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引兵趕到,凌操父子出村迎接,孫策見凌家父子精通武藝,使其隨軍征戰。凌家父子熟悉地理,帶大軍抄小路截擊嚴白虎,在西津渡口與嚴白虎相逢。嚴白虎不敢交戰,棄了家眷,往南便逃,身邊只餘嚴興等十餘騎。
會稽太守王朗,接到嚴白虎求救文書,召集手下商議,道:“嚴白虎與我鄰郡,向不犯事,今來信求援,諸位以爲當如何處理?”
郡吏餘姚人虞濯,乃虞翻從兄,立起身來,道:“朝廷興仁義之師,討嚴白虎暴虐之衆,不僅不應援救,正宜擒拿嚴白虎以獻朝廷。若因此惹惱朝廷大軍,以我郡萬餘兵馬,如何抵擋?”
王朗聞言,道:“朝廷大軍得了吳郡,復奪會稽如何應對?”
虞濯道:“劉景升一州之地,尚獻給朝廷,以齊侯文治武功,既然定計欲平揚州,何人能夠抵擋?若與朝廷爲敵,待城破兵敗之時,恐怕性命難保。”
王朗沉吟片刻,道:“既然如此,待設計擒下嚴白虎,再獻地歸降。”
嚴白虎逃到會稽,虞濯出城來接,安置在驛館,擺上酒宴,道:“太守在外辦公務未歸,諸位先行飲食,待明日再相見。”
嚴白虎近日奔波逃命,這下安頓下來,當下喝得大醉,被虞濯帶領士兵,將十餘個醉漢皆捆綁下獄。虞濯辦完此事,前去向王朗報告,道:“嚴白虎等衆皆已擒下,主公宜早歸降,必得厚報。”
王朗聽其言,次日讓虞濯迎接孫策,獻上降書。孫策大喜,使人急報姜述,命令部下急行,到了會稽城外,王朗統領合郡文武出城來接,奉上印授,會稽恢復。
次日,姜述傳來書信,道:“調王朗到京任職,虞濯任吳郡太守,姜亞爲會稽太守,凌操、淩統父子皆到丞相府任職。嚴白虎兄弟即日處斬,從者根據其罪責,由孫策會同文武商議處置方案。”
兩郡平定。孫策奉姜述命令先赴丹陽,丹陽太守吳景聞孫策親至,連忙將其迎到府上。孫策先行了家禮,又去見過舅母等長輩,與吳景在客廳落座。吳景道:“聽聞朝廷取了吳郡、會稽,正欲派人去打探情況,正好伯符來此,可解舅父困惑。”
孫策道:“我部下精兵五萬,太史慈將軍統領水軍兩萬,七萬大軍來攻丹陽,舅父能抵擋乎?”
吳景搖頭說:“只能自縛而降,並無抵擋之力。”
孫策道:“既然不能抵擋,何不舉地而降,可保富貴。”
吳景道:“與齊侯並不熟識,若被閒置奈何?”
孫策道:“齊侯知人善用,以舅父之才,成就豈一郡守乎?”
吳景默然不語,良久方道:“如此,我寫降書,伯符代爲送達。”
孫策笑道:“齊侯現在吳郡,舅父何不親自去獻降書?”
吳景道:“既然如此,我明日便隨伯符啓行。”
孫策道:“我還要去豫章去見堂兄,我寫一封書信,舅父持信去見齊侯。齊侯心繫百姓,重視法度,最恨貪官,若舅父記得這些,必得齊侯賞識。”
舅甥兩人說了半天話,吳景置酒招待,兩人喝得大醉方至。次日一早,孫策向舅父辭行,引領從人徑奔豫章而去。
從丹陽前去豫章,須經鄱陽,左右護衛有熟識地理者,道:“鄱陽有水匪無數,不如走吳郡轉到會稽過境直到豫章。”孫策道:“區區小賊,吾何懼焉!”遂披掛綽槍上馬,護衛共二十騎,出城上路。
卻說孫策向前走了兩日,至第三天近午,過嶺之時,只聽一聲響箭,兩旁轉出數百人來,爲首一人,其人身長七尺,面黃睛赤,形容古怪。叫:“留下買路錢來!”
孫策橫槍立馬笑道:“只要能勝過我,給你錢財也無妨。”賊首怒道:“小子狂妄!”縱馬揮刀,直取孫策。孫策挺槍來迎。兩馬相交,戰二十合,不分勝負。左右親衛皆知孫策勇力,不由暗暗稱奇。賊首見孫策槍法無半點兒滲漏,一刀揮去,孫策閃過,用臂挾住刀竿;孫策復一槍搠去,賊首亦閃過,挾住槍竿。兩個用力一拖,都滾落下馬。兩個棄了刀槍,拳腳相加。賊衆見首領有些不敵,不由發一聲喊,一起衝上前來救。孫策護衛皆是軍中老卒,個個武藝不俗,也不慌急,上前迎上。孫策與賊首放手,各自上馬,取了刀槍,上馬復殺起來。逶迤殺到嶺下,正逢暴雨,兩下各自收兵。
孫策往後走了一程,尋個宿處住下,次日一早再行到山嶺處,賊首又引衆前來,尋孫策對打。孫策道:“昨日戰了一日,未問姓名,可敢報上名來?”
賊首道:“有何不敢,吾滋江人陳武,字子烈。你可敢報上名來?”
孫策哈哈大笑道:“富春人孫策,字伯符。”
陳武打量孫策一會,道:“向聞你跟隨齊侯,如何會來此地?”
孫策道:“要赴豫章見我從兄孫賁。”
陳武上前並不廝打,陪個笑臉道:“所謂不打不相識,我平生最是敬服齊侯,可否爲我引見一下?”
孫策昨日與陳武交手,雖然略遜自己一籌,也是難得的一員勇將,笑道:“齊侯求賢若渴,自可以爲你引見。”
陳武連忙謝了,又請孫策上山飲酒,孫策道:“我急着趕去豫章,待回來時再飲酒不遲。”
陳武道:“既然如此,我引十餘位伴當陪你同去,權當嚮導。”
孫策重新上路,得了陳武之助,路上遇上賊人,皆與陳武相識,一路沒有阻礙。進了豫章城,孫策直奔太守府求見,孫賁聞知孫策來到,連忙出門迎入。孫賁父親早亡,自小在孫堅家寄養,與孫堅情如父子,孫策亦以長兄事之。
孫策說明來意,孫賁既是孫家族人,孫堅又爲孫家族長,孫策說出歸降之事,孫賁自無不允之理。孫賁寫了降書,因爲四境山越人不寧,不敢擅離,讓孫策捎給姜述,派人前來交接。
姜述聽說吳景前來歸降,親出城門迎接,到了客廳落座,吳景要上前行禮,姜述道:“您爲尚香舅父,也是我的長輩,在私我要向您行禮。您此處舉地而獻,爲朝廷建功,也該是我向你行禮。”
吳景此人確實是位能臣,姜述與其交談一陣,對此人甚是賞識,又談論新政諸事,吳景悟性很好,不僅理解很快,還能舉一反三。姜述任其爲青州別駕,爲荀彧助手,待歷練數年,可以獨擋一面,處置一州政事。
繼而孫策傳來消息,孫賁獻地而降,又有陳武投奔。姜述十分高興,任命倉慈爲丹陽太守,閔純爲豫章太守。
四郡歸了姜述,劉瑤坐立不安,聽說姜述在吳郡,帶領張英、樊能、於麋等諸將前去拜見。姜述聽說劉瑤前來,叮囑典韋幾句,晾了劉瑤一段時間,纔去門外迎接劉瑤。
劉瑤跟隨姜述入內,見親衛個個彪悍異常,三步一哨,五步一崗,軍衣鮮明,個個鬥志昂揚,心中暗贊姜述治軍有方。
諸人落座,劉瑤道:“聽聞齊侯徵平四郡,特來致賀。”
姜述笑道:“此彈指之勞,些許小功,不值一提。今瑤公既然來此,正好有一事商議,我欲讓蒯越擔任揚州刺史,改任瑤公任大鴻臚一職,未知瑤公意下如何?”
大鴻臚雖是清職,但是位列九卿,劉瑤自無不允之意,謝道:“在下能力不足,在揚州不足服衆,如今擔此高位,已屬祖蔭福報,多謝齊侯美意。”
姜述道:“既然如此,我即刻讓蒯越隨你前去交接,揚州兵曹一職由孫策擔任,朱治出任九江太守,王朗、薛濯、孫賁皆調到洛陽任職,張英、樊能、於麋等將暫且安排在大將軍府,遇缺再行補職。”
劉瑤方纔擔心去了洛陽任職,部下將被閒置,如今聽姜述起用諸將,更是放下心來,與諸將重又謝過姜述。姜述與劉瑤閒談一會,見劉瑤此人名不符實,才能平平,只能擔任顯貴職務,其纔不可大用。
揚州至此便剩下廬江一郡未下,姜述思索半天,統領親衛五千徑去廬江,前去拜訪陸康。再說陸康此人,性格老而彌姜,最是倔強,聽聞諸郡皆歸朝廷,心中正在猶豫,忽聞姜述統兵前來,心裡不由有些發虛。但是又不能避而不見,若是惹惱了姜述,憑着廬江一郡兵馬,最多抵擋數日,萬難有保全機會。
陸康無奈之下,帶着合郡文武到城門迎接,姜述與陸康客氣數句,徑直引領親衛進城,與陸康到太守府落座。陸康年紀已過五旬,身體也不好,姜述道:“太守年紀已大,可以安心回家養老享福。”
陸康聞言便知想要保全官職已無希望,心裡正在忐忑之時,姜述又道:“聽聞你子、侄孫皆賢,能否讓我一見?”
陸家下一代能拿出手的,也只有陸績一人,再下一代便是陸遜是個人物。陸康聽姜述如此一說,便知姜述對陸家情況瞭如指掌,連忙謝道:“老朽代子侄謝過齊侯。”
姜述又道:“子侄可在府上?”
陸康連忙使人去傳,不一會,進來兩位少年,皆是十五六歲。陸康道:“這是齊侯,你兩人先行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