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五章 袁紹的後招

三九五章 袁紹的後招

這樣一場大戰,善後的工作也是很多,很繁瑣的。

陣亡的士兵倒是不多,只有兩百三十六人,這些人要收斂屍體,酌情送回家鄉,還是在當地安葬;比較麻煩的是傷員,尤其是重傷員,這些人若是得不到妥善的照料,命是很難保住的,就算僥倖活下來,很可能也會落下點殘疾什麼的。

再有就是俘虜了,這是個重頭戲。

這一仗抓的俘虜,比青州軍本身還要多出兩倍,達到了近萬之衆,幾乎是整支大軍的半數。很多人都是跑着跑着就跑不動了,或蹲或躺的倒在路邊,成了俘虜。

其實這荒郊野外的,又是隆冬時節,身上什麼都沒帶,就算逃過追殺又能如何?在野外飢寒交迫,凍餓而死嗎?

俘虜中,也不乏這種機靈人。開始跟着跑,是因爲從衆心理,是慣性,跑着跑着,就回過味兒了。反正青州軍從不虐俘殺俘,何必跑得這麼辛苦呢?當俘虜,也不失爲一條出路啊。

於是,儘管青州軍沒有特意抓俘虜,只是以驅散爲主,但俘虜的數目依然達到了極爲可觀的地步。

開戰前,張、曹的兵力總計約一萬八千人。太史慈打敗楊醜斃敵逾千,抓到了一千八百多俘虜,然後他把俘虜都放回去了。

這些俘虜被釋放後,只回去了一半左右,剩下的都直接返鄉了,可見河內軍的鬥志是何等之低。若沒有曹仁的出現,張楊的一萬大軍,還真有可能被太史慈的三百騎給徹底解決了。

俘虜之外,戰死者也有四千多,被青州軍格殺的,只有這個數字的一半,剩下的人,多半都是潰逃時自相踩踏而死。此外,呂曠軍與河內軍短暫的內訌,也造成了大量傷亡。還有一些人是直接跑死的。

逃出追擊的,一部分是追隨張楊的上黨人,有主心骨在,就有組織,就算潰逃。也比單槍匹馬的人強。此外。主要就是曹操軍了,畢竟是嫡系部隊,曹軍士兵雖然被打散,可他們還是有着很明確的目標。逃跑的態度也比較堅決。

當然,曹仁親身斷後,也起到了相當的作用。曹仁的武藝固然不如趙雲,但他也不是呂曠那種尋常意義上的高手,這麼一個人拼起命來。就算是趙雲,也只能暫避鋒芒,徐徐圖之。

見主將拼命,曹軍中的那些重甲步卒也頂上來了,他們知道自己速度太慢,逃不掉了,又被主將激起了決死的鬥志,於是,懷着殺一個夠本的心態。追隨在了曹仁左右。

爲了對付這支斷後的哀兵,趙雲也不敢輕視,直接拿出了騎射的看家本領。硬碰硬當然也能贏,但損失未免太大了些,在勝局已定的情況下。沒必要和這些困獸正面相搏。

正因爲該用了騎射戰法,所以趙雲也沒法留手,生擒曹仁的打算也落了空。事後統計,斷後的曹軍重甲一共是二百八十六名。人均中了二十箭,曹仁是最後一個倒下的。倒下時,他身上已經插滿了箭,生生被射成了刺蝟。

曹仁的奮戰,使得曹軍足足逃掉了一半,抓到的俘虜,不到方悅偏師抓的三分之一。

以太史慈的傲氣,都不由感嘆,曹操治軍的水準,確實很高,不愧是主公認定的勁敵。

不過,也就是感慨感慨罷了,太史慈從來就不在乎敵人有多強,越強的敵人,就越能激起他的鬥志。

他對善後這些瑣事毫無興趣,先前對付張楊時,他倒是參與過鑑別俘虜,可那是爲了後面的戰事。現在麼,除非俘虜集體暴動,否則對戰局不會造成任何影響,他當然就沒興趣了,他現在一心想着回大營去。

之前看到的狼煙,當然不是袁紹在平原點燃的,距離太遠了。狼煙這種傳訊方式,一向都是層層傳遞的。

儘管進軍時走的很急,但袁紹還是保持了足夠的謹慎,沿路設下了諸多驛所。等他點起狼煙,警訊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傳遍清河全境,甚至更遠。

在不同的人看來,這狼煙代表着不同的意義,太史慈認爲,狼煙升起代表着平原的仗還沒打完,自己還有機會!

所以,他將部隊留給趙雲,想着先行一步,輕騎快馬回返大營,只有這樣,他才能盡最大的可能去挽回失去的機會。

他要走,當然沒人攔得住,反正善後這種事,本來也用不着他經手,幾位副將最擅長的就是這個。不過趙雲放心不下,將大軍託付給了方悅,追了上來。

“子龍,你跟來做什麼?”太史慈疑惑的看着義弟。

“不放心你啊。”趙雲坦然回答。

“有什麼好不放心的?”太史慈不屑道:“袁紹既然放了狼煙,就說明主公夜襲取得了相當的戰果,控制住了局面,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再說了,就算袁紹還有什麼後手,又豈能奈何得了你大哥我?”

“擔心的就是這個。”趙雲搖搖頭,很認真的說道:“主公讓你去敵後騷擾,你卻開闢了個敵後根據地,這次錯失了夜襲的那場大戰,你這心裡啊,肯定相當不甘。若是袁紹真有什麼佈置,讓你給碰上了,你肯定會象主公當初那樣,來個單騎襲營。”

“你想太多了,某哪會那麼不知輕重?”太史慈瞪着眼睛,卻掩飾不住心虛的真相。

趙雲看着自己的義兄,又看看腳下的路,笑而不語,半晌,太史慈認輸了,放棄了似的大叫道:“好吧,好吧,什麼都瞞不過你,某不去清河了,直接去平原,這樣總行了吧?”

太史慈可不笨,夜襲既然成功了,就算袁紹沒被徹底擊垮,想必離死也不遠了,他可沒興致痛打落水狗,倒是袁紹放狼煙求援的目標值得關注。

如果曹仁沒來救援張楊,太史慈可能會認爲,袁紹是在向前者救援,曹軍人數確實不多,但戰鬥力還是很客觀的。

可既然袁紹已經放任曹仁自行其是了,他就不會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對方身上。袁紹可不是傻瓜,他只是不太擅長軍略。耳根子也軟,聽不進忠言罷了,這纔有了之前的一些失誤。

實際上,袁紹是很擅長使用陰謀手段的,既然他還沒有絕望。那麼。他就應該有某個強力後手。

想了想,太史慈把這個理由拿出了,試圖說服趙雲:“他的後手,其實很容易猜的。冀州本身已經山窮水盡了,幾路盟軍也多半都指望不上,不過,他還有外援啊。”

趙雲神情一動:“你是說……”

“胡騎唄。”太史慈很肯定的說着,然後話鋒一轉。問道:“子龍,你知道眼下戰局的關鍵是什麼不?”

趙雲搖搖頭,他離開的時間太長,對整體戰局瞭解得並非很充分,一時間,也只能努力跟着太史慈的思路走,提不出什麼建設性的意見。

“時間!”爲了加重語氣,太史慈將手中的馬鞭用力甩出,發出了一聲響亮破空聲。

“時間?怎麼說?”趙雲也有點興趣了。

“袁紹原本是打算帶着胡騎協同作戰的。不過內部反對的聲浪太高,他不得不做些妥協。不過,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袁紹肯定不會真的放棄這個打手。先前在大營。主公和軍師就商議過,認爲袁紹有可能在決戰開始後,將胡騎招來助戰……”

爲了自由行動的便利,太史慈解釋的很詳細。前因後果,加上各種權威分析。盡數娓娓道來。

“有道理。”趙雲點點頭:“小弟也聽說過,當初袁紹屯兵河內時,就與匈奴於夫羅交好,不過胡人性情多變,只重眼前之利,在袁紹入冀州後,曾一度叛之,挾持了河內張楊,試圖佔據河內,進逼魏郡,最終卻被麴義擊敗。胡人性情如浪,對打敗過自己的人尤爲敬重,此後變得極爲服帖,大哥的猜測,確是極有可能發生。”

“是吧,是吧?”趙雲附和自己的想法,太史慈這下樂了。

“你再想想,袁紹放狼煙,就代表他還有一定的殘餘實力,可以堅持。不過,匈奴人爲了隱藏行跡,肯定躲得比較遠,八成不在清河郡內,很有可能是在陽平郡!消息往來,再加上路途上的時間,袁紹能不能堅持住還是兩說。”

“確是如此。”趙雲認同這個觀點。

如果袁紹能在夜襲中保住輜重不失,那就是說明主公的夜襲是以失敗而告終的,頂多只能算是騷擾,起不到決定戰局的作用。

相反,夜襲如果成功了,袁紹就算勉強保存下了一部分殘軍,也不可能擁有大量補給。因此,青州軍要解決敵人,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圍而不攻,用不了幾天,袁軍就變成餓殍了。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倒是將平原戰場的情況猜了七七八八。

“主公那脾氣,肯定捨不得讓弟兄們捨命強攻,但他又確定不了,匈奴人到底什麼時候能趕到戰場。若是來的晚還好,若是袁軍還有戰鬥力的時候,胡騎就出現了,那就麻煩了,還不如先解決了袁紹再說呢。”

太史慈總結道:“所以說,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時間!胡騎要來,要麼走郡城那條路線,要麼走聊城到博平那條路。匈奴人都是騎兵,普通的斥候就算迎上去,也未必逃得出來,逃出來了,消息也不可能很及時,所以……”

趙雲驚歎:“大哥你想的真遠啊。”

太史慈得意洋洋:“那當然了,爲國出力,不暇謀事,說的就是我了。”

趙雲一臉鄭重的提議道:“既然如此,請大哥先回營報訊,小弟往南面探探。”

“誒?”太史慈笑容一僵,繼而怒道:“憑啥我回營,你去探查敵情啊?莫非你覺得翅膀硬了,武藝比我高麼?不成,某可不信這個邪,元直那個鬼精鬼精的傢伙到處撿漏,搶人風頭也就罷了,子龍你這個老實人怎地也要學壞?你要去可以,且先贏了某手中的槍戟!”

趙雲不慌不忙的一拱手:“小弟的武藝,自然是比不上大哥的……”

“算你識相,其實你的武藝也很了得了,頂多也就差我那麼一點點,好吧,就算你武藝跟我一樣高強,不過我是大哥,長幼有序,哪有弟弟跟哥哥搶風頭的道理?做弟弟的,要知道謙讓,你若不明白這個道理,倒是可以向文舉公請教請教。”太史慈絮絮叨叨的說着。

“不過,探查敵情這種事,看的可不光是武藝高低,最重要的是……”只聽趙雲話鋒一轉,眼神也是一轉。

太史慈順着趙雲的眼神一看,心中大叫糟糕,趙雲用眼神示意的,可不就是兩人胯下的戰馬麼?

武藝還不好說誰高誰低,但這戰馬麼……趙雲那匹可是公孫瓚的玉花驄,神駿非常,就算遍數整個青州,頂多也只有主公那匹烏騅馬可堪一比了。自己的黃驃馬雖然也不差,但比起玉花驄,那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上,沒法比啊。

“子龍啊,你真是……”太史慈有氣無力的嘆了口氣,悻悻道:“也罷,你去也好,某去大營等着。唉,遇人不淑啊,一個兩個,都是愛搶風頭的,我這命啊,咋就這麼苦呢?”

“大哥……”趙雲心裡有些過意不去。

要說他貪功吧,好像也不是那麼回事。主公對他那麼看重,他卻從來沒主動討過官職,對出鎮一方,獨掌一軍也沒表現出很強的慾望。但一有仗打,他恨不得參加所有的戰役,每一仗都衝在最前面。

老實說,趙雲並不是很理解太史慈的心理狀態。

某種程度而言,自己這位大哥似乎就是單純的爭強好勝,尋求挑戰強敵的刺激。這世上怎麼會有這麼怪異的性格呢?

“主公應該會有妥善安排吧?”半是寬慰,半是猜測,趙雲如是說道。

“得了吧。”太史慈一臉的不以爲然,悻悻然道:“主公會怎麼安排,你當某不知道嗎?他肯定會說,他有個很重要的任務,非能獨當一面的上將不可,然後……”

二八二章 曹操東進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六八八章 意外的大捷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一一九章 洛陽大亂五六二章 無畏者無敵二五八章 王羽的兵諫六二六章 孫策的挑戰二二六章 宛洛之變五七七章 曹豹逆襲五二六章 靜中有動第92章 風火七星壇三五二章 三箭定狂瀾五零一章 從林王者四七五章 獻捷揚威名五九六章 裝備換命二二一章 青州方略五一五章 危難之際八八六章 烈火焚城一二八章 羣雄退避三九五章 袁紹的後招八三零章 英雄所見三五四章 宜在速決八八二章 墨門再現六百章 誰坑了誰七二二章 三方競速二三九章 威凌碧波上五六四章 峰迴路轉五五四章 豪情拓疆土七一四章 正名之戰八五九章 激流勇進四六五章 高唐會盟八六八章 兗州先哨戰六三六章 回馬一槍八零八章 都傻眼了八四一章 貨幣戰爭九四四章 生死鏖戰五零二章 挑釁與暴怒七一五章 詭異襲擊九二四章 片言定乾坤七二三章 郭嘉策謀六七四章 欲盡全功六七七章 欲建奇功七七六章 何去何從六零八章 錯綜複雜五四七章 王羽很忙五一八章 深遠影響九零九章 雷厲雨疾五三二章 龍鳳齊至八三二章 當頭一棒二一零章 流星火雨一二八章 羣雄退避三八六章 沮授遺策五零九章 奇蹟再現二七九章 義從易主二八七章 集思廣益三三一章 臨危誰不亂一八四章 名聲劇振三四一章 逆流亦可前八六五章 江上首戰六五二章 激鬥與勝負三一九章 波平波起八八六章 烈火焚城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四一六章 大廈將傾三八四章 進擊與抵抗第78章 真假難辨六一一章 暗影之下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五二零章 共效于飛三一六章 陣前相見一四一章 驃騎遺陣第47章 千軍共一呼六八四章 運籌千里外第29章 寧枉亦勿縱三六三章 民心似水六三二章 場上場下八二六章 時代的湍流四零九章 漢家多英傑九六二章 不戰屈惡來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八八八章 先見之明九七五章 吾志高遠六四七章 直取中宮五八三章 天下一盤棋六七一章 泰山壓頂九六零章 全面崩潰四九六章 連鎖反應四一四章 奪命剪刀七六六章 心病難治六一六章 都在行險六七二章 天下震動九零一章 五成勝算七三二章 漢軍威武一四八章 最後一着八三三章 亦步亦趨三七六章 提前決戰九五二章 趙雲弄巧七二零章 馬踏胡營二八四章 輿論體系
二八二章 曹操東進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六八八章 意外的大捷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一一九章 洛陽大亂五六二章 無畏者無敵二五八章 王羽的兵諫六二六章 孫策的挑戰二二六章 宛洛之變五七七章 曹豹逆襲五二六章 靜中有動第92章 風火七星壇三五二章 三箭定狂瀾五零一章 從林王者四七五章 獻捷揚威名五九六章 裝備換命二二一章 青州方略五一五章 危難之際八八六章 烈火焚城一二八章 羣雄退避三九五章 袁紹的後招八三零章 英雄所見三五四章 宜在速決八八二章 墨門再現六百章 誰坑了誰七二二章 三方競速二三九章 威凌碧波上五六四章 峰迴路轉五五四章 豪情拓疆土七一四章 正名之戰八五九章 激流勇進四六五章 高唐會盟八六八章 兗州先哨戰六三六章 回馬一槍八零八章 都傻眼了八四一章 貨幣戰爭九四四章 生死鏖戰五零二章 挑釁與暴怒七一五章 詭異襲擊九二四章 片言定乾坤七二三章 郭嘉策謀六七四章 欲盡全功六七七章 欲建奇功七七六章 何去何從六零八章 錯綜複雜五四七章 王羽很忙五一八章 深遠影響九零九章 雷厲雨疾五三二章 龍鳳齊至八三二章 當頭一棒二一零章 流星火雨一二八章 羣雄退避三八六章 沮授遺策五零九章 奇蹟再現二七九章 義從易主二八七章 集思廣益三三一章 臨危誰不亂一八四章 名聲劇振三四一章 逆流亦可前八六五章 江上首戰六五二章 激鬥與勝負三一九章 波平波起八八六章 烈火焚城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四一六章 大廈將傾三八四章 進擊與抵抗第78章 真假難辨六一一章 暗影之下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五二零章 共效于飛三一六章 陣前相見一四一章 驃騎遺陣第47章 千軍共一呼六八四章 運籌千里外第29章 寧枉亦勿縱三六三章 民心似水六三二章 場上場下八二六章 時代的湍流四零九章 漢家多英傑九六二章 不戰屈惡來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八八八章 先見之明九七五章 吾志高遠六四七章 直取中宮五八三章 天下一盤棋六七一章 泰山壓頂九六零章 全面崩潰四九六章 連鎖反應四一四章 奪命剪刀七六六章 心病難治六一六章 都在行險六七二章 天下震動九零一章 五成勝算七三二章 漢軍威武一四八章 最後一着八三三章 亦步亦趨三七六章 提前決戰九五二章 趙雲弄巧七二零章 馬踏胡營二八四章 輿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