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徐州易主

話說大漢初平二年對於岌岌可危的大漢王朝而言,實在是個不平凡的年份。

在這一年的年初,十九鎮諸侯聯合攻下了虎牢關,卻止步於洛陽城外。

唯有欒奕和曹操提領大軍一路追擊,先在滎陽破了徐榮和呂布,又攻破了函谷關和潼關,並在賈詡、李肅、呂布協助下奪下了長安,殺死了董卓。最終將少帝迎回了濟南。

欒奕、曹操隨後分道揚鑣。前者收了兗、青二州;後者則攻下了陳留、許昌、潁川、南陽、南鄉諸郡,佔下豫州北部大部分領土。

在欒曹二人東征西討的同時,河北袁紹也展開了動作。

本來,袁紹僅蝸居於渤海一隅。平日裡一應軍糧用度皆由冀州刺史韓馥供應。

那冀州韓馥自知袁紹之才遠在自己之上,爲避免袁紹坐大,佔了自己的位子。便故意減少給袁紹的一應軍需,企圖餓散、餓垮袁紹的軍隊。

然而,他卻沒有想到,自己這番舉動非但沒有達成預期效果,反倒逼得袁紹狗急跳牆,立志奪取冀州不再寄人籬下。

謀事逢紀看出袁紹此番心思,便進言道:“韓馥庸才者也!主公可暗中與遼東公孫瓚相約,與主公南北夾擊,平分冀州。待公孫瓚大兵一動,韓馥必然驚慌失措,主公趁機派遣能言善辯之士去和他言明利害,不怕他不讓出冀州來。”

袁紹依其計,公孫瓚和韓馥果然上當。公孫瓚提兵南下,韓馥哪裡是對手,首戰敗北。

韓馥大驚失色,立刻向袁紹求援。可是他卻沒有想到,公孫瓚這隻猛虎沒能趕走,現在卻把袁紹這隻豺狼領進了家,且一進家門兒就賴着不走了。

韓馥悔得腸子都青了,可是後悔已是無用,袁紹獨霸大權,不損一兵一卒拿下了冀州,逼韓馥交出了刺史大印,只封了他個有名無實的奮武將軍寥做安慰。

公孫瓚聞知袁紹奪下了冀州,便讓袁紹照之前約定,將冀州一半領土讓給他。只不過,冀州已是袁紹吃進嘴裡的肥肉,想讓他吐出來那可就難了。

屢次索要無果,公孫瓚大罵袁紹背信棄義,遂既提點大軍復向冀州殺來。

公孫瓚殺名在外,威震河北。一時間,冀州郡縣紛紛望風歸降。袁紹大驚,親領大軍北上界橋。

欒奕知道,歷史上袁、公孫之戰是以袁紹的勝利而告終的。隨後,袁紹兵鋒所向披靡,幽州、幷州先後落於其手。自此雄踞冀、幽、並三州之地,窺視中原。

作爲河南地方目前最大的諸侯,欒奕首當其衝,必會成爲其一統河北後首個戰略目標。而以目前的情況看,欒奕還沒有做好與袁紹一決雌雄的準備。

爲此,他必須拖延袁紹統一河北的步伐。而拖延袁紹的關鍵人物只有遼東公孫瓚。

於是,初平二年秋收之後欒奕通過各種途徑,給公孫瓚送去了大量的物資,錢糧、兵器、鎧甲、布匹一應應有盡有。有了這批物資,足可供公孫瓚再建一支強軍,與袁本初多耗幾年,給欒奕更多安定後方的機會。

然而,在欒奕按部就班執行各項計劃的時候,終有變數橫空出世。

變數的主體不是別人——竟是大耳賊劉備。

這廝不知走了哪門子大運……是年徐州黃巾賊死灰復燃,徐州刺史陶謙難以力敵,卻因怕步了韓馥的後塵,驅虎不成反招來惡狼,遂不敢向欒奕求救。

可是不求欒奕又能求誰,正當陶謙走投無路之際,沛相陳桂諫曰:“吾聞平原令劉玄德豪傑也,何不撰書一封求他來救。”

劉備?陶謙嘀咕半晌纔想起十九鎮諸侯聯合討董之時,還真有這麼一號人物,確是人中之姿。遂親撰書信,令親信送去了平原。

劉備看到陶謙的求救信,大喜過望,“陶徐州仍將備之名記於胸懷,備三生有幸也!”

當即決定南下支援徐州。可是轉念又一想,自己旗下人馬實在太少,根本不夠平叛所用。於是,在去徐州之前,他先去幽州找到了一趟公孫瓚,將徐州被黃巾賊圍困,陶謙求援之事說清道明,並向公孫瓚提出借兵的請求。

公孫瓚早就看出自家這個同門師弟非林中之物,爲免劉備將來在他背後捅刀子,跟他爭奪幽州,巴不得劉備和兩個結義兄弟離幽州遠點。正想不到法子將劉備驅離,卻不曾想“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劉備竟自己找上門來。

公孫瓚遂了心願,焉能不喜。恰巧此時欒奕應諾的第一批資財全部到位,他這會兒正財大氣粗,大手一揮,索性將新徵得的3000人馬全數白送給劉備。

可憐欒奕打死也不會想到,自己好心好意支援公孫瓚的物資,最終卻落在了宿敵劉備的手裡,並以此爲基礎開闢了一片天空。

劉備抵達徐州時,徐州境內黃巾之亂如火如荼,反者足有5萬多人,將沛縣、靈璧、彭城和州治下邳圍了個水泄不通。陶謙多次領兵與戰,可黃巾賊首管亥實在勇武,連斬數員徐州將領,直殺的徐州兵心驚膽寒,士氣低落,屢戰屢敗。

得知這一軍報,劉備果斷選擇避黃巾賊之鋒芒,先攻圍困沛縣、靈璧之小股反賊,搓反賊銳氣,震自家軍威。

連打數仗,在於禁和徐晃兩員上將帶領下,3000穿着欒家工廠生產的堅固鎧甲、鋒利長矛的新軍勝績不斷。沛縣、靈璧先後解圍,斬殺反賊4000餘人,俘獲近萬。官軍低落的士氣瞬時從谷底攀升上來。

劉備見軍心可用,遂既引領大軍與管亥在下邳城外50處決戰。

本來,管亥手下的兵卒數量要比劉備多上許多,要是強行廝殺,黃巾軍穩穩站着上風。可管亥這廝近段時間未嘗敗績,心中竟起了孤傲之心,大有一副天下勇者捨我其誰的架勢。

於是乎,在大戰起始的第一時間就犯下了致命的錯誤,竟親自上前罵起陣來。

劉備當即派徐晃出陣迎敵。

徐晃得令,提着宣花大斧策馬殺出,僅用五個回合便將管亥砍在馬下。

管亥一死,黃巾反賊羣龍無首,亂成一團。

劉備令旗一揮,官兵盡出,趁勢掩殺,打的數萬黃巾賊抱頭鼠竄。

是役,劉備大勝,未損多少人馬卻俘獲上萬反賊。

徐州黃巾之亂就此平息。

戰後,徐州刺史陶謙大喜過往,將劉備引進城中赴宴,並邀請劉備入主沛縣(既小沛),爲他鎮守徐州門戶,北御欒奕。

劉備欣欣然從其言。

然而,劉備乃是野心勃勃的英雄,又哪裡會甘心做陶謙的看門狗。可怎奈陶謙治理徐州二十餘載,根深蒂固,同時下邳、彭城諸鎮城高關深,易守難攻,實在想不出奪下徐州的萬全之策。

冥思苦想之際,沛縣相,徐州名士陳珪攜愛子登找上了門。父子二人先誇獎劉備一番英明神武、能征善戰之類的言辭,隨即表示陶謙無能之輩連黃巾叛賊都平定不了,又如何能與北方欒奕較量?這樣庸碌之才根本沒資格去坐徐州的中堂,相較而言玄德公這樣的英雄才該是徐州的正主。

隨後,陳珪父子跪地向劉備效忠,信誓旦旦表示願意裡應外合,助劉備入主徐州。

劉備聞言大喜,與父子二人謀劃一番,依機行事,於五日後盡提小沛兵馬趁夜奔往徐州州治下邳。

陳珪父子果未食言,於三更時分偷開城門,將劉備兵馬放進城中。

陶謙對此毫無防備,等搞清楚狀況,下邳已被劉備攻陷。大軍壓境,將刺史府圍了個水泄不通。劉備親提雙股劍領兵殺進府來,見人便殺,並手刃陶謙,陶謙一家老小三百多口盡皆授首。

于禁、徐晃二人對於劉備屠殺陶謙全家的行爲頗有怨言,徐晃更是直接質疑出聲,問劉備,“陶恭祖厚道之人,此番我等來徐州相救,打敗黃巾賊後,他不僅將沛縣拱手相送,還按時供應一應糧草用度,從不拖欠。待我等寬厚至極。大哥不念其恩,搶了徐州還則罷了,畢竟若是陶恭祖繼續把持徐州即便大哥不取,欒子奇早晚也能奪走徐州。與其將徐州拱手相讓,不如交由大哥主持。可是大哥爲何趕盡殺絕,非要滅陶恭祖全家?難道就不能給他一位閒職,讓其聊度餘生嗎?”

見兄弟質疑自己,劉備眨巴眨巴眼,擠出幾滴淚水,哭訴道:“二地錯怪爲兄了。爲兄又何嘗忍心殺害陶恭祖?實乃無奈之舉爾。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陶恭祖治理徐州二十餘載,在徐州根基頗深。今日給陶恭祖一條生路,他日陶恭祖東山再起,我兄弟三人性命堪憂!我這也是爲兄弟們的安危考慮。”

徐晃怒氣未消,“那好,依大哥所言殺一個陶恭祖便是,爲何還要滅他滿門?”

劉備嗚咽道:“斬草留根,遺禍無窮啊!若是其子尋仇,我等又如何自處?”

于禁勸徐晃道:“大哥所言甚是有理!大丈夫行事,切莫心懷婦人之仁啊!”

徐晃垂頭,未在多說,心裡卻仍對劉備的作爲存着不滿。

414百科全說426烈火盛宴62山雨欲來422將軍神射166兇犯疑蹤400凱旋131兒女情43二公搶婿321以工具製造工具(第20更)46聖母經395征服25富國良藥478喜事將近540埃及獨立戰爭107人在環境中124增兵減竈120出征216妄想60蛛網效應246宗教之亂286有約在先319借錢(第18更)487稱帝前夕185盟主之爭260真真假假469天羅地網284一來二去497破百濟78野戰與凋零295羣戰392突襲423對射108人質188溫酒斬華雄489官制改革53聖母教歷山總堂107人在環境中207毒士531學術212合夥人126東萊太史慈47妖道害人408期房291可惜了544海難222工宣隊456襄陽之戰(二)65小武之死272組合拳229兗州刺史433諸葛連弩322牧民之法(第21更)521七擒孟獲(七)96催眠407建城467全面反攻(二)406佔據荊州127鮮血爲引166兇犯疑蹤384衝突178鬆筋骨249所謂金融221後盾56神蹟392突襲26天神降臨516七擒孟獲(二)300七日復活493草原大戰45歷城縣令469天羅地網306山陽之敗(上)第5更230車震518七擒孟獲(四)320《聖光報》310鬼才之威(第9更)418轉戰西涼312天下之大(第11更)264被動532埃及人262分歧370袁紹之死126東萊太史慈209換換口味195內有乾坤544海難518七擒孟獲(四)107人在環境中178鬆筋骨406佔據荊州215誤會245徐州易主177躲藏357呂布戰顏良53聖母教歷山總堂195內有乾坤340幽州淪陷527大國賽里斯485真相大白(下)142織蓆販履之徒
414百科全說426烈火盛宴62山雨欲來422將軍神射166兇犯疑蹤400凱旋131兒女情43二公搶婿321以工具製造工具(第20更)46聖母經395征服25富國良藥478喜事將近540埃及獨立戰爭107人在環境中124增兵減竈120出征216妄想60蛛網效應246宗教之亂286有約在先319借錢(第18更)487稱帝前夕185盟主之爭260真真假假469天羅地網284一來二去497破百濟78野戰與凋零295羣戰392突襲423對射108人質188溫酒斬華雄489官制改革53聖母教歷山總堂107人在環境中207毒士531學術212合夥人126東萊太史慈47妖道害人408期房291可惜了544海難222工宣隊456襄陽之戰(二)65小武之死272組合拳229兗州刺史433諸葛連弩322牧民之法(第21更)521七擒孟獲(七)96催眠407建城467全面反攻(二)406佔據荊州127鮮血爲引166兇犯疑蹤384衝突178鬆筋骨249所謂金融221後盾56神蹟392突襲26天神降臨516七擒孟獲(二)300七日復活493草原大戰45歷城縣令469天羅地網306山陽之敗(上)第5更230車震518七擒孟獲(四)320《聖光報》310鬼才之威(第9更)418轉戰西涼312天下之大(第11更)264被動532埃及人262分歧370袁紹之死126東萊太史慈209換換口味195內有乾坤544海難518七擒孟獲(四)107人在環境中178鬆筋骨406佔據荊州215誤會245徐州易主177躲藏357呂布戰顏良53聖母教歷山總堂195內有乾坤340幽州淪陷527大國賽里斯485真相大白(下)142織蓆販履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