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見張合

九月初的時候,前往鄴城和南皮送信的審配、閔純二人送回消息,告知袁紹和公孫瓚已經答應參加在信都舉行的會盟。作爲這件事情的發起人,劉和劉公子終於動身離開了已經逗留超過一月的高邑,在三千騎兵的護衛下,浩浩蕩蕩地向着安平信都而來。

審配和閔純二人暫時留在袁營和公孫瓚處,等到會盟時則陪同雙方來人直接前往信都。

信都位於安平國的中部,是昔日安平王劉續的王城所在。

延光元年,章帝之孫劉得被封爲安平王,在信都郡建立安平王國,下轄阜城、饒陽、安平、南宮、深澤、武邑等縣,治所便在信都城內。劉得死後,兒子劉續繼位。中平元年春,黃巾亂起,劉續被義軍俘虜,後來被朝廷贖回後因犯大逆不道罪被殺,隨後安平國被廢除。

如今的安平國,只是人們習慣性的稱呼,其實國內的百姓早在黃巾亂起之後便四散逃離,如今十去其七,成了冀州受損最重的一個郡。

正因如此,所以當劉和開口向韓馥討要安平時,韓馥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對於韓馥而言,只要能將完整的中山國和常山國握在手中,另外再將大陸澤以北的鉅鹿郡北部控制着,他就很滿足了。

伴隨劉和同行的三千騎兵,便是騎都尉鮮于輔南下迎接劉和視帶過來的那一支,原本停留在高邑城外等候劉和北歸,這次卻是被劉和拐帶着向東而行。

騎在馬上的劉和終於體會到了前呼後擁的感覺,他時不時的像個暴發戶一般扭頭回望這支暫時屬於自己的隊伍,心中想的則是三千騎兵便有如此駭人的聲勢,以後要是跟公孫瓚的數萬大軍對陣,哪得需要多麼強大的一個心臟才能做到臨陣不懼,處變不驚?

從丹水出來之後便一直跟隨在劉和身側的二十名申息軍士兵,這次依然作爲劉和的貼身侍衛簇擁在劉和的身邊。

雖然二十人相對於三千人顯得那麼單薄和弱小,可這些士卒一點也不覺得比別人矮了一頭,反倒是高昂着頭顱,一副拽拽的樣子。

在他們看來,三千騎兵不過如此。有什麼好牛逼的?不就是人多了一些麼,咱又不是沒見過大場面。想當初,關東(虎牢關以東)數十萬大軍聯合起來圍攻洛陽那會兒,咱也沒怕過誰!

因爲從高邑前往信都的路程較近,只有一百六十餘里,所以劉和這一路上行進的並不着急,而是將千秋亭、五成陌、癭陶、薄落亭、堂陽、扶柳等地挨個看了一遍。

隊伍走到薄落亭的時候,劉和還專門拜會了一下韓馥部將張郃。

出於長遠考慮,這次劉和返回幽州時,並沒有打算將韓馥手下最頂用的沮授和張郃二人挖走。這倆人若是離開了韓馥,只怕不出半年,冀州的形勢就要發生變化,說不定韓馥又會動搖堅守的決心,賤兮兮地向袁紹投靠。

韓馥暫時不能倒,劉和需要他守在冀州牽制着袁紹和公孫瓚,爲自己返回幽州幫助老爹鞏固地盤爭取時間。

駐守薄落亭的張郃得知劉和公子前來,很熱情地出營十里相迎,雙方見面之後也是恭敬有加,張郃對劉和開口稱“特使”,閉口喊“公子”,結交的心思十分明顯。

說起來,如今劉虞與韓馥的關係有些複雜,說是盟友吧,可韓馥需要仰仗着劉虞幫他撐腰;說是主從吧,可兩人最重要的職務都是平級的州牧,而且還同病相憐地沒有完全控制住本州全境。至於所謂的太傅和中丞這種朝廷職務,充其量也就是人前顯擺時纔會提及。

如今有劉和在中間穿針引線,劉虞與韓馥不用直接見面,倒是省去了許多麻煩。

靠近張郃營寨時,劉和命令鮮于輔將三千騎兵停駐下來,他只帶了王越師徒三人和二十名近衛前往營內。

雖說如今兩家關係和睦,但該避諱的事情還是需要注意。三千騎兵已經足夠引人警惕了,如過靠得太近,只怕有心人還以爲劉和這是想要怎麼地呢。

入得大營之內,張郃親自陪着劉和參觀了士兵訓練的地方、儲藏糧草軍需的倉庫、製作防守軍械的作坊,以及最爲精銳的‘大戟士’操練。

參觀結束之後,劉和一臉佩服地對張郃說道:“早就聽人說張將軍善於練兵,精於排兵佈陣、安營立寨,今日入營一觀,誠不虛也!”

張郃今年已經年過三旬,身材高大魁梧、虎背猿臂,一看便是非常職業的軍人,他對劉和的讚揚表示了感謝,卻顯得不驕不躁,很有大將之風。

“郃雖率軍在外,卻也聽說公子爲了冀州之事而操勞辛苦,若非公子在韓州牧面前極力保薦在下,末將只怕也無法安心在這邊與袁本初對抗。”

“將軍忠勇大義,憑一己之力而獨守薄落亭,力挫袁紹麾下猛將顏良、文丑和麴義等人的輪番攻擊,僅此一戰,便可使將軍之名傳遍冀州。和雖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卻也對將軍的這份堅持和膽略折服!”

“不知公子此去信都,將如何處置冀州如今之局面?”

“實不相瞞,除了協調三方劃定停戰界線之外,其餘的事情還只是我個人的一些構想,具體能否實現,卻要看到時候袁紹和公孫瓚的態度。”

“不知公子臨走之前還有何話教我?”

“吾已向家父去信,請他和韓州牧一起上奏朝廷,表你爲建忠將軍,今後還請將軍坐鎮冀州,莫讓野心之輩打着匡扶社稷的旗號行那割據稱霸之事!”

張郃聞聽劉和此言,心頭一震,急忙抱拳說道:“多謝公子擡愛!郃將謹記公子今日之言,只爲漢室社稷鎮守冀州!”

建忠將軍雖然只是從四品的雜號將軍,可一旦授予張郃,他的身份便從別部司馬一躍成爲了與公孫瓚同樣地位的實權將軍,就算韓馥今後也無法剝奪他的兵權。若是張郃懷有野心,甚至可以效仿公孫瓚那樣,自己拉起一支隊伍來,然後佔住一塊地盤,從此也成爲亂世當中的一個軍閥。

漢末亂世,將軍封表雖然略顯混亂,雜號將軍聽着也沒有四徵、四鎮、四安、四平那樣的重將軍名頭響亮,但也不是誰都能夠領受。

比如老曹在討董會盟時,才被暫時封了一個奮武將軍的稱號,而衆多的三國名將基本上都是領着雜號將軍的頭銜,很多人一輩子也達不到重將軍那樣的位置。

安撫和拉攏了張郃之後,劉和繼續向東而行,數日之間便抵達了信都。經過幾日的踩點,劉和最終將會盟的地方選在了信都城外一處名叫龍巖的地方。

龍巖距離信都城不過十數裡,此地河水縈迴,修竹暢茂,喬木蓊翠,當中有一座形如交椅的石山,峻峭拔兀。此山頂端平坦,林木叢叢,半山間有一山洞,洞口如龍口狀,龍巖由此而得名。

劉和選中這裡,卻是因爲山頂之上地勢平坦,可以容得下多人齊聚,加之視野開闊,上山的道路也有數條,這樣會盟各方帶來的衛隊便可以按照方位駐紮于山下,還能清楚地觀察到山頂上的情形,既消除了各方戒心,又便於安置人員。

從高邑城中隨劉和同來的還有沮授,他這一路上都在纏着劉和打聽一些事情,比如劉和偶爾說漏嘴的丹水民變、段煨爲何與李傕關係不睦、劉和前往幽州到底是要傳什麼旨意等等。

劉和雖然有心想要告訴沮授一些勁爆的內幕消息,可一想到這個老傢伙也是個倔強執拗之人,萬一說出來之後被他嘮叨訓斥,豈不是自討苦吃,所以暫時打消了這樣的念頭。

事情籌備的差不多時,李嚴派人從真定送來的信到了劉和手上,他看了之後十分開心,居然有些激動地念叨:“我那個去啊,老子的武將運終於要開啓了!”

劉和將趙全寫給趙雲的親筆書信交到王越手上,請他本人親自出馬,前往南皮一趟,無論如何都要將趙全的信送到趙雲手上。

王越本是劉和保命的最後一張底牌,自從在後馮村相遇之後便極少離開劉和身側,這次爲了能夠挖到趙雲,劉和居然連史阿和丁況兩人都不放心,而是直接委託王越來辦理此事,足以證明他對趙雲是何等的看重。

不重視不行啊!如果劉和現在不抓緊時間行動,等到桃子三兄弟隨着田楷從令支來了南皮,劉大耳這貨若是纏上了趙雲,只怕是“凶多吉少”,眼看快要煮熟的鴨子說不定會飛進別人碗裡去。

別人不知趙雲的作用,作爲穿越者的劉和卻是心知肚明。三國武將無數,排名前十的個個都很厲害,可惟獨趙雲武藝高強、有勇有謀,任何時候都不急躁,屬於穩定度和忠誠度極高的一個。只要擁有趙雲一人,劉和便有信心在三年之內幫助老爹幹掉公孫瓚。

更重要的是,趙雲今年才二十三歲,屬於可塑性最強的階段,只要今後跟在劉和身邊幾年,接受一些後世的先進軍事思想和作戰理念的薰陶,他必定會成爲超級恐怖的存在。

劉大耳朵雖然喜歡趙雲,可一輩子也就把他當成侍衛長來使用,在涉及重大戰役時,從來沒有讓趙雲擔任過主帥;而當趙雲力勸他不要率軍攻吳時,劉備也是置若罔聞,沒有真心拿趙雲當自家兄弟。

說白了,劉備待關羽和張飛是以兄弟的心態,待趙雲卻是以家將的心態,這能一樣麼?

就連後來的諸葛亮,也是看不上趙雲平民武人的出身,在街亭之戰時,寧可讓文官馬謖擔任主將鎮守一方,卻讓趙雲和鄧芝率領少數部隊充當迷惑曹軍的幌子。

若是將趙雲和馬謖對調一下,街亭之戰能敗的這麼慘?

明明是一把絕世好劍,落在不會使用的人手裡,頂多也就是看着厲害……

第533章 腥風血雨未曾見第87章 子龍督糧第367章 謠言第248章 北訪(下)第77章 謀定第77章 謀定第353章 子龍會意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528章 安置黑山軍第283章 搬家前後第378章 入谷第210章 圍剿暗流第226章 形勢緊迫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236章 初冬夜談(下)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388章 有些事只可意會第63章 公子犯二第77章 謀定第346章 分進合擊第49章 健身體操第350章 大戰開始第97章 危急關頭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349章 隱真示假第507章 管殺還管埋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第367章 謠言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50章 本公子記住你了第33章 夜襲第371章 歸順第510章 忠良身後事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476章 補天裂第11章 人生第一仗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382章 兩塊老薑都很辣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197章 當仁不讓第86章 閻柔的算計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463章 種馬前奏第288章 處置第252章 好大一筆年貨第35章 烈火燎原第219章 入晉第一戰第437章 內訌與分裂第172章 遲來的任命第467章 四方震動(中)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320章 封城第362章 打出來的和談第474章 心懷天下第441章 滿盤皆輸(上)第143章 挑撥,抹黑!第195章 高瞻遠矚四零零章 單福之能第482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280章 東海水晶第539章 政教合體第184章 兵至霸陵第489章 英雄與劊子手第288章 處置第255章 公孫氏落幕(上)第437章 內訌與分裂第87章 子龍督糧第229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434章 文丑戰典韋第346章 分進合擊第232章 請鱉入甕第443章 滿盤皆輸(下)第252章 好大一筆年貨第160章 若有下次,絕不輕饒!第54章 慾壑難填第71章 各種黑第89章 殺伐果斷第468章 四方震動(下)第1章 猥瑣大公子第173章 董賊死,岳父危第179章 鳥朝上,萬萬年第258章 監察署與司令署第4章 超級驚喜第489章 英雄與劊子手第21章 公子練兵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453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5章 烈火燎原第234章 初冬夜談(上)第229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19章 見財眼開第70章 如此打臉第87章 子龍督糧第73章 爭執與分裂第339章 迴歸第199章 超級女秘書
第533章 腥風血雨未曾見第87章 子龍督糧第367章 謠言第248章 北訪(下)第77章 謀定第77章 謀定第353章 子龍會意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528章 安置黑山軍第283章 搬家前後第378章 入谷第210章 圍剿暗流第226章 形勢緊迫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236章 初冬夜談(下)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388章 有些事只可意會第63章 公子犯二第77章 謀定第346章 分進合擊第49章 健身體操第350章 大戰開始第97章 危急關頭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349章 隱真示假第507章 管殺還管埋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第367章 謠言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50章 本公子記住你了第33章 夜襲第371章 歸順第510章 忠良身後事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476章 補天裂第11章 人生第一仗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382章 兩塊老薑都很辣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197章 當仁不讓第86章 閻柔的算計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463章 種馬前奏第288章 處置第252章 好大一筆年貨第35章 烈火燎原第219章 入晉第一戰第437章 內訌與分裂第172章 遲來的任命第467章 四方震動(中)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320章 封城第362章 打出來的和談第474章 心懷天下第441章 滿盤皆輸(上)第143章 挑撥,抹黑!第195章 高瞻遠矚四零零章 單福之能第482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280章 東海水晶第539章 政教合體第184章 兵至霸陵第489章 英雄與劊子手第288章 處置第255章 公孫氏落幕(上)第437章 內訌與分裂第87章 子龍督糧第229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434章 文丑戰典韋第346章 分進合擊第232章 請鱉入甕第443章 滿盤皆輸(下)第252章 好大一筆年貨第160章 若有下次,絕不輕饒!第54章 慾壑難填第71章 各種黑第89章 殺伐果斷第468章 四方震動(下)第1章 猥瑣大公子第173章 董賊死,岳父危第179章 鳥朝上,萬萬年第258章 監察署與司令署第4章 超級驚喜第489章 英雄與劊子手第21章 公子練兵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453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5章 烈火燎原第234章 初冬夜談(上)第229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19章 見財眼開第70章 如此打臉第87章 子龍督糧第73章 爭執與分裂第339章 迴歸第199章 超級女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