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虛晃一槍

劉和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價掃清了攔在北歸道路上的南匈奴殘部之後,馬不停蹄地直插幷州腹地太原,沿途遇縣而不入,遇城則不攻,短短數日之後,便來到了位於太原郡治所晉陽城西南二十里處的龍山。

直到此時,留守幷州的袁紹外甥高幹才察覺到劉和的闖入,在一陣手忙腳亂之後,卻頹然地發現他根本就無法對付孤軍深入的劉和。

袁紹手下部隊主要分佈在冀州和幷州兩處,而幷州的兵馬尤爲強壯,武將方面起初有顏良和高幹兩位大將,後來袁紹又將文丑和高覽等人也派了過來,文士方面則先後有逢紀、李孚、彭安和王琰等人進入幷州處理政事。

如今顏良和文丑率領三萬大軍前往高柳攻打徐榮,帶走了謀士逢紀和彭安等人,而高幹則率領剩餘的兩萬部隊留守,維持後方的穩定,同時給顏良和文丑提供糧草。

高幹錯誤地推測了劉和與段煨私底下的關係,也高估了白波軍和南匈奴部落的戰力,所以根本沒有想到劉和會在十日之內可以從洛陽城突進到晉陽城外。就在前幾日,細作從洛陽方面傳回的消息還說劉和親率一萬步騎混合的大軍過了開封,進入了兗州陳留的境內。

高幹在歷史上曾經主政幷州多年,除了因爲他是袁紹最喜歡的一個外甥之外,多少還是有些真本事的,否則袁紹也不敢將如此重要的一個職務交於他。

高幹很清楚,劉和這次沒有按照袁紹預謀的路線回援幽州,而是出人預料的選擇了從幷州方向突進,不僅直接威脅到了自己在幷州的地位,而且一旦被他從太原郡突進至雁門郡境內,則顏良和文丑的糧道必然斷絕,接下來還會受到腹背夾擊。危險萬分!

晉陽城內,袁紹手下的一干文武齊聚在刺史府中,大家愁眉苦臉地商議着如何阻截劉和。

高幹陰着臉首先說道:“劉和率軍突然出現在龍山以西,說明他與段煨之間肯定達成了什麼密謀,我已經派出快馬向高柳和鄴城傳去急報,但願一切都還來得及。”

王琰提醒說:“將軍還需派出細作前往界休和白波谷刺探一番,雖然此舉於事無補。卻能弄清楚劉和究竟是如何突破白波軍和於扶羅的層層阻隔。日後袁公若是問起來,我們也有個詳細的交待。”

高幹點頭,同意了王琰的這個提議。

袁紹的小舅子李孚接着說:“元才也不必如此驚慌失措,那劉和雖然行軍迅速。可他麾下也就區區萬騎,根本奈何不了牆高城堅的晉陽,只要死守晉陽,劉和也奈何不了我們!”

高幹狠狠瞪了一眼李孚這個不學無術,只會欺壓百姓的草包,心想舅舅怎麼把這麼個愚蠢的傢伙派來擔任太原郡的太守。

高覽的堂哥高槐乾咳兩聲,說道:“李大人這話有一定道理,如果我們據守晉陽,劉和僅憑麾下騎兵自然是無法奈何我們。可若是他繞晉陽而走。直奔高柳方向而去,我們根本無法阻擋。”

“那我們便在劉和可能行軍的道路上設伏,遲滯他的行軍速度,然後請顏將軍派兵回援,在雁門郡境內將劉和徹底消滅!”

李孚說這話的時候。一臉的得意,似乎提出了很有見地的主意。

衆人皺眉不語,琢磨着李孚的這條建議。

王琰首先打破廳中的沉寂,說道:“袁公當初的謀算是想在劉和回援的路上伏擊他,將之消滅在兗州至冀州的行軍途中。如今劉和出人意料的選擇了從幷州方向突圍,雖然致使袁公的佈置落空,但這未嘗不是我們的機會。顏將軍和文將軍聯手圍攻高柳已有月餘,卻沒有多大進展,既然如此,何不派人與他們取得聯絡,讓其暫時放棄攻打高柳,回師幷州,與我們聯手將劉和剿滅在幷州境內!”

李孚拍手稱讚說:“王從事所言正中要害!高柳守將徐榮雖然善戰,但他也只能據城死守,我們作爲進攻方,來去自如,完全可以暫時停止進攻高柳的作戰,先回頭吃掉劉和的這支孤軍,然後再轉頭繼續進攻高柳。當初三路大軍一起進攻幽州,唯獨我們幷州這一路沒有取得進展,如果我們能把劉和解決掉,不僅軍心士氣大振,而且也算是搶得了頭功!”

高幹不由得多看了李孚急眼,奇怪一向不着四六的李孚今日爲何能有此等見識。

李孚一臉的得意,心想自己剛剛招攬來的那個本地小將果然厲害,提出的這些看法顯然不容衆人反駁。

高覽的另外一位堂兄高平說道:“李大人方纔所言很有道理,我們確實不能自困晉陽,必須派兵在劉和的行軍沿途進行阻攔,爲顏將軍和文將軍的回援爭取一些時間!”

高幹一臉猶豫地說:“道理是沒錯,可想要阻攔劉和麾下騎兵的突進並非易事,我就怕派出去的人少了不夠給他填坑,派出去的人多了之後,晉陽又有失守的危險!”

李孚於是毛遂自薦,聲稱願意獨領三千步兵前往晉陽東北二十里外的汾水上游阻截劉和。

高幹不知道李孚剛剛招攬了郝昭,對於李孚的統兵作戰能力十分懷疑,便委任高平爲主將,李孚爲監軍,撥出五千步兵給高槐,命令高槐在汾水東岸設伏,阻擊劉和渡河。

正當晉陽城內排兵佈陣之時,龍山西側的臨時營寨之內,劉和也正與幾位重要的文武手下商議着接下來的行動方案。

郭嘉首先說道:“這次我們故意逼近晉陽,讓那高幹發現我軍行蹤,估計現在他們肯定已經定下了阻攔遲滯我軍的計劃,只是暫時無法獲悉由誰統兵出城。”

田疇仔細看看行軍地圖,將手指點在汾水附近,補充說道:“不管是誰帶兵,能夠伏擊我軍的最佳地點必然是在汾水東岸。”

趙雲同意田疇的分析,說道:“汾水到了晉陽這一帶,河水便淺了許多,如今已是初秋季節,我軍雖然可以騎馬渡河,但必須捨棄運輸輜重的車輛,而且容易在半渡之中遭受來自兩岸袁軍的夾擊。”

一直在聽大家討論的劉和,向大家解釋說道:“這次我之所要求部隊刻意暴露我軍行蹤,讓高幹有了應對的時間,是有原因的。雖然行軍途中無法收到高柳方向的最新情報,但我估計兄弟們肯定守的十分辛苦,爲了給他們緩口氣,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圍攻高柳至班氏一線的袁軍引回幷州來。”

圍在劉和身邊的幾人都是頭腦靈活之人,聽到這裡便已明白了劉和的良苦用心。

還是第一次參與到這種軍情商議中來的徐晃,有些不解地問道:“公子,請恕卑職多言。若是留守晉陽的高幹死守不出,也不向攻打高柳的顏良和文丑發去回援幷州的命令,反而等到我軍行進至雁門郡之後銜尾追殺上來,與顏良和文丑對我軍形成東西夾擊之勢,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劉和對於徐晃這份未慮勝先慮敗的謹慎比較滿意,點頭說道:“公明提到的這一點,確實很致命。幸好奉孝早有考慮和佈置,今日便讓他將我們此次進入幷州的全盤計劃告訴大家。”

徐晃聽了劉和這話,心頭一震,明白自己臨機能夠想到的問題,劉和手下的謀士似乎早在出洛陽之前就有預測。

郭嘉語氣平靜的告訴衆人:“我們這次前來晉陽,其實是虛晃一槍!不管太原郡周圍的袁軍如何算計和佈置,他們的圖謀最終根本無法實現,因爲我們只要將顏良和文丑調回幷州,就會立即向西進入西河郡,然後沿着黃河東岸一路向北進入定襄郡,從鮮卑人控制的地區返回馬城!”

田疇接着補充說道:“敝人當初奉太傅大人之命,曾和鮮于明輝將軍取道北方前往長安,對於幷州北方的地形和道路比較熟悉,這次我將引導大軍穿越西河、定襄和雲中三郡,最終沿着歠仇水返回馬城!”

一直不曾開口的張郃詢問田疇:“不知子泰可有把握避開鮮卑人的主力部隊?既然要繞道定襄和雲中,就是不願與袁軍主力在幷州境內消耗兵力,若是被鮮卑人纏住,那就事與願違,南轅北轍了。”

張郃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畢竟幷州北方的形勢連年都在發生變化,萬一當初田疇走過的“活路”變成了一條危機四伏的“死路”,結果劉和一頭撞進鮮卑人扎堆的地方,可真就悲催了。

趙雲反覆衡量利弊得失,最後肯定的說:“我認爲繞道定襄的部署可行,就算到時候真的遇到危險,我們只要將馬車之類的輜重捨棄,憑藉幽州騎兵的突擊能力,就算來個三五萬鮮卑人,他們一樣攔不住我們!”

趙雲作爲幽州騎兵的主將,一向行事穩重又不乏大膽激進的動作,既然他敢這麼說,那就說明至少有七成以上的把握,衆將於是不在這個話題上多做爭論,轉而商議如何在北上定襄之前狠狠折騰高幹一番,順手再弄點實惠的好處。

劉和給大家定下一個原則,就是小打小鬧可以,但絕對不能讓主力部隊受損過重,同時也不可給幷州百姓帶來麻煩。

急於證明自己,立功心切的徐晃急忙開動腦筋,想要在逗留晉陽的這段時間掙下一份表現。

第268章 海陽水師第488章 巨大吸引第349章 隱真示假第288章 處置第244章 南皮之戰第262章 藍第497章 耳目一新(上)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347章 再見重騎兵!第184章 兵至霸陵第133章 大練兵(下)第54章 慾壑難填第136章 分官咯第191章 激戰長安(上)第102章 三進三出(中)第323章 掘渠填河第84章 走馬上任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274章 變生聖水河第377章 春將近第529章 袁譚西逃第229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358章 滾!第531章 堂皇向南第295章 密會居庸關(下)第429章 網開一面第436章 勸說第82章 沙場秋點兵第30章 一羣臭皮匠第378章 入谷第105章 艱難脫險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5章 巧舌如簧第357章 讓袁紹放點血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30章 一羣臭皮匠第467章 四方震動(中)第480章 偷雞不成第226章 形勢緊迫第263章 強國五要第455章 車中佈局第221章 虛晃一槍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509章 隱謀第33章 夜襲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152章 強硬第334章 美味小點心第368章 碧波萬頃可爲路第520章 北方錢行(下)第438章 噩耗不斷第530章 軻比能之死第138章 霸氣側漏公孫度第207章 人才大豐收第79章 這是要弄啥第20章 土鱉的志氣第387章 子龍入洛陽第193章 激戰長安(下)第300章 如此最好第181章 洛陽之殤第539章 政教合體第439章 鄴城之危第380章 魂淡啊,魂淡!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173章 董賊死,岳父危第328章 曹操的決斷第76章 分席議事第87章 子龍督糧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258章 監察署與司令署第153章 小城匿大軍第468章 四方震動(下)第514章 郭賈合謀第70章 如此打臉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130章 神射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402章 中庸劉表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8章 汗毛倒豎第422章 夫餘人不憨第85章 勾結第500章 幷州爺們,雄起!第476章 補天裂第352章 血色雙旗第487章 奇怪的病人第145章 流民與土地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91章 三殺令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124章 慎重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98章 重任第380章 魂淡啊,魂淡!第339章 迴歸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91章 三殺令第455章 車中佈局第432章 洛陽百姓不好惹
第268章 海陽水師第488章 巨大吸引第349章 隱真示假第288章 處置第244章 南皮之戰第262章 藍第497章 耳目一新(上)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347章 再見重騎兵!第184章 兵至霸陵第133章 大練兵(下)第54章 慾壑難填第136章 分官咯第191章 激戰長安(上)第102章 三進三出(中)第323章 掘渠填河第84章 走馬上任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274章 變生聖水河第377章 春將近第529章 袁譚西逃第229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358章 滾!第531章 堂皇向南第295章 密會居庸關(下)第429章 網開一面第436章 勸說第82章 沙場秋點兵第30章 一羣臭皮匠第378章 入谷第105章 艱難脫險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5章 巧舌如簧第357章 讓袁紹放點血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30章 一羣臭皮匠第467章 四方震動(中)第480章 偷雞不成第226章 形勢緊迫第263章 強國五要第455章 車中佈局第221章 虛晃一槍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509章 隱謀第33章 夜襲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152章 強硬第334章 美味小點心第368章 碧波萬頃可爲路第520章 北方錢行(下)第438章 噩耗不斷第530章 軻比能之死第138章 霸氣側漏公孫度第207章 人才大豐收第79章 這是要弄啥第20章 土鱉的志氣第387章 子龍入洛陽第193章 激戰長安(下)第300章 如此最好第181章 洛陽之殤第539章 政教合體第439章 鄴城之危第380章 魂淡啊,魂淡!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173章 董賊死,岳父危第328章 曹操的決斷第76章 分席議事第87章 子龍督糧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258章 監察署與司令署第153章 小城匿大軍第468章 四方震動(下)第514章 郭賈合謀第70章 如此打臉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130章 神射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402章 中庸劉表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8章 汗毛倒豎第422章 夫餘人不憨第85章 勾結第500章 幷州爺們,雄起!第476章 補天裂第352章 血色雙旗第487章 奇怪的病人第145章 流民與土地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91章 三殺令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124章 慎重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98章 重任第380章 魂淡啊,魂淡!第339章 迴歸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91章 三殺令第455章 車中佈局第432章 洛陽百姓不好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