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岐山關之戰。

且說郭汜領兵攻打岐山關在都已經快半月有餘了,到了今日岐山關的地界仍然還屬於劉備。這讓董卓十分氣憤,寫信給郭汜說道你十萬大軍攻打岐山關五萬人馬直到此時還沒有攻下你郭汜是幹什麼吃的。郭汜只好說此關守將鞠義和霍戈二人用兵不按常規更兼岐山關如今經過劉備的修築已經如同一座銅牆鐵壁一般,如果要想打下岐山關就必須在增兵五萬到十萬。董卓一看如今兩條戰線都始終是打不開口子,思前想後命令手中名將張遼張文遠率兵五萬再去增援郭汜在汜水關這一戰。張遼(169-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將領。他與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並稱爲曹魏的“五子良將”。昔從屬丁原、董卓、呂布。及呂布敗亡,歸曹*。張遼隨曹*四處征討,戰功累累。與關羽同解白馬之圍,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斬烏丸單于蹋頓於柳城,又討平梅成、陳蘭爭賊寇。曹*赤壁敗退,獨任張遼、李典、樂進等守合肥,成功擊退孫權十萬大軍,張遼一戰威震江東。黃初三年,張遼病篤,卒於江都,諡剛侯。卒年五十四歲。可以說張遼可是名將不過董卓沒有識人之明,直到上次陽平關大戰董卓手中的那些老將死傷無數,張遼纔有了獨自帶兵的機會,張遼接到董卓的帥令不敢耽誤片刻功夫,立刻率兵趕往岐山關前線,其實此時的董卓也鬱悶的不行,他率兵四十萬猛攻下辯城,但直到現在都沒碰到下辯城的城牆,雖然也拔出了幾座徐晃建造的箭樓,但根本沒用箭樓的外面是水泥鑄成,而裡面卻是木頭,董卓軍剛打下一座箭樓,箭樓的士兵馬上通過上方的鐵橋進行撤退然後燒燬箭樓,最後董卓軍攻取箭樓還要被燒死不少人馬,而岐山關的佈防其實也和下辯城的佈防大致相同,直到前幾日的工夫郭汜才基本拔出了岐山關外圍的箭樓,因岐山關兵少,所以箭樓鞠義也不敢過多的建造,因爲那樣會造成岐山關的兵力過於分散,給了郭汜各個擊破的機會。不過這些只是他董卓不知道而已。這日鞠義正坐公堂霍戈在旁陪坐,忽有探子來報:“啓上將軍,不好了!今有董卓差戰將張遼,帶領五萬人馬,前來增援來犯我岐山關的郭汜兵馬,現在張遼的援軍離此只有百里之遙了。”霍戈聽見,吃了一驚,不過鞠義畢竟是見過大世面的,只見他穩坐帥座,古井無波不動聲色!拿起令牌一面扔給了探子,吩咐再去打聽。

霍戈見鞠義如此心中稍安說道:“將軍爲岐山關主帥,如今之勢岐山關十分危及,應立即在寫書於漢興王處,討要援兵!”

鞠義見了點了點頭也表示贊同,然後傳令給旗牌官出去,讓棋牌館把城外百姓盡行收拾進城居住,把房屋盡行拆了,等太平時照式造還。又令各營將士上城緊守。又差旗牌到鋪中給償官價,收買鬥缸,每一個城垛安放一隻,命木匠做成木蓋蓋了。令軍士在城上派定十個城垛,砌成竈頭十個。又令製造糞桶一萬隻,桶內裝滿人糞。又取碗口粗的毛竹一萬根、細小竹子十萬根及棉花破布萬餘斤,做成卿筒。一面下令徹底關上下了千斤閘,庫中取出鋼鐵來,畫成鐵鉤樣子,叫鐵匠照式打造鐵鉤縛在網上。又在庫內取出數千桶毒藥,調入人糞之內,放在城上鍋內煎熬,放入缸內,專等董卓兵到城下,將滾糞潑下。若是董卓兵粘着此糞,即時爛死。晚上將鉤岡布在城頭之上,以防董卓兵爬城。料理已畢,然後親自修下一道告急本章,差官星夜前往成都,求漢興王再發援兵來救應岐山關。霍戈恐怕救兵來遲,失了岐山關不打緊,那時連益州則門戶大開亦難保守。放心不下,又修了兩道告急文書,一道送至李宇大軍處,一道送與梓潼如今梓潼簡雍在那裡駐守,求他兩人發兵前來相助。差人出城去了,鞠義自己則親自率領三軍,上城保守,晝夜巡查。

花開兩朵,各在一枝。書中慢講鞠義和霍戈守城準備停當。再說張遼領兵,一路滾滾而來,來到了岐山關界面,郭汜親自遠迎二十里,放炮安營與張遼合兵一處。鞠義在城上觀看張遼用兵果然不同於郭汜,心中也覺得遇到勁敵,知道張遼厲害。

只見張遼的所帥之兵滿天生怪霧,遍地起黃沙。但聞那狂風吹來殺氣,又見五萬人馬士氣高漲。不同於郭汜之兵,死氣沉沉一般。再見張遼所帥士兵各個雁翎箭,馬項桂累累纓毛。旗幡錯雜,難分赤白青黃;兵器縱橫,那辨刀槍劍戟。真個滾滾征塵隨地起,騰騰殺氣蓋天來。

鞠義對霍格說道:“兄弟,此戰不易也!如今只有死守岐山關以逸待勞,如今我軍在外圍的十六座箭樓已經被郭汜清楚乾淨,雖然我軍在外圍箭樓之戰,對敵傷害大,對己損失小,但我軍也損失了近三千士卒,今惟有岐山關之前的六座箭樓,可與我岐山關城犄角之陣。彼此遙相呼應,但畢竟敵軍三倍與我,這一切只等李元帥在下辯城處取得勝利,纔可扭轉局面了,我們如今只有盡力不給下辯之戰拉後腿了!”

霍格見此也點點頭說道:“如今我岐山關整整分散了董卓軍的十五萬兵馬,這樣下辯城那裡就還剩下三十五萬董卓軍,下辯城有十萬守軍更兼有陽平關的五萬人馬隨時都可接應,在加上大元帥率領十萬兵馬馳援,這樣我們在下辯城就有二十五萬人馬,雖然董卓軍在兵力上比我們多十萬,但敵我差距確實縮小了不少,我們也盡力了!”

二人在岐山關上商量着對策,和談論着如今之戰的局面,卻不知道李宇反其道而行之,要開兩處戰場,左右夾擊全殲董卓軍,要用三十萬兵馬全殲董卓五十萬士卒。這份魄力別說鞠義和霍格他倆沒想到,就是遠在成都的劉備和在下辯城被徐晃有陷阱有箭樓的佈防搞得焦頭爛額的董卓都沒想到!

城上那些兵將都是百戰餘生之老兵,見了董卓軍卒無一人害怕,有的要乘董卓軍遠道初來初到,出去殺他一陣。鞠義說道:“此時彼兵銳氣正盛,只宜堅守,拖延時間要麼等候救兵到來再做處理,要不然就等大元帥在下辯打敗董卓。二者有其一岐山關就勝利了!”那時衆將士俱各遵令防守,專等救兵!

且說董卓軍多爲西涼之軍郭汜把張遼接近牛皮帳中端坐,張遼問郭汜說道:“郭帥這岐山關是何人把守如此難啃?”郭汜見此搖搖頭說道:“這裡岐山關的守將主帥是鞠義,本帥真是小瞧了此人,此人極善用兵的。”張遼說道:“哦!此人我也有聽說,原來是袁紹麾下戰將,如今卻投降了劉備。料來也是降臣一個,劉備怎會如此重要此人?”郭汜說道:“哎此人乃是益州忠臣良將。被李宇舉薦接替虎威將軍趙雲爲岐山關主帥!副將霍格也是一員良將!”張遼見郭汜意志低迷,在看郭汜所帥兵馬士氣不振拱手說道:“大帥不必如此,今日且如此過去,等到明日待某家去會會他鞠義。”當時隨即傳下號令全軍造飯,三更時分張遼怕鞠義前來劫營,傳令全軍加強戒備!但鞠義並沒有來,其實霍格想來了,但鞠義見張遼兵馬士氣正盛,對張遼這個人心中也是加起了十二萬分的小心,就沒同意霍格的建議。幸好沒同意,要是同意了,霍格去的了,可就回不來了!第二日清楚,張遼親點起五千人馬,同着主帥郭汜,出了營來。董卓衆士兵吹着喇叭,打着戰鼓,殺到城下。鞠義吩咐霍格說道:“請將軍好生看守城池,待我出去會張遼一會。”當時下城來,提着槍,翻身上馬,開了城門,放下吊橋,一聲炮響,匹馬單槍,出到陣前。擡頭一看,見那張遼一米八十多的身高,兩縷鬍鬚飄灑胸前,一雙眼睛炯炯有神,手持一把和關公的青龍偃月刀不相上下的一把大刀威風凜凜,坐下戰馬也是萬中無一的寶馬良駒,真是百步的威風千步的煞氣!真可以說是英雄再世一般!

張遼見一人獨騎出了岐山關的大門,大叫一聲道:“來者莫非就是鞠義將軍否?”鞠義見張遼發問答道:“然也!某人正是岐山關的主帥鞠義也!”那張遼也把鞠義一看,但見他:頭戴大紅結頂赤銅盔,身穿連環鎖子剛甲。走獸壺中箭比星,飛魚袋內弓如月。真個英雄氣象,也是蓋世無雙;人材出衆,豪傑一般。不用說一看就知道此人也是一個英雄豪傑!

張遼此時心中暗暗想道:“果然益州多英雄,比衆不同。但見此人就只這岐山關易攻難守,在見岐山關前的六座箭樓更是部落妥當,一看此等佈局就只此人乃是十分知兵之人!”張遼想到此便率先開言說道:“鞠義將軍!某家主公位列朝廷之丞相之位,今朝親領兵五十萬,要奪取益州,在造漢朝之天下,這岐山關乃第一個所在。某家久聞鞠義將軍也是一條好漢,特來相勸,若肯歸降了某家主公丞相董卓,則高官得坐駿馬得起,不知將軍意下若何?”鞠義一聽張遼說辭怒斥道:“你是何人?休要在此胡言亂語!快快報通名來。”張遼見此說道:“某家非別,乃是大漢朝丞相董卓麾下,官拜徵東將軍、統帥五萬人馬來奪你岐山關的張遼便是。”鞠義聽此大喝一聲說道:“休得胡說!大漢天下多虧我主公漢興王劉備轉戰南北剿滅黃巾被先帝封爲漢興王,而等本應各守疆界。我主漢興王仁德遠布,存爾醜類,不加兵刃。爾等不思謹守臣節,反提無名之師,犯我邊疆,勞我師旅,是何道理?”張遼聽此答道:“將軍說話差矣!自古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今朝你漢興王劉備肆行無道,去賢用奸,害死你軍元帥李宇,民怨天怨。因此我主丞相董卓興仁義之師,救百姓於倒懸。將軍及早應天順人,不失封侯之位。倘若執迷,只恐你這小小城池經不起我天軍之神威。那時踏爲平地,玉石俱焚,豈不悔之晚耶?”鞠義聽此大怒喝道:“好奴才,休得胡言!爾等不知今我大元帥李宇還在世上,更是親提大軍前往下辯城去破敵,如今爾休要逃跑,先照本將軍一槍罷!”當的一槍,望張遼刺來。張遼舉起手中大刀革當一響,掀開槍,回刀就砍。鞠義掄槍接戰,戰有五六個回合,張遼英雄再世,與關公和張飛、趙雲等人是一個層次的超一流武將存在,可笑鞠義那裡是張遼張文遠的對手,鞠義勉強打到十個回合左右,見自己招架不住張遼,只得帶轉馬頭便走。張遼見鞠義要跑,從後趕來緊追不放。鞠義見身後張遼追趕甚急,急忙對城上的霍格大叫道:“城上快快放箭!”這一聲叫,張遼只好回馬便走。城內放下吊橋,接應鞠義進城。鞠義進城立刻對着霍格說道:“這張遼果然厲害,英勇無敵,今霍格將軍只可小心堅守,不可輕覷了他張遼。”

張遼見追不上鞠義,也只好撤兵回營!且說張遼收兵進營,大帥郭汜問張遼道:“適才我看那廝鞠義單騎敗走,文遠爲何不追上前去拿住他?如此岐山關不是唾手可得乎?”張遼見郭汜發問,知道他心中懷疑自己便說道:“鞠義他敢一人出馬,必有埋伏。況他放箭打來射我,如此還趕他做甚?”郭汜聽張遼回答首付鬍鬚說道:“文遠言之有理。不過有今日之敗,料想他鞠義不會再出關了!”當過了一夜。次日,張遼又到城下討戰。城上鞠義見張遼來挑戰,即將“免戰牌”掛起,隨你叫罵,總不出戰。守了三日時間的光景,郭汜心焦起來,遂命張遼親自前去督造雲梯!不到三日雲梯督造完畢,張遼前來向郭汜交令!郭汜立刻命令張遼帥兩萬精兵先打頭陣,郭汜自領大兵五萬爲後隊。前後東南西北鞠義建造在岐山關之前的六座箭樓齊來發箭,張遼此時見此親提大軍在前,命令立起盾牌擋住箭樓射來的剪枝,張遼用兵和郭汜不同,郭汜是逐一攻破,張遼是隻重一點,張遼並沒有去攻取岐山關外的六座箭樓,而是想趁着士氣正盛奪取岐山關,讓身後郭汜的大軍來逐一攻破這六座箭樓!張遼士卒被剪枝射死無數,但張遼親爲先鋒士氣正盛,不到一會就來到護城河下,張遼叫自軍小將雲梯放下水中,當了吊橋,以渡大兵過河。將雲梯向城牆扯起,一字擺開,令兩萬士卒一齊爬城。將已上城,那城上也沒有甚麼動靜。張遼此時心中暗暗生疑,不過又一想道:“如今我軍兵多,岐山關兵少必然那鞠義逃走了。不然,怎的城上沒個守卒?”正揣想間,忽聽得城上一聲炮響,滾糞打出,那些爬上雲梯的士卒一個個翻下雲梯,盡皆跌死。城上軍士把雲梯盡皆扯上城去了。張遼見此大驚失色,在見身後郭汜也被六座箭樓纏住,不能前來支援,頭上滾木礌石紛紛砸來,張遼一見如此則自家必然損失慘重,不敢怠慢立刻命令撤軍!這下張遼可是吃虧了,他來的時候那六座箭樓就在,回去的時候還在,不巧的是鞠義命霍格提騎兵一萬在後掩殺,鞠義對霍格說過,不可近戰驅逐出箭樓之地五里即立即收兵回關!霍格提大刀在手,率兵一萬一路猛殺,張遼見前有箭樓後又追兵。便親提大刀斷後,霍格見到張遼記得鞠義對自己說的話,仗着自己率領的是騎兵根本不理會張遼,直接繞過張遼衝殺,不到一會張遼就死傷超過一半!郭汜見張遼被困,也不去救竟然私自撤兵回營。張遼浴血而戰,最後兩萬士卒終於衝出了這六座箭樓的範圍,霍格在身後也不在追趕,但卻損失到只剩下不到五千人馬!張遼怒氣衝衝趕到帥帳想去質問郭汜,但郭汜不給張遼機會見張遼回來便問張遼說道:“我今日見將軍威武都已經快要衝上城去不知怎麼這些爬城軍士跌下來盡皆死了?卻是爲何?”張遼怒氣不消答道:“此乃因爲那廝鞠義滾糞打人,名爲臘汁,沾着一點即死,所以才讓大軍死傷慘重。”郭汜聽此大驚,忙令收兵後撤十里炸營。

這裡鞠義見郭汜退兵十里,立刻命令叫軍士將跌死小番取了首級,號令城上,把那些雲梯打開劈碎,又好煎熬滾糞,不表。且說郭汜在營中與張遼商議道:“白日爬城,他城上打出糞來,難以躲避。等待黑夜裡去,這樣這些箭樓就失去了一些作用,你看他怎樣?”算計已定。到了黃昏時候,仍舊張遼親自領兵兩萬突破箭樓的封鎖,而奇怪的是這六座箭樓居然沒有放箭,就這麼的讓張遼過去了!張遼率軍帶了雲梯,來到城河邊,照前渡過了河,將雲梯靠着城牆,令士兵一齊爬將上去。張遼在那黑暗中,看那城上並無燈火,那些士卒一齊俱已爬進城垛,心中大喜,心中暗暗想道:“這遭必得他岐山關了!”還沒等張遼從興奮中緩過勁,只聽得城上一聲炮響,一霎時,燈籠火把,照得如同白日,把那小番的頭盡皆拋下城來。張遼看見,眼中流淚,心中想道:“這些士卒,屆時跟隨我時日久遠的士卒,今晚怎麼就被他都殺了?卻是爲何?”而就在此時來時的六座箭樓燈光如晝,張遼明白自己中計了,立刻命令全軍撤退。自己親自斷後!而張遼斷後,雖然鞠義沒有在派霍格帶騎兵掩殺,但張遼的前軍就失去了指揮,那些士卒被箭樓用弓箭,石塊,熱水,射死,砸死,燙死的不計其數!張遼見此只好在迴轉前軍指揮突圍,但此時霍格有動了,這一萬騎兵有追了出來,張遼見此明白上當,但也不可再回轉後軍了,那樣損失更大,只好命令全軍加速突圍!郭汜此時也率兵前來解決!衝殺了呦兩三個時辰張遼才殺了回去!而此時的兩萬兵馬死傷剩下的不足三千!今日一戰張遼就損失了自己的三萬兩千人馬!

張遼把此次攻城遇到的情況跟郭汜一說,郭汜也不明白,只好等到了白天天亮,遠遠觀看岐山關的城牆才明白原來那城上是將竹子撐着絲網,網上盡掛着倒須鉤,平平撐在城上,懸空張着。那些爬城的士兵,黑暗裡看不明白,都踹在網中,所以盡被殺了。郭汜看此嘆了口氣,而張遼見此光景,不覺大哭起來,郭汜見此苦苦相勸纔回營。

郭汜和張遼思前想後此戰攻打岐山關已經快有二十餘日,不得成功,反傷了許多軍士,好不煩惱。

而就在此時岐山關那麼卻來了援兵!誰呀?二將軍關公和張任、高順率兵八萬前來要按李宇的計劃,全殲郭汜十萬兵馬!

第213章 混戰開始!第37章 周郎不死,諸葛不安第1章 改革內政!第73章 鳳雛獻計!第106章 兄弟情深(上)第16章 虎威趙雲!第83章 故技重施第49章 宋濂很不客氣!第20章 孔明過第88章 智勇雙全猛張飛!第27章 苦肉計!第32章 曹操的慘敗!第56章 李宇和王雪的感情!第84章 高築牆緩稱王廣積糧第213章 混戰開始!第16章 亂局開始!第218章 大漢雄風!第33章 關羽義收張文遠!第41章 激戰!第3章 趙雲和馬雲祿的故事!第194章 追擊!第35章 龍西大捷(上)第86章 劉備軍的教育體制!第54章 周瑜來了!第79章 慶功晚會!第二白二十七章 馬超夜襲第108章 李宇VS曹操第188章 援軍!第42章 援軍到來!第48章 周瑜來了!第123章 劉禪的生死!第225章 御駕親征!第2章 孫權的艱難!第62章 可怕的國淵!第96章 金臺拜將!第209章 不損一人!第25章 天子求救!第16章 亂局開始!第84章 高築牆緩稱王廣積糧第54章 第一次合肥之戰第2章 張飛揚名(一)第16章 石城大捷!第183章 血戰!第39章 荊州的歸屬!第85章 亂局!第210章 兩下呼應!第59章 周瑜陰謀!第51章 樊城之戰!第72章 曹操的計謀!第79章 漢興王的抉擇!第91章 如此禮遇!第127章 收徒!第31章 決戰岐山關!第39章 決戰開始!第20章 勇武潘璋!第55章 迴轉江東!第71章 錦馬超VS虎癡許褚!第177章 狼煙再起!第6章 ,聯軍失利第107章 漢興王劉備的煩惱!第100章 左右爲難!第69章 雪痕之戰!第232章 武安國建功!第27章 生死一線!第145章 突變!第61章 難得的安逸!第41章 呂蒙論道!第36章 諸葛亮VS周瑜!第8章 孫權即位!第233章 百萬雄兵!第124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3章 關羽義收張文遠!第51章 曹操戰呂布!第39章 呂蒙派兵!第18章 關公劫營遭包圍,李宇二遇呂奉先!第99章 舌戰!第1章 天下英主第163章 戰端又開!第9章 荊州亂局!第49章 夜襲于禁!第30章 援兵來了!!第56章 李宇和王雪的感情!第39章 龍飛牢籠!第114章 四面合圍!第28章 李宇決議死戰董卓軍。第161章 風波平!第二白零七章 龐統與郭嘉的計策第230章 無敵風火輪!第72章 曹操的計謀!第10章 ——血戰董卓!第155章 王太子!第36章 諸葛亮VS周瑜!第224章 魏國的落幕(上)第25章 諸葛亮的構想!第84章 高築牆緩稱王廣積糧第123章 劉禪的生死!第60章 江東的對策!第143章 法正直諫!第60章 江東的對策!第105章 回憶!
第213章 混戰開始!第37章 周郎不死,諸葛不安第1章 改革內政!第73章 鳳雛獻計!第106章 兄弟情深(上)第16章 虎威趙雲!第83章 故技重施第49章 宋濂很不客氣!第20章 孔明過第88章 智勇雙全猛張飛!第27章 苦肉計!第32章 曹操的慘敗!第56章 李宇和王雪的感情!第84章 高築牆緩稱王廣積糧第213章 混戰開始!第16章 亂局開始!第218章 大漢雄風!第33章 關羽義收張文遠!第41章 激戰!第3章 趙雲和馬雲祿的故事!第194章 追擊!第35章 龍西大捷(上)第86章 劉備軍的教育體制!第54章 周瑜來了!第79章 慶功晚會!第二白二十七章 馬超夜襲第108章 李宇VS曹操第188章 援軍!第42章 援軍到來!第48章 周瑜來了!第123章 劉禪的生死!第225章 御駕親征!第2章 孫權的艱難!第62章 可怕的國淵!第96章 金臺拜將!第209章 不損一人!第25章 天子求救!第16章 亂局開始!第84章 高築牆緩稱王廣積糧第54章 第一次合肥之戰第2章 張飛揚名(一)第16章 石城大捷!第183章 血戰!第39章 荊州的歸屬!第85章 亂局!第210章 兩下呼應!第59章 周瑜陰謀!第51章 樊城之戰!第72章 曹操的計謀!第79章 漢興王的抉擇!第91章 如此禮遇!第127章 收徒!第31章 決戰岐山關!第39章 決戰開始!第20章 勇武潘璋!第55章 迴轉江東!第71章 錦馬超VS虎癡許褚!第177章 狼煙再起!第6章 ,聯軍失利第107章 漢興王劉備的煩惱!第100章 左右爲難!第69章 雪痕之戰!第232章 武安國建功!第27章 生死一線!第145章 突變!第61章 難得的安逸!第41章 呂蒙論道!第36章 諸葛亮VS周瑜!第8章 孫權即位!第233章 百萬雄兵!第124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3章 關羽義收張文遠!第51章 曹操戰呂布!第39章 呂蒙派兵!第18章 關公劫營遭包圍,李宇二遇呂奉先!第99章 舌戰!第1章 天下英主第163章 戰端又開!第9章 荊州亂局!第49章 夜襲于禁!第30章 援兵來了!!第56章 李宇和王雪的感情!第39章 龍飛牢籠!第114章 四面合圍!第28章 李宇決議死戰董卓軍。第161章 風波平!第二白零七章 龐統與郭嘉的計策第230章 無敵風火輪!第72章 曹操的計謀!第10章 ——血戰董卓!第155章 王太子!第36章 諸葛亮VS周瑜!第224章 魏國的落幕(上)第25章 諸葛亮的構想!第84章 高築牆緩稱王廣積糧第123章 劉禪的生死!第60章 江東的對策!第143章 法正直諫!第60章 江東的對策!第105章 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