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第144章 大海

兩日後。

關於潁川名士郭圖被強人鎖男,似乎發生了什麼屈辱之事,乃至於事後郭圖就連牙齒都廢了五顆之事已然在吳縣城內傳得沸沸揚揚。

甚至就連平日裡兩點一線的李基,對於此事都有所耳聞,且頗爲同情郭圖的遭遇。

隨後,李基還以郡丞的身份下令,要在吳縣之內進行嚴打,務必要進一步保護諸多前來吳縣的士人安危。

惟一讓李基有些疑惑的,則是在查了查縣衙之中記載了此事的案卷,發現從一些目睹了兇人樣貌的路人描述之中。

看着那少年郎復原的畫像,李基總覺得有些許的熟悉感,且那漢子也是操着一口濃濃的燕地口音……

儘管在後續夏侯博進一步的調查之中,彙報那就是一羣途徑吳郡的馬販子,且在犯事之後已經逃離了吳縣,如今正在緊急追查之中。

這讓李基的心中不禁浮現了一個猜測……

且李基試着通過“計謀模擬器”推演了一下,根據案卷之中種種已知的線索,背後指使這一切之人是劉備的概率超過88%。

‘算了,就當我不知道。’

李基權當是郭圖哪裡冒犯了劉備,以至於向來以仁德待人的劉備居然都學會下黑手了。

而隨着此事在吳縣之內漸漸傳得沸沸揚揚,郭圖也早就無顏再留在吳縣之內,轉而匆匆就離開吳郡。

在受害者都明顯不計較的情況下,這自然就成了一樁無人在意的懸案,唯有在吳縣百姓以及諸多士子茶餘飯後的閒談之中偶被提及。

尤其是不知誰人傳出了郭圖所言的那句“焉知我劍利否?”,然後就被強人鎖住拽入房內凌辱了一番,更是讓這句話淪爲一時笑柄。

“也不知道此事過後,公則先生心中是否留有陰影,今後還能不能利起來。”

李基頗爲感嘆地道了一句,嘴角卻也是不禁浮起幾抹笑意。

跟在李基身旁的孫策,小小的臉龐上充滿了理所當然地說道。“大丈夫焉能受這等挫折就停滯不前?那郭公則自詡潁川名士,料想也不會如此脆弱。”

“希望如此。”

李基道了一句,然後便在趙雲與孫策等一衆騎兵的保護之下出城,朝着吳縣東北側的方向而去。

如今吳郡最爲要緊的兩件事,其一便是水利;其二便是造船工場。

水利在不少士子的幫助下,已經開始在穩步推進。

而造船工場的初期準備工作也已經完成,大量與船隻有關的資料,劉備也親自拜訪了不少世家求助。

只是關於造船工場的選址,卻是有了不少的爭論,以至於遲遲未能定下來。

因此,李基這纔打算親自前去視察一番。

擔憂於李基出行安危的劉備,再一次爲李基配備了趙雲所率領的騎兵作爲護衛。

這讓李基略有些無奈之餘,也只能接受劉備的好意。

而在離開了吳縣後,李基先是往東直奔婁縣略微休整過後,方纔再度趕往海岸線尋找合適作爲造船工場的天然港口。

由於李基建立造船工場的初衷,本就是爲了建造海船。

且從劉備向各個世家求來的造船技術來看,李基發現綜合一下各家的造船技術,已經完全具備了建造近洋航行的海船。

(PS:漢末確實已經具備這種技術,東漢三國時期:孫權遣將衛溫、諸葛直率甲士萬人,浮海遠規夷洲,可見東吳當時已經掌握了運輸上萬甲士渡過海峽的能力。

這也算是孫權作爲江東之主對於整個華夏的最大的貢獻~)

因此,李基一開始便是打算將造船工場定在婁縣東部的海岸線,以直接打造海船爲目的。

而當李基真正見到這一時期的大海之時,方纔覺得這一時期的大海美得教人覺得神醉,讓李基都忍不住脫去鞋襪踩上了沙灘上,然後舀了一捧清澈的海水用力地往前一撒。

“太美了啊!”

“這就是如同寶藏一般等着人類被開發的大海啊,而不是今後那隨時會開發人類的被污染的大海啊……”

李基頗爲感嘆地道了一句,遙遙且有些貪婪地看着眼前的這一片美麗的大海。

而向來在趙雲以及孫策眼中都是那等高深莫測的智者形象的李基,露出着如此神態,反倒是讓趙雲與孫策略有些不適應。

“策兒,過來。”

李基道了一句,孫策便立刻便乖巧地走到了李基的身旁,執着弟子禮。

“策兒,你可知敵人在哪裡?”李基問道。

孫策有些迷茫地看向李基所指的方向,除了空無一物的大海之外,再無它物,答道。

“不知。”

“敵人,就在海的盡頭。” 李基道了一句,讓孫策有些不明所以的話語。

“策兒,吳地很小,大漢也很小,但是大海卻是大得沒有邊際……”

李基拍着孫策的肩膀,沉聲地說道。“或許騎戰、步戰,汝均不會是子龍的對手,那策兒何妨不考慮水戰?”

“地面方纔多寬?如何能比大海來得廣闊無垠,策兒今後未必就不能成爲水面最強之人。”

對於其餘事,孫策聽得有些似懂非懂,但是對於如何擊敗趙雲這一點,孫策可謂是聽得聚精會神。

對於孫策而言,這個世界上就沒有比打敗趙雲一雪前恥更重要的事情,如果有……那就是打敗趙雲兩次。

不過孫策不禁提出着自己的質疑,道。“只是,海面上哪裡來的敵人?”

“哈哈哈哈……”

李基忍不住大笑出聲,道。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策兒未曾去過海上,還敢言大海之上就未有外敵?大丈夫生當開疆拓土,豈能鬱郁久居於吳地蹉跎一生?”

“或許,吳郡之地距離北疆甚是遙遠,但距離大海卻是很近,策兒成年後何不率兵征伐大海,使之我大漢日月所照之下,皆爲漢境?”

不得不說,這短短的幾句話可謂是完全挑起了孫策的中二之心。

大漢男兒誰人不崇尚霍驃騎,哪個大漢男兒不想爲大漢開疆拓土,征伐異族?

吳郡距離北疆很遠,但是距離大海很近……

一時間,孫策看向眼前的大海眼神也不自覺地變得灼熱了起來。

而趁勢忽悠孫策完畢的李基,方纔繼續沿着海岸線尋找合適的天然港口。

此前,李基也分別與蔣欽、徐盛交流過水軍的用兵心得,多依仗於一腔血勇以及水性作戰的蔣欽暫且不提,徐盛對於水面用兵雖然也稱得上有所心得,但李基發現徐盛所言的盡皆是江河湖泊上的水戰。

大海相對於江河湖泊,那可是完全不同的副本。

因此,李基不由得動了將年僅尙小,還沒有徹底成型的孫策培養到海戰人才的打算。

反正對於整個大漢而言,海戰都是陌生的空白領域,尚且不如將孫策慢慢打磨一番。

“江東小霸王”這個名號在李基看來,完全沒有什麼好的,反而處處透露着一種輕蔑之意。

大漢男兒,怎麼能以“小”爲名?

當大!

孫策當去大海之上,未必就不能成爲當上“海霸王”的男人。

孫策的激昂性子,無疑更適合當大海之上乘風破浪!

因此,這一次帶上孫策對於李基而言,可謂是有意而爲之,甚至李基已經準備想辦法忽悠孫策留在造船工場之中,另行拉起一批水手作爲骨幹。

儘管孫策尚未正式拜劉備爲主,但這也只是由於孫堅的原因罷了,且孫策已然正式拜李基爲師,事事奉以弟子禮。

孫策的性格或許有着不少缺陷,但孫策的重情重義同樣也是毋庸置疑,這便足夠了。

即使養成海戰型人才的孫策,今後迴歸到孫堅身旁,但造船工藝的更新迭代一步先步步先,起步得早的,往往比晚的會形成短時間難以追及的代差。

шωш_ тTk an_ C ○

因此,待完全確立了船隻優勢的劉備集團與任何人打水戰,那都是飛龍騎臉,沒有船的孫策又能做些什麼?

而在李基所描繪的大海藍圖之中,孫策也在不知不覺之中被挑起了無窮無盡的興趣。

“傳聞於大海之中有一物,名爲鯤……”

“鯤之大,萬鍋燉不下,僅捕獲一頭,便能使百戶一季飽腹。”

“又傳言,上古時期有一王將無上大秘寶存放在了海外某處,只要找尋到那一處大秘寶就能成爲大海的無冕之王。”

“爲師曾聞,海外有二奇物可作糧食,畝產乃稻穀十倍之多,可使天下無飢……”

一時間,整個腦袋都被填得滿滿的孫策聽得可謂是心動不已,在孫策那小小的心靈裡,在尊敬的子坤先生描繪之中大海已然成了似乎可以無限開發的寶藏。

只要在大海之中能找得到……

“老師,我想要出海!”

孫策語氣堅定地請求道。“我想要爲老師找到大鯤,想要找到大秘寶,更想要找到可使大漢無飢的奇物。”

“你還太小了。”

李基揉了揉孫策的腦袋,欲擒故縱地開口道了一句,對於如何拿捏這麼一個小小的小屁孩,李基可太擅長了。

而孫策也當真是越激便越是激昂的性格,高聲道。

“甘羅十二歲出使他國,被拜爲上卿;今我孫策已有十歲,又如何能遜於人後?!”(本章完)

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70章 開擺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27章 錦衣潛行第87章 借刀殺人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245章 冤否?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94章 變化第203章 軍情急報第37章 二選一第245章 冤否?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172章 想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34章 火攻奇襲?第231章 共飲之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239章 威與德第47章 虛實之計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176章 宴中劍舞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163章 許文第13章 口袋陣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5章 燕雲十八騎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203章 軍情急報第74章 大漢基瘟?第239章 威與德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194章 緩稱王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115章 蔡邕!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30章 三條路線第5章 燕雲十八騎第82章 三成?兩成。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70章 開擺第64章 “毒士”賈詡第33章 已有妙計?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239章 威與德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125章 分割財政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94章 變化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115章 蔡邕!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80章 往吳郡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120章 禮法不便之物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7章 毒士???
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70章 開擺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27章 錦衣潛行第87章 借刀殺人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245章 冤否?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94章 變化第203章 軍情急報第37章 二選一第245章 冤否?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172章 想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34章 火攻奇襲?第231章 共飲之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239章 威與德第47章 虛實之計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176章 宴中劍舞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163章 許文第13章 口袋陣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5章 燕雲十八騎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203章 軍情急報第74章 大漢基瘟?第239章 威與德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194章 緩稱王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115章 蔡邕!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30章 三條路線第5章 燕雲十八騎第82章 三成?兩成。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70章 開擺第64章 “毒士”賈詡第33章 已有妙計?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239章 威與德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125章 分割財政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94章 變化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115章 蔡邕!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80章 往吳郡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120章 禮法不便之物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7章 毒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