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

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

“嗯?”

賈詡聞言,目光一閃,瞬間就領會到了其中所隱藏的某個意思,當即就點了點頭,答道。

“對。”

“長江水賊?”

劉備略微沉吟了一下,詢問道。“子坤,長江水賊之患嚴重乎?”

李基的神色一正,沉聲道。

“主公,嚴重與否不談,關鍵在於吳郡不允許存在長江水賊。”

隨即,李基邁步走向懸掛在一側的吳郡地圖,手指在吳郡北部一劃,道。

“主公請看,如今吳郡與徐州隔江對視,且吳郡與徐州、中原的聯繫皆需跨過長江,一旦長江被截斷,那麼吳郡則是孤懸於長江南側。”

“這是絕對不能允許之事,因此無論如今長江水賊之患是否嚴重,長江亦必須牢牢被掌握在手中,不允許滋生任何匪賊,否則將會是影響吳郡乃至於整個揚州的大事。”

劉備聞言,不禁贊同地點了點頭。

賈詡的目光則是略微閃動,明白李基這僅僅是說得好聽罷了,看似是爲了清繳長江水賊,保證吳郡與中原地區之間的交流穩定。

然而,根本上就是在搶奪長江控制權,起碼看着李基的語氣,乃是打算藉着如今劉備身爲揚州刺史的名頭,將整個揚州北部的長江流域都牢牢控制在手中。

只待天時,長江一佔。

那麼劉備進可渡長江北上中原,退可鎖長江稱霸一方。

“子坤所言極是,只是不知該派何人清理長江水賊?”劉備詢問道。

李基想了想,看了賈詡一眼,然後開口道。“主公,蔣欽本就是水賊出身,基認爲宜以蔣欽爲主,文和於一旁查漏補缺。”

賈詡聞言,徑直開口問道。“子坤,那船隻問題……如何解決?僅憑蔣欽原本那幾條小舢板,可做不成什麼事。”

“此事,便需勞煩主公了。”

李基拱了拱手,道。

“吳郡世家必然掌握了不少船隻技術,可由主公出面向各個世家求取,然後從糜家以及流民之中尋找抽調工匠,於婁縣東側建立一造船工場,不出兩年,大船可成。”

一旁的糜竺聞言,忍不住出聲道。

“主公,糜家工匠可任憑主公驅使,且糜家此前也有一些關於船隻製造技術,只是無論是建造造船工場,還是打造大船,所需耗費之錢糧無數。”

“因此,若是僅僅想清剿長江水賊,以鄙人之見,無須如此大動干戈,只需求購幾艘大船即可。”

毫無疑問,以着如今掌管財政的糜竺角度來看,李基的這一建議是血虧。

清剿長江水賊,糜竺是贊同的!

無論是出於維護吳郡以及揚州的治安,還是爲了保證糜家商業航線,清剿長江水賊都只有好處。

但是,爲此特意建立造船工場,那完全就是徒勞錢糧。

這一次劉備也不禁有些猶豫起來,覺得糜竺所說不無道理。

如今尚未進入亂世,大漢基本秩序尚存,李基的這個建議聽起來基本就像是地方政府爲了維護治安威懾罪犯,決定獨立研發製造坦克一般。

劉備的猶豫,李基看在眼中。

只是,李基很清楚亂世未至的這幾年是最爲重要的積累時間,若是能在這個階段積累大量造船技術,那麼當亂世而至那一刻。

整條長江都能頃刻間淪爲李基的後花園,這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優勢。

“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

這九字真言,同樣也是李基暗中爲吳郡所謀劃的主旨。

其中,“廣積糧”自然是開發吳郡,收納流民,開墾良田等等,意欲將吳郡乃至於整個揚州變成霸業的大糧倉。

至於“高築牆”,或許揚州並無什麼大城,但長江就是吳郡以及揚州最爲完美的天然“城牆”。

只要牢牢佔據長江,那麼劉備的霸業之基便成了。

只是,該如何說服這個階段的劉備……

李基的念頭一動,走到了劉備的身旁,低語了幾句。

然後,在賈詡和糜竺的注視下,平時喜怒不形於色的劉備臉色先是抑制不住的震驚,轉而則是溢於言表的狂喜以及懷疑。

旋即,劉備一把抓住李基的手臂,追問道。

“子坤,適才所言……當真?!”

“自然。”李基點了點頭,答道。

下一刻,劉備忍不住用力地拍了一下大腿,疼得直齜牙,但臉上依然滿滿都是喜悅之色地開口道。 “造船工場必須要建,長江水賊也必須要除,此乃大事,絕不容拖延之大事!”

“子仲,勞煩你上任之後,率先將這一部分錢糧調撥出來,並且大量徵召造船工匠,備明日也會一一拜訪吳郡世家求取造船工藝的,以求最快速度將造船工場建造出來。”

糜竺心中極度不解李基到底暗自對劉備說了什麼,以至於劉備的態度居然轉變得如此之快以及如此堅定。

但是,劉備既然已經開口,糜竺縱使心中依然有所反對,但也是認真地拱手道。

“是,主公。”

隨即,劉備看向賈詡,道。

“文和,那也勞煩你明日與子坤重新交接政務之後,便與蔣欽一併前往長江剿賊,所需船隻備會盡快在吳郡範圍內調集予你們,且備也會給伱們自行徵兵的權限,初期便以三千水兵爲限。”

“是。”

賈詡也隨之應了下來,心中略喜。

不管如何,起碼可以將那些繁瑣又磨人的政務盡數拋掉,這對於賈詡而言就是莫大的喜事。

至於去清剿長江水賊,在劉備如此的支持之下,賈詡只覺得就是個遊玩和走個過場的。

隨即,待賈詡與糜竺離開之後,劉備終於是按耐不住地看向李基,問道。

“子坤,適才你所言的當真不假?”

“不假不假。”

李基有些哭笑不得地說道。“海外確實有着十倍於如今糧食的糧種,且金礦銀礦無數,唯有造船方能於海外尋覓之。”

劉備沒有去追問李基如何知曉的這個消息,又或者說在劉備看來李基本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精之人,知曉庸人所不知纔是常理。

事實上,李基並沒有矇騙劉備,所說的也盡皆都是事實。

金礦銀礦且不提!

至於,最爲劉備爲之激動的糧種問題。

或許除非出現什麼開掛式的劃時代造船大能,讓漢代造船工藝能在極短時間內追上明代的水準,否則最爲重要的番薯和土豆大概率是沒有機會遠渡重洋找到的。

但是依然能去尋找最爲重要的水稻糧種!

吳郡之地,李基此前就暗中派人確認過了。

吳郡雖也存在極少部分種植水稻的區域,但是那些水稻的產糧不高且條件苛刻,因此底層平民們纔沒有自發推廣開來。

甚至此前李基離開吳縣的時候,也特意親自考察過不少吳郡當地的水稻,與李基記憶之中的“碩果累累”可謂是截然不同。

而如今的江南之地,越是往南越是瘴氣橫生,李基便是想要派人深入各種深山密林,找尋上好的水稻稻種也是極難。

甚至,李基懷疑當真想要找到那種水稻稻種,很可能要跨越交州,前往夷洲、安南或者是東南亞諸島等地纔能有所收穫。

而想要吳郡產糧產生跨越性的變革,那麼可以一年兩熟乃至於三熟的水稻是必不可少的。

乃至於李基大肆開發水利,爲的也就是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證吳郡絕大部分的田地符合種植水稻的水資源條件。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造船工場是必須的。

且以着如今的造船技術造出遠洋船隻很困難,但是造出近海船隻的難度是不大的。

退一萬步,縱使到時候找不到糧種,憑藉着造船工場的積累,也能很輕鬆地稱霸長江。

再者,找尋糧種看的是天意與運氣,但是李基還能不清楚海外哪裡有大量的金礦銀礦嗎?

大不了,到時候先將那些金礦銀礦給開發出來,也足以迴應劉備的期望以及讓造船工場的花費產生千倍萬倍的回報率。

‘不,該說那些金礦銀礦是必須要開發出來的……’

溫文儒雅的李基眼中閃過一絲兇光。

只是,沉浸在狂喜以及期待之中的劉備並沒有注意到李基那剎那的神色變化,反倒是激動得站起來來回踱步了好一陣,方纔從似乎怎麼也吃不完的糧食的喜悅之中漸漸恢復過來。

“子坤,如若成功,那麼你我可謂是功在當代,利於千秋也。”

劉備感慨了一句,依然覺得心中喜悅難耐地說道。

“蔣公奕與文和那邊的水軍,也必須催促着他們要儘快建立起來,待可以在海上航行的船隻建造完畢之後,可以儘快組建艦隊去尋覓糧種。”

“主公且勿激動,船隻建造不是一時片刻的事情,最快恐怕也需要一年時間才能建造經得起大海風浪的船隻。”

李基安慰道。

“再者,水稻的生長條件對於氣候與水利條件都有苛刻要求,也唯有等吳郡之地的水網完成改造之後,方能保證水稻的大規模種植。”

“而吳郡水利的完備,也同樣是需要最快一年的時間才能初見成效的。”

(本章完)

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70章 開擺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88章 封賞官職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49章 漢!威武!!!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66章 曹老闆的魅力第112章 無稽之談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221章 一虛一實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199章 老道士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7章 毒士???第49章 漢!威武!!!第170章 上當矣!第74章 大漢基瘟?第79章 養望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86章 糜家入吳郡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113章 血包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106章 夜襲第106章 夜襲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176章 宴中劍舞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4章 計將安出?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32章 白袍返鄉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79章 養望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183章 對策第166章 家國之事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87章 借刀殺人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64章 “毒士”賈詡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35章 戒“備”森嚴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199章 老道士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82章 三成?兩成。第76章 以身入局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27章 錦衣潛行第172章 想第61章 吳郡郡守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170章 上當矣!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94章 變化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10章 門下督賊曹第74章 大漢基瘟?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
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70章 開擺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88章 封賞官職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49章 漢!威武!!!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66章 曹老闆的魅力第112章 無稽之談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221章 一虛一實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199章 老道士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7章 毒士???第49章 漢!威武!!!第170章 上當矣!第74章 大漢基瘟?第79章 養望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86章 糜家入吳郡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113章 血包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106章 夜襲第106章 夜襲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176章 宴中劍舞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4章 計將安出?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32章 白袍返鄉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79章 養望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183章 對策第166章 家國之事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87章 借刀殺人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64章 “毒士”賈詡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35章 戒“備”森嚴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199章 老道士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82章 三成?兩成。第76章 以身入局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27章 錦衣潛行第172章 想第61章 吳郡郡守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170章 上當矣!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94章 變化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10章 門下督賊曹第74章 大漢基瘟?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