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城中,張濟已經來到,正在跟李儒商議破馬韓之策。
張濟笑着說道:“文優此計甚妙,只要這封書信送到,韓遂必然起疑。縱然此番馬韓不會交惡,至少韓遂對馬騰已有忌憚,再攻析縣,必然不會全力也。”
李儒微微一笑:“一山不容二虎,從古至今,無有能出其右者。”
“昔日,此二人皆是太師麾下,只不過不未受太師過於重用而已,是故太師東進洛陽之時,並未帶二人一同前往。”
“當時,太師曾留守一名叫洪端的心腹,負責監視二人,隨時向太師彙報西涼情況。”
“只不過,王允設下連環計,誅殺了太師之後,馬騰和韓遂便將洪端殺害,趁機霸佔了西涼和三輔之地。”
“可嘆他二人自以爲是西北之王,卻沒想到太師昔日的佈局,並非是洪端一人,而是佈下了幾十人,暗藏於馬韓二人的軍中。”
“馬騰軍中負責文吏之人,就是太師心腹,前些日子,儒派人與之暗中接觸,發現此人對太師仍是頗爲忠心,於是就定下這條反間計。”
“但是,畢竟事關重大,不得不提防這是馬韓二人之將計就計,是故,儒還必須要確認一下,方能定下退敵之策。”
“好。”張濟很是滿意,笑着說道,“文優辦事,本將甚是放心。”
歷史上,曹操對馬韓施展反間計,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雖說此馬騰非彼馬超,但一山不容二虎的確是事實,馬韓二人反目亦是早晚,所以,張濟對李儒的反間計也很有信心。
李儒對張濟的信任大爲感激,當初,董卓對他雖說也十分信任,但也有一定的防備。
因爲董卓只有一子,早亡,留下一女就是董白。
所以,能接掌董卓基業的,只有董卓的侄子董璜了。
但董璜就是一混球啊,跟董卓都差了十萬八千里,根本不是明主,就知道吃喝玩女人。
李儒自然就不希望董璜接管董卓的基業,曾多次勸董卓將呂布的義子身份,改爲養子身份,畢竟呂布有人主之資。
義子和養子可是不一樣,義子不改姓,不能繼承基業,但養子卻是可以改姓,能夠繼承基業的。
若真是呂布改爲董布,董璜的地位可就危險了,於是,董璜跟李儒之間就更加勢同水火了。
畢竟是親叔侄,因爲這個原因,董卓對李儒也就有所疏遠,更是有所防備。
這件事情,使得李儒對董卓失望之極,開始託病不出,卻在連環計的關鍵時候將董白救出,隱姓埋名起來。
張濟對李儒的信任,登時讓李儒有一種士爲知己者死的感覺,立即說道:“多謝主公,儒必爲主公擊退馬韓。”
“噢。”聽李儒這麼一說,張濟問,“莫非文優已有妙計?”
李儒微微一笑:“其實,就是將這條反間計補充得更完整一些而已。”
一臉的自信,李儒繼續說道:“馬騰性格不穩,自然無法忍受無名之冤,必會帶着韓遂,率軍前來南鄉搦戰。”
“我軍依然堅守不出,主公暗暗派出多名上將,每人統兵兩千,同時進攻韓遂的大營。”
“據我方斥候帶來的消息,韓遂此番來找馬騰,帶了主公特意提到的那位閻行,所以,這是我軍攻克韓遂大營的最好機會。”
“只要韓遂大營被攻克,韓遂必然懷疑是馬騰跟主公勾結,其二人必然反目,主公只需坐收漁翁之利即可。”
“只是。”張濟皺了皺眉,明顯看出了李儒這一條計策中,有一個不足之處,“一旦我軍攻克韓遂大營,消息傳到馬騰那裡,其必然知道中計。”
“若馬騰率軍救韓遂大營也就罷了,萬一馬騰反應過來,知道南鄉城守軍不多,猛攻南鄉,其勢豈非危矣?”
“主公所說不錯。”李儒微微一笑,“以儒對馬騰的瞭解,其人勇也勇了,卻非智謀之人,應該看不出這一戰機。”
“退一步講,就算馬騰能反應過來,猛攻南鄉,城中也有三千守軍,足以支撐到我軍攻破韓遂大營,再來回援。”
“再退一步,就算南鄉城被攻下,但韓遂大營已破,西涼兵力只有半數,而我軍又有析縣虎視眈眈,馬騰大軍亦不敢東進也。”
張濟不得不承認,李儒的這個計策確實很大膽,但是,一旦計策成功之後,不能能解南陽西線的戰局,更能爲西涼和三輔之地埋下一顆地雷。
看着張濟微微皺起了眉頭,李儒朗聲說道:“此計確有風險,還請主公明斷。”
張濟點了點頭,轉首向法正問去:“孝直以爲如何?”
法正含笑點了點頭:“啓稟主公,正以爲此計可行。”
既然法正也認爲可行,張濟就再也沒有疑慮,朗聲說道:“好,既然如此,本將親率六千人馬,再從析縣調四千人馬,分兵五路,進攻韓遂大營。”
“關羽爲一路,趙雲爲二路,本將跟胡車兒爲山路,徐晃爲四路,紀靈爲五路,一鼓作氣,必破韓遂大營。”
李儒大喜,立即說道:“主公英明。”
到這個時候,李儒纔算是對張濟徹底折服,能有如此魄力的主公,能對麾下謀士如此信任的主公,實在太難找了。
而且,李儒對法正也開始有所好奇了,如此年輕,竟然得張濟這麼器重。以張濟對人才的重視程度,法正絕對是大才。
剛纔,李儒在獻這條計策的時候,就一直關注着法正的表情,發現法正一直在認真傾聽,在精彩之處的時候,眼神中閃爍着熠熠精光。
人才聚會,文武皆有,此乃霸主之基本,張濟已經具備了。
能聽從麾下進諫,自身具備分析能力,再配以強大的魄力,這是霸主的基本素質,張濟也已經具備了。
李儒沒有理由不相信,跟着張濟這樣的明主,絕對是一條光明大道。
當然,李儒最擔心的,跟禰衡一樣,就是張濟的子嗣問題。
李儒最希望的是,此戰早早結束,張濟將董白迎娶進門,第一個爲張濟生下一個大胖小子。
如此,西涼一派,將會成爲張濟麾下最具勢力的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