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六章 何去何從

卷一 男兒生亂世,亂世當稱雄 七七六章 何去何從

“袁術?”驚訝倒是談不上,浮現在衆人心頭的都是相同的感覺,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袁術這個人不能說是壞人,只是身上紈絝氣太重,做事很隨性,只圖一時痛快,很少顧及後果。青州的幾家盟友當中,最經常出狀況的就是他了。眼下王羽不在高唐,青州軍主力北上,他不甘寂寞的搞點幺蛾子出來,確實沒什麼好意外的。

但話說回來,袁術之前的幾次小動作,基本上都碰了一鼻子灰。出於種種原因,王羽沒有追究到底,但只要他還有水準以上的智商,就不應該這麼沒記性。

北征開始了三個多月,實力更強的曹操,勢頭更猛的孫策都沒動靜,偏偏是袁術又掀起了波瀾,實在讓人想不通。

“好歹也是四世三公的豪門之後,他怎麼會傻到這種地步?真以爲搞點陰謀詭計,就能算計到我驃騎軍,圓他的皇帝夢?”徐晃怒了,衝着王羽抱拳請命道:“不勞主公費神,末將願率摧鋒、拔城二營兼程南下,攻入壽春,擒了這反覆無常的小人,獻於麾下!”

孫堅死後,失去臂助的袁術就一直沒打過什麼像樣的勝仗,先是被劉表痛毆,在南陽站不住腳,只能東撤,結果撞上了更狠的曹操,被後者來了個六百里大追擊,一路逃到豫州,然後又被袁紹的部將周昂一通狠扁,不得已,只能縮到了淮南。

到了淮南後他也沒消停,和劉繇比劃了幾次,待徐州內亂,他又把爪子伸進了徐州,卻依然沒有勝績,只是仗着兵多勢大,佔了彭城而已。

外人搞不定。自己的領地內也是一塌糊塗。

陸康這個廬江太守手下沒多少兵,可還是能在淮南軍的大舉圍攻之下,牢牢的守住城池。

在徐晃看來,名過其實這個詞,就是專門拿來形容袁術的。這麼個跳樑小醜也敢跑出來現眼,那還有啥可說?揍他唄!

他也沒輕敵的意思,摧鋒、拔城兩營是泰山軍最精銳的兩營兵馬。編制是六千,居庸之戰中損失了一些,但總兵力還在五千以上。以這兩營兵馬爲主力,又有張頜的徐州羽林策應,對付區區淮南軍還不手到擒來?

“公明將軍別急,軍師所說的袁術異動。指的並非是他要向我軍挑釁。”諸葛亮連忙澄清道:“士元探得的情報顯示,近日來,淮南軍表面無視,私下裡卻頻繁調動兵馬,原以爲袁術有意偷襲徐州,結果仔細探查後才發現,淮南軍沿汝水北上。集結在了安城、新蔡一帶……”

“汝南?”王羽大爲意外:“他集結兵馬到汝南做什麼?總不會是要攻打曹操吧?”

王羽想得比徐晃更深一層,攻打徐州什麼的,袁術應該是不敢的。別說未必打得下來,就算打下來他也守不住,袁術這個人只是性格有問題,智商還是在水準以上的,前次見識過青州軍的兵威後,他應該不會再發瘋。

袁術搞小動作。針對的應該是臨淮,自己沒走之前,那裡就已經很有些繁榮了,到了現在,說不定已經有了幾分青州本土的氣象,袁術會眼紅是很正常的。

王羽設立臨淮郡,本來就有這層用意。想着袁術短視,看到臨淮日進斗金,八成就顧不上其他了。只要袁術不敢明搶,暗地裡搞小動作。光是臨淮郡,就能拖住淮南軍好幾年。

結果袁術這次算是長出息了,不但沒挖臨淮的牆角,反而興師動衆的跑去了汝南。

汝南郡西北兩個方向都是曹操的領地,東面是臨淮郡,西南是大別山,袁術要在這裡用兵,目標只能是曹操。

雖然從這裡也可以攻入荊州,不過,有着羣山的阻隔,行軍和糧草輸送都是大問題。劉表都用不着多費事,只要陳兵數千在山麓出口處,就能擋住淮南軍全力以赴的進攻。

要知道,大別山在後世很有名的,和太行山一樣,那可是專門打游擊戰的地方,大兵團根本展不開。

諸葛亮搖搖頭,進一步解說道:“士元也不太明白,淮南軍中傳出來的消息,都是說要和我軍、兗州軍一起,共擊曹操報仇,故而全軍上下皆士氣高昂。此外,袁術還和孫策重新交換了盟約,爲示誠意,孫策拱手讓出了皖縣之地,兩軍的關係重新變得和睦起來。”

“孫策……”王羽皺起了眉頭,憑藉多年出生入死的直覺,他嗅出了不尋常的味道。

“有些詭異啊。”徐晃也不急着請命了,他認真想了一會兒,只是不得要領,見王羽也是沉吟不語,他乾脆向諸葛亮問道:“軍師是怎麼判斷的?”

“軍師得了士元回報,也不敢大意,將近日來各方的情報彙總到了一起,試圖理出點頭緒來,結果還真給他發現了一些問題。”

諸葛亮回答道:“最簡單的思路,就是孫策攻不下黃祖,故而向袁術示好,以求兩家同盟,共擊荊州。但淮南軍戰力平常,又無大路可供進兵,頂多也只能稍作牽制,不可能起到逆轉戰局的作用。不過,從這個思路思考下去,倒是有個很異想天開的推斷……”

他頓了頓,然後一字一句道:“軍師認爲,曹、孫、袁三家有意聯手攻荊……是爲三家分荊!”

“什麼?”衆皆譁然。

“曹操胃口太大了吧?三輔還沒吞進嘴,又打起了荊州的主意?”

“袁術沒少吃這二位的虧,他居然會這麼配合的幫人家火中取栗?”

“軍師是不是過慮了啊?”

諸葛亮搖搖頭:“所以說是推斷。不過亮以爲,軍師說的還是有道理的,當年秦國獨強,六國畏懼,故而合縱抗敵,很是取得過幾場大勝。如今我青州問鼎之勢已是呼之欲出,羣雄且有不怯懼之理?”

他侃侃而談道:“雖說兵兇戰危,任是誰人,也難以斷言鹿死誰手,但我青州兵精糧足,多有百戰名將,虎狼之師,彼等縱有奇謀,又豈能高枕無憂?曹操西進,孫策攻荊,都是先壯大自己,然後抗敵的策略,一家攻不下,便聯手攻之,又有何不妥?”

“此言有理。”王羽微微頷首,然後話鋒一轉問道:“不過,以文和的風格,應該不會單純用大道理來說事兒,肯定有些乾貨纔對。”賈詡是個崇尚明哲保身的人,換句話說就是不見兔子不撒鷹,不可能用這種策言來較差。

“主公明斷。”諸葛亮微微躬身,對王羽和賈詡這份君臣想得的默契微微有些羨慕,“證據主要是以下幾點,西涼急報,馬騰、韓遂爲了策應曹操,進兵灞上,在灞橋與李傕、郭汜大戰,不敵敗退,李、郭斬首萬餘級,乘勝窮追,最後全靠樊稠念舊情,馬韓方得脫身。”

“軍師本以爲,曹操必會趁李、郭外出,突襲長安,結果曹操卻一直按兵不動。而馬騰、韓遂在大敗之後,沒有就此偃旗息鼓,而是在西涼招降納叛,鼓動羌兵,極言河東之富庶,竟有吞併河東之意!”

“西涼太遠,情報往來不易,時效性也比較差,但依照軍師的推斷,馬、韓捲土重來時,勢力勢必遠超於前。這就很好的解釋了,曹操先前爲何按兵不動。他這招算是一舉兩得,既拉得強援攻滅西涼軍,又可以使其在河東、幷州對我軍造成牽制。”

“軍師說,若是他和曹操易地而處,他肯定會趁着董卓被兩面夾擊,形勢危在旦夕的形勢下,離間西涼衆將。西涼衆將派出多系,並非都是董卓嫡系,這樣做成功的機率很高。於是,曹操圖關中雖未盡全功,卻有望收得數萬悍卒。”

“因此,攻關中,並不需他全力出擊,所以他才能好整以暇的率領主力部隊留在南陽,等的就是馬騰、韓遂再次興兵,然後他就可以趁機取事了。關中既定,曹軍的主力順勢南下,與袁、孫配合,劉表焉能擋之?”

王羽的帥案上本來只有幽州的地圖,聽諸葛亮說淮南有變,他便將豫州、淮南的地圖翻出來了,可後來諸葛亮越說範圍越大,他乾脆直接將全國的地圖找出攤開,跟着諸葛亮的思路來回逡巡。

半晌,他輕輕吐出口氣:“這麼大一盤棋,又如此環環相扣,這種手筆,怕也只有那郭奉孝敢於爲之了。”

這場變局中,開始或未開始的戰事,將從江東一路綿延至西涼,幾乎斜跨了整個大漢朝的版圖,除了僻處一方的西蜀,和青州勢力範圍之外,幾乎處處烽煙。

若是沒人干涉,待得烽煙盡時,三強爭鋒的格局差不多就成了。

袁術、馬騰雖然也算是一方豪雄,但顯而易見,前者性格侷限性太大,後者根本沒有一方諸侯的格局,只能因人成事,可以排除在外。

至於西蜀,那裡只有在中原元氣大損的時候,纔有做爲王霸之資的本錢,現在的中原,還遠未到歷史上劉備入蜀,成就三國鼎立時那麼疲敝,所以,同樣不足爲慮。

所以,賈詡這封信雖然不是回信,是他主動發來的,但意思卻是一樣的,無非是在問自己:需要做點什麼,來干擾對方嗎?

一四六章 致命殺機八九四章 連營夜戰九四一章 千軍如席捲二五零章 實力爲本二七八章 孰勝孰敗八一八章 魄力的差距第71章 兵分三路八零一章 許攸襲營二三一章 故事重提九六四章 窮追猛打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謀五一二章 聲東擊西五四五章 運氣來了八六八章 兗州先哨戰五三五章 找茬與反制九五九章 白馬爲名二四四章 夫唱婦隨四九五章 翻手爲雲五七三章 扮豬吃虎七五四章 攻防兩強六八九章 事有反常三四七章 環環相扣七六二章 借刀殺人九百章 馬超對策二零九章 神兵自天降七七一章 戰後構想九四零章 煙攻如天助三三五章 青州羽林軍五一七章 因緣際會一二零章 窮途末路八七七章 自己作死六三七章 以快破巧三一七章 永不退避第38章 縱馬任西向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七三四章 馬蹄樑慘案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六八七章 釋疑解惑四六八章 快刀斬亂麻一三三章 毒士毒謀七八七章 壓迫式戰法三四三章 梟雄是本色第73章 一計不成九二六章 曙光乍現時四七六章 下一個目標三五九章 連環反間計七三零章 許攸毒計三六八章 掃蕩者楊醜八三六章 亂世路不平二三三章 意欲何爲一六四章 傳檄天下第8章 漢營先震驚五三九章 夜宴議政事九五七章 烽煙正濃六三六章 回馬一槍二一五章 螳螂與黃雀八七二章 曹操的苦惱二一六章 態勢與憂慮一一四章 力戰呂布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六七四章 欲盡全功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一七七章 軍威煊赫四五四章 天命所歸三九二章 幕後英雄七一七章 冰上激戰第38章 縱馬任西向五二二章 一紙勝萬言八五五章 猛虎再添翼三一四章 龍爭虎鬥第32章 大義是爲名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三一零章 出奇方致勝六五零章 處處針對一三三章 毒士毒謀九五九章 白馬爲名五五一章 再生變數八一六章 關中劇變二六八章 英傑匯聚二九一章 盡帶黃金甲九一三章 利劍出鞘六六零章 一路碾壓一二六章 仁勇雙全三八七章 烽火燃不熄二五三章 精準預測三三二章 大舉反攻九三六章 白陘奪口戰三六七章 理論連實際八三五章 好人不長命一三零章 誰是大英雄第42章 世事皆洞明六三零章 江東二喬三九七章 黎明之前七二七章 星夜求援七八九章 勝券在握三四二章 怒濤何洶涌三九二章 幕後英雄七九八章 意氣風發第79章 追魂索命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
一四六章 致命殺機八九四章 連營夜戰九四一章 千軍如席捲二五零章 實力爲本二七八章 孰勝孰敗八一八章 魄力的差距第71章 兵分三路八零一章 許攸襲營二三一章 故事重提九六四章 窮追猛打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謀五一二章 聲東擊西五四五章 運氣來了八六八章 兗州先哨戰五三五章 找茬與反制九五九章 白馬爲名二四四章 夫唱婦隨四九五章 翻手爲雲五七三章 扮豬吃虎七五四章 攻防兩強六八九章 事有反常三四七章 環環相扣七六二章 借刀殺人九百章 馬超對策二零九章 神兵自天降七七一章 戰後構想九四零章 煙攻如天助三三五章 青州羽林軍五一七章 因緣際會一二零章 窮途末路八七七章 自己作死六三七章 以快破巧三一七章 永不退避第38章 縱馬任西向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七三四章 馬蹄樑慘案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六八七章 釋疑解惑四六八章 快刀斬亂麻一三三章 毒士毒謀七八七章 壓迫式戰法三四三章 梟雄是本色第73章 一計不成九二六章 曙光乍現時四七六章 下一個目標三五九章 連環反間計七三零章 許攸毒計三六八章 掃蕩者楊醜八三六章 亂世路不平二三三章 意欲何爲一六四章 傳檄天下第8章 漢營先震驚五三九章 夜宴議政事九五七章 烽煙正濃六三六章 回馬一槍二一五章 螳螂與黃雀八七二章 曹操的苦惱二一六章 態勢與憂慮一一四章 力戰呂布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六七四章 欲盡全功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一七七章 軍威煊赫四五四章 天命所歸三九二章 幕後英雄七一七章 冰上激戰第38章 縱馬任西向五二二章 一紙勝萬言八五五章 猛虎再添翼三一四章 龍爭虎鬥第32章 大義是爲名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三一零章 出奇方致勝六五零章 處處針對一三三章 毒士毒謀九五九章 白馬爲名五五一章 再生變數八一六章 關中劇變二六八章 英傑匯聚二九一章 盡帶黃金甲九一三章 利劍出鞘六六零章 一路碾壓一二六章 仁勇雙全三八七章 烽火燃不熄二五三章 精準預測三三二章 大舉反攻九三六章 白陘奪口戰三六七章 理論連實際八三五章 好人不長命一三零章 誰是大英雄第42章 世事皆洞明六三零章 江東二喬三九七章 黎明之前七二七章 星夜求援七八九章 勝券在握三四二章 怒濤何洶涌三九二章 幕後英雄七九八章 意氣風發第79章 追魂索命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