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司馬師的陰狠

曹真正率大軍趕來,突然聞報諸葛亮已經擊敗前鋒部隊,渡過渭河安營紮寨,曹遵、朱贊被殺,頓時大怒,封張頜爲先鋒,命士兵加速前進,要與蜀兵決一死戰!

張頜率兵馬趕到,見蜀兵已有準備,只好命士兵下寨,然後前來搦戰!

諸葛亮說道:“張頜乃是曹營中大將,如今子龍將軍不在,只怕無人能敵!”

張苞出列道:“丞相何須長他人志氣,末將願打頭陣!”

諸葛亮笑道:“你有孟起指點,我放心矣!”

於是張苞披掛上陣,張頜見來的將領戰馬蔫不拉幾的,還以爲是派的什麼小將,等張苞報名之後也有些奇怪,按說張飛的兒子不應該騎這麼難看的戰馬,又見張苞的武器也不是張飛的蛇矛,要不是張苞身後站着那麼多蜀兵,張頜一定以爲這傢伙是冒牌的!

正想着張苞已經提槍而上,張頜見勢,知道只有自己大勝纔有可能將昨日的敗軍頹勢拉回來一點,抖動手中鋼槍與張苞交戰在一起!

三合已過,兩人都知道對方的實力不弱,開始小心應付!張苞勝在力大,招式迅猛,張頜雖然年紀稍長,但武力不弱,加上交戰經驗比張苞豐富的多,每次都能將張苞的招式化解,兩人都是長槍,在場中來回作戰,三十合不分勝負!

張頜如今在魏兵中是除了許褚武藝最強的將領,魏兵見對方一員小將便能與張頜交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而且張頜總處於防守狀態,不禁個個吃驚!

張頜也知道再下去就算是分出勝負來,也沒辦法鼓舞士氣,虛晃一招撤回本陣!

諸葛亮見魏兵進退有法,也鳴金收兵!

張苞回到軍營笑道:“張頜雖然厲害,但畢竟年紀太高,若再有三十合,定能分出勝負!”

諸葛亮嘉獎衆將,令士兵各自準備!

曹真大軍趕到,張頜言說蜀兵士氣正盛,不易攻打!

曹真怒道:“諸葛亮殺我兄弟,此仇不能不報!”

王朗卻笑道:“將軍休怒,來日可嚴整隊伍,大展旌旗。老夫親自出馬,只用一席話,管教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戰自退。如此將軍要想報仇,何須如此大動干戈?”

曹真知道王朗是三朝元老,聞言大喜,便吩咐士兵來日請戰!

司馬懿自曹叡降詔復職,便帶着司馬師、司馬昭從宛城連夜趕往壽春,剛過汝南,便見哨馬回報:呂蒙已經拿下壽春,張虎和樂林現在退守宋縣!

司馬懿大驚,沒想到呂蒙的速度會這麼快,司馬師問道:“如今吳兵拿下壽春,揚州有危險,我們該如何行動?”

司馬懿想了想說道:“東吳新起之兵,只是速戰速決,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定然需要休養!”

於是派人向汝南、小沛、下邳三處送信,命三處兵馬速速到宋縣和彭城集結,在東吳立足未穩之際重奪壽春城!

司馬懿和二子火速趕到宋縣,張虎和樂林跪地請罪!

司馬懿扶起二人說道:“東吳突然襲擊,非你二人之過,如今應該戴罪立功,以報陛下之恩!”

張虎兩人感激涕零,謝司馬懿不殺之恩!

司馬懿問道:“壽春現在何人據守,共有多少兵馬?”

張虎答道:“共有五萬兵馬,統兵大將正是呂蒙!”

司馬懿皺眉道:“呂蒙果然有兩下子,我倒要看看他還有多少本事!”

第二日三路兵馬已經出發,汝南守將文欽帶兩萬人馬,以朱靈爲副將,趕到宋縣支援司馬懿,小沛一萬兵馬有田豫率領,下邳曹洪、夏侯威、典滿三人率三萬兵馬一齊到彭城駐紮!

司馬懿見三路兵馬會齊,知道東吳志在揚州,但爲了以防萬一,命文欽五千兵馬守宋縣,保護汝南安全,其餘諸將率兵同到彭城!

司馬懿說道:“如今東吳已經拿下壽春,若果不能將壽春奪回,只怕將來對揚州造成威脅,陛下既然派我前來,就不能辜負聖上厚望,衆位要同心協力,將東吳部衆趕回去!”

魏將對司馬懿的才能早就信服,都齊聲稱是!

司馬懿又道:“東吳新拿下壽春,城防定然還來不及搶修,我們應該藉此機會,一鼓作氣將其奪回,大家都回去準備,明日一早攻城!”

第二日一早,司馬懿升帳,張虎出列請戰:“末將失利,願意戴罪立功!”

司馬懿點頭道:“很好,命你帶五千人馬先行攻城,傳令全軍,首先登上城牆者賞千金!”

張虎見司馬懿鼓舞士氣,大喜而去!

司馬懿又道:“呂蒙善於用兵,知道壽春不能久守,定會派兵偷襲我軍後方,我們定叫他有來無回!”

司馬師說道:“壽春既然不能久守,呂蒙怎敢再分兵出城作戰?”

司馬懿笑道:“壽春有駐兵五萬,而守城根本用不到這麼多兵馬,止有一萬足矣,若是能將我大軍從後方擾亂,便不能安心攻城,這樣一來,他們便有時間修復城牆,想要拿下壽春便難上加難了!”

司馬師這纔不再說話!

正當大家討論之時,卻聽帳外一人叫道:“這呂蒙就會做些偷偷摸摸的事情,這次欺到我魏軍頭上,難道是看我軍中無人嗎?”聲音有如悶雷!

司馬懿大怒,剛想喝問何人如此喧譁,卻見一個身材高大的將領進入中軍帳中,士兵並未阻攔,一看正是被曹操稱爲“虎癡”的許褚,頓時大喜,起身迎接:“若有虎侯助陣,何愁東吳不退兵?”

許褚大笑道:“司馬將軍別來無恙?某是來討個前鋒的,將軍可要賞臉啊!”

司馬懿笑道:“東吳志在守城,定然不願意出城一戰,不過眼下正有用得着將軍的地方,非虎侯不能勝任也!”

許褚聞言說道:“只要能殺敵,將軍儘管吩咐!”

司馬懿讓許褚落座,吩咐道:“呂蒙定會乘我攻城之際前來劫營,所以還要仰仗將軍虎威鎮守後軍!”

許褚抱拳答應:“沒問題,定叫呂蒙這小子有來無回!”

司馬懿又道:“田豫、朱靈帶五千兵馬埋伏在彭城左路,若見到吳兵來攻,將其放過,聽到城中鼓響,再截斷吳兵歸路!曹洪、典滿也領五千兵馬埋伏在彭城右路,若見到吳兵來攻,同樣將其放過,聽到城中鼓響,再截斷吳兵歸路!會同左路兵形成合圍之勢,要將前來的吳兵全部殲滅!”

四人領命而去!

司馬懿對許褚說道:“將軍只需在中軍等候,命士兵埋伏在營中,見到吳兵殺來,先抵擋一陣,若見到兩路吳兵全部來時,再擊鼓讓伏兵殺出,定然全殲吳兵!”

許褚抱拳道:“將軍只管放心在前軍指揮,後面便交給我了!”

司馬懿這才放心,說道:“剩餘諸將隨我道陣前觀戰!”

呂蒙在城上看到司馬懿親自率兵來攻城,不由大笑,對身旁諸將說道:“人說司馬懿善用兵,卻不知我已經派人馬去偷襲他後軍!若後軍有失,乘魏兵大亂之際,我們便率兵從城中殺出,前後夾擊,定叫司馬懿知道我江東兒郎的厲害!”

隨即命令守城士兵不要全力殺退前來攻城的魏兵,以防司馬懿見久攻不下便會撤兵!

司馬懿見吳兵未全力守城,更加肯定呂蒙是在拖延時間,等候前去偷襲後軍的部隊成功!

許褚命人馬在城中做好隱蔽,自己帶一千精兵在大帳中等待吳兵前來襲營!果然前方攻城三個時辰之後,突然營中一陣混亂,一通鼓響,便見一隊吳兵殺到,帶兵將領正是淩統,看到大營中有人等待,心中疑惑,但見人數不多,便不以爲意,怕從另一路趕來的丁奉搶了頭功,吶喊一聲率兵殺向許褚!

許褚拿起手中九耳八環象鼻刀打馬衝向吳軍,淩統見許褚殺來,舉槍迎上,不過三合便抵擋不住,雖然吳兵人數衆多,但主將節節敗退,一時間被殺得向外退散,正在這時丁奉帶兵趕到,見淩統危急,拿刀兩人合戰許褚,許褚抖擻精神,沒有絲毫懼意,同時大吼一聲:“擂鼓!”

只聽一陣鼓響,四面無數魏兵殺出,丁奉大驚道:“我們中計了,快退!”

正要撤退時,突然兩隊身後都有魏兵殺出,吳兵頓時大亂,丁奉忙和淩統合兵一處向外衝殺!

呂蒙城上聽到司馬懿身後鼓聲震天,知道丁奉他們已經得手,忙和徐盛、朱然帶兵從壽春城中殺出,卻見司馬懿中軍毫無動靜,夏侯威和陳泰率魏兵列陣擋在面前!

呂蒙心中一驚,說道:“莫非司馬懿識破了我的計策?”

徐盛答道:“很有可能,否則司馬懿中軍怎能如此鎮定?”

正說着,突然陳泰叫道:“呂蒙,你們已經中計了,現在不降,等待何時?”

呂蒙知道大勢已去,沒有衝殺的機會,忙讓徐盛和全端斷後,撤兵回城!

司馬懿嘆道:“呂蒙臨陣不慌,治軍有度,還是沒有掩殺的機會!”於是命大軍撤回彭城!

許褚等人斬殺吳兵無數,丁奉也死於亂軍當中,只有淩統率少量殘兵殺出重圍而去!

司馬懿見大獲全勝,於是設宴犒賞三軍!

當夜突然大雨傾盆,司馬懿不由嘆息,這樣的天氣根本不能出兵,卻給了呂蒙部署防備的時間!

“父親因何長嘆?”司馬師見司馬懿帳中還有燈光,便進來探視!

司馬懿苦笑道:“此雨看來數日之內不會停止,只怕呂蒙已經做好了防備,那時候要想拿下壽春,只怕要費些心力了!”

司馬師猶豫了一下才說道:“孩兒也是因爲天降大雨,所以纔來和父親商量破城之事!”

司馬懿皺眉道:“如此天氣,如何破城?”

司馬師笑而不語,指着地圖一個位置點了幾下!

司馬懿大驚道:“萬萬不可,此法有違天和,壽春城中還有無辜百姓啊!”

司馬師眉毛一挑:“父親,若是壽春不能拿下,則揚州震動,父親剛被起用便有負聖上所託,只怕又會被有心人進讒!”見司馬懿還在猶豫當中,司馬師又道:“若是日後攻打壽春難道就沒有傷亡嗎?死的不都是人?”

司馬懿沉思良久,才咬牙說道:“好,此事便交給你來處理,只怕呂蒙也會料到此招,安豐港有人把守!”

司馬師見司馬懿答應,笑道:“此事既然父親剛纔不願意做,呂蒙應該也會做此想法,就算有吳兵把守,也應該沒有多少人馬!”

司馬懿看着地圖,對司馬師揮揮手:“你下去準備吧!三日後便出發!”

大雨一直沒有停歇,呂蒙也慶幸老天爺幫助東吳,要是一直讓魏兵攻打,就目前的防禦來看還真不知道能撐到什麼時候!

淩統大敗而回更是一病不起,只好送到廬江養病!

雖然連着下了三天的雨,但呂蒙並沒有讓士兵歇息,都忙着準備守城的設備和修護城牆!雖然有時候感覺自己的臉皮會劇烈跳動,但他知道,帶兵打仗,隨時都有危險,於是讓士兵加緊巡邏,便回去休息了!

剛剛躺下不久,突然聽得門外一陣騷亂,接着便是敲門聲:“都督,大事不好了,快開門!”

呂蒙一下子從牀上跳下來,穩了一下情緒,開門見是徐盛,不禁有些不滿:“何事如此驚慌?”

徐盛帶着哭聲說道:“都督,快帶兵撤退吧,否則就來不及了!”

呂蒙怒道:“大戰在即,你膽敢擾亂軍心?”

徐盛跪地道:“守衛安豐港的士兵逃回來說司馬懿派人佔領了安豐港,只怕要淹掉壽春啊!”

“啊?”呂蒙一下子臉色蒼白,半天說不出話來!

徐盛見形勢緊急,忙一邊命人通知人員撤退,一邊拉着呂蒙向外逃跑!

還未到城門口,便聽見到處都是轟隆隆的巨響,城中地上到處都是水漬,漸漸的漫過每一個人的腳面!

呂蒙突然仰天大叫道:“司馬懿,你這樣做不得好死,不得好死!”

第12章 關羽戰馬超第1章 深海之蛟第35章 老驥伏櫪第52章 荊州鉅變第38章 連下兩郡第30章 欲擒故縱第38章 連下兩郡第37章 先行一步第20章 戰前準備第9章 ?城攻防第15章 拜師風雲第57章 班師回朝第30章 欲擒故縱第12章 請君入甕第26章 讓你玩陰的第1章 深海之蛟第28章 第一水師第2章 華佗改道第37章 風雲聚會第45章 叔侄鬥智第39章 震懾羌兵第24章 山濤的謀略第46章 坐論天下第21章 反突圍第8章 兩軍對壘第10章 荀?的兒子第2章 失之交臂第40章 一隻鷹引發的衝突第23章 一國兩制第20章 荊州決策第30章 十全九美第47章 塞翁失馬第13章 春秋刀法第11章 兵臨長安第38章 連下兩郡第11章 給你個戰神第39章 震懾羌兵第11章 兵臨長安第38章 連下兩郡第57章 連挑三將第59章 白衣奪城第43章 圍魏救趙第37章 塞外風光第26章 會師風波第12章 關羽戰馬超第16章 折衝將軍第33章 我要親你第13章 春秋刀法第12章 關羽戰馬超第48章 誘兵之計第57章 連挑三將第34章 菊花綻放的季節第38章 我是縱火犯第21章 反突圍第16章 成都議事第22章 我是看客第57章 班師回朝第54章 屢敗屢戰第58章 軍中無戲言第37章 塞外風光第4章 夜救麥城第53章 意外收穫第48章 誘兵之計第17章 英雄形象第43章 敵進我退第12章 龍椅的滋味第26章 讓你玩陰的第42章 力不從心第20章 荊州決策第44章 驕兵必敗第3章 孫權之志第31章 勝利歸來第23章 兵進東吳第51章 節節敗退第32章 窮寇莫追第10章 子午谷之兵第4章 我很同情你第29章 力排衆議第28章 大忽悠第53章 意外收穫第28章 大忽悠第47章 喜憂參半第58章 裡應外合第49章 進退兩難第6章 謀定而後動第9章 ?城攻防第36章 你偏心第49章 進退兩難第4章 魏國對策第8章 曹真敗退第24章 山濤的謀略第31章 榮歸故里第22章 壽春攻防戰第58章 改朝換代第60章 隆中求才第22章 我是看客第32章 左慈來了第15章 拜師風雲第36章 偷襲的季節
第12章 關羽戰馬超第1章 深海之蛟第35章 老驥伏櫪第52章 荊州鉅變第38章 連下兩郡第30章 欲擒故縱第38章 連下兩郡第37章 先行一步第20章 戰前準備第9章 ?城攻防第15章 拜師風雲第57章 班師回朝第30章 欲擒故縱第12章 請君入甕第26章 讓你玩陰的第1章 深海之蛟第28章 第一水師第2章 華佗改道第37章 風雲聚會第45章 叔侄鬥智第39章 震懾羌兵第24章 山濤的謀略第46章 坐論天下第21章 反突圍第8章 兩軍對壘第10章 荀?的兒子第2章 失之交臂第40章 一隻鷹引發的衝突第23章 一國兩制第20章 荊州決策第30章 十全九美第47章 塞翁失馬第13章 春秋刀法第11章 兵臨長安第38章 連下兩郡第11章 給你個戰神第39章 震懾羌兵第11章 兵臨長安第38章 連下兩郡第57章 連挑三將第59章 白衣奪城第43章 圍魏救趙第37章 塞外風光第26章 會師風波第12章 關羽戰馬超第16章 折衝將軍第33章 我要親你第13章 春秋刀法第12章 關羽戰馬超第48章 誘兵之計第57章 連挑三將第34章 菊花綻放的季節第38章 我是縱火犯第21章 反突圍第16章 成都議事第22章 我是看客第57章 班師回朝第54章 屢敗屢戰第58章 軍中無戲言第37章 塞外風光第4章 夜救麥城第53章 意外收穫第48章 誘兵之計第17章 英雄形象第43章 敵進我退第12章 龍椅的滋味第26章 讓你玩陰的第42章 力不從心第20章 荊州決策第44章 驕兵必敗第3章 孫權之志第31章 勝利歸來第23章 兵進東吳第51章 節節敗退第32章 窮寇莫追第10章 子午谷之兵第4章 我很同情你第29章 力排衆議第28章 大忽悠第53章 意外收穫第28章 大忽悠第47章 喜憂參半第58章 裡應外合第49章 進退兩難第6章 謀定而後動第9章 ?城攻防第36章 你偏心第49章 進退兩難第4章 魏國對策第8章 曹真敗退第24章 山濤的謀略第31章 榮歸故里第22章 壽春攻防戰第58章 改朝換代第60章 隆中求才第22章 我是看客第32章 左慈來了第15章 拜師風雲第36章 偷襲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