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來了

bookmark

太陽逐漸升高,雙方軍隊嚴陣以待,卻都沒有發起進攻。

一名軍官騎馬匆匆回到迎風寨內,向皇帝報告一個意外的消息,“敵軍押出西方七王,聲稱將在陣前祭軍,以此要挾百家軍反戈。”

望樓之上衆人大驚,崔騰第一個跳起來,“我就知道異族人不可信,反覆無常,又要陣前倒戈。”

楚人看向樓上僅有的兩名百家軍將領,兩人惶惑,聽通譯說完,立刻跪下,激動地解釋了一通。

幾名通譯互相對了一下,其中一人上前道:“陛下,這兩人說事已至此,百家軍絕不會再度投降神鬼大單于,請陛下允許他們去往前線,督促諸軍發起進攻。”

“陛下別信他們,這兩人分明是想與百家軍匯合,一同倒戈。”崔騰大聲提醒。

韓孺子擺下手,示意崔騰閉嘴,然後道:“問問他們,七王是怎麼回事?”

通譯詢問,兩將回答,說得頗多,通譯再向皇帝傳達時卻比較簡單:“極西方國家衆多,但是各家王族皆有親緣關係,所謂七王,是他們共認的嫡系王族,類似於咱們大楚的長房,備受尊崇,自從戰敗之後,就被神鬼大單于留在身邊。其中一王,就是這位拉赫斯將軍的父親。”

拉赫斯大概聽懂了自己的名字,再次向皇帝磕頭,急促地說了幾句。

通譯道:“他說自己瞭解神鬼大單于,就算全軍投降,七王也未必能得到寬赦,一鼓作氣將神鬼大單于擊敗,反而可能救下七王,就算不能,也無遺憾,他願意去前線勸說諸軍。”

崔騰一個勁兒向皇帝搖頭,其他人也都覺得不可放人,但是沒有開口,他們已經習慣了在這種時刻由皇帝拿主意。

韓孺子思忖片刻,“讓他們去。”

不等通譯開口,崔騰急道:“陛下……派一個人去,留一個也好,就留這個拉什麼斯。”

“不必。崔騰,你不是想參戰爲父報仇嗎?今日許你參戰。”

崔騰渴望參戰,卻不是這個時候,聞令不由得一愣,“陛下……”

韓孺子指着望樓邊上一字排開的十餘顆頭顱,“讓百家軍明白,敗給神鬼大單于,只有這樣的下場。”

崔騰終於醒悟,緊緊束帶,“遵旨,陛下。”

通譯也已說給兩名百家軍將領,兩人又磕數頭,起身下樓。

崔騰也要下去,忽然止步,對皇帝說:“我能帶着父親嗎?我要他親眼看到我打一場勝仗。”

韓孺子點頭,對王赫說:“帶全部衛兵跟去。”

皇帝的衛兵一半跟隨樊撞山,剩下的一半臨時賜給崔騰。

王赫躬身領命,崔騰親手將父親的頭顱裝入木匣內,雙手捧起,與衛兵一塊下樓。

望樓上的人一下子少了許多,韓孺子在椅子上微微斜坐,似乎在思考什麼,不久之後他向兵部官員下令:“全軍戒備。”

“遵旨,陛下。”兵部官員早已驚慌失措,就等着皇帝傳旨,立刻下樓,很快,迎風寨內外響起了稀疏的鑼鼓聲。

韓孺子看向小將謝存,問道:“你以爲如何?”

“百家軍不會倒戈,敵軍今日不會發起進攻。”

“爲何?”韓孺子問,其實是替諸人說出疑惑。

謝存上前躬身行禮,“神鬼大單于晚了一步,他若是昨日招降,餘威尚在,百家軍驚恐之餘,或許有人願意屈服,可是經過一戰之後,百家軍懼心已去,願意倒戈的人不會很多。”

“可他們卻在猶豫,沒有按計劃進攻。”

“百家軍羣龍無首,各王族雖有血親,彼此間的猜疑卻是隻多不少,猶豫乃是因爲無人肯出頭,拉赫斯將軍出面,能說服他們。”

韓孺子點頭,又道:“你剛纔還說敵軍今日不會進攻。”

“敵軍拿七王當作人質,已露怯意,神鬼大單于今日必無戰意。”

韓孺子又點點頭,向衆人笑道:“軍心即人心,猜軍不如猜人,朕也以爲百家軍必不至倒戈,但是朕猜測神鬼大單于必會進攻,此人知難而進,今日越是不宜開戰,他越要逆勢而行。”稍頓一下,他又道:“待會開戰之後,命楚軍列隊前移,是否參戰,要等朕的命令。”

另一名兵部官吏領旨,帶人走到望樓一角,這裡放着一面蚩尤大旗,豎起來就是楚軍前行的意思,再豎則意味着參戰,遠方有專人盯着,看到旗幟就會傳令下去。

楚軍大部分士兵都將是第一次參戰,許多人甚至沒學會騎馬,只能充當步兵。

時間一點點過去,太陽越升越高,這仍然是一個好天,衆人心中急躁,比昨日戰事正酣時更覺煎熬。

每當有人覺得再也忍受不下去的時候,就扭頭悄悄看一眼皇帝,心裡又能踏實一會。

皇帝坐在椅子上,雙眼微閉,心事似乎根本就不在戰場上。

遠方鼓聲驟急,立刻有觀戰將領轉身道:“前方似乎開戰了,應該是樊、崔兩位將軍衝鋒。”

“嗯。”皇帝仍不肯多看一眼。

“百家軍未有動作。”將領加上一句。

謝存再度開口,“陛下,臣請去向百家軍傳令。”

“無需你去,按規矩傳令。”

兵部官員下樓傳令,立刻有士兵一聲聲傳出去,“前軍參戰!”

前軍共有四支軍隊,兩支昨日參加過戰鬥,另位兩支則是第一次進入戰場。

樓邊的幾名官吏與將領望眼欲穿,一人突然道:“百家軍未動,敵軍先出動了。”

衆人都是一驚,唯有謝存向皇帝道:“陛下言中,微臣自嘆不如,百家軍看來很快也會參戰了。”

韓孺子笑了一下,沒有開口。

樓上的觀戰者可沒有這麼鎮定,無不踮腳翹首,好一會之後,終於有人喊道:“百家軍參戰了!”

一直顯得很悠閒的皇帝突然挺身道:“豎旗。”

沒人再對皇帝的命令產生疑問,早已準備多時的兵部官員與幾名士兵一同豎起蚩尤旗,這意味着第一批後備楚軍開始接近戰場,進入待戰區域之後停下,等候第二次豎旗。

韓孺子隨即下達一連串命令,百家軍的各支軍隊無一例都接到了命令,或進攻、或輔戰、或防守、或繞行……誰都不能閒着,接下來是楚軍,將近一半接到前移命令,剩下的一半也都進入備戰狀態。

幾名兵部官員忙得手忙腳亂,有人記錄,有人下樓傳令、上樓回覆,累得氣喘吁吁。

皇帝終於部署完畢,又斜靠在椅子閉目養神。

他的命令其實都很簡單,對正在進行的戰鬥沒有直接影響,但無論是傳令的官員,還是領旨的各支軍隊,都以爲皇帝胸有成竹,對戰場形勢瞭若指掌,前方許多將士甚至以爲皇帝本人已親臨戰場。

又是一場大戰,負責記錄賭約的官吏忙碌起來,輸者越來越多,好在銀子都不多,大家更在乎最後的結果。

觀戰的將領不停轉身報告情況,今天這一戰開始得比較晚,規模卻更大,一多半百家軍參戰,楚軍也是步步緊逼,只等皇帝最後一聲令下。

韓孺子遲遲沒有下令,事實上,他心裡很清楚,以新兵爲主的後備楚軍無論如何不能投入戰場,那會暴露楚軍的最大軟肋,不僅會令敵軍士氣大增,還會讓百家軍失去鬥志。

他的心裡遠沒有外表那麼鎮定,他比誰都急,急於聽到戰事進展有利於楚軍,再這樣僵持下去,後備軍遲遲不戰就會顯得很奇怪。

衆人當中,只有年輕的謝存大致明白皇帝的心事,趁別人都在觀戰,他走過來,小聲道:“請陛下給我一支軍隊,前去救急。”

韓孺子想了一會,“左軍第九營兩千人當中多爲老兵,你帶他們參戰,馳騁往返,儘量避免纏鬥、混戰。”

“是,陛下,微臣明白。”

韓孺子叫來兵部官員,傳旨、發令牌,謝存下樓去接管軍隊。

觀戰將領習慣報喜不報憂,只說楚軍、百家軍進展如何,很少提及敵軍狀況,韓孺子眼雖不看,心裡卻明白得很,像這種戰鬥,一旦開始很快就會變成混戰,必須持續不斷地投入軍隊,後參戰軍隊看得更清楚一些,他們的士氣直接影響那些參戰已久的人。

謝存帶一支楚軍參戰,最大的作用不是擊敗敵人,而是給百家軍一個印象:楚軍果然能打硬仗。

戰場比較遠,等了小半個時辰,纔有將領回報說左軍一部分將士參戰。

通報聲越來越少,因爲戰場上的形勢實在太亂,站在望樓之上,根本分不清敵我,更無從判斷勝負。

雙方都知道今天這一戰有多麼重要,如果說昨天是試探,今天就是真正的交手,敵軍再打不贏,士氣將更加受挫,百家軍若是明顯戰敗,好不容易激起的鬥志很可能消失殆盡。

一名兵部官員實在看不下去了,轉身來到皇帝面前,“陛下,讓楚軍參戰吧,雖然新兵居多,總比沒有強。”

“再等等。”韓孺子仍不想走出這一步。

斜陽西傾,又有幾名將領提議派出後備軍,皇帝終於起身,來到樓邊向戰場的方向望了一眼,說:“隨朕去前線。”

衆人一驚,可是沒人相勸,此時此刻,皇帝只要開口,他們就會執行,哪怕是下令從樓上跳下去,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照做。

韓孺子扭頭看了一眼楚將頭顱,目光停在南直勁臉上,低聲道:“你爲大楚而亡,朕亦爲大楚而戰。”

韓孺子下樓上馬,命人舉起皇帝大纛,前方開道,一路吆喝着穿過備戰的楚軍,宣佈皇帝來了。全本小說網

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險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挾(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三百八十二章 瞭解皇帝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兩封信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名刺客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斷第二百零六章 定計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陽皇叔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五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黑暗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負責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三百四十章 絕不能退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六十章 宮門第十七章 凌雲閣上凌雲志第三百六十六章 宮中從無爭鬥第六十八章 書房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二百三十五章 冠軍侯做主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太會說話第三百七十章 點醒第九十五章 賭徒與賭徒第二百二十四章 丟印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壓境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八章 十步之內第三百四十九章 城頭眺望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脈第四百一十章 真相與進宮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一百八十三章 獨騎回營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零九章 觀賞皇帝第三百五十章 誰包圍誰?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第四百七十三章 紙上談兵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爲本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亂的神雄關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四章 太廟裡的交易第三百四十四章 車騎將軍第十七章 凌雲閣上凌雲志第九十九章 師出有名第二百九十二章 醜王奇招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五百二十四章 守城無計第三十四章 新婚之夜第八十九章 過界第三百四十章 絕不能退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負責通知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第五十八章 翻牆第九十九章 師出有名第一百二十章 絕路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一十七章 揮金如土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營地第十一章 會武功的宮女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七十二章 訛詐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五十二章 地動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計劃第三百六十一章 送禮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親上加親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戰第五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黑暗第三百四十七章 飛石第三百六十三章 後宮大勢第三百三十六章 選人與用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
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險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挾(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三百八十二章 瞭解皇帝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兩封信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名刺客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斷第二百零六章 定計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陽皇叔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五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黑暗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負責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三百四十章 絕不能退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六十章 宮門第十七章 凌雲閣上凌雲志第三百六十六章 宮中從無爭鬥第六十八章 書房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二百三十五章 冠軍侯做主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太會說話第三百七十章 點醒第九十五章 賭徒與賭徒第二百二十四章 丟印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壓境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八章 十步之內第三百四十九章 城頭眺望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脈第四百一十章 真相與進宮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一百八十三章 獨騎回營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零九章 觀賞皇帝第三百五十章 誰包圍誰?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第四百七十三章 紙上談兵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爲本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亂的神雄關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四章 太廟裡的交易第三百四十四章 車騎將軍第十七章 凌雲閣上凌雲志第九十九章 師出有名第二百九十二章 醜王奇招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五百二十四章 守城無計第三十四章 新婚之夜第八十九章 過界第三百四十章 絕不能退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負責通知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第五十八章 翻牆第九十九章 師出有名第一百二十章 絕路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一十七章 揮金如土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營地第十一章 會武功的宮女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七十二章 訛詐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五十二章 地動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計劃第三百六十一章 送禮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親上加親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戰第五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黑暗第三百四十七章 飛石第三百六十三章 後宮大勢第三百三十六章 選人與用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