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田楷李信

殿上,劉太守端起茶杯緩緩喝了一口,微蹙着眉頭思考着祖昭的話。

只是在他任期之內,甚至是生平之中,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也從來沒聽說過祖昭這樣的安排,實在是有違常理。他向來推崇安分守己,哪怕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那也要凡事遵循條條規規,不容有任何越池。

不過畢竟他本人對有賢能的人士還是頗爲器重,一方面是本性使然,另外一方面也是要顧慮自己“禮賢下士”的名聲,祖昭雖然年紀尚少,但好歹是一方有名的少年才俊,既然對方能如此認真提出這件事,自己無論如何都得聽上一聽。

當即,他放下茶杯,緩緩頷首,問道:“祖昭,你既有此想法,不妨仔細說來於本府聽聽看。若真是保境安民的良策,本府一定應諾。”

祖昭於是將心中的想法全盤托出,他的計劃原本就不復雜,無非就是將每年入冬時備盜的那一套繼續沿用,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則是獲得郡府允諾的名頭,之後便能順理成章組建私人武裝。事實上,如今組建私人武裝並非難事,別說豪強大族都有蓄養門客,就連各地縣府有時候捕役、兵丁不足,也都是由縣君、縣尉的門客充任。

就連身爲遊繳的祖繁,因爲徐無縣不是富裕的縣,縣府也沒有多餘的費用爲其安排副手。祖繁的手下全部是靠祖家支持,由他個人招募的門客而已。

祖家莊蓄養的門客並不多,主要還是因爲祖家族衆人丁興旺。以祖家的實力,私下招募五、六百人人馬,根本不算什麼大問題,無論兵甲還是糧草,皆能供應充足。只是正是因爲需要招募的人數衆多,無論如何也是得有一個合理的名分。

祖昭在他的計劃裡,特意強調以往民間防禦賊寇、胡馬,人數上並沒有太大劣勢,關鍵就是器械上太爲落後。除了少數門客有短刀防身,大多民丁只能用棍棒、農具代替。畢竟像祖昭這樣有弓有馬有戟的世家子弟,尤其還是自幼習武、敢於上陣的世家子弟,更是少之又少。而賊寇多是出其不意,胡馬則是能騎善射,尋常民丁根本很難應對。

劉太守仔細聽完祖昭的介紹之後,再一次陷入沉思,默然片刻之後,他問道:“祖昭,你莫不是想每家每戶配發兵甲麼?按律,各縣縣府本有兵庫,但凡遇緊急之狀況,可分發兵庫兵甲,武裝義士,拒賊寇、應徵召。但事後必要收回所有兵甲,以備不測。”

祖昭嘆道:“大人,縣兵庫制度數十年前尚有可爲,如今早已名存實亡。中原各郡,兵庫年久失修,庫內兵甲大多損壞不堪,又無新進兵甲的填補。而我北方邊境,時有賊患和胡人犯境,各縣兵庫的兵甲早早便被每次出征的官軍抽調殆盡,根本無以濟事。”

說到這裡,他停頓了一下,換了一個更爲嚴肅的口吻繼續說道:“時至今日,民間自持兵刃者多不勝數,豪紳大家、門客遊俠,無不有佩劍帶刀的慣例。藏兵於民,本不是什麼值得忌諱的事情。更何況,晚生所言,兵甲雖重,但勤練爲先,方纔能有防患於未然的功效。”

劉太守緩緩點了點頭,徐聲說道:“明白了……不過此事尚有許多需要考量的地方,待到本府三思之後,必會給你一個答覆。如今你遠赴郡府參加察舉,還是先以此事爲重,可好?”

祖昭原本沒有抱有太大的希望,反正他的目的就是在劉太守這裡先打一聲招呼,總有一天劉太守會知道其中利害。他恭敬的欠身,應道:“理該如此,適才是晚生造次了。”

從公堂大殿退下,自有郡府的吏員陪同。吏員先將祖昭一行人帶至城內一處官驛下榻,在參與察舉期間一應食宿皆有郡府承擔。下午時,可由吏員帶引,在縣城四下走走逛逛,傍晚之前則要趕回到太守府,參加太守府的晚宴。

今晚的晚宴只是尋常宴席,主要是方便各地方正之士相識。通常來說,每年察舉取用的方正之士名額不定,根據實際缺額擇優錄取。即便是郡府察舉不過,返回本縣之後同樣可以在縣府供職。不過今年郡府頗有開缺,故而能留人郡府供職者,今後必是同僚,也因而纔會有太守接連設宴的傳統習俗。

然而,太守晚宴雖不算正式考評,但是列席者皆是郡府官吏、本地賢達,席間一舉一動,仍然會給衆人留下印象。

傍晚之前,祖昭還是稍作了一番準備,換上乾淨的衣衫,穿戴齊整。

晚宴設於太守府北院的一處廳堂上,從前日開始,這裡便已經經過專門佈置,雖沒什麼奢華可言,但各式桌席整整齊齊歸置排列,席墊按照席位不同分置不同的顏色;內外置有薰香時時續燃,彰顯太守府的尊貴而又華實,別有一番士族聚會的風範。

祖昭在接到官驛通知後,動身來到太守府。宴席正式開始之前,他被帶到北院一處小廳稍等,自己到得還算早,在小廳裡等了一會兒,太守府的僕從很快又先後引來兩位賓客。這兩位賓客皆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與他一樣,是今歲察舉其他縣舉薦上來的方正之士。

跟着第二位賓客同來的郡丞專門向祖昭做了介紹:“祖公子你今日新到,這兩位是昨日便已到郡府的無終、廣城兩縣方正之士。這位是李信,字獻巖,是廣城縣推舉入今歲勇猛方正科的義士。”

祖昭打量了一眼李信,只見對方身高足有七尺多,要比自己還要高出小半個頭,身材壯實而勻稱,臉頰如削,眉宇如劍,一眼看去就是一個正氣十足的人。只是一身粗製布衣太過樸實,兩袖各有好幾處補丁,可見家境很是貧寒。窮人家幾乎很難養出孔武之力的男丁,有力氣也意味着飯量大,像李信這樣人高馬大的壯士,一日最少三餐,三餐必要四、五人的飯量,如今旱災連連,民間疾苦,豈能有這樣慷慨的人家?

因此,這一點讓他感到很是驚奇,自己不禁猜測,要麼這李信是最近家道中落,要麼則是真正的天生奇力者。

李信倒也爽快,微笑着向祖昭抱拳問禮道:“早聽說祖公子之名,今日得以一見,李某甚是欣慰。幸會幸會!”

祖昭客氣的還禮道:“李兄言重,在下愧不敢當。”

郡丞又轉向另一位個子不高不矮,但身材很是結識的一人,介紹道:“這位是無終縣義士田楷,字子輝。同是入勇猛方正一科。”

祖昭微微動了動眉頭,在他看來這位名叫田楷的青年應是三人中年齡最長者,對方從始至終一副不驚不乍之態,既不無任何獻媚也無任何平易,就放佛對周圍之事莫能有任何興致一般,又好似表面上不溫不火,內底裡或多或少還是有幾分看不起他人的意思。

他之所以對此人甚是留意,倒不是因爲對方不熱情,而是考慮到其很有可能就是日後公孫瓚麾下大將田楷。公孫瓚與袁紹決裂之後,曾派田楷與袁紹對攻,雙方各持大軍交戰兩年之久卻不分上下,可見田楷多少還是有一些能耐的。

田楷只是微微向祖昭頷首示意,從始至終一言不發。

祖昭倒是仍能保持禮節,規規矩矩拱手行禮,道了一聲:“幸會。”

【田楷(?-199年),公孫瓚部屬、青州刺史。陶謙爲曹操所攻,楷率劉備救援。初平二年,瓚與袁紹反目,自率主力攻紹,分兵平青、兗,楷奉瓚命據有齊地。紹與楷連戰二年,士卒疲睏,糧食並盡,互掠百姓,野無青草。後爲袁紹之子袁譚至青州,田楷在與袁譚的交戰中敗退,逃往幽州,後在易京之戰中陣亡。】

第70章 ,千斤大魚第27章 ,決堤洪流第6章 ,郡府一見第65章 ,血戰之際第59章 ,蒲元識水第60章 ,削鐵如泥第65章 ,大軍休整第24章 ,不分伯仲第76章 , 無名小卒第108章第91章 ,流寇至外第77章 ,火燒糧草第37章 ,定罪叛將第25章 ,縣令之豫第65章 ,大軍休整第8章 ,明經算術第89章 ,細細之鹽第1章 ,遼東第100章 ,堂上制壓第118章 ,說服袁紹第110章 ,鮮卑大將第20章 ,高奐之怒第15章 ,爲官爲財第41章 ,無可說服第10章 ,最後一劍第61章 ,硬上弓第112章 ,雙雄爭鋒第47章 ,以正軍紀第120章 ,巧佔幽州第41章 ,預下計劃第18章 ,知人而交第116章 ,先鋒之陷第36章 ,郡地有議第52章 ,新有禍亂第57章 ,火計之計第66章第9章 ,又見黃巾第70章 ,夜下出城第5章 ,想即刻做第100章 ,堂上制壓第87章 ,信到薊縣第81章 ,研究水車第73章 ,最後進攻第73章 ,太守遭遇第67章 ,銷蝕硫磺第62章 ,平亂受封第46章 ,再次出征第93章 ,志在四方第34章 ,潛行夜談第89章 ,*之擒第104章 ,刺殺未成第9章 ,又見黃巾第56章 ,空空如也第14章 ,漁陽張純第2章 ,從容而去第66章 ,夢兆再靈第45章 ,初識名女第75章 ,預備義舉第36章 ,桃李不言第65章 ,趁火殺人第68章 ,一箭之記第35章 ,兩地之思第51章 ,夜騎搏殺第48章 ,大戰紀靈第77章 ,暗箭傷人第54章 ,策定新規第33章 ,難得良將第7章 ,又一公孫第62章 ,糧草問題第30章 ,舌戰都尉第40章 ,連夜銬問第88章 ,四散斥候第99章 ,消滅馬賊第28章 ,黑箭之兇第32章 ,新的線索第40章 ,擒賊擒王第2章 ,從容而去第94章 ,令支之亂第90章 ,慘烈之死第42章 ,事急而行第19章 ,路遇折返第54章 ,策定新規第13章 ,光和七年第67章 ,銷蝕硫磺第96章 ,煽風點火第115章 ,病魔襲軍第40章 ,背後中傷第125章 ,勁敵第58章 ,全軍追擊第23章 ,以武立威第122章 ,劉虞聽計第3章 ,徹夜難眠第80章 ,新夜第67章 ,銷蝕硫磺第53章 ,賊亂平第31章 ,官勇之火第65章 ,趁火殺人第73章 ,最後進攻
第70章 ,千斤大魚第27章 ,決堤洪流第6章 ,郡府一見第65章 ,血戰之際第59章 ,蒲元識水第60章 ,削鐵如泥第65章 ,大軍休整第24章 ,不分伯仲第76章 , 無名小卒第108章第91章 ,流寇至外第77章 ,火燒糧草第37章 ,定罪叛將第25章 ,縣令之豫第65章 ,大軍休整第8章 ,明經算術第89章 ,細細之鹽第1章 ,遼東第100章 ,堂上制壓第118章 ,說服袁紹第110章 ,鮮卑大將第20章 ,高奐之怒第15章 ,爲官爲財第41章 ,無可說服第10章 ,最後一劍第61章 ,硬上弓第112章 ,雙雄爭鋒第47章 ,以正軍紀第120章 ,巧佔幽州第41章 ,預下計劃第18章 ,知人而交第116章 ,先鋒之陷第36章 ,郡地有議第52章 ,新有禍亂第57章 ,火計之計第66章第9章 ,又見黃巾第70章 ,夜下出城第5章 ,想即刻做第100章 ,堂上制壓第87章 ,信到薊縣第81章 ,研究水車第73章 ,最後進攻第73章 ,太守遭遇第67章 ,銷蝕硫磺第62章 ,平亂受封第46章 ,再次出征第93章 ,志在四方第34章 ,潛行夜談第89章 ,*之擒第104章 ,刺殺未成第9章 ,又見黃巾第56章 ,空空如也第14章 ,漁陽張純第2章 ,從容而去第66章 ,夢兆再靈第45章 ,初識名女第75章 ,預備義舉第36章 ,桃李不言第65章 ,趁火殺人第68章 ,一箭之記第35章 ,兩地之思第51章 ,夜騎搏殺第48章 ,大戰紀靈第77章 ,暗箭傷人第54章 ,策定新規第33章 ,難得良將第7章 ,又一公孫第62章 ,糧草問題第30章 ,舌戰都尉第40章 ,連夜銬問第88章 ,四散斥候第99章 ,消滅馬賊第28章 ,黑箭之兇第32章 ,新的線索第40章 ,擒賊擒王第2章 ,從容而去第94章 ,令支之亂第90章 ,慘烈之死第42章 ,事急而行第19章 ,路遇折返第54章 ,策定新規第13章 ,光和七年第67章 ,銷蝕硫磺第96章 ,煽風點火第115章 ,病魔襲軍第40章 ,背後中傷第125章 ,勁敵第58章 ,全軍追擊第23章 ,以武立威第122章 ,劉虞聽計第3章 ,徹夜難眠第80章 ,新夜第67章 ,銷蝕硫磺第53章 ,賊亂平第31章 ,官勇之火第65章 ,趁火殺人第73章 ,最後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