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願卿爲五侯之臣

荀攸的臉上似乎是萬年不變的木訥帶着一抹樸實的憨笑,若是走在大街上,誰都不認爲,這傢伙是一個名震天下的智謀之士。

荀攸面色不變的開口道,“王當,荀某說過,不要逼我親手斬殺與你,我說過了,給你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你要是現在坦白,還來得及,若是執迷不悟,那就休怪荀某的長劍鋒利了。”

王當瞬間癱倒在地,叩首道,“王當自知罪該萬死,如今情願坦白,還望荀長史恕我狗命,其餘刑罰,王當願一力承擔。”

荀攸厲喝道,“王當,你且說來,是誰指使你如此行事的?你若坦白,就是侯爺追究下來,荀某也盡力保你性命。”

王當目光在帳中環視一週,這才緩緩開口說道,“荀長史,事關重大,還請你附耳過來。”

荀攸彎下了身子,喝令周圍諸人退到了五步開外,這才彎腰俯身緩聲道,“王當,你且說吧!”

王當面上露出一抹猙獰之色,滿是憤怒的喊道,“荀攸,去死吧!”

“鐺!”一陣金鐵交鳴聲響起,荀攸橫劍胸前,看着王當說道,“王當,荀某仁慈,不與你一般計較,既然不知好歹,那荀某也就該讓長劍飲血了。”

王當悽慘一笑,“荀公達,某未曾想到,你心機如此深沉。”

荀攸冷哼一聲道,“王當,這是你自己找死。”

就在此時,一支弩箭從暗處疏忽而至,荀攸眼疾手快,一劍挑飛了利弩,看到落地的弩箭,王當疾呼道,“是……”

又是一隻弩箭飛來,直直射入王當的咽喉,王當眼中帶着一抹不甘倒地,荀攸撲到在王當眼前,厲聲喝道,“兇手到底是誰?”

王當的喉嚨中鮮血如泉涌,眼中濃濃的不甘似乎預示着這蒼天的不公,王當費力的握着荀攸的手,掙扎着從喉嚨中艱難地擠出幾個字,“是,是,陳……陳……”

看着王當失去色彩的眼神,荀攸疾呼道,“陳孝起,速速率軍排查兇手。”

荀攸親自起身彎腰撿起地上的弩箭,又從王當的喉嚨中拔出另一隻弩箭,撕下王當的衣襟,細細的擦去弩箭上的血跡,眼中似乎帶着一抹驚異的神色。

半個時辰之後,看到陳震拎到自己面前的兩具死屍,似乎並沒有出乎荀攸的意料,荀攸淡淡的問道,“孝起,這二人在軍中身份是何人?”

陳震緩緩開口說道,“長史大人,這二人俱是雉縣人氏,一人是軍中什長,喚作閔洪,一人是軍中伍長,喚作華同。”

“嗯!”荀攸點了點頭,“這二人是怎麼死的?”

陳震眼神中帶着一抹說不出的怪異,緩緩開口說道,“大人,這二人乃是服毒自盡。”

荀攸開口道,“命令韓曦率領麾下長矛兵駐守臨江,其餘人馬,隨我連夜往江州趕去。”

四日之後的傍晚,荀攸率着人馬浩浩蕩蕩的到了江州城中,荀攸還來不及休整,就看到一人縱馬前來,看到荀攸之後,那人走近荀攸,低聲說道,“荀先生,我家公子等候多時了,還請荀先生賞臉纔是。”

荀攸心中帶着一抹隱隱的擔心,疾聲呵斥道,“你家公子到底是何人?”

來人輕聲笑道,“荀先生切勿憂慮,我家公子有信物在此,荀先生見了信物,自然知道我家公子是何人。”

來人從懷中掏出一隻香囊,送到了荀攸親兵手中,緩緩開口說道,“荀先生,切記,切記,法不傳六耳。”

荀攸接過香囊,端坐在馬上,解開香囊,看到香囊中那枚不大的令牌,心中頓時明瞭,想要找自己的是誰了,當下將香囊塞進懷中,頷首道,“還請壯士帶路。”

陳震眼中帶着一抹焦慮之色,“長史大人,這,您忘記了前幾日的事情了?”

荀攸含笑道,“孝起,荀某就將這軍中事務交給你了,可別讓我失望纔是。”

那人朝着陳震說道,“將軍還請放心,我等既然能將荀先生請過去,自然會保證荀先生安危,完好無損的將荀先生送回來。”

幾人領着荀攸,七拐八拐的走入了一所民宅之中,爲首之人將荀攸領進一間屋中,開口道,“還請荀先生更衣。”

荀攸也不猶豫,脫下外袍,大大方方的換上了案上放着的粗布衣,那人這才領着荀攸,出了宅子後門之後,七拐八拐的竄進了貧民區。

一座看着有些破爛的茅屋院中,一名中年正在磨刀,看到兩人走近,左右環顧無人,這才迅速拉開柴扉,朝着來人說道,“快快進來,公子等候多時了。”

等到將二人送入屋中,那中年這才迅速掩上了門,繼續磨起刀來。

驟然進入這茅屋之中,荀攸還有些不適應,等到適應了屋中昏暗的燭光,荀攸迅速拜倒在地,“荀公達見過主公。”

看到有些疲憊的荀攸,端坐在案後的劉奇這才頷首道,“公達無需多禮,快快請起。”

等到荀攸入座,那人才閃身離開了屋子,劉奇招手道,“公達,坐近些。”

看到劉奇淡然的神色,荀攸語氣中帶着一抹歉疚,“主公,荀攸有負重託。”

劉奇開口問道,“公達,如今纔來江州,這一路上發生了何事?”

荀攸嘆了一口氣說道,“卻是荀攸大意,落入了賊子的圈套,廢了數日功夫,這才擺脫賊人,清除了我軍中的奸邪之輩。”

等到荀攸將事情完完整整的說了一遍,劉奇這才緩緩開口問道,“公達,可有什麼線索?”

荀攸從懷中摸出兩支摩擦的黝黑鋥亮的弩箭,輕輕放到了案上,“主公,這是殺了叛逆王當的兇器。”

劉奇拿起弩箭,仔細打量了一番,這才帶着幾分欷歔道,“果然如此,只是不知道,這到底是何人的手段?”

荀攸帶着幾分試探問道,“主公,發生了何事?若是不出意外,您不是應當在成都城中主持益州大局麼?”

劉奇輕笑一聲道,“明qiāng易躲,暗箭難防,若不能安內,就是我等佔據了益州,也不過困於一隅之地,又有何用?”

荀攸開口問道,“莫非主公也……”

荀攸的話說了半截,可劉奇明白,荀攸想問什麼,當下搖了搖頭說道,“未曾,可是本侯發現了端倪,若是不能查出暗中那隻手,那我等就是平定了天下,也可能瞬間被顛覆。”

荀攸看着劉奇道,“有奉孝和賈文和在荊州,主公無需如此憂慮吧!”

劉奇輕輕嘆了一口氣說道,“公達,奉孝和文和動一動不是什麼大事,可他二人要是動了,不僅僅是本侯麾下兩支爪牙顯露在世人眼中,最讓本侯憂心的是,要是翻起了太大的風浪,我荊州怕是會元氣大傷,到時候,天下諸侯虎視眈眈,內憂外患,定然會動搖我荊州根基啊!本侯剪除荊州大量的世家豪族,已經讓我荊州有幾分危險了,若是再讓這些人鬧騰一番,到時候荊州定然千瘡百孔,等到明年,怕是會……”

荀攸看着劉奇,一字一句的問道,“主公,明年到底會發生何事?竟會讓你驚恐如斯?”

劉奇搖了搖頭說道,“公達,此時你無需分心,本侯只要你替我守好益州就好,如今荊州初定,本侯抽不出太多人來幫你,這一切,都只能靠你自己了,不僅要讓益州世家豪族乖乖臣服,更要提防那位益州刺史——扈瑁扈元珪,那位恐怕不是什麼簡單人物。”

荀攸眼中精光閃爍,做了一個抹脖子的動作,“主公,或許可以,讓這位刺史大人,到不了益州……”

“名不正,則言不順。”劉奇嘆了口氣說道,“殺一個扈瑁是小事,可殺了扈瑁,要是到時候朝廷派遣一個名望高一點的人進入益州,恐怕局勢比現在還難,最少說扈瑁此人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小人,知道審時度勢,若是扈瑁是一個堂堂君子,這事情更難辦了。”

聽到劉奇一針見血的一番話語,荀攸忽然明白了劉奇的苦心,自家主公,顯然是要讓這位益州刺史給自己背鍋啊!當下荀攸沉聲說道,“主公的意思,是要讓這位刺史大人殺伐果斷一些?”

劉奇點了點頭說道,“公達,只有站在暗處,和那些世家大族一條心,你才能知曉他們的謀劃和打算啊!你在軍中身爲長史,統管軍務,殺伐果斷,將你放到益州來,最爲合適不過,再說了,本侯心腹,也只有你在天下頗有幾分名望,其他人來,恐怕還差了幾分。”

荀攸點了點頭說道,“主公心思,屬下多少省得幾分,只是不知道,主公要我如何處置益州事務,是效仿荊州條例,還是……”

劉奇眯着眼睛說道,“如今益州,一切以維穩爲主,等到明年熬過去之後,本侯再拿益州開刀,如果今年明年你到任之後,能給本侯籌集更多的糧草,那就更好不過了。”

荀攸也不含糊,語氣中帶着一抹冷冽說道,“主公,屬下怕……”

劉奇含笑說道,“五侯、張讓、趙忠等雖非善人良臣,卻是腹心之臣,未必沒有道理。”

劉奇話語中的五侯,是指漢桓帝時期的大宦官單超、徐璜、具璦、左倌、唐衡五人,因爲在誅滅以大將軍樑冀爲首的外戚集團中立了大功,被漢桓帝同一日封侯,歷史學家稱之爲“五侯”,後世就有詩曰: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張讓、趙忠二人亦是靈帝時期的宦官,被漢靈帝倚爲臂膀,漢靈帝就曾說過“張常侍是我父、趙常侍是我母”的話,荀攸的叔父荀彧就娶了唐衡的女兒爲妻,荀攸自然清楚劉奇的意思。

劉奇的話就是告訴荀攸,這個時候,我希望你荀攸就像當年的五侯和張讓趙忠等人一樣,哪怕天怒人怨,也要將這事情做下去,我也不會怪你,而不是舍不下面子,不屑去做一些有辱身份的事情。同時也告訴荀攸,要學一學當年跋扈將軍樑冀,可以做一個貪官……

荀攸嘴角這才咧出一抹憨實的笑容,“那屬下就記住主公的話語了,今後奉命貪污橫行,給主公弄一些更多的糧草。”

劉奇帶着一抹壞笑說道,“公達,要是弄到的糧草不能讓本侯滿意,那本侯可是要罰你俸祿的哦!”

荀攸也恢復了往日的本性,含笑說道,“屬下既然貪污受賄橫行不法,那侯爺罰俸是理所當然,若是侯爺能夠解了屬下身上職務,讓屬下逍遙快活些時日,那屬下就更滿意了。”

劉奇面色不由的有些怪異,“公達,只要你將益州的事情給本侯辦妥了,那本侯定然滿足你逍遙快活的打算,但如今天下未定,公達緣何不奮力,莫非要棄本侯而去麼?”

荀攸腦中靈光一閃,帶着些許驚駭,“主公,莫非明年中原會……”

看着荀攸擡手指天,劉奇明白荀攸的意思,是問自己明年中原是不是有天災,既然荀攸猜到,劉奇也不隱瞞,點了點頭說道,“確實是天災,這中原九州,無可避免,只有天南蜀中等荒僻之地,尚且無虞。”

荀攸也不深究,看着劉奇緩緩問道,“主公,不知接下來,你意欲何爲?”

劉奇看着荀攸說道,“本侯大纛,尚且停留在閬中。”

荀攸一句道破天機,“莫非主公打算在明年之前取了漢中?”

劉奇點了點頭說道,“如今是取漢中的最佳時機,也是最後的時機!”

荀攸開口問道,“主公可有對策?”

劉奇點了點頭說道,“蜀中事由皆有司馬德操一手操辦,公達只需替本侯坐鎮蜀中就好。”

荀攸稍稍思忖片刻,朝着劉奇說道,“還請主公別忘了在江陵給屬下賜上一所豪宅,將屬下家小送到江陵。”

劉奇臉上多了一抹溫暖的笑意,“公達放心,本侯定然給公達留足倉庫。”

荀攸起身拱手道,“既然如此,屬下就先告退了。”

劉奇點了點頭說道,“如今有志才坐鎮成都,公達不若入江陽,走犍爲入成都。”

荀攸轉身彎腰拜倒,“屬下多謝主公提點。”

等到荀攸離去,劉奇也不猶豫,起身整裝,朝着左右吩咐道,“姜信,整裝待發,明日隨本侯繼續前行。”

第六百八十四章 狀元紅與尚書左丞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朝會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涯回首路三千第一百六十四章 蠻人攻略之蘇飛受挫第八百五十一章第二百一十八章 出征!出征!第九十章 戲周倉第八百一十五章 仗義執言是劉巴第六百二十一章 碩儒心思顯萬端第八十七章 整軍(上)第七十五章 婁圭的異心第八百六十三章第七百三十二章 馬騰的手段第一百二十五章 十日斷腸散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棋第一百二十九章 南陽第八百零六章 將相不和與離間第一百九十章 回襄陽第五百二十九章 戲忠張任論蜀中攻防第五百五十八章 羌人白骨築高樓第三十七章 交鋒第一百九十七章 悲催的張懌第九百一十八章第六百八十八章 平羌自有平羌策第四百七十九章 而我就是這種絕世奇才!第四百九十章 嶄露頭角司馬懿第七十一章 襄陽風波第三十二章 罵暈袁術第二章 初遇劉巴第六百九十三章 比武招親第一謀第六百章 笑談殺人不留情第五百九十七章 未曾殺人先折戟第五百五十四章 暗死屠門無一聲第七百章 回阿陽馬超遇刺第四百九十六章 戲志才遇刺第二百三十五章 公審大會第六百六十五章 跋扈司馬盡臣僕第六十六章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第八百五十三章第六百九十五章 西涼局勢亂紛紛第七百三十八章 曹操清君側,劉奇動真威第七百六十八章 勝局暫定第三百八十四章 罪己詔第六百九十一章 壓倒韋端的最後一根稻草第四百零六章 陪小孩過家家第六十七章 文聘歸來第五百九十六章 寶劍出匣如雷吼第七百五十一章 火燒博望——繞不過的宿命第七百四十章 驍騎出擊——名士猛將各自算計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儒豪言鎮蒯越第二百三十六章 兵抵上蔡第八百三十一章 今日潛淵做金鱗第四百九十九章 撲朔迷離,天子攪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繡大戰呂布第四百零一章 周舒的絕命算計第八百八十五章第八百二十六章 決定孔明生死的時刻第八章 鳳林關第七百二十六章 榆中事變,金城變天第四百九十七章 山雨欲來第七十二章 黃夲奔降第四百三十二章 被趕出門的鐘演和戲志才的婚事第五百一十六章 二十三年後,掃帚星現第六百三十五章 謀大事劉曄顯威第四百零一章 周舒的絕命算計第八百八十二章第六百四十一章 壽春波濤豈等閒?第二百一十三章 寧爲太平犬,莫做亂離人第五章 黃忠第六百八十五章第七百七十七章 九大軍師的野望第八百一十一章 捨我其誰第五百零二章 錦衣衛初露崢嶸第七百一十九章 動搖根基的禍患第二百二十一章 去留肝膽兩崑崙第八百一十章 胡娘子,我等來接你回府啦!第二百二十六章 勾結,內應第七百三十五章 曹操的詭異行跡第六百八十章 禰衡巧言激田豐第七百八十二章 驚雷乍起第九百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混亂朗陵第一百四十二章 荊南亂起第一百一十七章 陽謀vs陽謀第四百三十四章 神出鬼沒的道士第四百四十七章 揮師長安第八百七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二章 荊南亂起第三百七十二章 城狐社鼠滿長安第四百八十五章 初會荀彧第四十一章 涅水攻防戰第七百一十四章 驚恐馬騰終歸心第一十八章 輕輕鬆鬆下穰縣第三百七十二章 城狐社鼠滿長安第六百二十九章 子敬自是豪俠士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女面相貴不可言第三百四十一章 一路伏擊第三百八十七章 司馬徽獻策第六百八十八章 平羌自有平羌策第八百四十二章
第六百八十四章 狀元紅與尚書左丞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朝會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涯回首路三千第一百六十四章 蠻人攻略之蘇飛受挫第八百五十一章第二百一十八章 出征!出征!第九十章 戲周倉第八百一十五章 仗義執言是劉巴第六百二十一章 碩儒心思顯萬端第八十七章 整軍(上)第七十五章 婁圭的異心第八百六十三章第七百三十二章 馬騰的手段第一百二十五章 十日斷腸散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棋第一百二十九章 南陽第八百零六章 將相不和與離間第一百九十章 回襄陽第五百二十九章 戲忠張任論蜀中攻防第五百五十八章 羌人白骨築高樓第三十七章 交鋒第一百九十七章 悲催的張懌第九百一十八章第六百八十八章 平羌自有平羌策第四百七十九章 而我就是這種絕世奇才!第四百九十章 嶄露頭角司馬懿第七十一章 襄陽風波第三十二章 罵暈袁術第二章 初遇劉巴第六百九十三章 比武招親第一謀第六百章 笑談殺人不留情第五百九十七章 未曾殺人先折戟第五百五十四章 暗死屠門無一聲第七百章 回阿陽馬超遇刺第四百九十六章 戲志才遇刺第二百三十五章 公審大會第六百六十五章 跋扈司馬盡臣僕第六十六章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第八百五十三章第六百九十五章 西涼局勢亂紛紛第七百三十八章 曹操清君側,劉奇動真威第七百六十八章 勝局暫定第三百八十四章 罪己詔第六百九十一章 壓倒韋端的最後一根稻草第四百零六章 陪小孩過家家第六十七章 文聘歸來第五百九十六章 寶劍出匣如雷吼第七百五十一章 火燒博望——繞不過的宿命第七百四十章 驍騎出擊——名士猛將各自算計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儒豪言鎮蒯越第二百三十六章 兵抵上蔡第八百三十一章 今日潛淵做金鱗第四百九十九章 撲朔迷離,天子攪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繡大戰呂布第四百零一章 周舒的絕命算計第八百八十五章第八百二十六章 決定孔明生死的時刻第八章 鳳林關第七百二十六章 榆中事變,金城變天第四百九十七章 山雨欲來第七十二章 黃夲奔降第四百三十二章 被趕出門的鐘演和戲志才的婚事第五百一十六章 二十三年後,掃帚星現第六百三十五章 謀大事劉曄顯威第四百零一章 周舒的絕命算計第八百八十二章第六百四十一章 壽春波濤豈等閒?第二百一十三章 寧爲太平犬,莫做亂離人第五章 黃忠第六百八十五章第七百七十七章 九大軍師的野望第八百一十一章 捨我其誰第五百零二章 錦衣衛初露崢嶸第七百一十九章 動搖根基的禍患第二百二十一章 去留肝膽兩崑崙第八百一十章 胡娘子,我等來接你回府啦!第二百二十六章 勾結,內應第七百三十五章 曹操的詭異行跡第六百八十章 禰衡巧言激田豐第七百八十二章 驚雷乍起第九百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混亂朗陵第一百四十二章 荊南亂起第一百一十七章 陽謀vs陽謀第四百三十四章 神出鬼沒的道士第四百四十七章 揮師長安第八百七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二章 荊南亂起第三百七十二章 城狐社鼠滿長安第四百八十五章 初會荀彧第四十一章 涅水攻防戰第七百一十四章 驚恐馬騰終歸心第一十八章 輕輕鬆鬆下穰縣第三百七十二章 城狐社鼠滿長安第六百二十九章 子敬自是豪俠士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女面相貴不可言第三百四十一章 一路伏擊第三百八十七章 司馬徽獻策第六百八十八章 平羌自有平羌策第八百四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