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山濤的謀略

劉封在成都等了半月卻不見荊州有任何動靜,倒是陸遜拿下壽春的消息先傳來,這幾日除了和諸葛果陪着自己的小劉伶外,最讓劉封不爽的就是看到了黃皓這個傢伙!果然是賊眉鼠眼,一副奸相,尤其是對劉禪諂媚不已,雖然劉封提醒過劉禪幾次,但這傢伙貌似真的本性貪玩,雖然自己很早之前就安排了馬良做他的老師,沒想到還是沒改變多少,而且劉禪在朝中似乎只對諸葛亮一人敬畏,就是對他這個當哥哥的,也只是用一種撒嬌和耍賴的方式來應付,劉封無可奈何,只好向諸葛亮說明此事,讓他隨時注意這個人,諸葛亮倒是覺得一個小小的太監能成什麼氣候,就算前面有十常侍之鑑,但諸葛亮卻未將他放在眼裡!

不過黃皓似乎也很機警,劉封想找個藉口整治一下都一直沒找到事端,看來這傢伙能在蜀國後期專權還是有一定本事的!而且黃皓也可能覺察到劉封對他的敵意,雖然不明白是因爲什麼,但總是本能的遠遠躲着劉封,儘量減少與劉封的接觸!劉封想反正現在諸葛亮在朝中,長安之地已經拿下,以後這小子的機會應該不會太多吧,也就不再多做過問,若真是出現宦官弄權的事情,自己一定要下狠手,最起碼不能讓這種歷史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發生。

正在劉封看着小兒子滿地亂爬胡思亂想的時候,忽然家將報告說姜維來了,劉封讓諸葛果看着小傢伙,自己到客廳去見姜維!

“伯約今日怎麼有空到我這裡來了?”劉封剛進門就看見姜維在客廳中看張飛留下的墨跡!

姜維轉身笑道:“王爺,哦,尚尹,老師得到荊州消息,特讓我來請你過去一談!”

果然還是關羽有了動靜,劉封馬上說道:“既然是荊州的消息,我們趕快去看看!”

姜維和劉封邊走邊說道:“早就聽說張將軍不僅武功蓋世,書法更是一絕,只可惜一直未曾拜讀,沒想到你府中還收藏了不少!”

劉封笑道:“三叔的書法和他的性格一樣奔放不羈,我的確很喜歡,所以只要見他有空,就讓他給我寫幾個字,到後來,三叔一見到我,不管幹什麼,都裝作很忙的樣子。

姜維聽得哈哈大笑:“三將軍也是性情中人啊!”

兩人一路來到丞相府上,此時黃月英爲了照顧自己的外孫基本上天天在劉封的府中,搞得劉封連和諸葛果親熱一下都要偷偷摸摸的!

劉封接過諸葛亮拿着的情報一看,原來是關羽竟然出兵攻打江夏了!

劉封一下子沒反應過來,怎麼不取南郡,反而去攻江夏,便說道:“二叔怎麼能去江夏?雖然如今我軍與曹魏談和,江夏能守住,若他日和曹軍開戰,只怕江夏便成了雞肋之城了!”

諸葛亮點頭笑道:“你能想到這點也不錯了,但荊州送來的信中卻少了幾個人你可注意到?”

劉封聞言又仔細看了一遍,果然自己是剛纔過於吃驚忘了細節,原來關羽攻取江夏僅有他一人帶兵,其他都是一些自己沒聽過的副將,關平和王舉卻毫無消息,攻打公安港的也是江陵的兵馬,這兩人又不在襄陽,難道還有什麼陰謀?

劉封搖搖頭問道:“信中未曾提到關平和王舉等人,老師有何看法?”

諸葛亮搖着羽扇沉吟不語,姜維此時也看完書信,皺眉道:“難道襄陽王想用暗度陳倉之計?”

“暗度陳倉?”劉封還是沒想通這其中的奧妙!

諸葛亮倒是很欣賞的點點頭,示意姜維繼續說。

姜維把書信放在桌子上:“依我看來,襄陽王還是旨在南郡,只是東吳已經有了防備,南郡不能輕易拿下,故而王爺親身誘敵,卻暗中派兵潛入南郡!”

劉封頓時也明白過來,關平王舉很有可能就是這一支奇兵,頓時拍手叫好:“原來二叔是這麼想的,不過東吳也有精明之士,只怕不肯上當啊!”

諸葛亮對兩人表現都很滿意,笑道:“關將軍親自率五萬兵馬前往江夏,無論這個數字是真是假,只怕東吳都不敢大意!”

姜維也說道:“不錯,而且現在江南正是大霧季節,哨探所得消息定然不是很準確,加上關將軍的虎威,只怕東吳真的不敢掉以輕心!我想就算孫權御駕親征前往壽春,也會從廬江分兵去江夏救援的!”沒想到姜維沒去過江南,但對這些情報還掌握的這麼清楚,果然是個高手!

劉封見姜維分析的也有道理,便說道:“但要攻取江夏,還有夏口守兵要對付,只怕沒這麼簡單。”

諸葛亮見兩人分析的差不多,便起身指着地圖說道:“江夏守軍僅有萬餘,若是東吳得到二將軍出兵的消息,孫權定會分兵前去救援!”他看了兩人一眼又道:“孫權爲人雖然有守成之力,但性格中還是有其父孫堅的一面,那便是睚眥必報,一意孤行!此次孫權志在揚州,作爲將來進取徐州乃至中原的基石!卻不曾想關將軍此時會出乎意料的攻取江夏,若江夏失守,加上目前我軍和曹軍的關係,只怕孫權不僅揚州之地不能拿下,廬江也危在旦夕!以孫權的性格,自然會遷怒到關將軍身上,非但要想保住江夏不失,恐怕還想乘機拿下關將軍!”

這一點兩人都想到了,但孫權的心意還是未曾想得這麼透徹,劉封問道:“孫權遠在揚州,哪有多餘的兵力吃掉二叔的五萬兵馬?”

諸葛亮羽扇緩緩的指向公安港一帶的江面上,道:“東吳水軍!”

劉封說道:“甘寧的水軍是防止荊州之兵攻取南郡的,怎敢輕離這一帶防線?”

諸葛亮似乎已經洞悉一切:“正如伯約所言,眼下江南常有大霧,東吳若乘霧天撤走水軍,於江面上虛設旌旗,自然可以防備一陣,而且東吳也看出來吳懿對公安港也只是佯攻,吳懿這樣做,也是讓東吳認爲關將軍攻取江夏的可能性增大,只要關將軍敗北,公安之圍自解!”

姜維突然說道:“縱使這一切都發生了,東吳的注意力也集中到江夏,但還是無法通過公安到達南郡啊!”

諸葛亮轉身在地圖上指着烏林港微笑不語!

劉封此時也明白了個大概:“難道是秘密拿下烏林港,從江上借大霧時節偷渡到南郡?”

諸葛亮點頭道:“不錯,拿下烏林港而不讓東吳得到消息纔是此戰的關鍵所在!若是烏林港消息泄露,便要前功盡棄了!”

姜維點頭道:“若此戰成功,南郡便唾手可得!”

劉封也感嘆道:“沒想到二叔這次計劃如此周密,環環緊扣,卻不知是誰的計策?”

諸葛亮搖着羽扇笑道:“蜀國又出了一個大才,真是可喜可賀啊!”

姜維也不由問道:“難道老師已經猜出此人是誰了?”

諸葛亮看着兩人說道:“關將軍雖然勇冠三軍,但用計卻非其所長,伊籍等人雖然懂得謀略,但長於政治,而且以他的性格,定然不會想到這樣層層迷霧的大局來,縱觀荊州之人,能出此計又能讓關將軍甘於親身誘敵的,只怕只有當初尚尹推薦的山巨源其人了!”

“山濤?”連劉封沒想到這麼大的一個局卻是山濤設計的,自己一直當他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沒想到在謀略方面還如此厲害,看來名人就是名人啊,能讓歷史記住的,的確有他獨特的一面和卓羣的能力!想到這裡不禁高興不已,平白無故的又添了一位大神,這下又發達了!

諸葛亮看劉封欣喜的神色也明白劉封心情,其實他對劉封的這種想法有時候也覺得奇怪,只要發現什麼優秀人才,最高興的就是劉封了,一點嫉妒和不服氣的樣子都看不出來!

姜維還未見過山濤,當下說道:“若是有機會,我定要拜訪一下這位老人家!”看來剛纔諸葛亮拿他和伊籍等人相比,姜維還真以爲山濤是老頭子呢!

劉封聞言不禁大笑,拍着姜維的肩膀道:“那隻怕要讓伯約失望了!”

姜維詫異道:“尚尹此言何意?難道這位山巨源不肯見我?”

諸葛亮現在已經對劉封有時候這種沒有形象的樣子習慣了,見他還在挑逗姜維,便說道:“伯約休要上當,不過這山巨源年齡倒是和你在伯仲之間!”

姜維沒想到山濤年紀輕輕就有如此大才,不禁有了相惜之意:“如此我更要去拜訪一番了!”

劉封笑道:“這倒不用着急,以後機會多得是!”

諸葛亮也點頭道:“山濤此人不但內政有獨到見解,就連謀略也如此縝密,出人意料,將來又是大漢的棟樑之才啊!”

劉封當然更加高興:“要是能再多幾個這樣的人就好了,明年又是文武大會的時間,到時候要好好篩選一下!”

諸葛亮也道:“尚尹的文武大會的確網羅了不少人才,而且你舉薦的幾人像王舉、旬炎、鄧艾、沙摩柯、呂凱以及後來的褚燕等人,都是當世之豪傑,尚尹的確有識人之能!”

諸葛亮說這話倒是讓劉封汗顏了一把,只好嘿嘿傻笑,這可不敢再吹了,否則只怕真會遭報應!

沒想到姜維又說了一句更讓劉封冒汗的話來:“而且尚尹的文采更是絕妙之極,有時飄逸瀟灑,有時又渾厚沉鬱!”

這點連諸葛亮都不禁連連點頭,看劉封尷尬的神色還以爲他不習慣聽人當面誇獎,往往這種人也是最真摯的,不禁感慨劉備當年收了個好兒子,自己也找到個好徒弟、好女婿!幸好諸葛亮也沒再誇獎劉封,只是心中想想,要是劉封再懂得一點他心術,只怕要趕緊遁逃了!

正在劉封不自在的時候,諸葛亮卻又說道:“山巨源此計雖然甚妙,也極有可能瞞過了東吳的耳目,但過於急進,非完全之策!”

姜維聞言問道:“若是能瞞過東吳耳目,就有可能拿下南郡,難道這其中還有不足之處?”

諸葛亮點頭道:“此次偷襲南郡的定是關平和王舉二人,作爲奇兵定然不可能帶太多的人馬,最多也就一萬左右,他們極有可能從烏林港出發直到洞庭一帶,以洞庭港爲據點攻取武陵,然後藉機拿下南郡!但卻沒有爲自己準備退路!”

看來諸葛亮的謹慎還真不是隨便說的,要是不不做到進退有序,只怕他是不會貿然出兵的!

劉封問道:“還請老師指點!”

諸葛亮繼續道:“假設關平二人順利渡江,但只要發起攻擊,定然驚動吳軍,就算在吳兵回防之時拿下洞庭港,但已經成爲孤軍,若是急切間不能拿下武陵,待甘寧水軍得到消息返回,只怕這一萬士兵便危險了!”

這的確也是一招險棋,劉封不禁問道:“這方面二叔他們應該能料到吧?”

諸葛亮搖搖頭:“只怕未必,首先關將軍攻取江夏只是一個誘餌,吸引東吳的注意力,但他可能沒料到孫權會來全力攻擊,甚至不惜將甘寧的水軍調走,所以水軍撤離應該是在他們計劃之外的!因此山濤的計策便是乘着大霧繞過東吳的水軍防線,迅速拿下洞庭港,然後突然兵臨武陵城下一舉拿下武陵,只要武陵失守,公安港便失去了意義,公安守軍定然撤離和水軍聯合轉而攻擊武陵,這樣江陵的兵馬便能通過公安支援關平部曲,是打算儘量的調動東吳的部隊,讓他們跟着自己打轉,卻總讓其慢上一步!”

劉封也不禁有些擔心:“這樣一來若是武陵守將能夠堅持,只怕關平等人還真的危險了!”

諸葛亮反而笑着搖了搖羽扇說道:“這正是我找你們二人前來的目的!”

第41章 誰動了我的心絃第29章 力排衆議第47章 喜憂參半第42章 力不從心第60章 有肉吃不到第22章 一見鍾情第38章 剋星出現第46章 虛虛實實第45章 叔侄鬥智第34章 避蜀伐吳第35章 驅虎吞狼第13章 故人來訪第38章 連下兩郡第16章 折衝將軍第57章 班師回朝第32章 左慈來了第33章 荊州之主第53章 防不勝防第25章 不懂水戰第19章 成都軼事第3章 孫權之志第47章 初到建寧第56章 後起之秀第34章 菊花綻放的季節第45章 叔侄鬥智第1章 兵出陽平關第43章 敵進我退第27章 無賴戰術第5章 盜版空城計第18章 計定東吳第40章 一隻鷹引發的衝突第34章 避蜀伐吳第47章 初到建寧第42章 力不從心第54章 屢敗屢戰第57章 誰中計了第34章 名人效應第26章 讓你玩陰的第54章 勝利的理由第5章 盜版空城計第12章 龍椅的滋味第29章 義字當頭第58章 改朝換代第60章 無奈結局第1章 兵出陽平關第49章 不速之客第22章 壽春攻防戰第48章 誘兵之計第12章 龍椅的滋味第52章 荊州鉅變第38章 剋星出現第60章 有肉吃不到第5章 盜版空城計第49章 大破蠻軍第36章 你偏心第57章 誰中計了第13章 故人來訪第2章 失之交臂第33章 荊州之主第24章 山濤的謀略第3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7章 發光的金子第38章 剋星出現第10章 子午谷之兵第11章 兵臨長安第54章 完破象兵第47章 初到建寧第31章 榮歸故里第10章 荀?的兒子第40章 一隻鷹引發的衝突第29章 獅子開口第33章 戰馬問題第12章 龍椅的滋味第35章 中秋佳節第50章 惺惺相惜第59章 刺客是誰第53章 防不勝防第2章 失之交臂第42章 文武大會第27章 無賴戰術第29章 力排衆議第56章 最後的決策第54章 完破象兵第25章 乘機敲詐第28章 又是劉封第2章 失之交臂第32章 怪事連連第58章 改朝換代第25章 白衣渡江第17章 戰略部署第36章 繼承大統第6章 就喜歡埋伏在回來的路上第26章 讓你玩陰的第40章 虎頭蛇尾第59章 白衣奪城第23章 一國兩制第52章 荊州鉅變第2章 華佗改道第60章 有肉吃不到
第41章 誰動了我的心絃第29章 力排衆議第47章 喜憂參半第42章 力不從心第60章 有肉吃不到第22章 一見鍾情第38章 剋星出現第46章 虛虛實實第45章 叔侄鬥智第34章 避蜀伐吳第35章 驅虎吞狼第13章 故人來訪第38章 連下兩郡第16章 折衝將軍第57章 班師回朝第32章 左慈來了第33章 荊州之主第53章 防不勝防第25章 不懂水戰第19章 成都軼事第3章 孫權之志第47章 初到建寧第56章 後起之秀第34章 菊花綻放的季節第45章 叔侄鬥智第1章 兵出陽平關第43章 敵進我退第27章 無賴戰術第5章 盜版空城計第18章 計定東吳第40章 一隻鷹引發的衝突第34章 避蜀伐吳第47章 初到建寧第42章 力不從心第54章 屢敗屢戰第57章 誰中計了第34章 名人效應第26章 讓你玩陰的第54章 勝利的理由第5章 盜版空城計第12章 龍椅的滋味第29章 義字當頭第58章 改朝換代第60章 無奈結局第1章 兵出陽平關第49章 不速之客第22章 壽春攻防戰第48章 誘兵之計第12章 龍椅的滋味第52章 荊州鉅變第38章 剋星出現第60章 有肉吃不到第5章 盜版空城計第49章 大破蠻軍第36章 你偏心第57章 誰中計了第13章 故人來訪第2章 失之交臂第33章 荊州之主第24章 山濤的謀略第3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7章 發光的金子第38章 剋星出現第10章 子午谷之兵第11章 兵臨長安第54章 完破象兵第47章 初到建寧第31章 榮歸故里第10章 荀?的兒子第40章 一隻鷹引發的衝突第29章 獅子開口第33章 戰馬問題第12章 龍椅的滋味第35章 中秋佳節第50章 惺惺相惜第59章 刺客是誰第53章 防不勝防第2章 失之交臂第42章 文武大會第27章 無賴戰術第29章 力排衆議第56章 最後的決策第54章 完破象兵第25章 乘機敲詐第28章 又是劉封第2章 失之交臂第32章 怪事連連第58章 改朝換代第25章 白衣渡江第17章 戰略部署第36章 繼承大統第6章 就喜歡埋伏在回來的路上第26章 讓你玩陰的第40章 虎頭蛇尾第59章 白衣奪城第23章 一國兩制第52章 荊州鉅變第2章 華佗改道第60章 有肉吃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