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

隨着天色漸暗,魏軍攻勢益發疲軟。

不論西橋營、東橋營,還是澧水橋營地據點,魏軍都沒能拔除。

此刻最爲兇險的就是孤軍深入的張郃部,他登高觀望,背後西橋營一帶還在瀰漫煙火,漢軍仍舊苦戰堅守。

如果攻破西橋營,振奮己方士氣,也將擁有退軍通道。

“吏士惦記退路,皆無心廝殺。父親,如今該如何是好?”

張雄端來一杯熱水,用較低的聲音埋怨:“因前軍之事,敵軍戰意堅銳,我軍中顧慮頗多。”

張郃細細打量張雄見他眉目躲閃,猜測這是軍中將校託他來探口風。

接住熱水,張郃告誡說:“漢軍戰意頑固,因漢主、關雲長、張翼德、田孝先皆在,故吏士願殊死力戰。與前將軍之事無關,此係謠言妄說,不可再傳。”

“是。”

張雄也有自己看法,皺眉,神情苦澀:“都說田孝先已死,虞翻、陳式所部卻死戰不降,亦不願退還犨縣,這令孩兒意氣沉頓,戰心消沉。”

西橋營漢軍營壘之堅固,宛若山嶽,實在是難以撼動。

虞翻、陳式的西橋營是漢軍三個外圍據點裡最弱的,另兩個由張飛、關羽親自指揮。

不敢想象,如果另兩個據點羣也破開外圍壁壘,進入混戰階段,想要消滅、殺死決死反抗的漢軍……己方又要填多少命進去。

破開外圍壁壘不容易,破開壁壘混殺時,就到了一命換一命的時刻。

現在中軍還有沒有換命的決心?

張郃橫目望過去:“此惑亂軍心之言,不得再說。”

“是,末將告退。”

張雄後退,走遠後,看着陸續點燃草苫的漢軍營壘,久久無言。

對面漢軍是一支雜牌軍,放到魏軍體系裡,是外軍體系裡最次的一批,與徵召武裝的屯田兵差不多。

有恆產者有恆心,最精銳的魏軍是中軍,吏士家眷都安置在鄴城一帶;次一級的外軍,外軍中也有些威名赫赫的部隊,但大多已經在戰爭中消亡。

最次一級就是失去人身自由,背井離鄉強制遷移的屯田兵。

孫朗、鄭甘一個是陸渾聚衆叛亂的縣吏,另一個是郟縣被流民脅迫的豪強,所部百姓追隨他們向南陽遷移,跟背井離鄉、執行軍屯,又徵召爲營兵的屯田客沒區別。

從經歷上來說,面前漢軍的經歷、屬性跟大魏的屯田兵類似。

可屯田兵會有如此頑強的戰意?

屯田兵都這麼能打,等關羽、劉備帶着主力撲上來時,誰又能抵擋的住?

不準低級吏士思考、討論這些東西,可中高級軍吏無不在思考這些簡單的戰力對比、換算關係,或思考更復雜更危險的事情。

張郃這裡軍心不穩無力再強攻,僅僅等待後方曹洪的消息。

張雄受年齡、眼界格局約束,只在顧慮眼前這場戰爭,而張郃已經在考慮未來的、更爲長遠的事情。

眼前的格局,比官渡袁軍來說惡劣了不知多少倍。

官渡失利轉折點就三個,在失利轉折點之前,曹操是很猖狂的,一度親自率軍出沒在延津,在袁紹眼皮子底下晃動。

彷彿在說,來打我呀。

如今世人只知斬顏良、誅文丑,袁軍連續折損大將……這只是一系列支線戰鬥,並不影響關鍵的主線戰場。

主線戰場上,前期很浪的曹操突然心灰意冷,一度想退軍回許都,若不是荀彧力勸,鬼知道官渡之戰會發展到什麼地步。

連續斬殺顏良、文丑的曹操,爲什麼突然心灰意冷?

因爲四個字‘合戰失利’,在與袁軍的決戰中,曹軍大敗。

之後曹操幸苦堅守等待戰機,等來了戰機。

戰機就三個,第一個是許攸出逃,第二個是烏巢燒糧,第三個是他張俊義臨陣降敵。

不提袁紹犯傻,響應讖緯之言執意命令運糧隊在大營四十里外的烏巢休整一事,單說許攸出逃,就是河北士人與汝穎士人的內鬥結果。

而第三個最關鍵的轉折點,張郃降敵是怎麼發生的?

當時曹操率主力襲擊烏巢,曹洪留守空虛的大營,袁紹命令張郃、高覽率領重兵進攻曹操的大營。

火燒烏巢後,袁軍還有應急乾糧,袁紹卻帶着兒子輕騎逃亡……原因就是張郃、高覽投降,在曹軍火燒烏巢之前,主將張郃、副將高覽就決定投降。

沒錯,他們提前投降,把自己賣了個好價錢。

主將、副將臨陣降敵,率領的重兵崩潰,帶動袁軍整體崩潰。

這也是許多人不明白的事情,爲什麼張郃帶着重兵卻打不下一個空虛的曹操大營,是因爲張郃、高覽就沒打!

這種事情說起來有些丟臉,也爲了襯托曹操形象,所以能隱則隱,能改則該。

一個以忠義爲珍貴品質的年代裡,處處宣揚、推崇關羽的爲人事蹟,側面不正反映出這個世道充滿了‘得加錢’這類人?

太多的人還不如‘得加錢’,不需要籌碼,就會主動上去把自己、把別人的東西賤賣了。

此時此刻的魏軍內部,與當年官渡袁軍內部的爭權形勢十分酷似,外部環境卻差了很多。

當年袁軍優勢極大,隨時可能擊敗曹軍,進而席捲天下。

自然地,也到了爭權奪利最爲熾烈的時刻,已容不得絲毫的退讓。

結果田豐、沮授接連被清洗出局,河北士人反撲,南陽籍貫的許攸最先被集火。

有田豐、沮授前車之鑑,許攸很乾脆的把好朋友袁紹的家業賣給了另一個好朋友。

現在大魏形勢很不好,說不好已經有人開始與漢軍接觸,想把自己賣個好價錢。

張郃漸漸堅信這個推測,深吸一口氣,來自友軍的傷害,永遠是致命的。

側面戰場田信按兵不動本就奇怪,如果發生官渡之戰類似的事情,也就可以解釋了。

而曹洪得到的田信首級……大魏參戰兵力三十餘萬,別說找一個相貌與田信酷似的人,就是找一個相貌、體格酷似的也不難。

可惜呀,曹洪這邊找到這麼一個人,卻借來人家腦袋鼓舞士氣,白白浪費了這麼寶貴的資源。

曹洪自有自己的想法,以霧氣瀰漫迷路爲由,放棄執行穿插、襲擊劉備大營的軍令,此刻就聚集在西橋營一帶,自己掌握進退通道,讓戰局無疑更復雜。

複雜的讓曹真有些不好再指揮,已不能再指揮曹洪,從曹洪決定自行其是時,就已經失控。

曹洪失控,曹真怎麼救自己麾下的中軍集團?曹真又有多少拯救中軍集團的決心?

不能再遲疑,耗到漢軍反擊時,最先倒黴的就是自己……自己必須把中軍集團帶回去,大魏失去中軍集團,那許多事情就複雜的無法收拾。

張郃心思變動,已然想通,決定新的立場、目標後再回頭看曹洪,越發覺得周圍充滿着兇險。

曹洪是怎麼資歷,曹真是什麼資歷?

曹洪是曹操的嫡親堂弟,自帶兵馬投效曹操的宗室大將,救曹操性命於敗軍之中的表率人物。

從資歷、實力甚至號召力方面,現在曹洪遠在曹真之上,也在曹休、曹仁之上。

當年漢中之戰時,側面戰場發生下辨之戰,這場仗主將是曹洪,卻奉曹操的命令,把實際指揮權交給曹休,當時曹真是曹休的搭檔、陪襯、附帶。

沒有曹休這個親侄子,曹洪怎可能退居二線,把指揮權交給小一輩?

單獨一個曹真,絕無可能從曹洪手裡拿到指揮權。

就這樣一個曹操指示,曹洪退讓,跟着曹休取得下辨大捷的曹真……他憑什麼當大司馬?憑什麼站到曹洪頭上?

現在魏軍內部最大的災難從曹植帶着青徐二州易幟時就已經產生苗頭,指揮權的變動,正加速這種危險的趨勢。

已不敢深想,戰後內部劃分責任時,曹真、曹洪之間會爆發出多大的爭執、矛盾。

矛盾大到難以調解,那該什麼辦?

自己該怎麼辦?

中軍集團,一定要帶回去。

陛下需要這支貼心的中軍集團,自己也需要!

第三百八十章 調整第二百九十六章 首交鋒勇士舉義第六百五十三章 爲難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誤會第九十五章 借第二百零七章 捨不得第四百五十章 急急如律令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末第八百一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一十四章 皮毛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七百六十九章 不放棄第六百四十章 轉化第四百六十九章 試探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二百八十一章 責任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四百三十九章 文和與亂第六百章 缺糧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十六章 後顧無憂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們是親戚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六百三十八章 缺乏神聖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退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計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六百五十三章 爲難第八百八十四章 骰子投出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計謀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五百一十一章 龐季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七百五十六章 犏牛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圖第五百六十二章 退無可退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八百三十二章 轉變第三百六十二章 智囊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八百零五章 五十年盛世第四百五十一章 突變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一百三十三章 請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七百零三章 掩飾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敢賭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九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六百零七章 不信任第五百三十五章 驚詫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先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二百四十五章 變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興洲第五百九十四章 緹騎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八章 文字第六百一十九章 慕容慕容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七百八十三章 房價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一百四十二章 擄之第八百一十六章 爲人母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五百九十一章 黎明前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七百九十七章 分析第六百二十三章 仁第三百章 精兵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記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項第七百五十三章 連環
第三百八十章 調整第二百九十六章 首交鋒勇士舉義第六百五十三章 爲難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誤會第九十五章 借第二百零七章 捨不得第四百五十章 急急如律令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末第八百一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一十四章 皮毛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七百六十九章 不放棄第六百四十章 轉化第四百六十九章 試探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二百八十一章 責任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四百三十九章 文和與亂第六百章 缺糧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十六章 後顧無憂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們是親戚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六百三十八章 缺乏神聖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退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計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六百五十三章 爲難第八百八十四章 骰子投出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計謀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五百一十一章 龐季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七百五十六章 犏牛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圖第五百六十二章 退無可退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八百三十二章 轉變第三百六十二章 智囊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八百零五章 五十年盛世第四百五十一章 突變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一百三十三章 請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七百零三章 掩飾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敢賭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九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六百零七章 不信任第五百三十五章 驚詫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先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二百四十五章 變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興洲第五百九十四章 緹騎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八章 文字第六百一十九章 慕容慕容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七百八十三章 房價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一百四十二章 擄之第八百一十六章 爲人母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五百九十一章 黎明前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七百九十七章 分析第六百二十三章 仁第三百章 精兵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記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項第七百五十三章 連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