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郡府一見

聽到這裡,申元有幾分驚詫,因爲夕陽縣位於平剛西南方向,一旦此處淪入賊手,右北平郡南部便算全部淪陷,不僅如此,甚至還會形成對右北平郡郡府的夾擊之勢。當然,讓他更爲之擔心的,還是一旦平剛縣西邊淪陷之後,自己返回州府的道路受阻,行程必然爲之受困,自己也就落到叛亂火線這邊來了。

一念及此,他連忙問道:“那,此處尚有多少兵力?”

趙俞嘆了一口氣,說道:“郡府精兵在昌城一役損失殆盡,文都尉正帶領部分殘兵趕回郡府,明後兩日應該便會到齊。自上月城內開始招募義勇,至今日已募集三百餘勇士,算上本城其他留守部隊,合計也就只有一千兩百餘。”

申元連忙又問道:“那,那文都尉能帶回多少人馬?”

趙俞頗爲苦悶,說道:“之前信報或有一千五、六百人,然則歸城途中又頻頻發生逃兵跡象,屢禁不止,只怕能帶回一千人馬已算不錯。”

申元憂心忡忡道:“這,這合計不過兩千餘人,賊勢五千之衆,這該如何應對?”

趙俞無可奈何搖了搖頭,順着申元的語氣說道:“正因爲如此,本郡方纔緊急派下命令,從北部各縣各鎮抽調義勇拱衛郡府,抵禦賊寇。此次若非事出有因,也不敢半道上攔下申大人,畢竟這祖昭原本是本郡去歲賢良之士,又在徐無頗有名氣,若能暫且留用祖昭,讓其組織義勇抗賊,或多或少都能算作是將功贖罪。”

聽完趙俞的話,申元一邊沉思一邊點了點頭,老實的說,若非因爲此案是劉使君親自指派,自己還真想過儘快了結此案。眼下又恰逢大變故,以他對劉使君的瞭解,必然也不會再過於追究祖昭的責任。

至於王維的意見對申元而言就如同瘋言瘋語,申元自是不會把王維放在眼裡。

到中午時,太守府準備宴席,盛情招待申元、王維二人。席間,已故劉太守長子劉成到場敬了兩杯酒,按照傳統慣例,如今他尚爲戴孝之身,不方便參與太多娛情活動,僅僅是簡單跟申元、王維談了談關於祖昭之事,在得到申元差不多程度的贊同之後,他便告了一聲不是,起身離席而去。

王維自然是還想唱幾句反調,無奈劉成根本不給自己唱反調的機會,只能悶頭悶鬧喝了幾杯悶酒,隨後一擱筷子便起身退席。申元也不多加挽勸,反而看着王維氣憤憤的背影,心中大感快意,於是美美的自斟自飲一番。

祖昭雖爲階下之囚,但太守府也並沒有太過爲難他,非但沒有以拘押的方式對待,相反還專門安排了廂房讓其休息。只不過他手上、腳下的鐐銬之物仍然不能輕易摘取,只能將就的繼續戴着。剛剛吃過簡易的午餐,他正打算臥牀好好休息一下,昨日夜裡因爲鐐銬的妨礙,自己可睡的並不踏實。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細微的腳步聲,沒過多久,房門便被敲響了。

“祖公子?”門外是一名侍女的聲音。

祖昭來到客廳,以他目前的狀況自然不方便開門,於是隔着門應了一聲:“進來吧。”

侍女打開門,不過並沒有走進來,僅僅只是站在門檻外規規矩矩的問道:“敢問祖公子現在可曾方便麼?”

祖昭低頭看了一眼他手上和腳上的鐐銬,旋即回答道:“若沒有什麼要緊事,在下現在還真是有些不太方便。”

侍女挑了一下她精美可愛的眉毛,顯出幾分疑惑,沉吟了一會兒之後方纔說道:“嗯……其實是這樣的,我家小姐想要見一見祖公子。”

祖昭微微思索一番,問道:“你家小姐是何人?”

侍女道:“正是太守家三小姐呢,按理說,祖公子你曾是見過她的呢。”

祖昭緩緩頷首,然而心中卻有很多尋思。原本李信在提及此事時,他便已經有一些疑慮,太守府三小姐專程叫李信去攔道保自己,究竟是出於何意?以李信的意思顯然是因爲當日救過她,換言之,這太守府三小姐無非只是想還一個人情。若當真只是這樣,那倒也無不妥,僅僅只是個人心中會有些許受之有愧的念想。

一番猶豫,他稍微籲出一口氣,說道:“好吧,我跟你走一趟吧。只不過現在尚且是待罪之身,怕就怕會讓三小姐感到冒犯。”

侍女調皮的笑了笑,說道:“祖公子無須擔心,我家小姐可不會在乎這些的。”

祖昭只是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麼,跟着侍女一起出了門。他所在的廂房是太守府外圍的院子,料想太守府三小姐必然是深居閨房,自己這般戴着鐐銬穿廳過堂,讓許多人看見的的確確有幾分顯眼,堂堂七尺男兒,這點顏面多多少少都會關心一些。

哪裡知道,侍女帶着祖昭根本沒有出院子,只是沿着走廊走了一段距離,來到一處花園庭落,立刻就看見庭落中央有一處小石亭。石亭內有一、二纖纖身影,不用多想也能知道原來三小姐竟然專程來到此處邀見祖昭。

近前後,帶路的侍女加快腳步先走進小石亭,向三小姐通稟了一聲。

三小姐背對入亭的小路,在聽到侍女通報後,她先微微側身向後看了一眼,然而眼角目光剛剛瞥見祖昭時,又放佛觸電一般,略顯慌張的轉回身子,不敢再多瞥。

很快,侍女重新來到小石亭外,微笑着請祖昭入亭。

祖昭邁上臺階,走進亭內,首先便嗅到一股清新的柔香撲鼻而來,他不確定這是不是女孩身上的香味,也不瞭解如今這個時代女性是如何塗抹香水。站定身姿,他稍微彎腰欠身向正前方施了一禮,說道:“在下祖昭,見過三小姐。”

三小姐似乎想要轉過身來,但剛轉到一半時,卻又有幾分羞怯,旋即又收回姿勢,依舊是背對着祖昭。好一會兒後,她方纔輕聲說道:“祖公子無須多禮。一路舟馬勞頓,理應讓祖公子好好休息,只是……只是因爲郡中眼下動盪不安,還指望祖公子能儘快返回徐無召集義勇馳援,所以……所以才冒昧急着邀見祖公子。”

祖昭笑了笑,說道:“三小姐太客氣了。若此番在下還能有用武之地,也全靠三小姐從中周全,三小姐的恩情在下一定銘記於心。”

他對眼前這位太守府三小姐的舉止不得不感到奇怪,明明對方貴爲郡府千金,爲何偏偏在這個時候先得這般怯怯而又放不開?這會兒他雖然看不到對方正面的容貌,但憑藉之前的記憶,還是能記得這位千金小姐是一個可人的美女,此時此刻單看對方纖嬌的背影,同樣能給人無限遐想。

三小姐有些許急促,似乎着急的說道:“祖公子千萬不要這麼說,之前……之前你曾救過我的性命,眼下你又能爲郡府分憂,於公於私,都應該是我謝謝祖公子纔是。”

祖昭隱隱約約有幾分猜疑:這三小姐爲什麼會這麼客氣?莫不是……

他想到第一次與三小姐見面時,正遇劉太守有意爲女兒招募一名如意郎君。原本三小姐就已經是及笄之年,再要耽擱幾年,韶華已過,真正算得上誤了青春。若真如自己所猜測的那樣,就怕這件事會弄得很複雜。

豈不說他現在要把精力放在應對黃巾之亂上面,無暇顧及兒女私情,就算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可祖家早跟玄菟郡公孫家定下婚約,可不敢輕易背上不尊約定的負名。

尋思到這裡,他立刻說道:“正是大難當頭,在下也渴盼着能一盡其用。男兒志在四方,當帶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若三小姐真相信在下清白,在下也着實希望能夠儘快返回徐無,整頓家鄉義勇壯士,再赴郡府以效沙場之力。”

聽到祖昭這番感慨豪邁之言,三小姐這才緩緩轉過身,大大的如同星辰一般的眸子透着一種欽慕的目光。較之上次見面,因爲養傷的關係,如今她要顯得更爲清瘦,略顯寬敞的衣衫更爲其增加了幾分嬌小柔弱,白淨如雪的臉頰正有幾分淡淡的可愛的紅暈。她似是不敢長時間與祖昭對視,只看了一會兒後立刻微垂下頭,濃郁的眼睫毛一撲一閃,楚楚動人。

對於祖昭而言,這次與三小姐的見面纔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近距離見面,他承認三小姐是一位亭亭玉立的美人,雖然只有十五、六歲,然則渾身上下無不散發着一種成熟而又古典的美感,恰如是藝術品一般,值得深入的體會。

三小姐輕輕開口,聲音較之剛纔明顯變得更輕:“當真沒有看錯祖公子,以祖公子之才華與壯志,假以時日必是我大漢的棟樑之才。也請祖公子寬心,適才家兄已經徵得申大人同意,最快今日傍晚,最遲明日晌午,祖公子便能啓程返回徐無。”

第80章 ,郡南之亂第7章 ,夜入驛站第78章 ,再起戰亂第80章 ,郡南之亂第69章 ,火軍埋伏第36章 ,郡地有議第69章 ,分兵追擊第70章 ,夜下出城第13章 ,光和七年第76章 ,一有失誤第90章 ,義釋文丑第11章 ,徐無之議第37章 ,公孫家意第63章 ,大雨阻軍第84章 ,北地有狼第7章 ,夜入驛站第40章 ,背後中傷第110章 ,鮮卑大將第114章 ,去而復返第109章 ,火燒洞甲第117章第109章 ,火燒洞甲第101章 ,尋找少帝第20章 ,公孫小半第1章 ,祖家少年第83章 ,故人來見第77章 ,暗箭傷人第91章 ,大破妖法第27章 ,決堤洪流第99章 ,消滅馬賊第35章 ,兩地之思第73章 ,蓄養商資第7章 ,又一公孫第6章 ,龍城飛將第47章 ,以正軍紀第97章 ,鮮卑之猶第3章 ,胡馬犯境第74章 ,急轉而變第4章 ,李信帶信第97章 ,獲勝之餘第10章 ,新有挑戰第9章 ,決死一搏第110章 ,鮮卑大將第53章 ,指點兵馬第45章 ,猛將入營第70章 ,野獸戰術第77章 ,火燒糧草第117章第121章 ,本初再戰第51章 ,一酒一言第96章 ,個有恩怨第33章 ,回程路上第120章 ,巧佔幽州第69章 ,爭執上下第60章 ,清河決戰第21章 ,有所不受第1章 ,寒風襲來第8章 ,夜幕殺人第21章 ,娛情於義第13章 ,光和七年第18章 ,無終之夜第75章 ,預備義舉第23章 ,風雨欲來第24章 ,將軍之見第30章 ,鄰縣探查第93章 ,志在四方第34章 ,搭救胡姬第74章 ,冀州之急第74章 ,自有風範第74章 ,自有風範第12章 ,好弓善射第68章 ,戰敗和談第76章 , 無名小卒第5章 ,涿郡盧家第94章 ,遼東冤案第58章 ,公孫伯圭第2章 ,安居樂業第73章 ,最後進攻第49章 ,絕塵而去第60章 ,削鐵如泥第31章 ,漢境胡人第90章 ,慘烈之死第89章 ,繁安有賊第95章 ,英雄不善第108章第50章 ,功變爲過第25章 ,突發事故第40章 ,擒賊擒王第14章 ,發展貿易第66章 ,夢兆再靈第30章 ,舌戰都尉第34章 ,潛行夜談第73章 ,最後進攻第13章 ,光和七年第118章 ,說服袁紹第95章 ,兵臨城下第30章 ,對衝之下第48章 ,大戰紀靈
第80章 ,郡南之亂第7章 ,夜入驛站第78章 ,再起戰亂第80章 ,郡南之亂第69章 ,火軍埋伏第36章 ,郡地有議第69章 ,分兵追擊第70章 ,夜下出城第13章 ,光和七年第76章 ,一有失誤第90章 ,義釋文丑第11章 ,徐無之議第37章 ,公孫家意第63章 ,大雨阻軍第84章 ,北地有狼第7章 ,夜入驛站第40章 ,背後中傷第110章 ,鮮卑大將第114章 ,去而復返第109章 ,火燒洞甲第117章第109章 ,火燒洞甲第101章 ,尋找少帝第20章 ,公孫小半第1章 ,祖家少年第83章 ,故人來見第77章 ,暗箭傷人第91章 ,大破妖法第27章 ,決堤洪流第99章 ,消滅馬賊第35章 ,兩地之思第73章 ,蓄養商資第7章 ,又一公孫第6章 ,龍城飛將第47章 ,以正軍紀第97章 ,鮮卑之猶第3章 ,胡馬犯境第74章 ,急轉而變第4章 ,李信帶信第97章 ,獲勝之餘第10章 ,新有挑戰第9章 ,決死一搏第110章 ,鮮卑大將第53章 ,指點兵馬第45章 ,猛將入營第70章 ,野獸戰術第77章 ,火燒糧草第117章第121章 ,本初再戰第51章 ,一酒一言第96章 ,個有恩怨第33章 ,回程路上第120章 ,巧佔幽州第69章 ,爭執上下第60章 ,清河決戰第21章 ,有所不受第1章 ,寒風襲來第8章 ,夜幕殺人第21章 ,娛情於義第13章 ,光和七年第18章 ,無終之夜第75章 ,預備義舉第23章 ,風雨欲來第24章 ,將軍之見第30章 ,鄰縣探查第93章 ,志在四方第34章 ,搭救胡姬第74章 ,冀州之急第74章 ,自有風範第74章 ,自有風範第12章 ,好弓善射第68章 ,戰敗和談第76章 , 無名小卒第5章 ,涿郡盧家第94章 ,遼東冤案第58章 ,公孫伯圭第2章 ,安居樂業第73章 ,最後進攻第49章 ,絕塵而去第60章 ,削鐵如泥第31章 ,漢境胡人第90章 ,慘烈之死第89章 ,繁安有賊第95章 ,英雄不善第108章第50章 ,功變爲過第25章 ,突發事故第40章 ,擒賊擒王第14章 ,發展貿易第66章 ,夢兆再靈第30章 ,舌戰都尉第34章 ,潛行夜談第73章 ,最後進攻第13章 ,光和七年第118章 ,說服袁紹第95章 ,兵臨城下第30章 ,對衝之下第48章 ,大戰紀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