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空城計

襄陽城內,劉備別院之中。

一個髮鬚皆白的老人,正有氣無力的躺在木牀之上,雖然天氣尚暖,但是此時的牀榻之上已經鋪蓋了一層棉被。

仔細看去,這個垂垂老矣的老人,竟然是荊州牧劉備。

此時劉備牀邊,諸葛亮、孫乾、馬謖等幾人正屹立在一旁。

“主公,好點了沒有?”諸葛亮從一旁的侍女手中接過一碗藥湯,一勺一勺的喂劉備服下,然後望着劉備問道。

劉備慢慢喝完藥湯,一雙渾濁的眼睛緩緩睜開,打量着周邊的這些文臣!

自從夷陵之戰後,他意氣消沉,本來就已經蒼老的面孔,此時顯得更加疲倦,滿臉的皺紋,更加襯托出蒼老。所有人都知道,劉備的逝去,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你們都來了?”劉備在諸葛亮的攙扶下,慢慢的起身,斜依在木牀的靠背之上,諸葛亮急忙從一旁拉起一牀棉被,細心的放置在劉備身後。

“軍師,悔不該未聽你之言,夷陵大敗,劉備此時已經是襄陽罪人了!”劉備一句話剛剛出口,身體頓時猛地咳嗽了一聲,整個人朝前方傾斜起來。

“主公,何出此言,還是保重身體爲要,襄陽城,還是有崛起機會的!”諸葛亮見劉備如此說,低聲勸慰道。

劉備乏力的擺了擺手:“不用騙我了!這一場仗之後,我什麼都看透了!軍師,你去將我那個不成器的禪兒找來,另外再叫來張苞將軍和廖化將軍!”

“是!”諸葛亮見劉備突然如此,內心猛地一顫,看劉備的樣子,難道是......

衆人都模糊的看出了劉備的打算,紛紛低頭,不再言語。

諸葛亮朝門口吩咐了幾句,幾個侍衛急速的離去。

不多時,張苞、廖化護衛着一個十歲左右的胖乎乎的孩子來到堂內。

“參見主公,參見軍師!”兩人急忙下拜,身旁的孩子迷糊的看着面色淒涼的衆人,怯生生的站在一旁,不敢上前。

“禪兒,過來!”劉備看劉禪已經來到,衝着劉禪招了招手。

見劉備呼喚,劉禪纔敢慢慢上前。

“參見父親!”劉禪在牀前跪拜一下,然後在諸葛亮的指示下,坐在牀邊,他兩手不停的擺弄着衣角,低着頭,小臉因爲緊張顯得分外漲紅。

“軍師,這是劉備不成器的兒子!”劉備看着劉禪懦弱的樣子,有些痛心疾首:“劉備英雄一世,兒子卻如此不濟。奈何造化弄人啊!”劉備拉着劉禪肉嘟嘟的小手,有些不捨的說道:“事已至此,如果軍師覺得禪兒可以扶持,我就將禪兒交託給你,尊軍師爲父,如果......”劉備咳嗽了一聲,緊接着說道:“如果,禪兒愚鈍,軍師可自立......自立爲......襄陽之主!”

劉備一句話說完,不再繼續言語,似乎用盡了畢生力氣。

“主公,萬萬不可啊!”見劉備如此說,諸葛亮大吃一驚,急忙俯首在地:“主公知遇之恩,諸葛亮萬死不足回報。如果有朝一日主公不在,諸葛亮定然全力

輔佐小公子,重振襄陽聲威!”

此時的諸葛亮,後背汗如雨下,不知道是因爲緊張還是因爲恐懼,他俯身在地,朝着劉備不斷的叩首。

見諸葛亮如此,劉備的臉上稍微有些血色,他眼睛滾動了幾下,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軍師,起來吧!萬萬不要如此。你......”劉備還未說完,突然屋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報!城門急報,樊城文聘盡起大軍,一路大張旗鼓,朝襄陽城殺來,此時距離城門已經不足十里!”隨着腳步聲,一個士兵大步的奔到堂前門外,聲色急促的向劉備彙報。

果然來了。

猛地聽到急報,諸葛亮與孫乾相視一望,曹操到底是忍不住了啊。

聽到大軍前來的消息,劉備朝牀邊的幾人揮了揮手:“都去迎戰去吧,禪兒留下來陪陪我就好了!”

“主公保重!”因爲事態緊急,一干文臣武將不敢猶豫,在諸葛亮的帶領下,一起離開了劉備的別府。

諸葛亮在前,心思急速的轉動着。此時霍峻已死,趙雲與兩個兒子正在西部防禦上庸,城內能調動武將的只有張苞與廖化兩人。

“張苞將軍,你持我的手令,去營中調五千兵馬,埋伏在城外左邊山地之處,一旦看到我的進攻號令,即刻進攻!”諸葛亮從身上摸出一道手令,遞給身旁的張苞。

“遵命!”張苞此時已經成人,手持一杆長矛,頗有其父張飛的風采。他拿着諸葛亮的調令,大步離去。

“廖化將軍,你持我的手令,去營中調五千兵馬,埋伏在城外右側的江邊,一旦看到我進攻的號令,即刻進攻!”諸葛亮又拿出一道手令,遞給廖化。

與張苞不同,廖化此時顯得有些猶豫不決。

他遲疑的接過手令:“軍師,城內只有一萬多人的士兵,張苞將軍帶走五千,我再帶走五千,城內如何防守?”

“這個不用你擔憂,只管埋伏就是!”諸葛亮看了一眼廖化,沒有回答。

“接令!”廖化見諸葛亮如此,也不再遲疑,咬牙接過令牌而去。

“馬謖,你現在將城內剩餘的士兵集合到城門附近隱藏,等我號令出擊!孫乾你按照我計劃的事項前去準備,速度一定要快!”諸葛亮最後朝孫乾與馬謖拱了拱手,然後自己帶領幾個侍衛朝着城門奔去。

城內還剩餘三千從夷陵退回來的殘軍,這些士兵現在不是病就是傷,如何能當做防守之兵?馬謖看着急速離開諸葛亮與孫乾,也不知道他們具體是怎麼安排的,只得先按吩咐,將這些士兵全部號召起來,朝着城門開去。

一個時辰之後,馬謖帶領着三千士兵趕赴到城門附近準備佈防,不想卻意外的看到城門大開,一條大路筆直的通向城外,順着道路,依稀可以看到城外遠處的幾棵老樹。

難道說,城門已經被攻克了?

不對?

馬謖再次將目光停留在城牆之上。此時的襄陽城頭,諸葛亮一身羽衣,頭戴高冠,心平氣淡的坐在上方。四周幾個書童拿下蒲

扇,爲其遮擋太陽,一陣悠悠揚揚的琴聲從城頭飄下,諸葛亮此時竟然在城上撫琴!

軍師到底是做何打算?

馬謖雖然充滿不解,但是卻知道用兵之道,他安排身後士兵全部埋伏在附近民居的院牆周圍,緊張的注視着戰局的發展。

陽光越來越火辣!

樹梢無風自動!

一滴滴汗水慢慢的從馬謖的額頭滴落,遠處,一陣雷鳴般的馬蹄聲,由遠及近,攜帶着電閃雷鳴般的嘶吼,響徹在每個人的耳中。

文聘的大軍,到了!

城外灰塵遮天蔽日,兩萬曹軍在文聘與司馬懿的帶領下,列着整齊的方陣,朝着襄陽城發起了衝鋒!

司馬懿剛剛到達樊城不久,就得到了劉備兵敗,退回襄陽的消息。此時襄陽城正是兵力最虛弱的時刻,所以司馬懿毫不猶豫,立刻鼓動文聘全軍出擊,準備趁所有人都不注意的時候,一舉拿下襄陽城。

此時,文聘在前,司馬懿在後,兩人一起策馬,帶領着大軍殺到襄陽城下。

“報!文將軍,前方襄陽城城門大開,是進是退,還望將軍定奪!”一個身穿曹軍軍服的士兵口中高喊着向文聘彙報。

“什麼?”文聘聽罷,頓時勒住戰馬,狐疑的看着前方。

“司馬先生,你看襄陽城!”文聘騎馬站定,用馬鞭指着襄陽的大門,問道身後的司馬懿。

司馬懿順着文聘所指之處看去,果然如士兵彙報,襄陽城城門大開,沒有任何士兵防守,連帶城門之下的吊橋都被放下,這簡直就是在歡迎曹軍進城的模樣。

“文將軍,我們上前看一下!”司馬懿見此情形,腦海中閃現出無數的陰謀詭計,他不敢託大,急忙叫上文聘。

兩人在幾十名侍衛的護送下,慢慢的來到襄陽城下。

城門之上,一曲若有若無的琴聲悠悠揚揚的飄了下來,令前來征戰的文聘大爲不解。

“撫琴的是諸葛亮?”司馬懿擡起頭,細看了一下,驚訝的說道。

“有什麼問題嗎?”文聘見司馬懿驚訝,出口問道。

“將軍有所不知,諸葛亮善用詭計,此時琴聲平緩,無任何殺伐之意,而且城門又大開,如果估計不錯,城內定然已經設伏!諸葛亮此番早有防備,我等不妨先撤兵爲妙!”司馬懿越聽心越驚,諸葛亮的威名,如同夢魘一般纏繞在他心田,讓他不敢有任何大意。

“劉備大敗,趙雲被罷黜,城內最多一萬士兵,襄陽城此時不取,更待何時!司馬先生,莫要亂我軍心!”文聘見司馬懿如此膽怯,大爲不喜,他自行退回大軍,開始準備調兵遣將!

“文將軍,不可莽撞!諸葛亮善用詭計,如果將軍不信,可以先派遣五千人作爲先鋒,有沒有埋伏,一試可知!”司馬懿見文聘執意進攻,思索了一下,開口說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

司馬懿的主意是,如果五千人順利進城,那麼就說明諸葛亮在故弄玄虛,可以一鼓作氣拿下襄陽,如果失敗,在城外的大軍也可以從容脫身!

(本章完)

第一百章 成都風雲第兩百零二章 秦軍攪局第七十一章 和談第二百章 香消玉殞第一百六十二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士之言第一百六十一章 時機到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至死不渝第一章 史外來客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鄭城下第三十五章 長沙學院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鄭城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雙英戰天水(二)第六十章 退走第一百九十五章 秦成話天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曹軍渡河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延之威第五十四章 城破第一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計第二百二十八章 空城計第九十三章 迎頭痛擊第一百二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六十七章 從零開始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分兩路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燒連營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六十八章 未知的歷史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定軍山第二十一章 永安防守戰(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百鳥朝鳳槍第二百一十九章 百鳥朝鳳槍第一百八十四章 曹操上當第十三章 搶先出手第一百九十一章 勝負已定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打關口第一百九十八章 江邊攔截第三十一章 劃分荊州第一百零五章 下一步的打算第二百零五章 假戲真做第一百三十七章 虎落天水第十四章 第一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再見司馬懿第七章 引君入甕第七十五章 劍指雲南第八十六章 重回廣安第九十一章 廣漢血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試探第二百六十章 最後的屏障第一百四十章 援助馬超第二百一十九章 百鳥朝鳳槍第五十九章 嚴顏的反擊第四十四章 記憶中的那片藍天第一百一十五章 漢中亂象第二百二十四章 夷陵與夷道第三十一章 劃分荊州第三十七章 機會第二章 一個怪老頭第二十六章 龐統話天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你敢要嗎第七章 引君入甕第一百九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三十七章 機會第七十章 襄陽來人第八十六章 重回廣安第九十章 兵發廣漢第一百八十五章 整軍再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士之言第五十二章 激戰達州第二百零三章 各自的心思第九十九章 成都鏖戰第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一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計第二百三十一章 垂死掙扎第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虎歸位第十九章 再出奇策上架感言第七十章 襄陽來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困獸之爭第二百七十二章 曹丕篡漢第二百六十三章 七步成詩第七章 引君入甕第一百二十章 取捨之間第七十一章 和談第五十六章 搶時間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二百五十四章 深陷泥潭第十章 入主桂陽第二百二十四章 夷陵與夷道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士之言一百八十二章 猛攻子午谷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錘定輸贏第五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二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三章 潛龍在淵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軍山之末第一百二十六章 潼關之戰的起因第三十五章 長沙學院二百四十一章 各自謀劃
第一百章 成都風雲第兩百零二章 秦軍攪局第七十一章 和談第二百章 香消玉殞第一百六十二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士之言第一百六十一章 時機到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至死不渝第一章 史外來客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鄭城下第三十五章 長沙學院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鄭城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雙英戰天水(二)第六十章 退走第一百九十五章 秦成話天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曹軍渡河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延之威第五十四章 城破第一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計第二百二十八章 空城計第九十三章 迎頭痛擊第一百二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六十七章 從零開始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分兩路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燒連營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六十八章 未知的歷史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定軍山第二十一章 永安防守戰(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百鳥朝鳳槍第二百一十九章 百鳥朝鳳槍第一百八十四章 曹操上當第十三章 搶先出手第一百九十一章 勝負已定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打關口第一百九十八章 江邊攔截第三十一章 劃分荊州第一百零五章 下一步的打算第二百零五章 假戲真做第一百三十七章 虎落天水第十四章 第一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再見司馬懿第七章 引君入甕第七十五章 劍指雲南第八十六章 重回廣安第九十一章 廣漢血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試探第二百六十章 最後的屏障第一百四十章 援助馬超第二百一十九章 百鳥朝鳳槍第五十九章 嚴顏的反擊第四十四章 記憶中的那片藍天第一百一十五章 漢中亂象第二百二十四章 夷陵與夷道第三十一章 劃分荊州第三十七章 機會第二章 一個怪老頭第二十六章 龐統話天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你敢要嗎第七章 引君入甕第一百九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三十七章 機會第七十章 襄陽來人第八十六章 重回廣安第九十章 兵發廣漢第一百八十五章 整軍再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士之言第五十二章 激戰達州第二百零三章 各自的心思第九十九章 成都鏖戰第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一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計第二百三十一章 垂死掙扎第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虎歸位第十九章 再出奇策上架感言第七十章 襄陽來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困獸之爭第二百七十二章 曹丕篡漢第二百六十三章 七步成詩第七章 引君入甕第一百二十章 取捨之間第七十一章 和談第五十六章 搶時間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二百五十四章 深陷泥潭第十章 入主桂陽第二百二十四章 夷陵與夷道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士之言一百八十二章 猛攻子午谷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錘定輸贏第五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二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三章 潛龍在淵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軍山之末第一百二十六章 潼關之戰的起因第三十五章 長沙學院二百四十一章 各自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