非常手段解決。朕因此希望宰相守成,用規矩與慣例保持朝廷的穩定,朕則見機行事,不必墨守成規。”

“陛下有此想法,大楚幸甚。”

“可宰相等大臣對此似乎不太安心,朕該怎麼辦?與宰相開誠佈公?還是多等一段時間?”

趙若素跪下了,“陛下絕不可與大臣開誠佈公,對宰相如此,對其他大臣也是如此。”

韓孺子略感驚訝,“原因呢?”

“陛下一直是大楚天子,宰相等人卻未必一直是大楚之臣,陛下總有更換大臣的時候,今日的開誠佈公,日後就會顯得尷尬,所謂君君臣臣,開誠佈公絕非帝王所爲。”

韓孺子其實也沒有這個打算,“然則君臣之間如何溝通呢?”

“需就事論事,沒有一定之規。”

“比如這次的太后尋親,即使最終證明那真是朕的舅氏,朕也不想立刻重賞,該怎麼對宰相說,讓他明白朕的心意,又不會特別反對?”

趙若素想了一會,“微臣有一建議,陛下聽聽可否。”

“嗯。”

“鏞太子遺孤兩舅尚在,不妨從他們身上着手。”

韓孺子眉毛一揚,鏞太子遺孤就是之前代替他當傀儡皇帝的小孩子,有兩位姓吳的舅舅,都被封侯,其中一人還曾參與於奪位之爭,一直支持冠軍侯,但是根基太淺,沒起多大作用,事後也沒受到追究。

這是一個極其敏感的話題,趙若素敢在皇帝面前提起,膽子不小。

韓孺子希望看到的卻正是這種有話直說的膽量,若是人人在他面前都噤若寒蟬,那他就真是“孤家寡人”,只能憑一己之力對抗內憂外患了。

“接着說。”韓孺子沒有完全明白趙若素的意思。

“吳氏兩人已無資格稱侯,陛下可以要求有司儘快處理此事,等奏章到來之後,寫上批得,至於寫什麼,陛下可以斟酌。”

韓孺子有所領悟,“朕直接說出口,宰相不肯接受,寫幾句批覆,他卻會當真?”

跪在地上的趙若素磕了一個頭,因爲他說的話越來越要出格,“皇帝通常慎言,若是不得不開口,通常也是言不由衷,宰相將陛下當成尋常的皇帝,陛下嘴上越說不要重賞,宰相越要堅持己見。還有一個原因,這場爭論早晚會泄露出去,外戚若是掌權,絕不會埋怨陛下,卻可能怨恨大臣不肯‘據理力爭’。君臣最好無爭,若爭,也不可公開,勤政殿是議事之所,大臣可以爭,陛下不能爭,超然在上,方能可進可退。”

“但是朕可以在批覆中暗示?”

趙若素點頭,“合適的奏章,加上合適的批覆,宰相肯定會明白,如果他懂規矩的話,也絕不會反對,這是所謂的‘不爭之爭’。”

韓孺子大笑,這一番話真讓他豁然開朗,也明白了要做何批覆,在取消吳氏雙侯的奏章上,他不用提自家外戚半句,只需適當表達對隨意封侯的不滿,申明志自會理解皇帝的意圖,重新考慮對王氏的封賞。

這是一場微妙的遊戲,皇帝與宰相表面上沒有任何爭執,而且互相讓功:皇帝將提出封賞內容的權力交給宰相,宰相則會在最終的奏章中頌揚聖德。

“你應該經常留在朕的身邊,趙若素,你在晉城立過大功,也該升官了。”

趙若素再次磕頭,“皇帝不可與大臣開誠佈公,反之也是一樣,微臣斗膽,剛剛對陛下開誠佈公,已無爲臣的資格,連中書舍人也不能當了。”

韓孺子吃驚地說:“怎麼,你要辭官嗎?”

趙若素擡頭,“陛下真要留微臣在身邊?”

“嗯。”

“那就調任微臣充當倦侯府府丞吧。”

中書舍人雖然品級不高,比府丞還是要超出一大截,而且中書省是至重之司,趙若素這是將自己一貶到底。

(《孺子帝》已經寫到後半程,體力有些不支,發稿時間稍作調整:上午九點之前,下午七點之前,望周知。)全本小說網

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一百一十五章 遷營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囑託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陽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爲上計第三百零二章 無言相勸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神不寧第一百五十九章 亂前第二百零六章 定計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與外孫第三百一十九章 飢渴交加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爭位者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九十四章 缺錢第七十九章 願望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一百六十四章 當斬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動第一百一十三章 囂張的強盜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人相助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三百三十六章 選人與用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獨自決定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洶涌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本書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飲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將軍需要勝利第五百二十章 逃難路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重的刑罰第四十三章 無恙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三十九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人部曲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第五百章 崔家認罪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八十章 散心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三百三十三章 勸降第五百章 崔家認罪第四百三十四章 熱鬧的新年第三百二十三章 蹊蹺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試探第八十二章 楊奉的過去第一百七十章 神機妙算第六十九章 豪傑第二百八十八章 醜王賭約第一百零二章 勳貴的玩法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六十章 宮門第三百零九章 聲名遠揚第七十九章 願望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東西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欠人情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二百二十二章 譚家的女兒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二百二十四章 丟印第一百一十章 望氣的奧妙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十三章 宮中的士兵(二更)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勢(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長輩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蘆葦”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蘆葦”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飲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匈奴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燒的軍營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內奸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一百零八章 真龍天子第一百七十章 神機妙算
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一百一十五章 遷營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囑託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陽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爲上計第三百零二章 無言相勸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神不寧第一百五十九章 亂前第二百零六章 定計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與外孫第三百一十九章 飢渴交加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爭位者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九十四章 缺錢第七十九章 願望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一百六十四章 當斬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動第一百一十三章 囂張的強盜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人相助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三百三十六章 選人與用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獨自決定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洶涌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本書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飲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將軍需要勝利第五百二十章 逃難路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重的刑罰第四十三章 無恙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三十九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人部曲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第五百章 崔家認罪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八十章 散心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三百三十三章 勸降第五百章 崔家認罪第四百三十四章 熱鬧的新年第三百二十三章 蹊蹺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試探第八十二章 楊奉的過去第一百七十章 神機妙算第六十九章 豪傑第二百八十八章 醜王賭約第一百零二章 勳貴的玩法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六十章 宮門第三百零九章 聲名遠揚第七十九章 願望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東西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欠人情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二百二十二章 譚家的女兒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二百二十四章 丟印第一百一十章 望氣的奧妙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十三章 宮中的士兵(二更)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勢(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長輩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蘆葦”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蘆葦”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飲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匈奴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燒的軍營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內奸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一百零八章 真龍天子第一百七十章 神機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