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結盟的條件

劉封之所以急切的想要回到益州,乃是去因其之前與馬超,趙雲二人所約定日子已經到了,他相信,二人不論成敗也定然會回到成都覆命,而涼州雖是有些偏遠,但在劉封腦中的全盤戰略之中也是能夠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的。

正如之前馬超所言,涼州與羌人的聚集地相鄰,而羌人所豢養的戰馬,比之中原北方的產馬聖地質量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想要當真如同劉封所想的那樣,組建一支數目龐大的騎兵隊伍,則必須與羌人緊密合作,最好是能夠讓其如同交州士燮那般臣服於劉封,而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得到涼州的控制權乃是第一步。

此番回到荊州,雖然並未將周瑜收歸到自己的麾下,但劉封也並非是不知足之人,周瑜既然心灰意冷,再行強迫也是並無意義,反倒不如賣周瑜一個人情,到時若當真劉封遇到甚難解之事,又怎知周瑜不會出手相助。

之前劉封正是由於不放心荊州之事,這纔將龐統獨自留在這裡,而戰線拉長之後,雖然在益州補充了不少良臣勇將,但貼身的謀臣卻依舊只有徐庶一人,此番若是再將涼州之地拿下,又要派遣一得力之人前去鎮守,加之劉封就算是用人捉襟見肘之下也斷然不會不管何人都去收歸,故而將江東這三人收歸賬下,當得是解了劉封燃眉之急。

出發之前,劉封已然是與龐統商議完畢,給龐統一月之期,讓魯肅等三人融入荊州軍士之中,並且暗中確認這三人並未與江東藕斷絲連,只有如此,方纔准許龐統將荊州之事暫且交給魯肅,而後前往成都與劉封匯合,商討下一步如何圖謀中原州郡。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孫權那請求結盟的書信,在數日後送進了諸葛亮在汝南的府中,而此時諸葛亮正要與張飛商議如何退曹丕之事。

曹丕此番可當真算是下定了打持久戰的決心,大有不將汝南奪回則誓不罷休之意,這是諸葛亮與張飛盡皆沒有想到之事,加之曹丕麾下兵多將廣,糧草在後方源源不斷的輸送到軍中。

諸葛亮雖是設計了數次計謀,也打了一些勝仗,但因爲曹丕謹慎,至今都未能對曹丕造成傷筋動骨的打擊,至此,曹丕尚有近五萬大軍能戰,而諸葛亮在這段時日中也是損失了三四千軍士,他知道,按照這個比例,若當真戰上一年半載,自己多半不能承受損失,只能黯然退出汝南。

這個時候,正是諸葛亮與張飛在商議一個可以畢其功於一役的計策,若是此計能成,不但汝南無礙,還可殲滅曹丕大半,若是此計不成,便只能黯然放棄汝南,不再被曹丕長久的牽制在此處。

但雖是定下了計策,諸葛亮心中卻總是有些遲疑,他心中總有些懷疑,曹丕這些時日並未出兵多半就是在等候諸葛亮大舉進攻,曹丕又如何不想早些回到鄴城,畢竟曹操年老,身體大不如前乃是衆人皆知之事,一旦在曹丕不在鄴城的這段時間曹**去,那繼承曹操的位置之人幾乎定然會是一直留在曹操身邊的曹植,這些,曹丕心中又怎能想不到?

正當張飛急切請戰,諸葛亮卻還在做着最後的猶豫之時,江東的書信送到了諸葛亮的手中。

諸葛亮聽聞是江東來信,連忙打開細細看了一遍,略一沉思後,諸葛亮一改面上的猶疑之色,終於是多了這些時日少有的笑意。

張飛眼見諸葛亮面上變了顏色,也是露出一番急切之情,急忙問道:“那孫權此番又是有何來意,之前我等好心想要與之結盟,那廝卻是猶猶豫豫,如今竟還能主動給我等送來書信?”

顯然,對於之前孫權並未下定決心與其結盟共抗劉備之事,張飛心中頗有些怨言。

諸葛亮將書信遞給張飛後,便好整以暇的等待張飛將書信看完,面上的神色也是越發的篤定。

“哼,此番這廝又要與我等結盟,並將之前猶猶豫豫的責任盡皆推給了重病的周瑜,這如何是英雄所爲之事,依我之見,待得我等將曹丕擊退之後,再將兵鋒轉向江東,區區江東之地沒了周瑜,我等將其攻下指日可待!”

顯然,張飛對於孫權這等做法十分不屑,在張飛心中,孫權此人與小肚雞腸宵小之人無甚區別,故而對於和孫權這樣的人結盟,張飛心中並無甚興趣。

但張飛心中所想,自然比不得諸葛亮這等深謀遠慮,諸葛亮聞言之後,只是微微搖頭道:“此事並非是益德所想的那般無用,此時這封結盟之書,便如同一股東風一般,能將我等如今的形勢扭轉過來。”

“與之結盟能有何用,孫權不過是見利忘義之輩罷了,圖謀荊州日久,若當真與其結盟,則無異於與虎謀皮,軍師定不可輕信與他。”

“孫權此人,確是有些心機,但周瑜重病,江東無所依仗之人,此時其心中定是十分慌亂,故而此番與我等結盟之事,想來並非是無稽之談,益德是否想過,若孫權當真想要與我等結盟,我們提出些許條件,他又怎能不應允?”

“哦?我等有何條件可以與其提出?”顯然,對於藉助外力之事,張飛心中還頗不能念及。

“這不正有一事需要孫權出些力量,也正可以趁此番機緣試探其是否當真想要與我軍結盟。”諸葛亮輕輕搖了一下手中已然有些破舊的羽扇,口中緩緩的言道。

“軍師之意,是此番與曹丕對戰,要讓孫權也出些兵馬?”終於,張飛想到了諸葛亮話中的含義。

“不錯,合肥與汝南近在咫尺之間,孫權若能在十日內出兵兩萬與我共同將曹丕擊退,我便答應此番結盟,若是不能出兵,結盟之事,便就此作罷!”諸葛亮說得斬釘截鐵,並且剛剛言罷,便手寫了一封書信,直接使那江東使者帶回給孫權去了。

第336章 另一場廝殺第564章 神秘的第三路人馬第123章 奔襲桂陽第383章 兩條路第62章 宴無好宴第172章 三計出第489章 兵臨上庸第516章 信息的重要性第565章 洛陽之戰第52章 辯駁第198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更)第209章 反客爲主(第三更)第550章 箭頭人物第18章 戰後風波第467章 再次來襲的猜測第552章 兩杯毒酒第109章 妥協第13章 矛盾初現第310章 汝南之戰第70章 連環之計第463章 孤身逃出第439章 穩坐家中的司馬懿第106章 守株待兔第344章 空城計第99章 出逃第471章 君臣鬥法第144章 收入囊中第346章 入主襄陽第460章 蟄伏的張遼第420章 孰輕孰重第333章 來自劉封的驚喜第231章 兵臨城下(第一更)第310章 汝南之戰第219章 搶先一步(第二更)第34章 戰神揚威第226章 另有玄機(第二更)第122章 將計就計第346章 入主襄陽第304章 結盟的條件第489章 兵臨上庸第318章 錯綜複雜第470章 親臨司馬府第531章 突然襲擊第324章 情理之中第100章 終歸來第188章 飛羽顯威第108章 爾虞我詐後記第283章 龐統至第30章 追擊第535章 同歸荊州第268章 對峙第343章 親征襄陽第348章 詭計來襲第231章 兵臨城下(第一更)第350章 得知消息第503章 智鬥曹彰第427章 帝王協議第125章 功敗垂成第38章 江夏第430章 夜色驚魂第296章 如你所願第233章 雨夜(第一更)第263章 陽平關之戰第449章 錯失良機第103章 茅塞頓開第176章 拔寨第7章 收編第115章 曹氏辛秘第247章 風起雲涌(二)第281章 難與易第396章 三軍統帥第1章 千人守城第253章 觀虎鬥第62章 宴無好宴第191章 動作頻頻第137章 凱旋第554章 時間差第105章 夜奪南郡第495章 生擒活捉第413章 激辯司馬懿第251章 馬超之痛第378章 只敘舊情第528章 攻取江東的機會第9章 策馬送計第550章 箭頭人物第347章 偏門之計第344章 空城計第299章 行動第517章 霹靂車第442章 理想和現實的差距第288章 命在旦夕第335章 棋逢對手第267章 坐看雲起第215章 一載之功(第二更)第52章 辯駁第327章 另一個消息第37章 一戰成名第562章 真正的計策
第336章 另一場廝殺第564章 神秘的第三路人馬第123章 奔襲桂陽第383章 兩條路第62章 宴無好宴第172章 三計出第489章 兵臨上庸第516章 信息的重要性第565章 洛陽之戰第52章 辯駁第198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更)第209章 反客爲主(第三更)第550章 箭頭人物第18章 戰後風波第467章 再次來襲的猜測第552章 兩杯毒酒第109章 妥協第13章 矛盾初現第310章 汝南之戰第70章 連環之計第463章 孤身逃出第439章 穩坐家中的司馬懿第106章 守株待兔第344章 空城計第99章 出逃第471章 君臣鬥法第144章 收入囊中第346章 入主襄陽第460章 蟄伏的張遼第420章 孰輕孰重第333章 來自劉封的驚喜第231章 兵臨城下(第一更)第310章 汝南之戰第219章 搶先一步(第二更)第34章 戰神揚威第226章 另有玄機(第二更)第122章 將計就計第346章 入主襄陽第304章 結盟的條件第489章 兵臨上庸第318章 錯綜複雜第470章 親臨司馬府第531章 突然襲擊第324章 情理之中第100章 終歸來第188章 飛羽顯威第108章 爾虞我詐後記第283章 龐統至第30章 追擊第535章 同歸荊州第268章 對峙第343章 親征襄陽第348章 詭計來襲第231章 兵臨城下(第一更)第350章 得知消息第503章 智鬥曹彰第427章 帝王協議第125章 功敗垂成第38章 江夏第430章 夜色驚魂第296章 如你所願第233章 雨夜(第一更)第263章 陽平關之戰第449章 錯失良機第103章 茅塞頓開第176章 拔寨第7章 收編第115章 曹氏辛秘第247章 風起雲涌(二)第281章 難與易第396章 三軍統帥第1章 千人守城第253章 觀虎鬥第62章 宴無好宴第191章 動作頻頻第137章 凱旋第554章 時間差第105章 夜奪南郡第495章 生擒活捉第413章 激辯司馬懿第251章 馬超之痛第378章 只敘舊情第528章 攻取江東的機會第9章 策馬送計第550章 箭頭人物第347章 偏門之計第344章 空城計第299章 行動第517章 霹靂車第442章 理想和現實的差距第288章 命在旦夕第335章 棋逢對手第267章 坐看雲起第215章 一載之功(第二更)第52章 辯駁第327章 另一個消息第37章 一戰成名第562章 真正的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