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三軍統帥

接着,見劉封並不急於出言,朝堂上的衆人便全部都竊竊私語了起來,他們紛紛開始猜測周瑜是來自何方的高人,但由於周瑜已經不問江東朝堂之事許久,並且江東的舊臣全部被劉封安排在了荊州任職,故而益州朝堂之上還當真沒有識得周瑜之人,當然,昨晚參加了宴席的衆人皆是並未出聲。

“想必諸公已然是發覺了今日朝堂之人的新人,在我益州,諸公可能並未見得此人,但此人之名卻早已經在中原大地之上家喻戶曉,他便是昔年在赤壁戰場之上將曹操八十餘萬大軍殺得人仰馬翻的周瑜!”

“周瑜!”這兩個字從劉封的口中說出之後,朝堂之上的衆人全部都驚訝的張開了嘴巴,周瑜的名聲,他們又何止是聽說過,赤壁的戰果乃是這些年來中原大地之上絕無僅有的以弱勝強之戰,周瑜的名字也是在那時便是就算南中的蠻夷也知之的神話,更不用說這些益州的才俊了。

這些年周瑜忽地在江東朝堂之上消失,並不是所有人都如同劉封那樣知道這其中的內情,中原的不少地區更是盛傳周瑜被不明之人暗害在了江東府中,總之,衆說紛紜了一段時日之後,由於江東都督之位的更迭,更多的是便忘記了周瑜這個之前的神話。

如今周瑜這個人卻忽然之間死而復生,之後又出現在了數千裡之外的成都,並且在幾乎無人得知的情況之下就現身在了成都朝堂之上,這讓成都的衆臣一時間皆是萬分震驚。

但從劉封口中說出的話,又怎能容得下什麼質疑,眼前的這個氣度不凡之人,定然就是周瑜無疑。

劉封冷眼觀察了一番這堂前衆人的反應,這才又緩緩開口道:“既然我益州得了周公瑾這等大才,自然不能等閒用之,不知對於周公瑾的官職,諸公有何良策?”

周瑜知道,對於自己的任職,劉封心中定然已經有了打算,今日如此說來,也不過是想要看看是否有些對自己不甚歡迎之人。

果然,昨日到劉封府中赴宴的數個重臣全部都無人出言,朝堂上的氣氛沉默了許久,劉封也不急切,只是掃視着衆人的神情,好整以暇的等待着。

終於,一個原本在劉璋麾下的益州老臣緩緩的走了出來,他的官職並不高,但是在原本益州臣子之中的地位卻是不低,他當先向劉封深施一禮,而後出言道:“周公瑾之名,雖是如雷貫耳,但是其早年乃是在江東任職,對我益州的情形,想來也是知之不詳,不如先行委任其管理一重要縣治,待得其瞭解了我益州的形勢之後,再行委以重任,也並無不可。”

這個老臣剛一出言,劉封的面上便是一陣不樂之色,這老臣名叫張恆,因爲其乃是益州的老資歷,十分敢於諫言,而劉封念在其對自己忠心耿耿且名望甚高的情形之下,一直也未曾將其遣返,只是任命其爲一不大不小的閒職,以示其對於益州本土官員的厚愛,但這老臣數次在朝堂之上提出陳腐的觀念,之前已然是被劉封呵斥了數次,但其卻依舊不思悔改,今日如此說來,顯然是怕周瑜的到來使得原本在成都朝堂之上沒什麼地位的益州本土官員更加的式微。

劉封聞言之後虎目一掃,而那老臣張恆卻也是迎向劉封的目光,看起來絲毫沒有畏懼之情,他的這幅神情,劉封當真是十分熟悉,也十分無奈,但對於這種情形,劉封自然也是早有防備,昨夜將那些衆臣召至自己的府中,也正是爲了應對如今這樣的局面。

“士元先生本是出自江東,想來對於公瑾也是頗爲了解,不知士元先生以爲,該當給與公瑾何種職位?”

劉封說完,雙目看向龐統,顯然,這是要讓龐統來打響爲周瑜造勢的第一槍,龐統自然也是早有準備,於是不慌不忙的出列道:“給予公瑾何種官職,理應是由主公抉擇之事,我等本不應妄加推斷。”

說完這句話,龐統淡然的看了一眼之前出言的張恆,顯然,這句話就是說給他聽的,之後,也不管張恆眼中的怒火,接着言道:“既然主公相問,那統便直言了,公瑾在江東之時,乃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者,其才華自不必說,更何況公瑾乃是文武全才,內可出奇謀,外可領兵安天下,依統之見,公瑾之官職,理應在統之上,若是給一縣治之,豈不是貽笑大方?”

龐統言罷,面不改色的退回了自己的位置上,全然不顧及張恆那彷彿要吃人一樣的目光。

“孝直,你乃是在益州爲官多年之人,依你之見,公瑾應爲何種官職?”

法正聞言連忙出列,答道:“正以爲,士元先生所言,句句在理,對於公瑾在江東所取得的功績與其胸中才學,正拜服不已!”

有了龐統與法正二人的答話,衆人自然也就不再多言,法正所代表的,正是益州本地官員所到達的最高官職,他都如此說了,並且劉封的想法早已經通過這幾次問話表漏無疑,那區區一個張恆自然是不能起什麼風浪,畢竟如同他這樣倚老賣老之人,不過只有他一個罷了。

“二位所言,頗合我之心意,此時我也是在胸中思慮良久,若是使得公瑾如同士元先生一般在成都城中出謀劃策,卻是白白耽擱了公瑾的統率之才,故而我今日便封公瑾爲我益州兵馬大將軍,步兵,騎兵,以及荊州水軍,若遇戰事皆可由公瑾統率調度,平日練兵等事,公瑾也可插手。”

劉封言畢之後,遠遠的看向周瑜,周瑜這才快步走到朝堂之前,矮身拜道:“瑜拜謝主公,定將我益州之兵打造成鋼鐵之師!”

此時周瑜的心中也是十分震驚,他並沒有想到劉封直接便將其放在了趙雲,馬超與黃蓋之上,並且是調度全部兵馬的權力,這樣一來,在兵權上,除了劉封,便是周瑜。

第569章 何爲安生第64章 一拍即合第341章 擇弱而噬第356章 甄氏之傷第52章 辯駁第254章 猜疑第262章 校驗成果第34章 戰神揚威第369章 引燃糧草第69章 江中蛟龍第37章 一戰成名第87章 真真假假第479章 準備出手的諸葛亮第48章 守城的藝術第67章 點將出徵第58章 返程第112章 站穩腳跟第36章 終見曙光第112章 站穩腳跟第15章 智計第32章 救弟第316章 就在今夜第359章 勢如破竹的諸葛亮第246章 風起雲涌(一)第540章 諸葛亮的抉擇第123章 奔襲桂陽第451章 君臣爭執第162章 鴻門宴上第119章 必有所圖第262章 校驗成果第283章 龐統至第69章 江中蛟龍第505章 視死如歸第532章 劉禪的欲擒故縱第13章 矛盾初現第431章 布衣戰許褚第278章 邀戰第445章 謹慎的楊修第235章 直搗黃龍(第一更)第489章 兵臨上庸第361章 心向明月第337章 後手第432章 雪上加霜第163章 一劍當關第411章 劍指朝堂第343章 親征襄陽第472章 司馬懿的條件第74章 非汝不可第466章 黯然退場第76章 良將賢臣第275章 趙雲的抉擇第15章 智計第458章 雞飛蛋打第309章 曹植的舉薦第187章 王對王第364章 垂釣第47章 橫生枝節第352章 諸葛亮的十字路口第362章 魯肅之惑第191章 動作頻頻第98章 灌醉第107章 曹丞相第131章 暗流涌動第444章 大軍至第519章 曹彰失策第146章 發難第161章 刺殺之策第134章 巧取第208章 下馬威(第二更)第144章 收入囊中第426章 調虎離山第117章 改良裝備第451章 君臣爭執第40章 打頭陣第435章 安置完畢第166章 旗開得勝第171章 出使第102章 戰況第192章 兵臨蒼梧第373章 交鋒伊始第107章 曹丞相第377章 終親往第374章 不再一邊倒的戰鬥第295章 再見周瑜第109章 妥協第451章 君臣爭執第310章 汝南之戰第246章 風起雲涌(一)第338章 龍爭虎鬥第58章 返程第312章 驅虎吞狼第11章 救駕第557章 劉封的真正實力第258章 孟起歸心第89章 再續前緣第55章 奇緣如此第205章 假道伐虢(第二更)第211章 討價還價(第二更)第379章 強援到來第437章 硬碰硬
第569章 何爲安生第64章 一拍即合第341章 擇弱而噬第356章 甄氏之傷第52章 辯駁第254章 猜疑第262章 校驗成果第34章 戰神揚威第369章 引燃糧草第69章 江中蛟龍第37章 一戰成名第87章 真真假假第479章 準備出手的諸葛亮第48章 守城的藝術第67章 點將出徵第58章 返程第112章 站穩腳跟第36章 終見曙光第112章 站穩腳跟第15章 智計第32章 救弟第316章 就在今夜第359章 勢如破竹的諸葛亮第246章 風起雲涌(一)第540章 諸葛亮的抉擇第123章 奔襲桂陽第451章 君臣爭執第162章 鴻門宴上第119章 必有所圖第262章 校驗成果第283章 龐統至第69章 江中蛟龍第505章 視死如歸第532章 劉禪的欲擒故縱第13章 矛盾初現第431章 布衣戰許褚第278章 邀戰第445章 謹慎的楊修第235章 直搗黃龍(第一更)第489章 兵臨上庸第361章 心向明月第337章 後手第432章 雪上加霜第163章 一劍當關第411章 劍指朝堂第343章 親征襄陽第472章 司馬懿的條件第74章 非汝不可第466章 黯然退場第76章 良將賢臣第275章 趙雲的抉擇第15章 智計第458章 雞飛蛋打第309章 曹植的舉薦第187章 王對王第364章 垂釣第47章 橫生枝節第352章 諸葛亮的十字路口第362章 魯肅之惑第191章 動作頻頻第98章 灌醉第107章 曹丞相第131章 暗流涌動第444章 大軍至第519章 曹彰失策第146章 發難第161章 刺殺之策第134章 巧取第208章 下馬威(第二更)第144章 收入囊中第426章 調虎離山第117章 改良裝備第451章 君臣爭執第40章 打頭陣第435章 安置完畢第166章 旗開得勝第171章 出使第102章 戰況第192章 兵臨蒼梧第373章 交鋒伊始第107章 曹丞相第377章 終親往第374章 不再一邊倒的戰鬥第295章 再見周瑜第109章 妥協第451章 君臣爭執第310章 汝南之戰第246章 風起雲涌(一)第338章 龍爭虎鬥第58章 返程第312章 驅虎吞狼第11章 救駕第557章 劉封的真正實力第258章 孟起歸心第89章 再續前緣第55章 奇緣如此第205章 假道伐虢(第二更)第211章 討價還價(第二更)第379章 強援到來第437章 硬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