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錦衣潛行

第27章 錦衣潛行

其中,主要的安置工作還是由簡雍負責,保障這些少男少女們基本的住宿與飲食問題。

也幸得這一處桃園的面積極大,並且李基提前就進行了一部分的基本規劃,將桃園的一部分規劃出來。

而簡雍的工作更多的是按圖索驥,依據着李基的規劃,在提前請來的木匠等的指揮下,與那些少男少女合理打造出一片簡易可擋風寒的木屋。

至於李基,則是擺了一桌案,逐個逐個地考察登記每一位少男少女的姓名籍貫、家庭狀況、性格能力等等方面。

這一份工作不繁重,卻需要着極大的耐心,並且李基每考察完一人,都會臨時再附上一段簡略的評價。

除此之外,由於底層百姓爲自家孩童起名,往往都只是些小名之類的,譬如:石頭、阿牛娃、二狗蛋等等。

尤其是狗蛋這個名字,隨便就近喊一句,起碼都會有十幾道迴應聲。

因此爲了便於管理,李基還以天干地支之數爲他們排序了屬於自己特有的編號,譬如:甲零一,丁九九,亥五五等等,倒也正好將這數量兩千出頭的少男少女們排完。

而就算如此,李基慢慢將所有的少男少女們全部登記完畢,也足足耗費了三天時間,竹簡都用了二十二卷之多,每卷恰好登記了一天干地支系列。

這三天裡同樣忙得不行的簡雍,也這才稍稍捋順了些許,有些疑惑地詢問道。

“子坤先生,吾有些不懂,你詢問得如此細緻是爲何?”

李基含糊地道了一句。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玄德兄也不可能永遠養着這些孩童,因此根據個人的不同,方能因材施教,使之自力更生。”

“原來如此。”

簡雍讚了一句,並沒有多想,就再度投身於忙碌的工作之中。

由於李基只進行了信息登記造冊,且整個莊園唯有簡雍這麼一位士子,故以所有瑣碎的事務安排幾乎都壓在了簡雍的身上。

在李基的眼中,簡雍眉眼之間的苦色非但沒有消散,反倒是越發的濃郁起來。

並且,李基也沒有真正跟簡雍說實話,意欲對這些孩童們因材施教不假,但李基真正的目標卻是希望通過培養這麼一批忠心耿耿的孩童,緩緩地以他們爲核心打造出一個蒐集情報機構。

對於李基所特有的“計謀模擬器”而言,沒有比情報更重要的東西了。

只要情報足夠,即使以後改變了大量軌跡,也能通過“計謀模擬器”牢牢地把握推演天下大勢。

與其餘家底豐厚,人脈廣闊的諸侯相比,劉備更是需要早早就佈置蒐集情報機構,否則劉備被其餘諸侯的細作滲透爛了,乃至於以各種假信息誤導都不知道怎麼回事。

而隨着李基真正初步掌握了這兩千餘名孩童的基本信息,李基再一次動用“計謀模擬器”來推演這個想法的可行性。

【與黃巾賊的首戰大勝,你收穫良多,你相當看好的預備主君劉備更是獲得了一定的崛起資本。

只是,伱很清楚劉備的這些資本莫說是與四世三公的袁家兄弟相比,就算是跟曹操相比都依然差之甚遠。

在你的眼中,差距最大的則是雙方獲取信息的渠道幾乎存在着次元般的差距。

真正的世家大族根深蒂固,盤根錯節,人脈寬廣,且不說本身就有大量打聽信息的渠道,甚至許許多多的世家爲了與其餘世家交好,本就會主動進行信息交換。

而這是草根出身的劉備不可彌補的劣勢所在,故以你開始謀劃該如何解決信息問題。

對此,你所選擇的是……】

【錦衣潛行】

這次李基的目標相當明確,甚至“計謀模擬器”都沒有顯示其餘選擇,徑直就依據着李基的構想進行着後續的推演。

【此錦衣,非富貴還鄉,而是錦衣衛也。

你意欲參考自成體系的軍政蒐集情報機構——錦衣衛,設立一處錦衣司,培養錦衣衛,然後遣派到各州郡之中作爲樞紐進行情報工作,且在必要時刻也可以進行偵察刺殺、散播謠言、策反破壞等等。

時逢亂世,這些皆已是無依無靠孤兒,因此你首重死忠,以免情報泄露。

爲此,你制定了一系列類似於‘洗腦’的安排,自小就爲他們灌輸無論如何都需忠於錦衣司,且他們於亂世之中有如浮萍般的生命,本就是由錦衣司撫育長大,自當以生命奉還於錦衣司。

在這個極重恩義的時代,這一連串的精神控制,讓錦衣司如你所願般保證着絕對的忠心。】

【只是讓你有些無奈的,則是個人特質天賦不同,即使接受同樣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能力上的極大差距。

因此,在建立情報網絡的初期,在極短時間內就犧牲了過半數的錦衣衛。

不過過半同伴的犧牲以及試探,也爲更優秀的錦衣衛們提供了頗有價值的經驗與教訓。

最終,在你不惜代價的命令下,你迅速且成功地建立了一個遍佈大漢十三州的情報機構,源源不斷地爲錦衣司提供大量的情報信息,讓大量諸侯爲之頭疼不已,也讓你佔盡了信息優勢。】

【結論:情報信息無論在什麼時期都是可以輕易改變一場戰爭,乃至於天下大勢的重要存在。

你深諳這一點所建立的錦衣司,讓你身居於府衙之內,卻掌控着天下無數的耳目,成爲了一把暗中懸於所有人頭頂的暗劍。

只是,自古以來玩弄情報者,終難見光明。

儘管劉備始終對你保持着信任,卻也讓無數同僚深恨、深懼、深怕於你,讓你無形之中被無數同僚下意識地對於敬而畏之。

你也因此成了孤臣!

生前輝煌,但在始終信任庇護你的劉備駕崩後,後世兒孫不可避免也將爲此付出代價。

而你在死前,腦海裡所浮現的卻是那無數敬你愛你如父如兄的兩千餘孩童的面孔,愧對於那死於錦衣司建立的過半孩童。】

李基細細地閱讀着推演出來的最後一段信息,內心莫名也覺得有些堵得難受。

在多次使用“計謀模擬器”後,李基漸漸也得出了更多的規律!

在推演的過程之中,李基所模擬的人格是絕對的理性,一切的舉動都不會在乎任何的感情、道德、倫理,只會以效率與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去行事。 而最後的結論,往往則是基於李基的思想感情三觀等進行一些隱晦的提醒。

譬如,在最後的結論之中,甚至都露骨地說明李基在死前腦海裡浮現的居然是那些孩童的面孔。

這足以說明李基或許餘下半生,無疑都深陷於對那些孩童的愧對之中!

這充分揭露了一點,身爲謀士設謀定計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否則一旦沒了良心,那設謀定計就更有效率更無懈可擊了。

李基摸了摸自己的良心……

‘啊哈,還在!真可惡。’

李基輕吐了一口氣,自我吐槽了一句,然後再一次重新細細解讀了一遍推演出來的內容。

這也是李基的習慣所在,並且李基也清楚在“計謀模擬器”推演的過程之中,往往會揭露一些常態李基容易忽略且難以推算的地方。

忽然,李基注意到了一個字眼——“駕崩”!

霎時間,李基不禁露出了一個笑容,低聲地道了一句。

“也就是說,‘錦衣司’的關係重大,一旦佈置的情報網絡完善之後,即使是以着劉備現有的能力、條件推算,在李基的輔佐下,劉備保底也能稱帝。”

就是這個信息終究還是模糊了一些,不清楚這個稱帝是如三分天下那樣偏安一隅的建國,還是再一次完成了大一統的帝國。

然而,李基看到自己後續的下場,很快就笑不出來了。

儘管劉備始終對自己保持着絕對的信任與維護,不至於類似於明朝的錦衣衛頭子那樣,被朱元璋沒事就砍個背鍋。

但在劉備駕崩之後,自己與子孫們就得裂開了。

李基懷疑自己生前還掌握着錦衣衛可能不會裂開,但死後錦衣衛交給別人之後,可能屍體也得裂開。

‘看來,即使真的建立了錦衣司,也不能親自掌管啊……’

李基默默地想着,腦海裡下意識地想着找誰能幫自己管理錦衣司。

至於他人管理錦衣司,錦衣司會不會存在忠心問題,李基倒是沒有絲毫的擔心。

畢竟,錦衣司散於各州郡作爲重要樞紐的核心成員,始終就是眼下這些孩童們,只要保證了這些孩童的死忠,反而能暗中監察管理錦衣司之人會不會有什麼其他心思。

除此之外,則是李基推演內容中爲了建立錦衣司初期就付出了這些培養出來的半數孩童性命,讓李基心中不免有些堵堵的。

李基自然不是不明白軍國大事,犧牲是在所難免的,但一念及推演內容之中,自己將徹底收攏這些孩童的內心,被他們視作父兄,自己卻冷酷地推着他們死了一茬又一茬。

或許,在“計謀模擬器”之中保持絕對理性的李基能做得出來,但現實之中的李基光是想象一下,就感覺到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看來,我的設想本身是具備極高意義與可行性的,問題在於如何更穩妥地建立以及尋找一個合適的管理者……”

李基的手指輕敲着案桌,喃喃地說着。

而在“計謀模擬器”之中,並沒有直接顯示其餘人代替自己接手錦衣司,說明在已知的條件之中,並不具備比我直接掌管錦衣司發揮效率的更優解。

不過,關於犧牲的孩童數量上,似乎還有着大量緩和的餘地。

‘我沒記錯的話,光是之前我爲孩童們登記的時候,我心中初步評價過於懦弱膽怯、缺乏主見、反應較慢等等的孩童就不在少數,這些顯然是不適合直接外派擔任州郡重要情報樞紐的。’

‘而在推演之中,我將全部孩童都冷酷地外派了出去,顯然是將相當一部分孩童都成爲了建立情報網絡的犧牲品了嗎?’

李基皺着的眉頭略微放緩了不少,內心隨之也有了方向與想法。

如此一來,屆時只需要一定程度放緩初期情報網絡的構建,並且那些不適合外派作爲情報樞紐的孩童另行安排,想來也可以避免犧牲。

‘倒是找誰來背鍋代替我管理錦衣司呢?’

想到這裡,李基的目光不自覺地看向着簡雍的方向,讓正在奮筆疾書着什麼的簡雍莫名地覺得渾身一冷,雙股下意識夾緊。

只是,李基很快就搖了搖頭,打消了這個想法。

簡雍是在交際能力頗爲突出,其餘能力中等的實誠君子,並不是李基不信任簡雍,而是簡雍估摸是不具備管理好錦衣司的能力。

‘罷了,就算教導孩童們都最低還需要耗費一兩年的時間,更別說真正着手情報網絡的構建,直至錦衣司徹底建立起來,所需要的時間就更久了。’

‘大不了,到時候實在找不到合適的人選直接管理錦衣司,我多費些心思,自行培養一個專門管理錦衣司的人選就是了。’

如此想着,李基不自覺微皺的眉毛也徹底緩和了下來,然後則是拿出之前做了一個粗略的錦衣司計劃書,依據所推演的信息,重新細細地進行修改一番。

兩日時間轉瞬即逝。

劉備也終於完成了大興山那邊的善後工作,不僅僅將黃巾衆都儘可能妥善地交接給官吏,也將諸多屍體進行了掩埋,防止類似於瘟疫的發生。

李基則是也同時收到了消息,劉備率領的包括臨時大量招募黃巾衆鄉勇的六千士卒,預計會在黃昏時刻返回涿縣。

然而,尚且剛到中午時分,風塵僕僕的劉備就帶着張飛出現在了桃園之處,滿臉欣喜與期待之色地朝着桃園之內走去。

正在桃園之下悠閒地品茗讀書的李基,無意間擡頭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劉備之時,李基莫名有種被上司抓包偷懶的心虛感,下意識地道了一句。

“玄德兄,你怎麼中午就回到了?”

“甚念子坤也。”

劉備則是雙目似有淚花閃爍地開口道。

(本章完)

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179章 清君側?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13章 口袋陣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180章 五步成計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141.第141章 無牆之城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76章 以身入局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30章 三條路線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90章 應對之策第76章 以身入局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61章 吳郡郡守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52章 吾計成矣第86章 糜家入吳郡第8章 大興,大興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180章 五步成計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172章 想第239章 威與德第178章 養寇自重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56章 讓歪風邪氣吹進來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87章 借刀殺人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67章 一股子人妻味第34章 火攻奇襲?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225章 僅剩七日第24章 意在萬世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16章 誘敵二重奏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92章 孫氏第36章 圍三闕一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138.第138章 “軍”與“政”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35章 戒“備”森嚴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4章 計將安出?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36章 圍三闕一第81章 流民問題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239章 威與德第32章 白袍返鄉第180章 五步成計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203章 軍情急報第246章 亞父之約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80章 往吳郡第189章 鞭打督郵?
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179章 清君側?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13章 口袋陣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180章 五步成計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141.第141章 無牆之城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76章 以身入局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30章 三條路線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90章 應對之策第76章 以身入局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61章 吳郡郡守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52章 吾計成矣第86章 糜家入吳郡第8章 大興,大興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180章 五步成計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172章 想第239章 威與德第178章 養寇自重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56章 讓歪風邪氣吹進來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87章 借刀殺人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67章 一股子人妻味第34章 火攻奇襲?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225章 僅剩七日第24章 意在萬世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16章 誘敵二重奏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92章 孫氏第36章 圍三闕一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138.第138章 “軍”與“政”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35章 戒“備”森嚴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4章 計將安出?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36章 圍三闕一第81章 流民問題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239章 威與德第32章 白袍返鄉第180章 五步成計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203章 軍情急報第246章 亞父之約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80章 往吳郡第189章 鞭打督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