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殿試

者分武舉的傑出者分封完畢,劉辯目光看向科舉這邊。

盧毓,長孫無忌,孟建。

三人身材不甚高大,但卻頗爲挺拔,站在殿中,靜靜等待劉辯的考校。

劉辯沉吟一番,便說道:“如今大漢將定,俗話說亂世當用重典,但大漢平定之後,其法治是否鬆弛?爾等針對此事發表看法,皆暢所欲言,不要有所顧忌。”

殿內文武大臣一聽,目光皆放在盧毓,長孫無忌,孟建三人身上。

劉辯的這個問題,是讓他們陳述治國之道,天下太平之後是繼續實行亂世之中的重典,還是法治鬆弛一些。

殿試,其實有很大的施展空間,因爲題目是劉辯佈置,這些人只要揣摩聖意。若見解與劉辯相符,哪怕其他才能不如另外兩個,也很有可能奪得狀元之位。

一衆文武羣臣皆看着三人,想要看看哪個能將治國之道說到劉辯心坎裡去,奪得狀元之位。

三人皆沉默不語,思考着如何應答。

大約過了一刻鐘左右的時間,孟建當先拱手出列:“陛下,草民已有所得。”

“嗯,但講無妨!”劉辯點了點頭說道。

孟建拱手說道:“如今大漢律法,頗爲繁重,亂世之中,民心難測,故而亂世當以重典治之,約束百姓。然待大漢統一之後,陛下當放鬆法紀,改而以儒家仁德治國,教導百姓向善。”

臺上劉辯臉上不怒不喜,沉聲道:“以現在的律法繼續治國不好嗎?”

孟建拱手說道:“陛下,律法並非一成不變,治國之道也不能一成不變,昔年高祖創下大漢,文景以無爲而治國,漸漸使得國家強盛。到漢武時期,武皇帝又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故而治國之道,當隨局勢運轉,不可一成不變。”

孟建說完,便退後到一邊,此刻盧毓拱手而出,說道:“陛下,草民不同意孟學兄的看法。”

盧毓年紀頗輕,如今不過二十出頭,孟建如今有三十多歲,盧毓以學兄稱之,倒是頗有禮儀。

“那便說說你的看法吧!”劉辯沉聲道。

盧毓拱手說道:“草民自幼生長與洛陽,眼見洛陽遭劫,又歸於安定,至如今繁華興盛。洛陽繁華的功勞,除了殿內王公大臣的努力治理之外,還有一部分原因乃是法治。

是法約束百姓,使得洛陽及其司隸地區,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百姓安樂,其他地各地,也實行大漢新法,很快便歸於安定。可見我大漢法治之功。

便算日後天下重歸一統,但其法治卻不可鬆弛,以德治國,德行終不能使所有的有德。但以法治國,其法卻可約束所有人。

故我大漢,想要長治久安,其法不可變。”

殿內一衆大臣饒有興致的看着盧毓,孟建二人,這二人意見一開始便背道而馳,不知道陛下會贊同誰的觀點?

而剩下的長孫無忌,又該說些什麼,才能吸引劉辯眼球呢?

盧毓退下之後,見衆人都望向自己,長孫無忌拱手而出,說道:“陛下,草民與盧學兄與孟學學兄的看法也皆不一樣。”

“哦?不知道你是什麼看法?”劉辯饒有興致的看着長孫無忌。

盧毓,孟建,一個主張繼續實行法治,一個主張法治過後以儒治。話都被二人說完了,長孫無忌又有什麼與二人不同的看法?

“孟學兄主張天下太平以後,以儒治國,以德治國。盧學兄主張法治不變。”長孫無忌看着身後的二人,先重複了一番二人的看法。

二人點了點頭,沒有進行反對。

長孫無忌隨後面向劉辯,拱手說道:“但草民認爲他們的他們的看法都太過極端。

突然轉變治國策略不對,畢竟人心難測,先帝時期,亦是以儒治國,但仍有黃巾邪教,不服教化。而一成不變也是不對,誰能保證嚴苛的刑法,對百姓不會造成負擔?引起他們的反抗?”

孟建沉聲道:“那不知長孫學兄認爲,如何治國纔是對的呢?”

長孫無忌侃侃而談道:“天道循環,自有其運轉規律,大變,不變皆不符合這種規律。高祖創下大漢之後,以無爲而治國。而面對二位學兄提出的意見,我更偏向於無爲。”

無爲,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不做過多的干預,一成不變不是無爲,突然改變也不是無爲。

長孫無忌對着劉辯說道:“我指的無爲,並非日後天下平定之後,以道家無爲而治國,而是面對現如今的法治,以無爲的態度去看待,不去過多的干涉。

不可一成不變,也不能突然改法爲儒。而是要根據天下形勢,民心發展,有條理的去改變,完善。根據各地的形式,民風,選擇是否是以刑法治之,還是以儒道化之。

比如幷州一帶,安置了大量的異族百姓,異族不堪教化,當以儒道教化爲主,以法治治之爲輔,一但有所偏頗,異族便會不穩。

在比如司隸洛陽一帶,富甲天下,其民已安,當繼續以法治之便可。一但放鬆法紀,其民便爲利益所趨,雞鳴狗盜不絕。

陛下當根據天下形勢,各地民風,情況來有條理的進行治理,若能如此,我大漢治國策略,才能不斷完善,才能長治久安。”

劉辯目光看着下方三人,其實對於三人所提出的看法,劉辯早有預料

。孟建爲儒家子弟,其看法必定是主張刑法,以儒治國。而盧毓生長與洛陽,眼見法治給大漢帶來的好處,自然是主張法治不變。

而長孫無忌,則是以其智慧,針對前二者提出的意見進行鍼砭,提出自己的見解。

面對長孫無忌提出的觀點,盧毓,孟建二人一陣沉默,隨後向着長孫無忌拱手道:“長孫學兄見解過人,在下自愧不如。” шшш ▪тт kān ▪CO

“不敢,不敢,在下還是沾了後說的光。”長孫無忌不敢託大,連忙拱手還禮。

對於長孫無忌提出的治國策略,劉辯是頗爲贊同的,治國並不是一股腦的使用一種政策。而是要根據形勢的不同,地方民風來有條理的選擇策略來治理。

異族難安,以法治必亂,富庶之地,窮奢極欲,以儒以德,人心更加難測。

“既然爾等二人自愧不如,想必裡面科舉狀元,不需朕多說了吧?”劉辯看着下方三人說道。

劉辯看着長孫無忌說道道:“長孫無忌上前!”

“草民在!”長孫無忌走上前來,拱手道。

“雲州初建,若是你,當如何治之?”劉辯看着長孫無忌問道。

長孫無忌沉吟一番,拱手說道:“雲州之地,其民駁雜,來自各地。又有各異族內遷,韓郡尚未立。

若治雲州,當先以儒家道德教化安民,分化矛盾,先以儒爲主,輔以律法治之。待雲州安定,在以法定之,使各種律法深入人心,同時輔以儒家仁德之道,使仁義道德,爲雲州百姓立身之本。”

“嗯,既然你說的條條是道,朕想委任你擔任雲州刺史,不知你可敢接此重任?”劉辯看着長孫無忌說道。

“啊?”長孫無忌一愣,眼中充滿了不可置信的目光,哪怕他智計百出,也想不到劉辯封賞如此之重。想他父親長孫晟,不過一州別駕,他這個剛剛從政的兒子,一舉便追上了他的父親?級別甚至比其父還要高?

“草民……”長孫無忌被這個從天而降的驚喜給砸的有些蒙了,一時間不知說些什麼纔好。

“你若不行,朕便換其他人好了!”劉辯搖了搖頭,看向長孫無忌身後的盧毓,孟建等人。

“不,陛下,草民認爲自己能治理好雲州,古之甘羅,十二歲便拜相,草民雖然年輕,但卻不落人後。若是陛下相信草民,草民一定能爲陛下治理好雲州!”長孫無忌見此情況連忙走上前一步,向着劉辯表達志向。

“好,既然如此,朕就委任你爲雲州刺史,不日前往雲州赴任!”

“多謝陛下!”長孫無忌連忙躬身行禮,拱手謝恩。

劉辯又看向下方的盧毓,孟建二人說道:“盧毓,孟建,你們二人所說策略,也頗爲道理,盧毓,朕封你爲今年的榜眼,如今河東太守告老還鄉,朕委任你擔任河東太守。孟建,朕封你爲探花,西涼金城郡,尚缺太守,且民風彪悍,你主張以儒治國,可前往金城郡,擔任郡守,教化金城百姓。”

第1174章逼宮第883章漢奸授首第307章西涼猛將第553章朕親自出馬第1247章相互哄騙第693章 司馬懿準備逃跑了第1086章大獲全勝第1193章一月之內帶兵入川第544章猛虎之死第277章許仲康夜劫袁營第1194章秦懷玉之策第510章調教小舅子第一百零五章北宋的丞相陣容第1052章殺出重圍第1021章全線來襲第136章曹操請戰第三百九十八章執掌先登第566章我要打十個第757章營救行動第593章猛將鬥法第556章別具一格的出場方式第1053章真的被嚇死了第二十五章老將楊繼業第1084章相告大劫第五十九章女山賊第845章尉遲門神第897章滅國擒主之始第385章白馬銀槍和白馬銀戟第731章看見李存孝就慫了第1159章第967章送你四個字!第1157章同遊白馬寺第940章虞公之策第366章裝逼打臉帝第286章天嫉之人第921章兇猛楊再興第675章絕境龍膽!第364章讓人琢磨不透的曹操第493章勢如破竹第313章馬超初戰第441章趙雲顯威第809章蛋碎人亡第339章漢人真的會法術第1064章血戰第1180章奪取江油關第502章袁術授首第1201章一夜之間連破十二寨第789章張遼逞威第1095章割袍斷義,手足相殘第1081章騎神破陣第206章危急第804章卻月之威第727章君臨西域第1099章曹家英傑第643章坑死你沒商量第1137章偷的浮生半日閒第464章王猛設計第270章五石散第863章龍爭虎鬥第1228章待會給你淨身第277章許仲康夜劫袁營第1124章黃忠箭殺周奉叔第七十四章巾幗更勝鬚眉 上第791章謝安之謀第666章關家父子第490章大戰前夕第451章第二個雞肋屬性第857章禁衛將軍第857章禁衛將軍第527章南北朝三大謀士第567章薛仁貴vs宇文CD第440章蒙古騎兵放風箏第473章打你個措手不及第九章燕山劍聖第644章真龍之勢第561章宇文CD第665章快來救駕!第1014章岳飛發威第385章白馬銀槍和白馬銀戟第610金錘vs鐵錘第798章草木皆兵第1195章中計第1150章孫尚香的心意第638章武聖發威第955章飛虎將軍爲先鋒第四十三章入軍營第443章兩個勇猛屬性第401章大敗袁軍第117章猛虎孫堅!第392章才能初顯第281章賠了兒子,氣死公孫瓚第776三家爭楚第873章驚世大戰將起第942章神將之威第1037章冠軍現身第233章威名第1251章南蠻來襲第666章關家父子第695章張遼歸降
第1174章逼宮第883章漢奸授首第307章西涼猛將第553章朕親自出馬第1247章相互哄騙第693章 司馬懿準備逃跑了第1086章大獲全勝第1193章一月之內帶兵入川第544章猛虎之死第277章許仲康夜劫袁營第1194章秦懷玉之策第510章調教小舅子第一百零五章北宋的丞相陣容第1052章殺出重圍第1021章全線來襲第136章曹操請戰第三百九十八章執掌先登第566章我要打十個第757章營救行動第593章猛將鬥法第556章別具一格的出場方式第1053章真的被嚇死了第二十五章老將楊繼業第1084章相告大劫第五十九章女山賊第845章尉遲門神第897章滅國擒主之始第385章白馬銀槍和白馬銀戟第731章看見李存孝就慫了第1159章第967章送你四個字!第1157章同遊白馬寺第940章虞公之策第366章裝逼打臉帝第286章天嫉之人第921章兇猛楊再興第675章絕境龍膽!第364章讓人琢磨不透的曹操第493章勢如破竹第313章馬超初戰第441章趙雲顯威第809章蛋碎人亡第339章漢人真的會法術第1064章血戰第1180章奪取江油關第502章袁術授首第1201章一夜之間連破十二寨第789章張遼逞威第1095章割袍斷義,手足相殘第1081章騎神破陣第206章危急第804章卻月之威第727章君臨西域第1099章曹家英傑第643章坑死你沒商量第1137章偷的浮生半日閒第464章王猛設計第270章五石散第863章龍爭虎鬥第1228章待會給你淨身第277章許仲康夜劫袁營第1124章黃忠箭殺周奉叔第七十四章巾幗更勝鬚眉 上第791章謝安之謀第666章關家父子第490章大戰前夕第451章第二個雞肋屬性第857章禁衛將軍第857章禁衛將軍第527章南北朝三大謀士第567章薛仁貴vs宇文CD第440章蒙古騎兵放風箏第473章打你個措手不及第九章燕山劍聖第644章真龍之勢第561章宇文CD第665章快來救駕!第1014章岳飛發威第385章白馬銀槍和白馬銀戟第610金錘vs鐵錘第798章草木皆兵第1195章中計第1150章孫尚香的心意第638章武聖發威第955章飛虎將軍爲先鋒第四十三章入軍營第443章兩個勇猛屬性第401章大敗袁軍第117章猛虎孫堅!第392章才能初顯第281章賠了兒子,氣死公孫瓚第776三家爭楚第873章驚世大戰將起第942章神將之威第1037章冠軍現身第233章威名第1251章南蠻來襲第666章關家父子第695章張遼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