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

bookmark

司馬懿死不開口,他只是督軍,主將健在的情況下,輪不到他干涉指揮。

曹真也不願擔負主動退軍的責任,一時之間陷入猶豫。

重新考慮、分析眼前的戰局,換個角度來看,來勸慰、鼓勵自己。

戰敗的風險太高了……可北府兵一夜行軍八十里路,是貨真價實的疲軍,己方有風向優勢、地形優勢,也有體力、數量優勢。

現在幾乎是唯一能在正面擊敗北府兵的機會,只要擊敗,魏軍士氣全面上漲。

所以如果打贏,收穫是極大的,這些年輸掉的士氣都將一把撈回來。

也將證明一件事情,田信是人,並非不可戰勝。

兵主蚩尤尚且戰敗身死,又有霸王項羽前車之鑑,更別說一個田信。

去打北府兵,高風險高收益;若是退軍,看似保全了實力,自此軍將心思離散,依舊是苟延殘喘罷了。

再說了,就這麼退軍,朝廷需要一個交待,士民也需要一個交待。

戰敗的責任太大了,不是一個、兩個將軍能承擔的。

一時間司馬懿不開口,曹真也沉默起來。

司馬懿見曹真眉宇神色變動,遂問:“大司馬可有決斷?”

“我欲傾力向東,與田信、張飛一決生死。”

曹真做出決定,目光絕然之色:“還請仲達督率戴凌、費耀二部增援中護軍,我將率主力徐徐而進。仲達務必消耗北府兵殘存體力,待我大軍至,雷霆一擊,可建奇功!”

“是!”

司馬懿神情振奮,換個角度來想,四萬餘騎兵衝擊,足以解決絕大部分敵人。

鐵騎踐踏,田信再勇,又能衝破幾陣?

騎陣跟步兵戰陣不同,步兵戰陣一破,那就是一面倒的屠戮。

而騎兵有四條腿,那麼被田信反覆鑿穿,田信又能殺多少人?

如果這場戰鬥比殺戮效率,騎兵分出一萬跟田信的騎兵隊混殺,在這一萬騎折損三分之一前,另外三萬騎足以擊潰北府兵!

這就是一場殺戮比賽,如果現在放棄、退軍,那將永遠失去比賽的機會。現在這場比賽還相對公平,等到下一戰,己方很難遭遇這麼好的戰機。

現在就希望一點,希望田信主動發起進攻,越早越好!

越早發起進攻,北府兵體力消耗越大,越就不耐己方騎軍衝擊。

北府兵陣地,田信猶豫躊躇,先手有先手的優勢,後手也有後手的好處。

有優勢就有劣勢,有好處就有壞處。

曹真到底會不會跑?

從三國演義裡的形象來分析,曹真肯定會跑,曹真唯一的任務就是襯托司馬懿,司馬懿的作用是襯托諸葛亮。

其他曹操、關羽、劉備、姜維、孫權、陸議還有周瑜,通通都是配角,唯一的使命就是襯托諸葛亮。

諸葛亮纔是主角,爲了顯襯諸葛亮,肯定會醜化、弱化一系列配角。

所以曹真很強,涼州之戰已經證明了曹真的指揮、調度能力,曹真擁有當今世界一流的戰爭嗅覺,也有戰略分析能力。

易地而處,自己肯定會拼命,哪怕沒有這一身勇力,也會壓上一切豪賭一把。

贏了擁有一切,輸了就輸了,這不過是多活三年還是多活五年的問題,沒有本質差別。

如果賭贏這一戰,大魏最少還能續命十年。十年裡能發生太多事情,大魏還有時間等一個變數,等一個來自季漢內部的變數。

田信猶豫之際,詢問蘇則:“先生置身事外,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先生有何見教?”

蘇則兩個兒子扣押在雒陽,性質就跟馬騰一家老小一樣。

漢軍決戰勝利,可以用俘虜的重要人物換來蘇則的兩個兒子;如果漢軍決戰失利,蘇則那兩個兒子最好的用處就是拿腦袋整肅魏軍內部的風氣。

蘇則略作考慮,頗感意外回答:“公上屢克強敵,威震天下當世無雙。端坐顧盼,遠近自然畏服,不宜輕自出軍涉險。”

稍稍遲疑,見田信左右的親近幕臣並無異常神態,蘇則才說出後面一句話:“如或不捷,損名非小。”

楊儀也上前一步勸:“公上東擊敵虜,羣獠醜態畢露,敵勢瓦解分裂互爲仇讎。蓋因我強軍在側,彼此有性命之慮,這才合力相抗。我軍退還南陽,昔年袁氏紛爭將重演於曹氏兄弟之間。如此,我休養自壯,賊內耗而弱,再出宛口時傳檄可定天下。”

曹真手裡握着四萬餘騎兵,不知道也就罷了,如果知道還主動出擊……打贏的話也會有許多不必要的折損,輸了的話,始終被壓制的魏軍士氣會反彈、恢復。

田信考慮之際,張溫也上前一步:“公上,臣以爲曹真撤軍則自絕於曹丕。其麾下之軍,系曹氏之徒屬,非其黨徒。保全曹氏徒屬性命,而折自家性命,曹真豈會如此不智?”

“傳令各軍!”

田信扭頭呼喝一聲:“曹真必會來援,各軍休整不動,靜待宋公、衛公大軍!”

周圍一圈待命的軍吏齊呼一聲,跑向旁邊的馬匹,策馬向兩翼各陣傳達命令。

北府兵保持不動,對面的中領軍朱鑠所部有所慶幸,也只是小慶幸。

北府兵就在對面四里外休緩體力,等休息好,那就更難對付。

北府兵不急着攻打,把己方拖在這裡,說明已經有了一口吞掉己方的心思。

現在就看曹休、夏侯尚的十萬大軍能否從東北方向殺過來,完成對北府兵的夾擊、牽制。

如果曹休、夏侯尚從東北來,曹真全力來援……這是最好的走勢。

最壞的走勢,則是曹休、夏侯尚大跨步後撤,退往滎陽一帶,準備全面放棄中原之地;己方身後的曹真也把自己作爲棄子,帶着主力騎軍向伊闕關後撤。

朱鑠的思考、分析對局勢沒有任何的影響,除非他棄軍逃亡。

棄軍逃亡會被曹丕處死,與其這樣還不如裹挾部隊投降。

可他是曹丕心腹,根基在曹丕,曹丕殺他一家不需要向任何人做交待;蘇則不一樣,隨意殺死蘇則兩個兒子,會導致關中地區發生動搖。

關中本就是敏感區域,現在主力東調,關中地區隨時可能發生變動,要避免刺激關中士族。

此時此刻,張飛匯合田豫,兩萬餘人分批次渡河,結陣行軍漸漸出現在戰場範圍內,爲敵我將士所察覺。

張飛自南而來,剛渡河,滍水北岸區域是大片的河灘平地,地勢較低,被朱鑠、田信共同察覺。

因虞翻戰死,張飛面容陰翳,站在戎車上盯着西北方向的魏軍陣地。

待各陣陸續抵達預定方位,張飛對田豫說:“孝先所部系疲軍,應休整後再用。我軍新銳之兵,理應先攻。”

“衛公不可輕動,我軍地處低窪平坦之地,無險依憑。”

田豫規勸:“陳公已有通報,明言曹真手握精騎四萬,或有不尋常之舉。”

“哼!他敢來,必教他有來無去!”

張飛怒意不可遏制,指着西面:“張郃、曹洪潰敗而走,若非孝先急趨百里至此,想來朱鑠之軍也將潛逃。一處如此,想必處處如此。我料曹真已走,正該擊破朱鑠爲仲翔先生復仇!”

“國讓不必再勸,且督兵守衛左翼,看我破賊!”

西邊河灘地也多平坦,只有敵我斥候在衝突,並無大規模魏軍出沒跡象。

田豫側頭去看,自知勸不住張飛,只好應命。

西邊兩道淺淺溝壑內,曹彰側躺在地,周圍步卒蹲伏,騎士多與自己的馬匹一同躺倒,儘可能縮小暴露的可能性。

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一百三十一章 夏侯尚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嚴舞劍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二十三章 待發第六百三十八章 缺乏神聖第四百七十二章 致良知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九十五章 借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二百二十四章 驅狼吞虎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因第六百五十九章 斷臂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六百章 缺糧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撥第八十章 糧食第四百五十七章 煙火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馬門第三百五十章 授權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一百八十章 程昱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一百零六章 米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號第八百四十三章 動員第二百一十五章 階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二百七十六章 就緒第五百六十章 一錯再錯第十六章 後顧無憂第六百二十三章 仁第五百三十八章 飯還得吃第三章 嚮導官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馬文匡第四百七十一章 賬目第四百八十五章 桑園第二百六十五章 後發制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雙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八百八十五章 關羽渡河第八百零一章 神兵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七百四十二章 丞相計較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計謀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角債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命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二百章 遺憾第五百零四章 捷足先登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軌第七百五十三章 連環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九十三章 畫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牌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八百七十九 明確認知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八百一十一章 軍大衣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膽猜測第七百九十一章 謀算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立字據第十七章 試刀石第六章 聞雞起舞之人第七百七十章 瑞獸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宴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五十七章 污衊第三百三十八章 山崗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禮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六百零九章 錢與要害第八百六十九章 關東改編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八百八十丈 議定第二百五十章 臺第六百八十章 預防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五百零四章 捷足先登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
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一百三十一章 夏侯尚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嚴舞劍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二十三章 待發第六百三十八章 缺乏神聖第四百七十二章 致良知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九十五章 借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二百二十四章 驅狼吞虎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因第六百五十九章 斷臂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六百章 缺糧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撥第八十章 糧食第四百五十七章 煙火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馬門第三百五十章 授權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一百八十章 程昱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一百零六章 米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號第八百四十三章 動員第二百一十五章 階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二百七十六章 就緒第五百六十章 一錯再錯第十六章 後顧無憂第六百二十三章 仁第五百三十八章 飯還得吃第三章 嚮導官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馬文匡第四百七十一章 賬目第四百八十五章 桑園第二百六十五章 後發制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雙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八百八十五章 關羽渡河第八百零一章 神兵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七百四十二章 丞相計較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計謀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角債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命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二百章 遺憾第五百零四章 捷足先登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軌第七百五十三章 連環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九十三章 畫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牌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八百七十九 明確認知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八百一十一章 軍大衣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膽猜測第七百九十一章 謀算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立字據第十七章 試刀石第六章 聞雞起舞之人第七百七十章 瑞獸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宴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五十七章 污衊第三百三十八章 山崗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禮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六百零九章 錢與要害第八百六十九章 關東改編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八百八十丈 議定第二百五十章 臺第六百八十章 預防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五百零四章 捷足先登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