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西山

bookmark

臨沮較遠,馬超返回臨沮親自集結軍隊,會直接開赴宛城駐守。

麥城鄰近江陵,田信留在江陵參與大軍調轉工作,典軍羅瓊,司馬謝旌僅用兩天時間就完成虎牙軍集結、武裝。

又等兩天,徐祚、胡班將湘江水師一分爲二,胡班統率戰船留守洞庭湖,徐祚率小船走沱水進入江陵護城河,不走長江主幹道。

胡班率領的戰船,自然是防備江東水師北上;徐祚不走夏口,就是擔心遭到江東水師的襲擊。

江陵城下,虎牙軍陸續登船,沿着護城河向東北而行。

關羽送行,囑咐:“我料徐公明、張俊義進犯南陽,實屬佯攻,亦在分我軍之勢。然此二人征戰天下三十載,若有機可乘,必會長驅直入。事不可爲,孝先坦然撤兵。有水軍接應,彼追之不及。”

“彼若長驅直入,我自提前軍北上,與徐公明一決高下。”

“身在軍旅,閒暇時不妨多做筆記,若有疑惑也可發書於我。”

關羽說着擡眉去看江陵城頭,田信也側頭去看,那裡關姬、關平等一衆將校子弟站在那裡盼望。

田信對城頭一笑,將抱在懷裡的戰盔戴好,繫上盔帶:“君侯,信明白,抵達襄陽時就發家書。快則三日,遲則五日,必有家書送報江陵。”

關羽微微頷首,他伸手,旁邊楊儀端着木盤,盤上擺着九枚獸紋紅漆木杯,杯中皆是佳釀。

關羽自舉一杯,除田信外,護軍羅瓊、司馬謝旌,主簿虞忠,及五名營督皆舉一杯:“滿飲此杯。”

“滿飲。”

九人舉杯,仰頭緩緩飲酒,年紀最小的虞忠當即臉就紅了。

壯行酒飲畢,關羽的鼓吏敲響戰鼓,運兵船上鼓吏也敲響立着的鼓,或隨身攜帶的腰鼓。

鼓聲中,田信引領大小軍吏、部曲親衛登船。

楊儀望着士氣高漲,彷彿回家一樣的虎牙軍吏士,感嘆道:“扈谷亭侯猛銳,調往南陽着實可惜。”

關羽聲音平靜:“徐公明所部多是步軍,也該讓他獨領一軍,吃些苦頭。”

沒有江陵這樣的堅城,去跟徐晃在原野上對壘,最能磨鍊統兵技藝。

以田信的武力,兵敗時想走,就不是魏軍能留下的。

永安,集結在這裡的後軍前鋒部隊已乘船朝江陵進發。

以益州水軍的運力,十天時間往返兩趟,足以將後軍近兩萬人運抵江陵。

成都,劉備帶着三個兒子在桑園遊玩,親自教導他們採摘桑葉。

總覺得劉禪、劉永、劉理缺少一點東西,這種遺憾讓他感到失望。

他在大桑樹下乘涼時,陳到端一盤竹簡公文闊步而來,靠近大桑樹時放緩腳步:“大王,今日章表已積滿一盤。”

“放這裡。”

劉備拍拍身邊的空地,他就坐在竹凳上,拿起一卷見是魏延的奏表,翻開掃一眼,不由緩緩點頭笑說:“一目可見文章內裡,田孝先有功於國。”

注意力容易分散,集中精神閱讀公文時更容易疲憊,標點符號點綴在公文裡,極大方便了行政效率。

送他這裡的多是郡守、郡尉、各將軍的重要的公文,餘下普通公文就有諸葛亮、劉巴協同處理。

這些公文內容多在他預料範圍內,比如魏延請求出兵陳倉接應涼州曲演,出兵涼州意味着益州軍糧無法支援荊州,會投入到涼州戰場去。

涼州除了馬匹、羌胡外,現在還有什麼?

也就桓帝時一口氣將東羌聯盟剿滅,打服了西羌,靈帝以來涼州就是動亂之源,到現在涼州除了天水一帶還有編戶齊民穩定稅源、糧食出產外,餘下地方早打爛了,就剩下先秦、兩漢修築的城池、烽燧還佇立在各處。

曲演反魏不假,可不一定向漢。

接手涼州,就像接手南陽一樣,會成爲一個包袱。

以目前實力只能消化其中一個,現在南陽已經入手,就該拼盡全力維護、休養南陽,以南陽作爲今後戰爭的發動機。

若再貪涼州,那什麼都撈不到,不會有好結果的。

可也理解張飛、魏延,關羽在荊州打的太漂亮了,張飛、魏延自然想迎頭趕上。

涼州是魏延唯一能插手的區域,而打下涼州下一步就是夾擊關中,這是計劃內張飛的戰場。早一日打下涼州,漢軍的騎兵優勢就能迅速積累。

荊州、益州將校,甚至所謂的東州系精兵有一個共同的缺點,那就是不懂騎軍戰法。

也只有關羽、張飛、趙雲、馬超掌握騎軍戰法精髓。

乘還有精力,打下隴右養馬地,就能擴大騎軍,使騎軍戰法得以傳承。

張飛更認爲得到隴右養馬地,擁有騎兵優勢後,反而能從南陽出奇兵侵擾兗豫二州,打得順甚至可以突入青徐二州干擾魏國後方生產。

沒有隴西養馬地,南陽戰場只能防守捱打,魏軍打不進來,荊州軍也很難打出去。

面對中原地形和騎軍優勢的魏軍,荊州軍打贏收割不了多少戰果,可一旦戰敗,必是慘敗。

張飛、魏延說的有道理,劉備還是放棄出兵涼州。

當他拿起一卷來自黃權的奏表時,略感氣悶,黃權也勸他出兵涼州,不要來荊州。

又拿起一卷,見還是勸北伐關隴的奏表,劉備隨手丟回盤中:“田孝先所獻三圖寓意神妙,叔至如何看其中三巴圖?”

太極圖是兩個旋轉的巴字,彼此追逐對方的尾巴,三巴圖顧名思義就是三個巴字擠在圓圈裡旋轉。

太極圖是黑白兩色,三巴圖採用三原色。

在現在這樣的天下形勢裡,三巴圖寓意直白。

“臣駑鈍,只知三圖蘊含宇宙、人生至理。也聽太傅、射君近來講學,說久觀三圖可開悟道理,增長智慧。還聽太傅說能參悟三圖奧妙者,可以成仙。又說扈谷亭侯秉性澄澈力能搏虎,蓋因參悟三圖而已。”

“那叔至近來可參悟了什麼?”

“臣本遲智,今越發覺得不急不燥,欲無所求。”

“呵呵,叔至,孤問的是三巴圖,非是正反太極圖。”

這下陳到閉口垂頭,劉備從袖中掏出一卷刺繡的三巴圖,攤開盯着:“孔明原先也勸孤,說大軍出荊州,有逼迫孫權降魏之意,亦不利於長久。若乘荊州鞏固之際,出兵秦川可定關隴,能據天下之西。”

“田孝先獻三巴圖,也意在勸孤提防孫權再次背盟。”

“孔明得見三巴圖後,就不再勸孤北征關隴,孝直身在病榻,也不再勸諫。別無他因,孔明、公衡如日中天,孝先、定國如旭日東昇。而孤,已日薄西山。”

“孫權若識天數,舉江東來降,孤保其富貴終身。他若與曹丕同流,那就一戰滅之。”

劉備目光落在三巴圖上:“孝先洞悉世情,他能等,孤等不得。此圖,乃是邪圖,若天下長久如此,實不知要枉死多少百姓。蕩滅江東,天下陰陽相爭,可以速定。”

“若非此圖,孤或許會聽孔明、孝直勸阻,提兵出秦川。”

“然如今,開弓已無回頭箭。”

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五百章 預估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三百五十五章 釣魚第四百二十九章 糧荒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二百一十四章 備羽飛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一百八十四章 使者第二百八十一章 責任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適的人選第四百七十五章 人皆思安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七百四十三章 聯姻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羽與貂蟬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四十七章 驚醒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四百三十章 童謠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七百四十三章 聯姻第八百六十一章 待遇問題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公胤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條生路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第四百七十二章 致良知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五百八十四章 實不相瞞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七百零四章 非法伐魏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四百五十七章 煙火第六百五十七章 文和亂武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馬文匡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四百三十章 童謠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六百二十八章 錢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五百八十四章 實不相瞞第五百六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覽第四十一章 私心第八百二十九章 最重要的第四百八十章 感情第二百四十八章 壓縮軍糧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發制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相遇第四百一十八章 賀齊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謙之爭第八百二十四章 變故之初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九十三章 畫第四百八十七章 安置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待家底第八百八十丈 議定第七百八十六章 主次矛盾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五百零二章 陳乃新國第六百七十四章 滿寵之計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一百零二章 太極三巴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足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三百三十二章 離奇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五百六十二章 退無可退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一百五十一章 剪刀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末第六百七十五章 二代中堅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
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五百章 預估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三百五十五章 釣魚第四百二十九章 糧荒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二百一十四章 備羽飛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一百八十四章 使者第二百八十一章 責任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適的人選第四百七十五章 人皆思安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七百四十三章 聯姻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羽與貂蟬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四十七章 驚醒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四百三十章 童謠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七百四十三章 聯姻第八百六十一章 待遇問題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公胤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條生路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第四百七十二章 致良知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五百八十四章 實不相瞞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七百零四章 非法伐魏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四百五十七章 煙火第六百五十七章 文和亂武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馬文匡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四百三十章 童謠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六百二十八章 錢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五百八十四章 實不相瞞第五百六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覽第四十一章 私心第八百二十九章 最重要的第四百八十章 感情第二百四十八章 壓縮軍糧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發制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相遇第四百一十八章 賀齊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謙之爭第八百二十四章 變故之初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九十三章 畫第四百八十七章 安置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待家底第八百八十丈 議定第七百八十六章 主次矛盾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五百零二章 陳乃新國第六百七十四章 滿寵之計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一百零二章 太極三巴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足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三百三十二章 離奇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五百六十二章 退無可退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一百五十一章 剪刀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末第六百七十五章 二代中堅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