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戰略選擇

爲了能讓仲氏袁皇帝安心收下傳國玉璽,在委託袁術轉獻傳國玉璽至長安一事上,陶應故意留下了很多破綻,第一就是沒有要求袁術在何時何地把傳國玉璽轉獻給漢獻帝,第二是沒有說如果袁術扣下傳國玉璽私藏,徐州軍隊會有什麼動作,第三更沒有要求袁術拿什麼抵押擔保,更沒有象孫策那樣,要求袁術給自己一支軍隊和一批糧草交換,什麼條件都不提的直接把傳國玉璽交給袁術。

面對陶副主任的如此好意,袁術真是想拒絕都難了,袁術麾下的文武官員也覺得陶應是變着法子的獻寶求和,既不違背誓言又把玉璽獻給了袁術,更見袁術滿面喜色垂涎欲滴,所以大部分的文武官員都極力贊同袁術接受陶應請求,代爲‘轉獻’玉璽,所以袁皇帝客套了幾句之後,終於還是勉爲其難的答應幫忙,親手從魯肅手中接過了傳國玉璽,一張老臉也同時笑成了菊花。

乘着袁術高興,素來以擅長締盟著稱的魯肅乘機提出請求停戰,讓袁術軍與徐州軍化干戈爲玉帛,聯手抵禦天下羣雄。袁術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又見陶應在書信中態度恭敬,以晚輩自居對自己極盡諂媚,更考慮到頗具兇名的臧霸軍與徐州軍隊已經和解,再次接受陶謙指揮,徐州五郡的整體實力已經再度提升,輕易難以攻取。所以袁術權衡再三之後,終於還是答應了與徐州軍隊停戰,派遣使者趕赴徐州,與昔日盟友陶謙重新締結盟約。

圓滿完成了陶應交付的使命,魯肅立即提出告辭,返回廣陵向陶應交令,袁術派楊宏送行,並且遣使廣陵,命令紀靈和陳芬等將收兵,撤出廣陵,陶袁兩家罷戰言和,一波三折的廣陵保衛戰,也終於以陶袁兩家皆大歡喜和各有收穫而告終。惟獨只苦了選錯了出道第一戰對手的孫策,賠上了自家性命不說,還搭上了老爸孫堅用命換來的傳國玉璽,輸得徹底乾淨,清潔溜溜。

魯肅率領的使節團回到廣陵時,紀靈和陳芬率領的袁術大軍已經拔營起兵,撤回了九江,臧霸親自率領的八千救兵也已經抵達了廣陵城下,與陶應和章誑率領的徐州軍隊會師一處,使得廣陵徐州軍實力大增,周邊流寇盜匪無不畏懼三分,紛紛放棄到廣陵郡趁火打劫的計劃,爭先恐後的退出廣陵,不敢招惹兇焰正盛的陶副主任,在廣陵城中躲避戰火的鄉間百姓也陸續返回家園,重拾農耕,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也是到廣陵城下,魯肅才知道陶應、臧霸和章誑等人此刻都不在廣陵城中,而是全部去了南面的江都渡口公幹,見天色尚早,魯肅索性也掉頭南下,直接去江都渡口尋找陶應交令。再一路到得距離不遠的江都縣城,魯肅很快就在渡口東側的徐州水師營地中尋到了陶應隊伍,並且見到了陶應本人。

這個時候的陶應正在江邊哨臺上欣賞長江風景,眺望着長江南岸若有所思,身邊除了章誑和徐盛等人外,還有臧霸、孫觀和吳敦等琅琊將領,同時還乾脆擺有酒宴,讓陶應等人一邊看景一邊飲酒。見魯肅上到哨臺,陶應立即大笑着迎上前來,拱手說道:“軍師辛苦了,軍師請和凱旋而歸,應未能率衆相迎,失禮之處,還望軍師海涵。”

“公子辛苦了。”魯肅拱手還禮,微笑說道:“在下的脾氣,公子是知道的,在下最恨那些浪費時間的繁文縟節,公子沒有親自率衆迎接,在下反而輕鬆許多。”說罷,魯肅又一指旁邊的臧霸等人,好奇問道:“公子,這些將軍,一定就是大名鼎鼎的琅琊諸將了吧?”

“正是。”陶應點頭,又趕緊給魯肅引見了臧霸等人,魯肅和臧霸等人一一見禮,然後又向臧霸拱手笑道:“宣高將軍一言九鼎,一諾千金,義薄雲天,實在叫人欽佩。”

“魯軍師過獎了。”臧霸還禮,笑着說道:“在下是個粗人,也不瞞軍師,在下當初對公子說,如果公子能拿下笮融狗賊人頭,在下就重返主公帳下,不過是想試探一下公子,看看公子是否真的重視末將。結果在下說什麼也沒想到的是,公子不僅馬上領兵南下,還以八百君子軍大破上萬叛軍,真的拿下了笮融人頭,在下如果再言而無信,那不要說公子了,就是在下自己也看不起自己了。”

說到這,臧霸又補充了一句,“只可惜在下抵達廣陵之時,孫策小兒已經慘敗於公子與軍師的妙策之下,袁術也被軍師說服同意停戰,沒能爲公子殺敵一兵一卒,實在是慚愧之至。”

“宣高將軍此言差矣,將軍重歸陶公帳下,陶公多一擎天巨柱,公子也多一臂膀手足矣。”魯肅笑道:“從今往後,陶公與公子用兵,也再不用掐着指頭數米下鍋了,天下諸侯,也不敢再正眼窺視徐州五郡,此皆將軍與琅琊衆將軍之功!徐州五郡的萬千百姓,也受將軍恩義多矣,又豈能單單計較將軍的殺敵多寡?”

被魯肅一連戴了幾頂高帽子,出身寒微又自尊心普遍極強的臧霸和孫觀等人頓時個個大喜,與魯肅一見如故,言談極歡。又與臧霸等人交談了片刻,魯肅扭頭去看陶應,卻見陶應又已站到了夯土哨臺的箭垛之旁,眺望着長江南岸十分入神,手中還有兩道寫有文字圖案的白色絹帛,魯肅心知有異,忙向臧霸等人拱手告罪,走到陶應旁邊,輕聲問道:“公子,你眺望大江如此入神,可是有心事?”

陶應不答,只是手中兩道絹帛一起遞給魯肅,魯肅接過一看,卻見一道絹帛乃是朝廷冊封的揚州刺史劉繇來書,在書信上,劉繇告訴陶應,說自己爲了幫助徐州軍隊抵禦袁術孫策入寇,已經將孫策的母舅吳景與堂兄孫賁攆出了曲阿,逼得吳景和孫賁帶着孫策的家眷逃往宛陵去了,所以劉繇希望能與徐州軍隊締結盟約,共抗袁術,並許諾剿滅袁術之後,把九江郡割讓給陶氏父子做爲報答。

再展開另一道絹帛時,魯肅也終於明白陶應的心事了,原來這道絹帛之上,竟然是劉繇軍在丹徒一帶的軍事佈防圖——很明顯,貪得無厭的陶副主任在暫時擺脫袁術威脅後,又把餓狼一樣的目光,轉向江南的富庶土地了。

“公子,以肅之見,萬不可與劉繇締盟。”魯肅一邊重新折起書信與佈防圖,一邊輕描淡寫的說道:“劉繇此人豺狼心性,見利忘義,非盟友之選。劉繇初到淮南之時,被袁術驅趕到無處容身,是吳景與孫賁將他迎到曲阿立足,而劉繇在江南立足剛穩,立即着手侵吞吳景與孫賁隊伍,用盡手段百般威逼,想把吳孫二人徹底吞併,現在孫策剛亡,劉繇就徹底與吳景、孫賁撕破臉皮,以武力把他們驅離曲阿,如此忘恩負義之人,與之合作不僅無益,還會再度激怒袁術,導致我軍與袁術重新開戰。”

“我當然不會和劉繇結盟,他主動提出結盟,也不過是想借我的手去對付袁術,我還沒那麼傻。”陶應搖頭,又忽然說道:“子敬,依你之見,我軍如果南渡長江去攻劉繇,能有多少勝算?”

“以公子之謀略,再以琅琊大軍之悍勇,攻滅劉繇,應該有不少勝算。”魯肅拱手回答,又平靜的說道:“但依肅之見,公子不管能否攻滅劉繇,都只會是贏了戰術,輸了戰略,贏小而輸大。”

“請軍師細細說來。”陶應把目光轉向魯肅,心裡頗有些緊張,這些天來,效仿小霸王孫策一舉打下江東八十一州的計劃,一直都在陶副主任心中醞釀,尤其是在得到的臧霸大軍增援之後,陶應更是有了重演小霸王奇蹟吞併江東的底氣和實力,所以今天陶應纔會來到長江岸邊,眺望江南盤算計劃,但是現在三國中絕對算得上一流戰略家的魯肅竟然提出反對,陶應難免有些緊張了。

“原因有三。”魯肅答道:“第一,我軍準備不足而敵有備,攻取江南,我軍糧草、船隻和武器都準備不足,而袁術派遣陳芬率領水師東下後,劉繇爲防止萬一,也已經從牛渚調遣部將張英率領水師南下,監視陳芬動靜,同時加強了丹徒軍力,防範我軍南下的準備十分充足,使我軍失去先發制人的先機,南征劉繇不僅急切難下,後繼更是乏力。”

“第二:徐州五郡遠比江東重要,現在徐州五郡內部不穩,隱患重重,外部強敵環視,對徐州虎視耽耽者比比皆是,公子不圖消弭內患,穩定基業,反而南下去奪他人土地,豈不是本末倒置,捨本逐末?倘若公子渡江之後,江南不得,徐州又有閃失,那公子安所歸乎?”

說到這,魯肅也是頓了一頓,又警告道:“況且依肅之見,徐州五郡其實遠比江東重要,順帝時普查天下人口,徐州五郡有人丁二百七十九萬,恆帝時增加至三百餘萬,吳郡與丹陽郡總人口僅有一百三十三萬。現在徐州雖然經歷戰亂人口銳減,但是劉繇僅僅佔有吳郡西北與丹陽東北等十餘城池,人口、錢糧與土地都遠遠不及徐州五郡,公子若爲了貪圖劉繇土地而廢徐州五郡,豈不是舍大而逐小,得不償失?”

陶應不說話,只是繼續靜聽,魯肅也不怕陶應愛聽不愛聽,又道:“第三,以目前形勢,袁術也絕不會坐視公子你攻取江東,袁術與劉繇敵對已久,早有吞併江東之意,公子你如果渡江南下去攻劉繇,那麼袁術必然立即出兵南下,再來一個趁火打劫,屆時我軍即便攻滅劉繇,整體實力遠在我軍之上又準備充足袁術大軍,也必然要拿去最大利益,而我軍不僅最多隻能得到少許利益,還會讓袁術乘機在江南立穩腳步,引狼入室,白白爲袁術辛苦一場。”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陶應終於開口,緩緩說道:“我在戰略方面,確實欠缺太多,有些事,也不是照本宣科所能辦到的。”

說完這番話,陶應將手中的劉繇軍南岸佈防圖順手扔進滔滔江水之中,轉頭向魯肅說道:“煩勞軍師代筆,替我回書劉繇,就說我軍已經與袁術停戰言和,不能背信棄義落下千古罵名,無法答應他的結盟請求,還請他多多見諒。再告訴劉繇,如果他願意,徐州軍隊也願意與他締結互不侵犯和約,開邊市通商貿,允許兩家百姓自由來往貿易,永不刀兵相見。”

“諾,公子此舉有利於劉繇減輕正北壓力,想來劉繇不會拒絕。”魯肅點頭答應。

陶應又回頭,走到正在飲酒談笑的章誑和臧霸等人身邊,向章誑拱手說道:“章老將軍,現在廣陵戰事已經結束,晚輩決定不日就率領君子軍北上,返回徐州去向父親交令,晚輩走後,廣陵郡就拜託老將軍了。晚輩回到徐州之後,也會向父親替老將軍請功,請父親加封老將軍爲廣陵相。”

“廣陵相?”章誑大喜過望,廣陵可是全天下數得着的富郡,現在即便有些殘破,能夠統管廣陵也遠勝過給曹豹當副手啊!所以章誑趕緊離席起身,向陶應行禮道謝,又假惺惺的說道:“公子擡舉,末將實在愧不敢當……。”

“老將軍不必謙虛。”陶應搖頭,微笑說道:“廣陵不僅是徐州的錢糧重地,還是戰略要衝,西有袁術南有劉繇,最是緊要不過,不把廣陵託付給老將軍這樣能征善戰的老將宿將,晚輩與父親都不敢放心啊。”

“那末將就多謝公子了,公子大恩,末將沒齒難忘。”這次南征基本上是打醬油的章誑喜形於色,向陶應再三拜謝,旁邊的臧霸和孫觀等人更是羨慕萬分,不過這次南征他們連醬油都沒有打上一壺,所以倒也沒有覺得陶應賞罰不明,對自己們有所歧視。

“老將軍請起。”陶應攙起章誑,又拍着章誑的手叮囑道:“老將軍,廣陵緊鄰大江,大江之上水匪猖獗,而我軍水師多年不戰武備不足,水兵缺乏訓練,戰船陳舊稀少,所以老將軍在廣陵一定要注意水軍問題,要多多操練水兵,多多打造戰船,以便我軍將來肅清江上水匪。”

“公子放心,末將一定謹記公子吩咐,大力打造徐州水師。”章誑不疑有他,一口答應。魯肅則微微一笑,心知陶應狼子野心,始終還在貪戀着江南富庶土地。

敲定了讓章誑留守廣陵的決議,陶應又和臧霸商量了一下撤兵日期,決定在三日之後收兵返回徐州,以免徐州主力過於南傾,給北面敵人以可乘之機,同時吳敦又自告奮勇,請求率領一軍留駐廣陵,幫助章誑鎮守廣陵。能夠分拆臧霸聯軍的好事,陶應當然是求之不得,只是顧忌臧霸懷疑自己用意,有些猶豫,不料臧霸也爲了表明自己接受陶謙父子指揮的誠意,也是主動開口附和替吳敦同求,陶應大喜過望,當即一口答應,同意吳敦率軍一千留駐廣陵,並當面要求章誑善待吳敦等人,章誑用心記住。

其後閒聊中,陶應又舉杯感嘆道:“還別說,離家一個多月,我還真有點想家了,也不知道徐州城現在的情況如何了?還好,父親在給我的書信中,說他的病情已經大爲好轉,不然的話,我早就在廣陵沉不住氣了。”

“主公的病情大爲好轉?”臧霸意外的楞了一楞。

“宣高兄,怎麼了?”陶應心中忽然升起不好的預感。

臧霸有些猶豫,但考慮到陶應很快就要返回徐州,終於還是如實答道:“公子,主公應該是怕你分心,沒告訴你實情,末將這次到徐州向主公請罪時,主公的病情好象不輕,喘得很厲害,和末將說話沒多長時間,就有些支撐不住了。”

“怎麼可能?”陶應大吃一驚,放下酒杯疑惑說道:“我出發南征的時候,我父親的病情分明已經大爲好轉了啊?”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臧霸安慰道:“可能是主公思念公子過度,操心勞神,病情有所加重。”

陶應不答,狐疑的分析道:“是這樣嗎?我父親的病是哮喘,哮喘病情一般是在冬天氣候乾燥時加重,那有在秋季突然加重的道理,今年徐州的雨水不算少啊?還有,我在廣陵的仗一直打得很順手,還一直都是報喜不報憂,我父親應該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病情更加好轉纔對啊?”

“這個……,末將就不知道了。”臧霸不通醫理,老實搖頭認輸。

“只是巧合嗎?”陶應在心裡盤算,“換一個思路,我帶這麼點兵力南征廣陵,又接連遭遇笮融、孫策和袁術三個強敵,正常人都認爲我必敗無疑,絕對料不到我會把仗打成這樣。在這種情況下,我如果戰事不利,或是慘敗或是戰死,再或者被困在廣陵,我那個便宜老爸又突然病死,豈不是某人的天賜良機?”

盤算到這裡,陶應又悄悄嘆道:“還是魯肅說得對,內患不除,我就急着拓展勢力,只會是丟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幸虧我沒有頭腦發熱去打劉繇,我的主要精力,必須先放在內部!放在徐州這塊根據地上!”

第384章 柳暗花明第133章 勢如破竹第442章 不謀而合第112章 齊心協力坑陶應第43章 君子作風第10章 二讓徐州第417章 關中之戰第421章 用事實說話第156章 洛陽亂局第319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383章 北伐冀州第253章 三國好學生第345章 答應過仲明先生第39章 再度出征第357章 神秘內奸第175章 人質第184章 交換第232章 禽獸不如第165章 假貨偏逢三一五第57章 借花獻佛第317章 捨本逐末第247章 二熊爭餅第44章 比拼耐心第76章 呂布來了第49章 決戰小霸王(下)第187章 水到渠成第180章 節外生枝第18章 霹靂車第61章 明鏡高懸劉皇叔(下)第161章 金蟬脫殼第88章 全軍覆沒第119章 招降呂布第168章 難纏對手第396章 爲了抄家第215章 狼狽爲奸第231章 陶賊中計第361章 三人成虎第409章 師弟版欲蓋彌彰第131章 摧枯拉朽第143章 與虎謀皮第114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232章 禽獸不如第174章 合肥城破第372章 反陶賊聯盟第308章 二奸爭鋒(上)第133章 勢如破竹第389章 孩兒無能第227章 話不投機第93章 臭味相投第151章 重操舊業第5章 暴露第251章 恐嚇第97章 凱旋歸來第196章 禍害荊州第123章 解決財政問題第323章 兄弟和談第223章 就坡下驢第96章 頭號功臣第107章 前功盡棄第141章 陶應又求和第345章 答應過仲明先生第142章 皇叔求和第223章 就坡下驢第218章 惹禍了第179章 陶版鴻門宴第329章 對陣諸葛第300章 料敵機先第61章 明鏡高懸劉皇叔(下)第439章 龜雖壽第201章 本性勢利第306章 得意忘形第36章 初戰(上)第286章 四面樹敵第209章 負荊請罪第3章 信使第245章 未雨綢繆第131章 摧枯拉朽第63章 被揭穿了第410章 連環奸計第19章 糜家妹子第284章 全軍覆沒第362章 皇叔回荊州第84章 送貨上門第296章 高歌一曲第322章 陶應勸和第260章 烏巢!烏巢!(上)第135章 君子之威第402章 驅虎吞狼第276章 二賊爭鋒第397章 該袁尚了第49章 決戰小霸王(下)第329章 對陣諸葛第32章 不被看好第324章 出兵藉口第218章 惹禍了第230章 奸中還有更奸手第92章 初戰小捷第177章 歷陽之戰第74章 堅決打
第384章 柳暗花明第133章 勢如破竹第442章 不謀而合第112章 齊心協力坑陶應第43章 君子作風第10章 二讓徐州第417章 關中之戰第421章 用事實說話第156章 洛陽亂局第319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383章 北伐冀州第253章 三國好學生第345章 答應過仲明先生第39章 再度出征第357章 神秘內奸第175章 人質第184章 交換第232章 禽獸不如第165章 假貨偏逢三一五第57章 借花獻佛第317章 捨本逐末第247章 二熊爭餅第44章 比拼耐心第76章 呂布來了第49章 決戰小霸王(下)第187章 水到渠成第180章 節外生枝第18章 霹靂車第61章 明鏡高懸劉皇叔(下)第161章 金蟬脫殼第88章 全軍覆沒第119章 招降呂布第168章 難纏對手第396章 爲了抄家第215章 狼狽爲奸第231章 陶賊中計第361章 三人成虎第409章 師弟版欲蓋彌彰第131章 摧枯拉朽第143章 與虎謀皮第114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232章 禽獸不如第174章 合肥城破第372章 反陶賊聯盟第308章 二奸爭鋒(上)第133章 勢如破竹第389章 孩兒無能第227章 話不投機第93章 臭味相投第151章 重操舊業第5章 暴露第251章 恐嚇第97章 凱旋歸來第196章 禍害荊州第123章 解決財政問題第323章 兄弟和談第223章 就坡下驢第96章 頭號功臣第107章 前功盡棄第141章 陶應又求和第345章 答應過仲明先生第142章 皇叔求和第223章 就坡下驢第218章 惹禍了第179章 陶版鴻門宴第329章 對陣諸葛第300章 料敵機先第61章 明鏡高懸劉皇叔(下)第439章 龜雖壽第201章 本性勢利第306章 得意忘形第36章 初戰(上)第286章 四面樹敵第209章 負荊請罪第3章 信使第245章 未雨綢繆第131章 摧枯拉朽第63章 被揭穿了第410章 連環奸計第19章 糜家妹子第284章 全軍覆沒第362章 皇叔回荊州第84章 送貨上門第296章 高歌一曲第322章 陶應勸和第260章 烏巢!烏巢!(上)第135章 君子之威第402章 驅虎吞狼第276章 二賊爭鋒第397章 該袁尚了第49章 決戰小霸王(下)第329章 對陣諸葛第32章 不被看好第324章 出兵藉口第218章 惹禍了第230章 奸中還有更奸手第92章 初戰小捷第177章 歷陽之戰第74章 堅決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