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議稱王

曹操將劍拾起,慢慢起身,一步一步地邁向漢獻帝,荀彧見此,終究還是承受不住來自本心的譴責,走出急勸道:“丞相!聖上畢竟......”

荀彧話還未說盡,卻見曹操突然將倚天劍強硬地塞入漢獻帝手中,然後又抓住漢獻帝的手,將劍抵在自己的脖子上,冷聲而道。

“昔日許田圍獵之時,臣早與聖上表明其心,當時聖上見一鹿,發箭而射,三箭不中,臣借聖上之弓箭,射得鹿歸,鹿雖爲臣射,但臣所執之弓箭,卻是聖上之弓箭,因此,鹿當應屬於聖上!”

“而鹿即爲天下,聖上之弓箭即爲社稷大器,臣之所以借來把持,全因聖上無力射鹿,而臣卻有此能,臣祖輩三代皆乃漢朝臣宰,臣自知我曹氏一族深受皇恩,臣焉敢不思報國安民!”

“想臣舉事至今,已近二十餘年載,幸得皇恩浩蕩,臣借聖上皇威,掃蕩四海,鎮亂剿賊,時天下多數諸侯雖已伏誅,但尚有呂布、劉備、孫權等野心之輩割據一方。”

“呂布此人雖出自邊軍,昔日跟隨董賊謀逆,罪行累累,但卻有高祖昔年之志,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其麾下聚有龐統、賈詡、沮授、徐庶、魯肅等,如有張良、陳平之謀策、韜略之大才,又有張遼、張繡、張郃、高順等熟悉兵法,統兵有道的悍勇帥才,此人乃人中之龍,亦是臣平生最爲忌憚之人!”

“劉備雖是漢室宗親,但其性情厚黑,擅用虛仁。迷惑人心,得以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人傑死心塌地相輔,足可見此人乃世間梟雄也!”

“孫權繼承父兄基業,割據江東,長江之下盡是其轄地。且又有周瑜、張昭、張紘、顧雍、周泰、程普、黃蓋、呂蒙、陸遜等江東人傑相輔,其勢於江東根深蒂固,江東百姓只認孫氏之名,不識朝廷之威,加之又有長江作爲天險,他日若要征伐。未有百萬大軍合勢而攻,難矣!”

“如臣所言,如今臣雖雄踞中原,但若要一統天下,無異於難於登天。若臣無社稷大器在手,恐怕窮極一生,亦難能替聖上平定天下,不過臣既是臣,君既是君,君要臣死,臣不得不從,若聖上忌憚於臣。恐臣強奪社稷大器,但可此時一劍了斷臣命!”

曹操目光如同兩柄劍刃一般,直刺入漢獻帝雙眸。漢獻帝執劍之手不斷地顫抖,臉上神色時而猙獰,時而猶豫,時而疑惑,雙目內盡是痛苦之色。

他心裡清楚,就如曹操所說。即使曹操將其勢力盡數交予他手,他亦無能耐一統天下。反而會令曹操耗費大半生心血創建的基業毀於一旦!

曹操靜靜地凝視着漢獻帝,臉色平淡。好似絲毫未有感覺到自己的脖子上,正頂着一柄犀利無比的利劍。

這是曹操對漢獻帝最後的一次試探,在大殿內某處,許褚虎目死死地盯着漢獻帝,一手暗抓着一顆鐵彈,只要漢獻帝有些許欲害曹操之意,他便會立刻飛射出手中鐵彈。

“劉協若你不識大局,爲一己私慾,而罔顧天下蒼生,那就別怪我曹孟德無情,我對你已是仁至義盡!”曹操心下暗付道。

少頃,不知是漢獻帝那懦弱性情作怪,還是其當真明白曹操言中之意,亦或是他察覺到許褚早有準備,最終還是放開了手中的倚天劍,踉蹌數步,魂不附體地跌倒在地。

曹操緩緩地收回視線,轉到了王子服身上,而王子服見漢獻帝竟放棄了天賜良機,甘願做曹操的傀儡,臉上盡是死灰之色。

當曹操眼神轉過來時,王子服積蓄已久的怒恨轟然爆發,厲聲大喝道:“奸賊,你如此大逆不道,必不得好死!”

局勢已定,王子服竟敢喝罵曹操,大殿之內的衆官皆是神色一變,一些平日受過王子服抨擊的官僚,心中更是暗笑着王子服不識好歹,死不足惜!

“王公你剛直不阿,不畏強權,若你迷途知返,本丞相大可饒恕你叛逆之罪,留你於聖上身旁,輔佐大漢社稷!”

面對王子服惡毒的詛咒,曹操卻無任何怒色,反而平靜地安撫王子服,王子服聽罷,忽然狀若癲瘋地狂笑起來。

“哈哈哈......”

曹操目光一凝,臉龐微微抽搐,一絲惋惜之色從其眼眸內一閃而過,王子服笑罷,睨視着曹操,一步一步地徐徐向曹操踏來。

“曹賊你何須在此假仁假義,大放厥詞,試問天下誰人不知,漢室天下早已不屬劉氏,我王子服生爲劉氏之臣,死爲劉氏之鬼,只要我王子服尚在人世一日,滅曹匡扶漢室之大業,除非功成,否則永無盡止!”

王子服話音一落,曹操微微搖頭,隨即背過身軀,荀攸臉色冰寒,冷聲問道:“依王公言下之意,是要與丞相作對,不死不休耶?!”

“寧死不屈,勢滅曹賊!”王子服雙目瞪大,眼角崩裂,字字錚錚,渾身盡是浩然正氣。

¤ ttκд n¤ ¢〇

荀攸那清秀的面龐隨即一黑,冷然一笑道:“王公大義,攸惶恐,左右!”

荀攸一聲令下,在殿外的兩個將校立馬踏入,在他們的兵甲上,盡是血肉碎皮,一踏入殿內,頓時帶來了一股極其濃烈的血腥氣味。

那兩個將校快步衝到王子服身側,兇狠地一把將王子服鉗制,王子服劇烈掙扎,口中怒罵曹操不止,直至被拖出殿外數百步外,仍能聽到他那撕心裂肺地怒罵聲。

王子服的怒罵聲漸漸遠去,殿內鴉雀無聲,一片詭異的死寂,朝中百官,皆把目光集中在曹操身上。

少頃,曹操緩緩地睜開細目,視線移向漢獻帝的身上,君臣兩人目光接觸,但從兩人身上散發的氣勢來看,似乎曹操纔是真正的君王!

“天下亂勢未平,社稷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所謂欲御外敵,必先安於內,若社稷不穩,割據在中原四周的諸侯,便會有機可乘,危及朝廷,釀成彌天大禍!”

“臣爲了早日一統天下,常年出征在外,少有伴隨於聖上左右,還望聖上親賢臣,遠小人,穩定社稷,分辨忠奸,此實爲天下百姓之幸也!”

從曹操毫無感情的目光中,漢獻帝只覺渾身冰涼,剛纔那道強硬之氣早已泄去,只見漢獻帝的身軀不斷顫抖,只道定會謹記。

曹操遂即又向朝中百官做了一番安撫,一衆官僚皆悚然聽命,曹操雖是漢相,卻盡顯帝王之威。

至此,朝中尚且忠於漢室的寥寥數人,皆被曹操設計謀殺,曹操威福日甚,權傾朝野,漢獻帝甘願爲之傀儡,漢室皇權盡失。

某日,在丞相府內,曹氏文武聚於一堂,曹操坐於首位,不怒而威,如同不可觸犯的帝王一般。

荀攸踏步而出,進諫而道:“今丞相威名日盛,朝中百官無不傾服,丞相何不乘此時行王霸之事?”

荀攸此言一出,荀彧臉色劇變,連忙進諫道:“萬萬不可,丞相乃漢朝之臣,本興義兵,匡扶漢室,當秉忠貞之志,守謙退之節,方可威鎮天下,況且當今聖上雖是孱弱,但並無犯過,丞相豈能強而據之,不宜如此,否則必遭天下人唾棄!”

荀彧乃曹操麾下重臣,曹操一直將其視爲心腹,此時荀彧竟說出了這一番話,頓時四周曹氏文武皆是臉色大變。

荀攸見族叔反駁其言,頓時臉色一變,荀攸並非不喜族叔提出不同見解,而是擔心族叔犯了曹操忌諱,當即連連急打眼色於荀彧,荀彧卻置若不聞。

至於曹操,聞言之後,神色不見絲毫變化,一言不發,就在此時,長史程昱趁勢進言道:“自古以來,人臣未有如丞相之功者,縱使是周公、呂望,亦莫可及也!”

“想丞相櫛風沐雨,征戰四方,二十餘年,掃蕩反賊無數,爲天下百姓除害,漢室天下方可復存至今,丞相功德如海,豈可與諸臣同列乎?況且前日許昌造反之事,若無聖上暗中許可,伏完等人豈敢放肆!”

“當今聖上,能力庸俗,不分忠奸,若繼續讓其坐領天子大位,久之必禍害百姓,今丞相得以民心,勢鼎天下,得天下乃是大勢所趨,合於天意,合於民心!”

程昱話音一落,郭嘉、司馬懿、曹仁、夏侯淵等文武齊聲附和,荀彧連連色變,惶急又諫道:“丞相雖功德無量,但漢室朝廷已歷四百載,時今雖是落寞,但卻非是一時半刻可強奪佔之,丞相若要登天子之位,時機尚未成熟,若是輕舉妄動,失了大義,定遭各地諸侯羣起而攻!”

程昱聽言,正欲出言反駁,就在此時,曹操臉色終於稍稍有變,他那雙如能吞天般的細目微微眯起,冷然而問道:“依文若之見,又該如何?”

曹操身上透着幾分詭異,彷彿忽然間變了個人似的,令荀彧心驚不已,荀彧一時間竟無言以對,荀攸連忙出列而道。

“丞相息怒!荀文若素來對丞相忠心耿耿,一片赤誠,絕無異心,他話中之意,乃是擔憂丞相根基未穩,時下呂布、孫權、劉備其勢尚大,稱帝之事關乎天下蒼生,當要謹慎爲之,萬不可操之過急!”

荀攸說罷,連又急向荀彧暗打眼色,荀彧眼中露出幾分莫名的痛苦之色,違心而道。

“公達之言,正是我意,丞相但可先合受爲魏王,待平定江南、西、北二疆,一統天下,即時丞相功德蓋天,民心皆服,再是稱帝,方可建造盛世基業!”()

第157章 默契坑劉表第276章 四方雲動(二)第130章 疑兵之計第430章 再戰葭萌關第1章 穿越白門樓第805章 搶劫報國第802章 收復河山第663章 受辱反抗第248章 馬韓聯軍散第261章 長安攻防戰(二)第49章 陳登獻計,袁曹相爭第646章 司馬懿到來第154章 攻山第167章 形勢陡轉第231章 周瑜謀算蔡瑁第556章 最後的掙扎(中)第193章 劉備襲江東(一)第518章 莽夫作畫第700章 哀兵之勢第210章 中計第293章 巾幗英雄馬雲祿第709章 各有謀算第188章 江東生死戰(四)第170章 遲來的婚事第585章 鬼才病危第566章 張遼算計虎癡第420章 諸葛發威(二)第625章 惡煞張飛第796章 誤導第122章 孔明支招劉琦第722章 諸葛料敵先機第10章 半個英雄第437章 勢危反擊第90章 孫黃初戰第25章 城門惡戰第128章 遼東兵退第98章 詐取平原城第663章 受辱反抗第668章 張飛中毒箭第366章 劉備盡得西川軍心第541章 各有所得第571章 魏軍末路?第89章 孫權的野望第278章 固執的馬超第675章 失了算計第574章 孫禮妙計突圍第28章 決死之戰(三)第711章 諸葛失算第25章 城門惡戰第427章 馬超的小心思第43章 高順的後手第758章 曹孫最後一戰(四)第793章 軍心亂第3章 毀糧之戰(一)第357章 被孤立的張任第39章 徐州風雲起第347章 劉備的心術第344章 西川的決心第548章 梟雄劉備隕落第278章 固執的馬超第371章 奪寨之戰第572章 成公英論勢第424章 各懷心思(下)第310章 離間之計第397章 良謀雖好,但需人聽第723章 試探第800章 局勢陡轉第432章 蜀軍大敗,陳到身死第734章 兵臨城下第374章 心有靈犀,軍心振奮第532章 兵分兩路第4章 毀糧之戰(二)第643章 曹丕入局第196章 荊州軍慘敗第751章 邀戰!!!第787章 過猶不及第485章 含恨追殺第160章 下邳城之危第773章 鄧艾激將馬岱第462章 高手寂寞第228章 孫劉初交鋒(二)第297章 呂布將騎之能第291章 備戰涼州第603章 鬥智鬥勇(中)第318章 算計開始第752章 文丑戰張飛(上)第101章 爭奪兩郡第651章 尾隨奪城第485章 含恨追殺第462章 高手寂寞第404章 生擒鄂煥第337章 困敵孤城第291章 備戰涼州第320章 大局終定第789章 司馬懿的應對第217章 荊州之變(五)第60章 終離天蕩峽第742章 半路截殺第274章 有子呂軒,登位晉王第286章 徐庶智激馬騰
第157章 默契坑劉表第276章 四方雲動(二)第130章 疑兵之計第430章 再戰葭萌關第1章 穿越白門樓第805章 搶劫報國第802章 收復河山第663章 受辱反抗第248章 馬韓聯軍散第261章 長安攻防戰(二)第49章 陳登獻計,袁曹相爭第646章 司馬懿到來第154章 攻山第167章 形勢陡轉第231章 周瑜謀算蔡瑁第556章 最後的掙扎(中)第193章 劉備襲江東(一)第518章 莽夫作畫第700章 哀兵之勢第210章 中計第293章 巾幗英雄馬雲祿第709章 各有謀算第188章 江東生死戰(四)第170章 遲來的婚事第585章 鬼才病危第566章 張遼算計虎癡第420章 諸葛發威(二)第625章 惡煞張飛第796章 誤導第122章 孔明支招劉琦第722章 諸葛料敵先機第10章 半個英雄第437章 勢危反擊第90章 孫黃初戰第25章 城門惡戰第128章 遼東兵退第98章 詐取平原城第663章 受辱反抗第668章 張飛中毒箭第366章 劉備盡得西川軍心第541章 各有所得第571章 魏軍末路?第89章 孫權的野望第278章 固執的馬超第675章 失了算計第574章 孫禮妙計突圍第28章 決死之戰(三)第711章 諸葛失算第25章 城門惡戰第427章 馬超的小心思第43章 高順的後手第758章 曹孫最後一戰(四)第793章 軍心亂第3章 毀糧之戰(一)第357章 被孤立的張任第39章 徐州風雲起第347章 劉備的心術第344章 西川的決心第548章 梟雄劉備隕落第278章 固執的馬超第371章 奪寨之戰第572章 成公英論勢第424章 各懷心思(下)第310章 離間之計第397章 良謀雖好,但需人聽第723章 試探第800章 局勢陡轉第432章 蜀軍大敗,陳到身死第734章 兵臨城下第374章 心有靈犀,軍心振奮第532章 兵分兩路第4章 毀糧之戰(二)第643章 曹丕入局第196章 荊州軍慘敗第751章 邀戰!!!第787章 過猶不及第485章 含恨追殺第160章 下邳城之危第773章 鄧艾激將馬岱第462章 高手寂寞第228章 孫劉初交鋒(二)第297章 呂布將騎之能第291章 備戰涼州第603章 鬥智鬥勇(中)第318章 算計開始第752章 文丑戰張飛(上)第101章 爭奪兩郡第651章 尾隨奪城第485章 含恨追殺第462章 高手寂寞第404章 生擒鄂煥第337章 困敵孤城第291章 備戰涼州第320章 大局終定第789章 司馬懿的應對第217章 荊州之變(五)第60章 終離天蕩峽第742章 半路截殺第274章 有子呂軒,登位晉王第286章 徐庶智激馬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