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

將軍山,劉備與張飛雲遊至此,這裡甘寧廟的香火也算旺盛,每日總有十幾夥結伴而來的荊蠻、巴人,或途徑當陽歇腳的遊人來此參拜。

在如今生死觀念裡,將軍死後的厲鬼最爲厲害,生前越厲害,死後的厲鬼就越兇橫。

如果建廟供奉,向其祈福尋求庇護,那這位最厲害的將軍厲鬼,自然能能嚇走、打跑其他作祟鬼魂。

山門前,劉備裝模作樣投了兩個直百錢,與張飛入內散步:“甘興霸生不逢時,實乃可惜。當年就恐周公瑾使此人爲先鋒,自夷陵直入益州。後周公瑾暴病而亡,纔有漢室三興,實屬坎坷。”

張飛也是面有忌憚之色:“甘興霸勢若虎狼,此人爲鄰,臣等率軍入益州助戰時,也是頗多憂慮。魯子敬長者淳厚之人,就恐甘興霸擅起戰端,壞兩家聯合情誼。”

甘寧、孫策、太史慈、周瑜、賀齊、呂蒙,算是當年江東最能打的將領,除了甘寧戰死外,餘下除了賀齊能善終,餘下都是病亡。

前後思索,張飛露笑:“孝先若早生二十年,使防疫之策流傳天下,那當今之世必然精彩萬分。”

順着張飛思路想了想,劉備搖頭:“不會,中原因疫疾時起,這才十室九空,曹孟德僅得其表。若無時疫,以中原物力,足以平天下。”

張飛想到河北的物力,想了想還是閉口。

河北經歷黃巾之亂後,人口折損很大;又經歷張舉、張純之亂、袁紹、公孫瓚爭霸之後,河北的物力、民力多已在動亂中爲世家、豪強所有。

袁紹以盧植爲軍師,加速收攏、聯合河北豪強,雖然統一的速度很快,但也發生過許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比如奈何不得黑山軍,黑山軍一度攻破鄴城,差點俘虜袁紹的全部家眷;甚至刺殺呂布失敗,呂布逃亡後,嚇得袁紹封閉鄴城……原因就在這裡,他能聯合河北豪強完成形勢上的統一,那呂布也可以。

袁紹統一河北的取巧方式,註定了他不能迅速統一中原的話,勢必被河北士族反噬。

袁譚、袁尚內戰,就是審配篡改遺命,爆發的內戰。

法邈等近侍子弟較遠,劉備詢問:“翼德,可知是何人向孫權投毒?”

張飛眼睛左右轉動,思索片刻:“臣如何能知?”

“據云長粗略調查,約有三人嫌疑頗大。”

劉備左手按劍柄,右手負在背後,從容講述:“一是劉繇長子,孫權的郎中令劉基。呂懿勾結浮屠道作亂時,孫權近臣多爲屠戮,其中劉基與博士吳範逃出生天。雲長至江東,此二人才現身,卻對當日之事緘口不言。”

“二是袁夫人之女,既劉纂之妻,因恨孫權誅殺其母,刺繡徵袍進獻孫權,纔有孫權染疫之事。”

劉備說着一嘆,孫權變法時殺誰不好,把袁術女兒殺了,真當袁家死絕了?

張飛聽了不信:“哪有弒父之女?”

“朕也不信,只是不巧,袁夫人之弟袁耀死因可疑,雲長懷疑此人染大風病,恐孫權察覺,遂服藥取死。”

劉備說着笑笑:“就如當年周魴、張溫去見孝先,欲爭功一般。投毒弒殺孫權,如今也是一樁功勳,劉基、袁耀兩家與孫氏有仇,自不怕弒主惡名。”

張飛聽着點頭,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弒主是大罪,這是針對正常情況來說的。維護這一條底線,是每個貴族、官員、莊園主、豪強,甚至是有僱工、僕役的戶主的共同底線。

可孫氏寒門發跡……孫堅起家之前,連寒門都不算,連門都沒有,這樣一個家族壓在江東人頭頂了,要付出的努力,和要折騰的事情,肯定比正常家族要高很多。

動作越多,反噬越大。

沒人肯幫孫權說話,輿論裡孫氏家族已成過街老鼠,弒主這件挑戰社會底線的行爲,也會被刻意淡忘,被引申、理解爲忍辱復仇,是孝行美德。

“陛下,第三人是誰?”

“是徐祚之姊徐夫人,吳太子孫登養母,自孫登陣歿鷹山後,徐夫人便設計毒殺孫權。此事雲長以爲嫌疑最高,徐氏對此卻是否認。”

劉備說着閉上眼睛:“雲長就此事頗爲悔恨,一直後悔散播孝先所著防疫救護之法。”

不僅是擔心自作聰明的蠢貨用這種辦法殺人,而是擔心人爲散播疫疾,致使天下大亂。

現在天下即將平定,許多人有了時間去思考這場波及三代人戰爭的起因。

漢末反常氣候、蝗災、地震、疫疾都是動亂的根源,如果有一夥人當年就總結出時疫散播的途徑,加以利用,才加劇了各地的動盪。

知識始終是隱蔽的,越是大威力的知識,就越隱蔽,只會小範圍流傳,被壟斷使用。

田信可能接觸過相關的教育,然後不忍心,就把相關知識總結上報給關羽,關羽也苦於時疫流毒,索性公佈。結果呢,一樣的東西,己方可以救人,別人手裡就能殺人。

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不能怪關羽,可卻是關羽當初積極推動、散播這些知識。

張飛思索左右,勸說:“陛下,雲長大兄實乃多慮。就如孝先所制石灰粉,漢口一役時就有奇效,北伐時兩軍攻伐時亦有效果。再之後,兩軍都有防備,已然無用。”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可劉備還是難以釋然,又想到孫權此刻的狀態,臉上多了點笑容。

雖然有壞的一面,可也讓孫權得到了報應,也能算是一樁好事。

他停步,身後十幾步外的法邈見狀趨步靠近:“陛下?”

“孫權如今到何處了?”

“應還在天興洲,奉陛下口諭,孫權會在天興洲暫留五日。”

“故地重遊,朕也算體諒他。”

劉備擺手遣退法邈,與張飛繼續在前散步:“翼德,又聞北府吏士對朝廷更改軍制、番號頗有異議,我恐孝先不能處置。”

想要壓制北府吏士的反對聲音,需要一個強力的人物,目前也只有田信能壓住。

張飛以威統軍,右軍可以這樣約束、驅使,卻很難在北府吏士身上奏效。

北府的問題就在這裡,不可能認同張飛、馬超、關羽,甚至連皇帝都不認。

這怪誰?原因就在軍中啓蒙教育,吏士有了想法,有了榮耀感,對傳統士人、士族、高門失去了敬畏心。

北府現在認什麼?就認功勳、軍功爵位。

如果北府吏士失控,田信會幫誰?

張飛不敢想象其中的兇險,凝聲:“陛下,事態怎就到了這般地步?”

很難想象,徵北幕府怎麼會放任事態發展,讓事情傳到皇帝耳朵裡。

北府向來封閉,不肯讓朝廷知道的事情,朝廷就很難知道,現在讓朝廷知道,就是打個招呼,好讓朝廷有所準備。

劉備面無笑意:“這呀……要從張惠恕之弟,張惠節溺亡一事說起。當時陸伯言來麥城奔喪,軍中監管不力,才使得事態一發不可收拾。”

張飛無語,劉備也是無語。

第七百八十四章 請辭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五十二章 方天第三百八十五章 學校第六百三十七章 五共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服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三百八十章 調整第七百一十九章 梅花陣第二百八十七章 憂天第二百七十三章 忠誠第三百一十四章 王平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二百零六章 板甲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八百四十六章 殺手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雙第四百八十九章 禁錮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相見第六百四十七章 賈逵第六百零七章 不信任第二百四十八章 壓縮軍糧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四百章 衛軍第三百二十一章 譙沛第七十八章 瘟疫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杜恕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張俊義阻流第四十八章 應對第五百二十六章 十二孫侯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據第七百二十三章 馬超所請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六百八十四章 服之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馬文匡第四百一十三章 工具第七章 夷營督第五百四十三章 敗者無人權第二百一十五章 階第七百二十一章 分割天下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七百三十八章 連升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八百八十八章,終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七百一十八章 籌劃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八百三十三章 總理第六百五十九章 斷臂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見倀鬼第二百六十五章 後發制人第二十章 夜中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二百二十九章 鎮遠城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四十四章 臨沮第一百八十三章 鑄幣第三百零七章 破家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八百零五章 五十年盛世第七百四十八章 錢窩第四百三十六章 鑄幣第二百五十六章 魏無鹿第一百六十四章 首戰勝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撥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撥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七十一章 貫甲馳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六百九十二章 鬥獸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二百二十六章 宰客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四百三十七章 惠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七百三十四章 轉移第五百四十章 商談甚歡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七十一章 貫甲馳二第十八章 先登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四百三十七章 惠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六十五章 欲相持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顧慮長遠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奏
第七百八十四章 請辭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五十二章 方天第三百八十五章 學校第六百三十七章 五共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服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三百八十章 調整第七百一十九章 梅花陣第二百八十七章 憂天第二百七十三章 忠誠第三百一十四章 王平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二百零六章 板甲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八百四十六章 殺手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雙第四百八十九章 禁錮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相見第六百四十七章 賈逵第六百零七章 不信任第二百四十八章 壓縮軍糧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四百章 衛軍第三百二十一章 譙沛第七十八章 瘟疫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杜恕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張俊義阻流第四十八章 應對第五百二十六章 十二孫侯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據第七百二十三章 馬超所請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六百八十四章 服之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馬文匡第四百一十三章 工具第七章 夷營督第五百四十三章 敗者無人權第二百一十五章 階第七百二十一章 分割天下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七百三十八章 連升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八百八十八章,終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七百一十八章 籌劃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八百三十三章 總理第六百五十九章 斷臂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見倀鬼第二百六十五章 後發制人第二十章 夜中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二百二十九章 鎮遠城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四十四章 臨沮第一百八十三章 鑄幣第三百零七章 破家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八百零五章 五十年盛世第七百四十八章 錢窩第四百三十六章 鑄幣第二百五十六章 魏無鹿第一百六十四章 首戰勝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撥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撥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七十一章 貫甲馳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六百九十二章 鬥獸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二百二十六章 宰客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四百三十七章 惠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七百三十四章 轉移第五百四十章 商談甚歡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七十一章 貫甲馳二第十八章 先登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四百三十七章 惠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六十五章 欲相持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顧慮長遠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