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孫氏

第92章 孫氏

富春孫氏,據傳爲春秋孫武之後裔。

當然,如今孫氏早已沒落爲豪族寒門一流,就連世家都姑且算不上。

在吳郡現存的世家豪族之中,孫氏完全是毫不起眼的一個,家族成員最高官職亦不過是家主孫堅所擔任的別部司馬一職。

而在孫家爲避匪賊,匆匆舉家遷至吳縣之後,身爲郡守的劉備卻是親自登門拜訪。

當孫家中門大開之時,出現在劉備眼前的卻是一位身懷六甲,兼具幾分貴氣與孕氣的美豔婦人,且微微躬身行禮道。

“劉郡守,快請快請。”

劉備一時有些怔住,看着眼前的美豔婦人,遲遲有些沒能反應過來,追問道。“此處可是富春孫氏,別部司馬孫文臺之家?”

“孫文臺正是妾身夫君。”美豔婦人回了一句。

劉備聞言,不免有些詫異地看着面前孕氣十足,小腹隆起的美豔婦人之餘,連忙回禮道。

“那面前當是孫氏吳夫人了,備乃文臺好友,此前公務繁重,未能至富春拜訪,還請見諒。”

“此事,妾身亦已收到夫君之信,言及劉郡守乃仁德君子,且與夫君一見如故,若劉郡守登門拜訪,務必好生接待。”

吳夫人進退有度地說道,然後伸手相邀劉備入內說話。

劉備點了點頭,攜着夏侯博以及一衆帶着各種禮物的士卒進入到府邸之中。

當然,以孫氏如今的家底與財力,匆匆遷至吳縣自然買不起什麼極好的府邸,處處可見簡陋狹小,只能稱作是勉強容身。

而劉備與吳夫人在正廳之中各自坐下之後,劉備看着吳夫人的肚子,不禁感慨了一句。

“在外征戰已有半年之久的文臺兄當真是好福氣,又將得一麒麟兒。”

吳夫人不自覺地摸了摸肚子,說道。

“只是此子出生在即,夫君恐不能歸也。”

“文臺兄在國征戰,此亦是無可奈何。”劉備有些心不在焉地安慰了起來。

劉備與孫堅的年歲相差不遠,然迄今都還尚未成家,更何況是生兒育女。

因此,孫堅看似被迫離家不得歸,官職亦遠不及劉備,但劉備這一刻看着眼前的吳夫人,莫名地感覺自己輸得一塌糊塗。

尤其是吳夫人居然還是有孕在身,這可是劉備此前完全沒有聽孫堅提起之事,只是言及家中除了吳夫人之外,尚有二幼子以及一幼女。

並且孫家家中大小事務都是由妻子吳夫人所處理,僅有一胞弟孫靜輔助之。

再兼之此前劉備曾應承孫堅至吳郡爲官後,對孫家多加照料,劉備聞孫家遷至吳縣後方才匆匆上門拜訪。

隨即,劉備便話題一轉,向吳夫人介紹着特意帶上門的一應禮物,且大多都是絹布糧食一類。

雖並不是什麼貴重之物,但卻盡是些平日生活用度用得上的東西,這讓吳夫人原本多少有些緊張的心也漸漸放緩了許多。

禮物可見其心性,亦可見其目的。

所攜之禮物並非是那些華而不實,反而是這些眼下孫家所能用上的樸實之物,這反而是讓吳夫人頗爲感動。

原本吳夫人還頗有些擔心劉備爲人,或會欺辱孫氏孤兒寡母,有所目的,不想當真是如孫堅來信所言:

【劉玄德乃是仁德君子,若有難處,可尋其求助。】

“吳夫人,還請恕備有所冒犯,只是吳夫人如今身懷六甲,當多加休息纔是,卻是親自出迎,實在是讓備受寵若驚,且備記得文臺兄曾言家中尚有一胞弟孫幼臺(孫靜),不知何在?”

劉備問道。

吳夫人應道。“劉郡守乃夫君友人,妾身雖不通禮儀,卻也知當替夫君親自相迎之,至於幼臺……”

說到這裡,吳夫人語氣略微一頓,方纔嘆息了一聲,道。

“此前有匪賊作亂,幼臺率領家中奴僕青壯抵禦之,不幸傷及要害,已在半月前去世。”

劉備聞言,不由得大爲震驚,連連致歉之餘,慚愧地道。

“只恨備受大雨所阻,遲遲不能至吳郡剿匪,卻是害了幼臺,如此他日備尚有何面目去見文臺兄?”

吳夫人安慰道。“此事如何能怪劉郡守?還請劉郡守勿要自責。”

“唉……”

劉備嘆息着說道。“於公,備乃吳郡郡守;於私,文臺兄與備乃是至交好友;此事於公於私而言,備焉有能夠推脫之處?”

當即,劉備沉聲地說道。“不日,備當一掃吳郡匪賊,以告幼臺在天之靈,以還吳郡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這一刻,劉備所表現而出的擔當氣度,看得吳夫人心中可謂大爲讚歎道。

‘不想夫君平日裡輕浮剛烈,居然在外結交了這等好友,實乃幸事也。’

隨即,吳夫人扶着肚子,起身行禮道。

“如此妾身便替幼臺,也替吳郡百姓向劉郡守拜謝了。”

“萬萬不可,萬萬不可……”

劉備見狀嚇得大驚失色,連忙上前下意識地想要攙扶吳夫人,又意識到男女有別,不敢觸碰吳夫人,只能是連連虛扶道。

“吳夫人如今身懷六甲,不可行此大禮,還請快快起身。”

吳夫人聞言,應道。 “劉郡守多慮矣,妾身亦隨夫君偶有習武,雖不敢稱有上陣殺敵之能,但自認身體強健不亞於尋常男子,區區日常活動對腹中胎兒無甚影響。”

“縱使如此,吳夫人亦該多多休息。”

劉備勸說之餘,想到了什麼道。“如此說來,孫家上下如今豈非全靠吳夫人一人所打理?”

“勉力支撐。”吳夫人應道。

“今後,吳夫人若是有甚難題,可儘管遣一下人至府衙告知一聲。”劉備開口道。

“那今後便勞煩劉郡守了。”

“吳夫人無須這般客氣,吾與文臺兄乃是好友,文臺兄爲國效力不能歸家,備應當代文臺兄照料妻兒,且吳夫人直呼備爲玄德即可。”劉備說道。

吳夫人聞言,也有意拉近雙方的距離,應道。

“夫君有玄德公這般好友,實乃孫氏上下幸事也。”

隨即,就在劉備關心地詢問着吳夫人家中當下可有什麼困難之時,一士卒走到了守在劉備身側的夏侯博耳邊彙報了幾句。

緊接着,夏侯博低聲地向着劉備彙報道。“主公,子坤先生今在門外。”

“子坤來了?”

劉備聞言,臉上不自覺地露出了幾分笑容,向着吳夫人開口道。

“備之肱骨已至,不知可否邀之入府內,恰好能向吳夫人介紹一二。”

“莫非是李子坤?”吳夫人詢問道。

“正是。”

“李三千之名,縱是妾身這等婦道人家亦是多有耳聞,正欲一見之。”

吳夫人一邊說着,一邊就打算起身親自到門外相迎。

劉備見狀,連忙勸阻吳夫人在正廳歇息即可,然後帶着夏侯博到門外去迎李基入內。

片刻之後,當劉備再度回來之時,身後赫然多了一個翩翩公子般的郎君,顧盼之間儀態儒雅淡然。

等劉備爲雙方簡單介紹了一番後,李基看着眼前貴氣與孕氣兼備的美豔少婦,遲遲有些沒能跟某種固化印象中垂垂老矣的“吳國太”聯繫到一起。

184年的吳國太哪裡是風韻猶存,分明是正值……

咳咳……

非禮勿視!

意識到什麼的李基在看了一息後,連忙挪開視線以免失禮。

也就在這時,還有着三道高矮不同的身影走入正廳之中。

爲首一人,年歲比之夏侯蘭還要小許多,但稚嫩的臉龐卻是充斥着一股英氣,面對着正廳之中的客人沒有絲毫的怯弱,舉止有度地行禮道。

“娘,喚孩兒來有何事?”

吳夫人則是向着劉備與李基介紹道。

“玄德公,子坤先生,這位便是孫家大郎孫策,今九歲……”

隨即,吳夫人向着孫策開口道。“策兒,這位乃是汝父好友,快快見過玄德叔父以及子坤先生。”

年近九歲的孫策聞言,當即行禮道。

“孫策拜見玄德叔父,拜見子坤先生。”

“快快請起。”

劉備連連上前攙扶起孫策,看着這個英氣勃發的少年郎,眉目之中滿是欣賞,讚道。

“此子有文臺之風,他日亦當是一猛虎也。”

李基也是頗有興致地打量着原軌跡之中的“江東小霸王”,甚至不忘仗着年歲與輩分,摸了摸孫策的腦袋,也算是一捋虎首。

而孫策感受着李基那溫熱的手掌以及親近的舉止,非但沒有絲毫排斥,反而是下意識地蹭了蹭。

隨即,站在孫策身後的又一孩童走了上前學着孫策的模樣行禮。

“此子爲我家二郎,孫權,今三歲。”

與長子孫策相比,孫權只能算是剛剛脫奶,走路都尚且不太妥當,話說也是奶聲奶氣的,看着劉備與李基的時候,下意識想要躲在孫策的身後。

只是,孫策順勢反手一扯,便將孫權給拉了出來,教導着孫權如何向着劉備與李基問好。

劉備見狀,亦誇道。“孫二郎亦是不凡,他日我若有子類此,亦心滿……。”

不等劉備說完,李基就率先上前抱起孫權,打斷了劉備的flag。

主公,使不得啊!

我寧願少主是阿斗,也不想是孫十萬。

所以,李基顧不得失禮也要打斷劉備施法。

(本章完)

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89章 斬草除根?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34章 火攻奇襲?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24章 意在萬世第34章 火攻奇襲?第39章 上架感言第218章 兩萬對五萬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28章 居桃園謀天下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123章 這是禮節!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93章 勠力同心第48章 李基論戰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237章 文和啊文和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56章 讓歪風邪氣吹進來第86章 糜家入吳郡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113章 血包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第28章 居桃園謀天下第252章 密函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237章 文和啊文和第86章 糜家入吳郡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66章 曹老闆的魅力第4章 計將安出?第92章 孫氏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45章 管亥!管亥!!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61章 吳郡郡守第49章 漢!威武!!!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185章 命不該絕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45章 管亥!管亥!!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90章 應對之策第47章 虛實之計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170章 上當矣!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13章 口袋陣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88章 封賞官職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123章 這是禮節!第74章 大漢基瘟?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
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89章 斬草除根?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34章 火攻奇襲?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24章 意在萬世第34章 火攻奇襲?第39章 上架感言第218章 兩萬對五萬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28章 居桃園謀天下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123章 這是禮節!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93章 勠力同心第48章 李基論戰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237章 文和啊文和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56章 讓歪風邪氣吹進來第86章 糜家入吳郡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113章 血包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第28章 居桃園謀天下第252章 密函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237章 文和啊文和第86章 糜家入吳郡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66章 曹老闆的魅力第4章 計將安出?第92章 孫氏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45章 管亥!管亥!!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61章 吳郡郡守第49章 漢!威武!!!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185章 命不該絕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45章 管亥!管亥!!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90章 應對之策第47章 虛實之計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170章 上當矣!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13章 口袋陣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88章 封賞官職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123章 這是禮節!第74章 大漢基瘟?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