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琅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

第107章 琅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

“阿瑾,借到糧米了嗎?”略有些焦急的少女聲,在院內響起。

少年加快了腳步,將糧米放下:“嗯,借到了。路上遇到一些饑民,分了些出去,只剩這一袋了,先省着點吃吧。”

少女不由一跺腳:“阿瑾,你總是將借來的糧米分出去,又頻繁的去糜氏的米鋪去借糧,宗族的長輩已經很不滿了。”

“嗯,隨他們說去吧。”少年沒有多解釋:“小亮在哪裡?”

少女不由嘆氣:“還能在哪裡?自父親去世後,小亮每日都將自己關在書房裡,拼了命的讀書,在這樣下去,我擔心小亮的身體受不住。”

少年下意識的握緊了拳頭:“均弟退燒了嗎?”

“有好轉了,幸有樊先生行醫至此,但樊先生並未收取藥費。”少女的語氣多了幾分尊敬之意。

少年嘆氣:“樊先生有醫德大節,今後若有機會,再償還這人情吧。”

琅琊國諸葛氏,自諸葛豐擔任九卿屬官後,就開始發跡。

雖然歷經起伏,但依舊是琅琊國大族,琅琊國內多有複姓諸葛的。

少年名諸葛瑾,是前泰山郡丞諸葛珪的長子。

去年諸葛珪因病去世,留下三子兩女。

長子諸葛瑾,長女諸葛穎,以及次子諸葛亮、次女諸葛瓊和幼子諸葛均。

因爲諸葛珪忽然去世,這家中重擔就落在了謙厚的長子諸葛瑾身上。

長女諸葛穎本是待嫁之齡,但又放心不下年幼的弟弟妹妹,接連推辭了好幾家的媒妁。

次子諸葛亮,年少聰慧、伶牙俐齒,雖好讀書,但往往只觀大略,又喜歡出門跟人辯論,因此常被諸葛珪斥責“頑劣”。

但自諸葛珪死後,諸葛亮性情大變,不再出門跟人辯論,每日都將自己鎖在諸葛珪的書房,翻閱諸葛珪留下的藏書。

將糧米交給諸葛穎,諸葛瑾來到書房。

知弟莫如兄,諸葛瑾非常理解諸葛亮的心情。

三歲的時候,諸葛瑾跟諸葛亮的母親章氏病逝。

諸葛珪政務繁忙對諸葛亮少有管教,諸葛瑾又對諸葛亮十分寵愛,以至於八歲之前的諸葛亮,放飛自我,我行我素。

對傳統的一些教條式規則不屑一顧,更向往叔父諸葛玄出遊各郡的瀟灑愜意。

喜歡出門跟人辯論,也是受到了諸葛玄的影響。

也正因爲如此,諸葛珪訓斥諸葛亮的時候時常帶上諸葛玄。

諸葛珪去年患病,不得不辭去泰山郡丞一職返回琅琊國故居養病。

但可惜,諸葛珪還是沒能捱過去年的冬天。

臨終之時最是放心不下諸葛亮,擔心諸葛亮過於醉心於辯術,而忽略掉對知識的基礎積累。

於是以“學不可以已”勸誡諸葛亮。

學不可以已,出自《荀子.勸學》,意指求學無止境。

三歲喪母,八歲喪父,再加上諸葛珪的臨終勸誡,讓一個八歲的少年有些魔怔了。

推開書房門。

諸葛珪掃了一眼,然後在角落裡尋到了抱着書簡專注誦讀的諸葛亮,而在諸葛亮身邊,零零散散的散落着各類書簡。

默默的將散落的書簡拾起來,諸葛瑾的眼神多了幾分不忍。

但諸葛瑾沒有驚擾諸葛亮,只是輕聲囑咐了一句:“亮弟,看完這份書簡,就出來吃飯。”

諸葛亮頭也不擡,下意識的應了一聲。

退出書房,諸葛瑾的眉頭緊蹙:“整日裡都只有清淡米飯,亮弟的身子受不了。”

諸葛瑾挺煩惱。

雖然宗族中多有人要主動出借錢糧的,但都被諸葛瑾拒絕了。

對於族中那些長輩的德行,諸葛瑾雖然表面不說,但心中頗有怨忿。

一羣守着先祖殊榮卻不思進取的傲慢之輩,整日裡這也瞧不起那也瞧不起,又追逐虛名重利,讓諸葛瑾頗不耐煩。

諸葛珪當泰山郡丞後,一個個都湊上來巴結;諸葛珪患病後,諸葛瑾想借些錢糧卻又推三阻四。

最近又想以族中長輩的身份給諸葛穎說媒,因此又開始湊上來大大方方的說宗族能借錢糧。

若真的給諸葛穎說個好人家,諸葛瑾也不會計較。

但這說媒的對象,一言難盡,甚至還有讓諸葛穎去當小妾的,差點沒氣得一向謙厚的諸葛瑾拔劍砍人了。

這也是爲何,諸葛瑾寧肯欠糜竺的人情,也不肯向宗族借錢糧。

琅琊國諸葛氏,除諸葛珪兄弟一家,都爛透了!

心中有些煩悶的諸葛瑾,走到官道上透氣。

此時。

一羣士子路過,一個個正在興奮的討論。

“平原禰衡這篇《求賢賦》,當真是文采斐然,昔日司馬相如之賦,也不過如此。”

“辭藻只是表面,真正值得在意的是《求賢賦》中描繪的青州玄德公跟冀州子惠公的故事,十里迎賢的殊榮,令我輩士子欽慕啊。”

“令尊乃琅琊王氏才俊,何不也去趟青州,以令尊之才,青州玄德公必然也會十里相迎。”

“哈哈,謬讚了!令兄纔是真正的俊傑,下邳陳元龍曾言:清修疾惡,有識有義,吾敬趙元達!”

“王兄過謙了!這次愚弟返回琅琊,便是要勸兄長出仕青州。”

“.”

聽到士子們的討論,諸葛瑾不由心中一動,向前行禮:“諸位兄臺,在下諸葛瑾,冒昧驚擾。”

衆士子紛紛駐足,打量諸葛瑾。

“諸葛瑾,好耳熟的名字。”

“是前泰山郡丞的兒子,素有德行才名。”

“原來如此。”

衆士子也紛紛回禮通名。

“臨沂人王衡,有禮了。”

“臨沂人王祥,見過諸葛兄。”

“陽都人趙正,家兄諱昱,素聞諸葛兄賢名。”

“.”

見禮後,諸葛瑾詢問道:“方纔聽諸位兄臺談及《求賢賦》,這賦文中的玄德公和子惠公故事,真有此事嗎?”

趙正笑道:“我等自青州而來!這是我等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豈會有假?”

王衡亦道:“當日大風寒冽,玄德公靜立於臨淄城十里外,只爲了迎接子惠公,令人好生羨慕啊。這賦文是子惠公出仕青州治中之後傳出來的。”

“雖有刻意宣傳之意,但這也足以說明,玄德公亟需賢才輔佐,因此我等才商議改變行程返鄉,向族中長輩回稟。”

趙正等人,詳細的給諸葛瑾述說了在青州的見聞,讓諸葛瑾意動不已。

“諸葛兄莫非也有意去青州?”趙正詢問道。

諸葛瑾輕嘆:“我尚未及冠,即便玄德公肯賞識,也不可能讓我出仕的。”

趙正大笑:“諸葛兄,玄德公在青州下達了求賢令,其中有一條便是替未及冠的士子準備的。”

“青州別駕乃是北海康成公之子,如今在臨淄城設官學,邀康成公出任文學,未及冠的士子可經過考覈入官學。”

“刺史府每年會給予五百石的錢糧補助,用於學子安頓家眷!”

諸葛瑾吃了一驚:“每年五百石,這豈不是跟縣令的俸祿都一樣了?”

趙正大笑:“當然不是白給的!學成之後,學子必須在青州擔任三年的縣令,三年之後任由去留。”

“只可惜,我今年已經及冠,不然也定然要去臨淄城的官學試一試。”

“不爲官職,以爲了康成公的教誨啊!”

待得衆士子離開,諸葛瑾久久不能言語。

這臨淄城官學的用意,諸葛瑾已經看明白了。

用北海鄭玄的名頭來開設官學,又給予秩比縣令年俸的錢糧補助,而條件是學成之後在青州擔任三年縣令,這是在吸引少年才俊入青州!

“或許,這是我的機會!”諸葛瑾暗暗握緊了拳頭。

十六歲的諸葛瑾,不論是年齡還是才學,都不足以出仕。

不出仕就沒有養家的錢糧。

雖然有叔父諸葛玄在幫襯,但諸葛玄同樣得去出仕纔能有錢糧。

上個月,諸葛玄去了荊州,準備向荊州刺史劉表討個外放的官,至今尚未歸來。

諸葛瑾知道諸葛玄的意思。

但故土難離,諸葛瑾並不想跟着諸葛玄去荊州。

而如今,青州的官學,給了諸葛瑾留在北方的機會!

“不論如何,總得去試一試。”諸葛瑾返回家中,跟諸葛穎商議。

不論是諸葛瓊還是諸葛亮,都還未滿十歲。

諸葛瑾能商議的人,也只有諸葛穎了。

“阿瑾,你是家中長子,這些大事就由你決定吧。”諸葛穎沒有反對,只是叮囑道:“聽聞青州賊匪較多,阿瑾伱路上可要小心。”

諸葛瑾點了點頭,心中已經有了決意。

而在這期間。

陶謙也得到了劉備的會面邀請。

“子仲,劉刺史已經答應老夫,將十萬饑民安置在東海國。但劉刺史希望跟老夫當面談,地點就在琅琊國的陽都城。”陶謙心情很不錯。

自從得知劉備贈送糜竺《汜勝之書》《四民月令》和《曲轅犁》後,陶謙就來了心思。

這東海國地廣人稀,正適合安置饑民。

但這之前,陶謙並不想安置。

青州的黃巾,有相當一部分是陶謙從徐州攆去青州的。

陶謙當時沒有足夠的錢糧來安置黃巾饑民,但也沒辦法盡數擊殺,只能將其驅逐。

但現在,陶謙看到了安置饑民的好處!

若是能聚集饑民屯田,有《汜勝之書》《四民月令》和《曲轅犁》在,足以進行大規模的耕種。

這意味着,陶謙可以得到大量的糧食!

有了糧食,陶謙才能在徐州有更多的作爲。

就比如討董!

上一次,陶謙因爲徐州黃巾還有殘餘,再加上籌措的錢糧也有些緊張,所以沒能去酸棗會盟。

但陶謙對討董同樣很熱忱。

那可是名望啊!

只要出兵就能得到的名望!

可出兵也是需要錢糧的。

徐州的世家豪族,除了糜竺外,都不怎麼支持陶謙。

籌措討董的錢糧,個個兒哭窮!

可販運錢糧去青州賺錢,一個個卻跟聞見了血腥味的狼羣一般,一個個的都不窮了!

這錢糧被世家豪族把控,一直都是讓陶謙很不爽的。

如今有了獲得大量糧食機會,陶謙又怎麼可能錯過?

安置十萬饑民,得名望。

十萬饑民屯田,得錢糧。

巨大的利益誘惑下,陶謙動心了。

“使君,劉刺史邀請,不能不去,畢竟這十萬饑民南下,相應的安置也不是簡單事。我跟使君一道去吧。”糜竺按捺住內心的激動。

劉備的回贈,讓糜竺對劉備的敬意更甚了。

www▪тTk ān▪℃O

僅僅只是贈給劉備錢糧,劉備就給了糜竺三部足以讓糜氏一族更上一層樓的書籍!

在這個時代,書就是財富!

而且還是有錢都未必能買的到的財富。

如此重用的書,劉備說送就送了,絲毫不擔心糜竺得了書後,就對劉備愛答不理。

這份豪邁,這份信任,讓糜竺有一種遇到了伯樂的感覺。

因此,在陶謙說劉備要在陽都城會面時,糜竺直接勸陶謙答應。

糜竺也想親眼見見,這在青州有仁義之名的劉備,是否真的人如其名!

陶謙大笑:“劉備要見面談,想必對老夫安置這十萬饑民是有些質疑的。有子仲前往,劉備必然不會起疑。”

東海國最有錢糧的人都來了,誰還能疑心陶謙安置不了這十萬饑民?

糜竺思慮片刻,又道:“使君,跟劉使君的會面,我以爲可以稍微宣傳一番。讓這徐州的士民也能知道使君賑撫饑民的仁德。”

陶謙撫掌大笑:“妙啊!徐州的士民,大抵覺得老夫粗鄙不願意出仕,這次就讓他們看看,老夫不僅能討賊治軍,也能安民治民!”

如今是初平元年冬。

徐州的賢士雖然不願意出仕陶謙,但也少有向南避難的,大抵都還在觀望。

若陶謙能讓徐州士民安穩,自然是不會有賢士南逃的。

畢竟,這徐州若是能安穩,誰又願意放棄在徐州的家業,背井離鄉的去江東避難啊?

在糜竺的建言下,陶謙跟劉備會面於琅琊郡陽都城、商討安置十萬饑民的事,很快在徐州各郡國縣鄉流傳。

最近一段時間,劉備的名氣在徐州也不小。

畢竟蕩滅了青州黃巾,還傳檄徐州,呼籲有糧食的向青州販運糧米,更是豪言要安置青州五十萬饑民。

再加上各類求賢令的頒佈,讓劉備的名望大增。

以至於,當得知陶謙和劉備要在陽都城商議安置十萬饑民的事,徐州的士子們再次動容了!

(本章完)

第174章 千里決勝,劉備鄭平論勢第91章 初掌騎兵,輪到俺老張了第279章 劉備發飆,擒文丑破南皮第153章 潁川羣謀,沮授獨木難支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第67章 懷柔之策,再揚劉備仁名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由於小孩反覆發燒,明天開始暫時一更第233章 十八萬兵,袁術自信爆棚第105章 兗州變故,劉備連橫青徐第23章 論策黃巾,君必以民爲本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第301章 陷陣高順,敬英雄斥匪類第147章 遠交近攻,袁紹定連環計第248章 孫堅赴宴,驚呆了的周瑜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第83章 救荒活民,仁主不計榮辱第303章 曹劉相爭,張邈陳宮中計第70章 義薄雲天,關羽平定高唐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338章 御駕親征,劉備親臨濮陽第47章 皇室帝胄,平原王外甥女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130章 魅魔劉備,智驅先登討董第55章 雷霆手段,巧計懾服郡兵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297章 鼎足三分,袁紹謀爭遼東第302章 破曹之計,鄭平遊說臧洪請假一天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134章 今日敵手,漢末三大良將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93章 驅虎吞狼,劉備高光時刻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第25章 謀士髒計,誘豪強借田地第88章 袁曹密謀,劉備名揚四州第76章 舉兵青州,劉備連橫泰山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第188章 曹劉再會,推舉兗州刺史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179章 治亂之別,曹以暴吾以仁第334章 劉協遺命,鄭平抵達溫縣第226章 馬騰投袁,呂布欲連臧洪第5章 立志青州,何懼天時不在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125章 初見袁紹,劉備欲挖顏良第220章 盧植病逝,遺計劉備假節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請假一天咳咳,新書發了第205章 人才濟濟,劉備喜得三傑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第12章 鄭玄勸學,傳道授業解惑第333章 劉虞之計,三宗共舉劉備第108章 擇主而事,陳登二張魯肅第225章 謀士對弈,各掌天下大勢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30章 高唐華家,鄭平的小迷弟第158章 尊王攘夷,天子也需要哄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5章 立志青州,何懼天時不在第11章 師出同源,權謀蘊藏機變第332章 帝位之爭,劉虞私問劉備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239章 生擒袁術,鄭平再施詭謀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3章 青州禍事,鄭平策論黃巾第279章 劉備發飆,擒文丑破南皮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297章 鼎足三分,袁紹謀爭遼東第278章 公孫之殤,氣瘋了的袁紹第137章 九原鳩虎,本侯智勇雙全第15章 蒹葭蒼蒼,北海伊人今在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213章 以靜制動,劉備穩坐青州第142章 苦肉奇計,玩戰術心都髒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
第174章 千里決勝,劉備鄭平論勢第91章 初掌騎兵,輪到俺老張了第279章 劉備發飆,擒文丑破南皮第153章 潁川羣謀,沮授獨木難支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第67章 懷柔之策,再揚劉備仁名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由於小孩反覆發燒,明天開始暫時一更第233章 十八萬兵,袁術自信爆棚第105章 兗州變故,劉備連橫青徐第23章 論策黃巾,君必以民爲本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第301章 陷陣高順,敬英雄斥匪類第147章 遠交近攻,袁紹定連環計第248章 孫堅赴宴,驚呆了的周瑜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第83章 救荒活民,仁主不計榮辱第303章 曹劉相爭,張邈陳宮中計第70章 義薄雲天,關羽平定高唐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338章 御駕親征,劉備親臨濮陽第47章 皇室帝胄,平原王外甥女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130章 魅魔劉備,智驅先登討董第55章 雷霆手段,巧計懾服郡兵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297章 鼎足三分,袁紹謀爭遼東第302章 破曹之計,鄭平遊說臧洪請假一天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134章 今日敵手,漢末三大良將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93章 驅虎吞狼,劉備高光時刻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第25章 謀士髒計,誘豪強借田地第88章 袁曹密謀,劉備名揚四州第76章 舉兵青州,劉備連橫泰山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第188章 曹劉再會,推舉兗州刺史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179章 治亂之別,曹以暴吾以仁第334章 劉協遺命,鄭平抵達溫縣第226章 馬騰投袁,呂布欲連臧洪第5章 立志青州,何懼天時不在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125章 初見袁紹,劉備欲挖顏良第220章 盧植病逝,遺計劉備假節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請假一天咳咳,新書發了第205章 人才濟濟,劉備喜得三傑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第12章 鄭玄勸學,傳道授業解惑第333章 劉虞之計,三宗共舉劉備第108章 擇主而事,陳登二張魯肅第225章 謀士對弈,各掌天下大勢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30章 高唐華家,鄭平的小迷弟第158章 尊王攘夷,天子也需要哄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5章 立志青州,何懼天時不在第11章 師出同源,權謀蘊藏機變第332章 帝位之爭,劉虞私問劉備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239章 生擒袁術,鄭平再施詭謀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3章 青州禍事,鄭平策論黃巾第279章 劉備發飆,擒文丑破南皮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297章 鼎足三分,袁紹謀爭遼東第278章 公孫之殤,氣瘋了的袁紹第137章 九原鳩虎,本侯智勇雙全第15章 蒹葭蒼蒼,北海伊人今在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213章 以靜制動,劉備穩坐青州第142章 苦肉奇計,玩戰術心都髒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