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包拯包黑炭

“陛下,操之過急,朝廷只怕混亂不堪,釀成大禍,陛下若是一意孤行,不採納田豐的意見,臣便一頭撞死在這大殿之上好了!”田豐話音剛落,便一頭往旁邊青銅大柱上衝去。

田豐性格剛直,荀彧,劉伯溫等明智的臣子,知道劉辯的打算,因此不諫,而其他小人物見劉伯溫,荀彧等大臣不說話,他們便也不說。

唯獨田豐,既然沒人諫言,那我來諫,陛下若是不答應,便以死明志。

“快擋下他!”劉辯悚然大驚,早料到田豐難纏,沒想到一言不合便尋死。若是田豐真死在這兒,劉辯豈不是要落下一個昏君的名頭?更何況田豐雖然剛直,但也是劉辯頭上懸掛的一口警鐘,時刻讓劉辯保持清明,更加是一位難得的人才。

於情於理,劉辯都不會讓田豐去死。

上朝之前,劉辯提前一步便提醒典韋,盯着田豐,因此當田豐衝出之際,典韋已經先一步站在柱子跟前,卻讓田豐一頭撞在典韋的大肚子上。

“哎呦,田大人你的勁還真不小!”典韋摸了摸肚子將田豐扶了起來。

周圍臣子連忙起身拉住田豐,防止他在尋短見。

“田大人你這是作甚!”

“陛下聖明,自然有他的決斷,你勸諫不成,也不該尋短見啊!”

田豐身子癱軟在地,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劉辯目視田豐,沉聲道:“田元浩,你是要陷朕於不義啊。”

田豐一怔,旋即明白過來,若是自己以死相逼,豈不是給劉辯抹黑?田豐向着劉辯拜倒道:“微臣罪該萬死,但陛下若是怕日後的那些閒言碎語,當收回成命纔是!”

劉辯神色一冷:“你是在威脅朕?呵,沒有哪個皇帝不在乎後世的評價。但若每個臣子與朕意見相左,便以死相逼,朕這個皇帝還做不做了?”

田豐如墮冰窖,連忙叩頭道:“陛下恕罪,微臣沒有這個意思,只是改制之事,不能操之過急,當從長計議。”

“夠了,爲人臣子,當爲君分憂,朕言出法隨,你既然不能說出合理的解釋,讓朕收回成命,便該爲君分憂,想辦法消除朕改制帶來的禍患!這纔是爲臣之道。你若一昧強逼,不僅自己落不得好,對於政策方面帶來的的禍患也無法消除。”劉辯眼睛一瞪冷聲道:“朕念你是個人才,所以多番容忍,但田豐,你身爲臣子,卻遠遠做的不夠!”

田豐聽得劉辯一席話,神色一怔,臣子是爲君王分憂的,君王若是發佈了錯誤的政令,若是臣子不能讓君王改變想法,當想辦法在完善政令,減少損失,這纔是爲臣之道。田豐恍然大悟拜倒在地:“微臣知錯,請陛下責罰!”

“念在你一片忠心,責罰就免了!”劉辯擺了擺手道。

“多謝陛下寬恕!”

待羣臣歸位,劉辯站起來,望着羣臣說道:“現宣佈官員任命!”

衆人神色一凜,皆走到大殿中央站定。

“三省分中書,門下,尚書三省!三省長官位同宰相,封盧植爲中書省長官,封蔡邕爲門下省長官,左右丞相!”

“封荀攸爲中書省副官,封劉伯溫爲門下省副官!”

四人拱手行禮道:“微臣領旨!”

原本盧植,蔡邕爲三公之一,如今劉辯廢除三公,但二人尚在,自然要封最高的。不過二人基本不管事務了,二人只是名譽上的丞相。荀攸,劉伯溫二人擔任其副職,其實是行丞相事,待蔡邕,盧植去世,二人自然繼承丞相之位。

“封荀彧爲尚書令,統領六部!”劉辯高聲道。

“微臣遵旨!”荀彧拱手道。

三省制度,本就是相互制衡的,荀彧說的好聽,是統領六部,其實權利遠沒有那麼大。三省之中,中書審議,門下決策,尚書執行。

六部的政令,其實是經過中書省的審議,在經過門下省的決策,到了尚書省手上,發放六部執行。

國家大事三省齊商,又有經由皇帝,以及三省同批,尚書省不過是執行政令,權利其實並不大。

“封劉曄爲工部尚書!

封龐籍爲吏部尚書!

封狄仁傑爲刑部尚書!

封韋孝寬爲禮部尚書!

封田豐爲戶部尚書!

封李顯忠爲兵部尚書!”

六部之中,除韋孝寬尚在幷州,狄仁傑尚在長安之外,另外四人皆拱手出來令旨。

吏部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龐籍歷史上乃大宋丞相,爲人以嚴苛**度聞名,他若執掌吏部,則國家官員任免考覈經由他手,無人能夠徇私。更何況他的才能不說吏部,便是丞相也綽綽有餘。

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按道理來說,田豐爲人剛直,並非擔任戶部尚書的最佳人遠,不過戶部尚書,掌控全國的財政,以田豐爲戶部尚書,卻能勤儉持家,不會出現貪墨的情況。

禮部掌考吉、嘉、軍、賓、兇五禮之用;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

韋孝寬爲人做事圓滑,善於交際用人,琢磨人的心思,而禮部正是個要用心的場所,錦衣衛終究處於暗處,難登大雅之堂,韋孝寬宰相之才,執掌錦衣衛太過屈才,而禮部則是他發揮才能得地方。

兵部掌管選用武官及兵籍、軍械、軍令等。

自然是需要一個武將來擔任長官,而李顯忠不僅資歷老,並且智力,政治才能都不算低,擔任兵部尚書,也是最合適的。

刑部掌法律刑獄,主管全國刑罰政令及審覈刑名的機構。狄仁傑精通法律,善於處理刑事案件,刑部對他來說,好似是專門爲他設計的一般。

工部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

劉曄此人不僅智計百出,並且精通墨家之學,擔任工部尚書,卻是最合適的。

六部長官,其實在劉辯看來,也是他的智囊,他們不僅僅處理六部之事,身處洛陽的他們,劉辯若遇國家大事,他們也是要一起商議的。

宣佈完三省六部的長官之後,劉辯繼續說道:“原九卿分別爲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

其中太常掌宗廟禮儀,如今併入禮部,光祿勳、衛尉,掌控皇城防衛。封楊妙真爲光祿勳,掌管宮內防衛,封楊延嗣爲衛尉,掌管宮門巡邏,防衛!

大鴻臚掌對少數民族之事,與禮部職能衝突,廢除之後併入禮部。宗正掌皇室親屬,外戚之事,調劉虞入京擔任。

太僕掌朕之車馬,由典韋擔任,大司農與戶部尚書職等同,故廢除,少府亦與戶部職務重疊,故廢除。廷尉與邢部衝突,故廢除。”

劉辯口若懸河,一番講解下來,三公被廢,九卿被廢其五,只剩四卿。

劉辯繼續說道:“商部,受戶部管轄,但事務**於戶部之外,農部受戶部管轄,除全國農具,耕牛,田地之外,農部研究**於戶部之外,醫部亦**於其他六部。此三部位同九卿!

商部侍中位糜竺,農部侍中位張意,醫部侍中位沈騰!”

除糜竺之外,張意爲第一屆科舉的探花,而沈騰則是第二屆科舉的狀元,二人政治能力也有九十多,掌管一部,綽綽有餘。

不過此三部,位在六部之下,六部長官位尚書,副官爲左右侍郎。劉辯爲了將此三部區分開來,而此三部長官位侍中,位在尚書之下,侍郎之上。

如此一來,四卿便成了七卿。

但還不止!

劉辯繼續說道:“初此之外,朕在建立大理寺,督察院。邢部掌管全部案件,大理寺主審理,督察院主監察。大理寺,督察院,邢部等三司爲大漢三法司,掌控天下刑法,刑獄,若遇大案件,當三法司共同會審,不得憑添冤獄!

封包拯爲大理寺寺卿,封華歆位督察院院長。以光祿勳、衛尉,宗正,太僕,尚部,農部,醫部,大理寺,督察院此九個官職,爲新的九卿!”

劉辯話音剛落,田豐又拱手而出,說道:“陛下,光祿勳防護內宮,楊妙真將軍是女眷,又武藝高強,自然合適。衛尉一職是負責城門巡邏防衛,楊延嗣將軍乃大漢猛將,也理所應當。劉虞爲漢室宗親,擔任宗正,在合適不過。典韋將軍爲您的親衛,擔任太僕,管理您的車馬,也是分內之事。

糜竺大人掌控商部多年,將天下商人整理得井井有條,張意,沈騰,爲兩屆科舉前三甲,能力足夠。而華歆爲陛下老臣,又等法律,掌控督察院份所應當。唯獨大理寺卿包拯?此人是誰,臣從未聽過,大理寺既然是掌控天下疑難案件審理,當慎之又慎,不能馬虎大意啊!”

“是啊,這包拯是誰,我怎麼沒聽說過?”

“陛下,這大理寺爲九卿之一,又是管理案件之所,不能任用一個籍籍無名之輩啊。”

衆臣一時間也議論紛紛,對包拯這個人保持懷疑態度。

劉辯嘴角一勾,這包拯其實是他昨晚臨時召喚出來的,但劉辯花費多餘積分,替包拯植入了身份。那就是長安官吏,狄仁傑數年間審理了一萬多件案子,包拯則從旁協助。如此一來,只要將包拯與狄仁傑召回京城,旁人一見他的成績,這大理寺卿的位置,便是板上釘釘了。

第310章應對之策第499章白袍出征第1183章機動防禦大師第861章女真第一猛將第428章白袍軍第119章飢渴難耐無雙將第851章隋唐好漢之爭第513章大漢的兵力第373章將益州玩弄手掌之中第813章真僞卻月第380章一鐵錘掄倒一羣人第340章利國神器第744章一言不合就撞柱子第798章白虎將軍在建功第344章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第七章再次召喚第1130章平定三州第455章強援來臨第857章禁衛將軍第179章一山三虎第436章白撿一匹寶馬第225章自己作死第829章妖道伏誅好1102章陸文龍vs張憲第243章毒士李儒第一百零二章兩匹馬第269章醫道大會第694章一無所有的呂布第1063章箭神再射第866章出山復仇第五十五章驕傲的楊延嗣第265章英雄末路第257章冉閔的態度第557章一道檄文敗陳琳!第327章大義凜然第807章雙槍陸文龍第1246章劉裕非曹操第763章孫策詭異的箭術第889章劉辯擒將第1028章走上覆滅的道路第七十章反敗爲勝第651章與衆不同的豬哥第1216章諸葛亮罵楊林第167章反客爲主第228章江東小霸王第566章我要打十個第1265章狂躁的孫策第128章奇兵第132章最強的悍勇第1053章真的被嚇死了第371章特麼又是不怕死的第751章被孩子鄙視了第190章再攻北海第1077章天王落幕第924章傳授功法第1135章密謀刺殺第三百九十八章執掌先登第897章滅國擒主之始第634章大戰前夕第1148章諸葛狗第352章一心雪恥的呂奉先第279章虎癡猛的不行第681章驚世一戰第989章王城大戰第1001章兩個奸臣第1255章殺戮第473章陳到陳叔至第183章管亥圍北海第352章一心雪恥的呂奉先第四十九章連續召喚!第1123章水淹周瑜第614章這毛做衣裳不錯第587章攻破鄴城第327章大義凜然第238章大破異族第299章北疆宏圖第114章猛將薛安都!第706章最悲催的武將第834章奪取水寨第1043章神騎第324章不打不相識第687章復仇者之戰第六十五章進擊中的呂布第884章高手死於話多第一百六十一章輕浮郭奉孝第303章雙喜臨門第1025章吾無葬身之地也第1115章周謝鬥法第989章王城大戰第121章無雙逞威!第1062章再大的誘惑也不能阻止我殺敵的腳步第389章騙出薛仁貴第839章幽州戰火第152章廢除宦官第932章楊再興出山第257章冉閔的態度第1103章抽菸喝酒燙……咳咳第543章南陳猛將vs曲阿小將第627章岳飛出擊第944章關公戰秦瓊
第310章應對之策第499章白袍出征第1183章機動防禦大師第861章女真第一猛將第428章白袍軍第119章飢渴難耐無雙將第851章隋唐好漢之爭第513章大漢的兵力第373章將益州玩弄手掌之中第813章真僞卻月第380章一鐵錘掄倒一羣人第340章利國神器第744章一言不合就撞柱子第798章白虎將軍在建功第344章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第七章再次召喚第1130章平定三州第455章強援來臨第857章禁衛將軍第179章一山三虎第436章白撿一匹寶馬第225章自己作死第829章妖道伏誅好1102章陸文龍vs張憲第243章毒士李儒第一百零二章兩匹馬第269章醫道大會第694章一無所有的呂布第1063章箭神再射第866章出山復仇第五十五章驕傲的楊延嗣第265章英雄末路第257章冉閔的態度第557章一道檄文敗陳琳!第327章大義凜然第807章雙槍陸文龍第1246章劉裕非曹操第763章孫策詭異的箭術第889章劉辯擒將第1028章走上覆滅的道路第七十章反敗爲勝第651章與衆不同的豬哥第1216章諸葛亮罵楊林第167章反客爲主第228章江東小霸王第566章我要打十個第1265章狂躁的孫策第128章奇兵第132章最強的悍勇第1053章真的被嚇死了第371章特麼又是不怕死的第751章被孩子鄙視了第190章再攻北海第1077章天王落幕第924章傳授功法第1135章密謀刺殺第三百九十八章執掌先登第897章滅國擒主之始第634章大戰前夕第1148章諸葛狗第352章一心雪恥的呂奉先第279章虎癡猛的不行第681章驚世一戰第989章王城大戰第1001章兩個奸臣第1255章殺戮第473章陳到陳叔至第183章管亥圍北海第352章一心雪恥的呂奉先第四十九章連續召喚!第1123章水淹周瑜第614章這毛做衣裳不錯第587章攻破鄴城第327章大義凜然第238章大破異族第299章北疆宏圖第114章猛將薛安都!第706章最悲催的武將第834章奪取水寨第1043章神騎第324章不打不相識第687章復仇者之戰第六十五章進擊中的呂布第884章高手死於話多第一百六十一章輕浮郭奉孝第303章雙喜臨門第1025章吾無葬身之地也第1115章周謝鬥法第989章王城大戰第121章無雙逞威!第1062章再大的誘惑也不能阻止我殺敵的腳步第389章騙出薛仁貴第839章幽州戰火第152章廢除宦官第932章楊再興出山第257章冉閔的態度第1103章抽菸喝酒燙……咳咳第543章南陳猛將vs曲阿小將第627章岳飛出擊第944章關公戰秦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