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華佗改道

劉封一聽華佗沒有一定要去北方的意思,讓他留下的信心大了不少,他也不想讓這位神醫就此去曹操那裡送死,何況沒有華佗,曹操可能會死得更早,那機會不就更大了嗎?想到這裡,劉封對華佗道:“其實在下也不忍看到如今的局勢,只是這已經不是我等能夠左右的了,不知道華先生對曹操和父王如何看待?”

華佗愣了一下,沒想到劉封會問他這個問題,稍微思索了一下,嘆氣道:“如今局勢就連我這個行醫之人也看出來是三分天下,北方有曹操,江東有孫權,西蜀的劉皇叔。”華佗呷了口茶道:“曹操已經進位魏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雖有當今皇帝在上,但衆人皆知,只是象徵罷了!如今能夠真正扛起興漢大旗的,其實只皇叔一人耳!”

劉封點點頭道:“曹操,世之奸雄!如今更是自封魏王,加九錫,氣焰一時無兩,父王不得已之下只好進位漢中王,以期興高祖之事,與曹操抗衡!”他對着華佗道:“那華先生爲何不去我父王治下,而要北上幫助漢賊曹操呢?”

華佗搖搖頭道:“公子此言差矣!在老夫眼中只有病人,並無其他任何區別,這是老夫職責所在。老夫此次北上也是在江南時日已久,想換個地方罷了。”

劉封笑道:“在下唐突了先生,還請先生莫怪!只是在下還有一問。”

華佗看着劉封道:“公子有何問題?”

劉封道:“天下何其大也,又有多少人生活於水火病患之中?以先生一人之力東奔西跑,又能救得了幾人?”

華佗看着劉封不由點頭,又無不感慨:“公子所言甚是,但老夫終究是能力有限,能救多少是多少了,老夫也只能盡力而爲!”

劉封搖搖手說道:“其實在下有個想法,不知道華先生可否感興趣?”

華佗眼睛一亮,畢竟能救更多的人是他作爲醫生最大的心願,此時劉封能有什麼好的想法,即使能多救一人也是不錯的,不禁問道:“公子有何良策?”

劉封笑道:“昔日大賢傳道,無不開館授徒,以待其技傳於天下,流於後世!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哪個不是徒弟上百甚至上千?所以纔有經典流傳於今!孔夫子早年奔波於六國而一無所獲,不惑之年開館授徒,從而有了七十二弟子,儒家從此得以壯大,流芳百世,影響何其大也?”

華佗愣了一下,馬上大聲道:“公子的意思莫非是要老夫學孔夫子坐席於一地而傳授弟子?”

劉封道:“不錯,若先生能像孔夫子一樣授道於天下,能教出更多的優秀弟子而讓他們出師之後去拯濟世人,豈不是比先生一人之力要大?而且先生之醫術也得以發揚光大,使世人皆知醫有華佗,那先生豈不是另一名醫聖?”

華佗此時眼睛已經有點發光的感覺了,讓他的醫術廣泛流傳正是他最大的心願,何況要是能博得醫聖之名,那豈不是更好?此時的人對於名聲還是像所有中國人一樣很重視的!但他馬上又冷靜下來,道:“此事說來簡單,做起來卻未必容易,老夫一生行走天下,才收得一位適合做弟子之人,”他指指旁邊的那個小童道:“學醫之人首先要有興趣方可,若無一點靈慧之人,也不可收爲弟子的。”

劉封抱拳說道:“先生此言差矣,先生的醫術如今當屬第一!以往先生收徒,只是在碰到的時候可能纔會考慮,但先生若是向世人宣傳收徒之意,依在下想來,慕名而來者當不計其數。若是先生能到蜀中開這醫界之先河,在下定向父王說明先生之大義,想父王一生仁義,萬事以百姓爲先,如此造福大衆之事,他定當全力支持!而且先生此前曾爲我二叔刮骨療毒,試問此前有幾人敢有此舉?先生對二叔有救命之恩,二叔也會對先生有所幫助!”劉備看着華佗已經動搖的神色,繼續道:“其實先生此次救我二叔,於先生也有莫大的裨益。”

華佗皺眉道:“哦?有何好處?”

劉封笑道:“我二叔自從跟隨父皇戰黃巾以來,虎牢關前一戰成名,一招斬掉河北名將顏良、文丑,掛印封金力辭曹操,爲送兄嫂過五關斬六將,如今鎮守荊州,立下赫赫戰功,其威名仁義早已傳遍華夏,試問天下有幾人不知我二叔之名?”他看華佗深感如此的點頭,繼續說道:“此次先生用如此特殊之法爲我二叔祛除毒箭,若是讓天下人知曉,那先生之醫術,還有幾人不佩服?”

華佗點點頭:“公子說的雖有道理,但在下當時爲關將軍醫治,卻是醫者本分,並無此想法。”

劉封笑道:“先生之意在下明白,此事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啊!哈哈!”

華佗看了看劉封,也掀須大笑。

劉封乘機又道:“蜀中自古乃人間天堂,到處奇山異林,定有各種名貴藥材,先生前往,當能獲益頗豐啊!”

華佗低頭沉思半晌道:“此事容老夫再考慮考慮,明日當有答覆。”

劉封道:“不急不急,如今天色已晚,不如我們就去一起用餐,順便感謝先生救命之恩!”

華佗道:“恭敬不如從命,既然公子赤誠相見,老夫也就不再多客套了。”

劉封和華佗一起走出屋門,吩咐親兵準備晚宴!

剛從偏門出來,就看見孟達帶着兩人匆匆趕了過來,看見劉封就大喊着走上前道:“公子,你的病無大礙了吧?”

劉封笑道:“差不多好了,若是還有什麼沒記起來的,子度到時候提醒我些便是!”

孟達大笑道:“哈哈,公子能記得我孟達就好。”轉身指着身後的兩人道:“忘了介紹了,這兩位兄弟是上庸城中的大戶,破城之後歸順了我軍。”他指着左首一位留着短鬚的人道:“這位是兄長申耽,”又指着另一位白面無鬚的青年人道:“這位是他弟弟,叫申儀。有了這兩人的幫助,我們在上庸城中的安置工作方便了許多。”

這兩人同時上前對着劉封跪拜道:“申耽(儀)拜見劉將軍!”

劉封一聽是這兩人,打量了幾眼,也不像電視上的那樣獐頭鼠目,形容猥瑣!亂世之中爲了保命這兩人最後又投降了曹操,真不知道是該留還是該殺,但此時兩人已經歸順,也不好多說什麼,只好想辦法留住兩人了,想着上前拉起兩人,道:“二位能夠認清局勢歸順於我軍,此後當好好立功,定不會少了二位的好處!”又對孟達道:“我看這二位相貌堂堂,日後定有一番作爲,就有勞子度安排一下!”

孟達抱拳但應。申耽兄弟沒想到劉封堂堂公子的地位對他們投降之人如此看重,不由有一種士爲知己者死的衝動!又跪拜道:“難得公子不計前嫌,我兄弟當爲公子鞍前馬後,死而無憾!”

劉封笑笑道:“二位不必如此,既然二位歸降,那以後就是自家兄弟,若是二位真心爲主,當不會虧待了二位!”

孟達一聽劉封竟然與這兩人兄弟相稱,不由有些詫異,但一想到這是收買人心,也就沒再多說什麼,至於申耽兄弟心中的感激就更不用說了。不過在劉封看來這句話卻是在平常不過了,沒想到還有更好的效果。

孟達扶起二人道:“好了,晚宴我已經派人準備好了,請諸位到大廳!”

說着轉身領着衆人來到議會廳,此時衆將大概都已經到齊,有二三十人,大廳中鬧哄哄的,看見劉封等人進來都站起來喊道:“歡迎將軍!”

雖然沒有在戰場上,劉封還是能感受到軍人的那種肅殺的凜冽,他擺手道:“大家不必客氣,此次攻佔上庸,衆位都是功不可沒,過幾日我定會爲大家論功行賞!今日就當是我們的慶功宴,除了要值班站崗的,大家都盡興而飲!”

衆人聽劉封說話與以往都有些不同,但既然是獎賞,也不沒多想,倒是孟達的感受更加強烈,似乎劉封自從病癒後有了許多的改變,具體是什麼也說不上來,不過比以前好像有了不少的改進,他心中對劉封的敬意不由又增加了幾分。

等大家都落座之後,劉封對身邊的孟達低聲道:“城防都安排好了吧?”

孟達道:“公子放心,在下已經安排好了。”

劉封有些尷尬道:“我雖然記憶恢復了不少了,但是很多小事都想不起來了,在座的諸位將領大多都叫不上名字,這如何是好?”

孟達一愣,沒想到劉封對手下的人都還不認識,正不知道想什麼辦法,突然見劉封一拍手,站起身來對着大家道:“此次宴會,我還想爲大家介紹一位奇人,”他指着身邊的華佗道:“就是這位華佗華先生,”剛一說這句話,就聽底下議論紛紛,顯然有很多人都聽說過華佗之名。華佗也不知道劉封想說什麼,只好站起身來對大家行禮。劉封繼續說道:“此次本將軍受傷,多虧了華先生出手相救纔好的如此之快,如若不然,說不定我還要多躺幾天呢!不過,本將軍還有一件事要告訴大家,我們要真正的感謝這位神醫華先生!”

衆人一聽不由譁然,不知道還有什麼事比救了劉封還更值得一提,議論了半天又看向劉封。劉封笑笑:“其實大家有所不知,華先生前一陣從荊州而來,在荊州曾救了我二叔一命。”

“啊?”衆人更是吃驚,一下子不知道說什麼好。

只聽孟達道:“關將軍武藝超羣,又在荊州,天下又有幾人能夠傷得了他?”

衆人不由點頭,關羽在劉備軍中的地位可不是兩句話能說清楚的,他就是劉備軍的軍神,何況他現在統領大軍鎮守荊州,常人連面都見不到,縱使關羽有生命危險,憑一個小小的老頭能做什麼?不禁都將懷疑的眼光投向了華佗。

劉封笑道:“子度所言甚是,但二叔是在出征途中被毒箭所傷,毒已經深入骨髓,若非華先生,估計二叔的一條胳膊就…”下面的話他不用說大家也明白,劉封看大家的眼光中有了感激了敬佩,便指着那個小童道:“這位是華先生的高徒,當日他也在場,就請他來爲大家說說當時的情況。”

大家的目光又聚集在那個小童身上,那小童明顯有些緊張,但看到華佗點點頭,也只好站起來,斷斷續續的將當時的情況又給大家敘述了一遍,雖然緊張,但是小童的口才還不錯,邏輯也很清楚,半個時辰把整件事說了出來!半晌大堂中都沒有響聲,突然不知道誰喊了一聲:“關將軍好樣的!”大家一聽也跟着喊起來,好像比給自己治好病都高興。劉封見衆人情形,大聲道:“此次二叔得以消除頑疾,除了二叔吉人天相外,還有華先生莫大的功勞啊!”

衆人一聽,都不禁點頭稱是,有人道:“那我等在此感謝華先生了!”

一時間感激之聲不絕於耳,華佗也忙着到處作揖,劉封又道:“衆位都與華先生素未謀面,爲了表示對華先生的感激之情,我建議大家每人爲華先生敬上一杯,順便做一下自我介紹,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衆人一聽,齊聲叫好,華佗推辭道:“老夫也只是盡職罷了,無須如此,無須如此。”

一人大聲道:“華先生幫了關將軍,就是幫了我們大家,若是華先生怕不勝酒力,我等每人一杯,華先生量力就行。”衆人撫掌附和。

華佗見大家都這樣,盛情難卻,也只好勉強答應。

孟達這才明白劉封的用意,讓大家和華佗認識,順便自我介紹,劉封便可在旁邊記住這些人,避免了詢問的尷尬,不禁看向劉封的眼神有了幾許讚許,不知道他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有心計!他不知道的是,如此一來,華佗爲關羽刮骨療毒的事情也迅速在蜀軍中流傳開來,不僅關羽的人氣又上漲了不少,華佗也跟着沾了不少的光。

等到大家敬酒完畢,劉封乘勢又道:“若是華先生到我們蜀中做客,不知道各位可歡迎否?”

衆人大聲道:“若是華先生願意到蜀中做客,我等當夾道歡迎啊!”

“是啊,若是華先生到了蜀中,我們在戰場上受傷也不用怕了!”

華佗看着大家的表情,無奈的看了看劉封,不知道說什麼好,酒宴一直持續到深夜才散,等衆人都走後,孟達走到劉封跟前道:“沒想到公子現在心眼比以前多了許多啊,看來我是越來越不如你了。”

劉封擺手笑道:“子度休要自謙,自從你我一起征戰以來,每次都是出生入死,早已情同手足,若是沒有子度,都不知道我還能不能活到現在。”

孟達聽劉封這麼一說,也有些感動:“公子說哪裡話,做手下的就是要爲主人考慮,若是公子有什麼閃失,那便是我的失職了。”

劉封道:“子度之意,我也明白!罷了,不說這些了。如今城裡的可戰之兵還有多少?”

孟達道:“此次出征共有一萬五千人,由於攻城騎兵沒有多大消耗,還有三千精騎,步卒三千,弓箭手兩千,降兵一千,加上傷兵共一萬人左右。”

劉封點點頭道:“我知道了,聽華先生說二叔正在攻打樊城,我們從明日起就開始練兵,一來上庸剛剛佔領,以防曹兵偷襲,二來若是二叔那裡有什麼戰況,我們也正好可助一臂之力。”

孟達抱拳道:“公子放心,屬下這就去安排明天的事情。”

回到住處劉封在想該找個什麼藉口能讓孟達更加忠心,同時能夠提前趕去救關羽,一時間還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但還是要提前做準備的,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孟達就找劉封一起去練兵場。雖然在電視上看過練兵的場面,但是真正到了戰場上,劉封還是有些被現場的其實所震懾,雖然只有七八千人,但當他站上點將臺的時候,還是有些緊張,當然這別人是看不出來的。劉封看着中間的步兵,右邊的弓箭手和左邊的騎兵,還是小有規模的!劉封對孟達說:“這練兵的事就交給你了,我去看看傷兵的情況。”

孟達震了一下:“公子,這練兵平時都是你親自練的,在下怕有些不合適吧?”劉封這一舉動,明顯是給了孟達帶兵的權利,讓他如何不吃驚。

劉封突然也明白過來了,沒想到誤打誤撞找到了個好辦法,當下拍着孟達的肩膀笑道:“我早就說過,你我早已情同手足,而且我覺得練兵方面你確實做得比我要好,你練兵,我放心!”說完就走下點將臺,留下孟達一個在那裡呆立着,一時間彷彿找到了自己的明主一樣。要是孟達知道現在的劉封根本不會練兵而不得不把練兵的事交給他,不知道會不會衝下去踢他兩腳。

不說孟達滿懷感激和激情練兵,劉封和幾個親兵來到傷兵營一看,發現華佗和那個小童也在幫忙給士兵療傷,趕緊上去道:“華先生怎可如此勞累?這讓我如何過意得去?”

華佗轉身看見是劉封,笑道:“公子多慮了,老夫別的幫不上,也就只能做做這個了。”

劉封道:“先生不必妄自菲薄,在下對先生的醫術可是佩服至極的。若是早年能遇到先生,當追隨於先生左右。”

華佗知道劉封說的客氣話,但還是感激道:“公子說笑了,老朽這點微末技藝,實在不值得公子如此推崇。”

劉封笑笑沒再多說,問道:“不知道我昨日對先生說的話,先生可考慮的如何了?”

華佗道:“公子一言,確實令老朽相同了許多,今日留在兵營就是老朽的答覆。”

劉封一聽馬上高興的拉住華佗的袖子:“在下就知道華先生定會懂得其中的意義,如此在下便放心了,只是這上庸乃是戰爭前線,一直會有騷亂,若是先生沒有什麼要事,就請先生先到漢中,再轉道去蜀中,父王現在正在漢中,先生若去,他定會歡迎的。”

華佗道:“公子說的是,老朽也打算下午就起程去漢中。”

劉封道:“那好,到時候在下就替先生踐行。”

剛說着就聽見有人喊道:“公子,主公派信使來了。”

劉封問道:“來的是誰?”

那人答道:“是楊副右使,孟將軍說是楊儀。”

劉封想孟達怕自己想不起來,派人來還特別提醒一下,笑道:“知道了,你先走,我馬上就去。”

劉封拜別華佗來到大廳,見孟達也在,正在和一個四十來歲的文人聊天,那人留着三綹鬍鬚,看見劉封進來便迎上來道:“公子此次攻取上庸功勞不淺啊,主公得信後馬上派在下前來犒賞。”說着拿出一個絹帛來交給劉封。

劉封雙收接過,道:“有勞楊先生了,爲父王征戰沙場,正是我這做晚輩應盡的責任。不知父王身體可好?”

楊儀道:“主公無恙。”

劉封打開絹帛一看,卻是一些封賞,劉封晉升爲副軍將軍,孟達爲典軍將軍,其他各人都有封賞。

劉封道:“楊先生遠道而來,就由晚輩爲老先生接風洗塵。”

酒席上,劉封對楊儀道:“先生此行,晚輩還有一事相求,不知道先生可否幫忙?”

楊儀看着劉封,眼睛中精光閃閃,劉備剛剛進位漢中王,世子已經定爲劉禪,不會是劉封又有什麼想法吧?卻聽劉封道:“晚輩在上庸認識一位華先生,此人醫術高明,前一陣還爲二叔診治過,他現在想拜訪父王,不知道先生可否代爲引薦?”

“莫非是華佗?”楊儀詫異道,沒想到劉封要說的是這個。

“正是,難道先生和他認識?”劉封問道。

楊儀搖搖頭:“倒是聽說過此人大名,聽說他醫術高明,有神醫之稱,可惜緣吝一面啊。”隨即又問:“既然他現在此處,何不先爲我引薦一下?”

劉封一聽,高興道:“好,我馬上派人去請。”

等華佗到來見過衆人後,便約定楊儀帶着華佗一起去漢中。

送走衆人之後,劉封對孟達道:“子度,這個是父王的封賞令,你拿去通知大家,讓大家也高興高興!告訴他們,只要好好努力,我們是不會虧待大家的。”頓了頓,劉封又道:“對了,你把那幾個騎兵營的將領叫過來,我有事問問他們。”

“是!”孟達拿着絹帛出去了。

不一會三個穿着鎧甲的人來到議事廳,帶頭的人個頭高大,三十來歲,左頰上有一道刀疤,眼神凜冽,滿臉的絡腮鬍須,左手一人年齡和他不相上下,只是個頭小了些,留着一撮鬍鬚,右手的卻是個青年人,白淨的面孔,倒還像個帥哥。三人來到劉封跟前抱拳道:“屬下王舉、李燕、嚴旬拜見將軍。”

劉封看着三人點點頭道:“三位辛苦了,來請坐!”

等三人落座後劉封問那個帶頭的王舉道:“王將軍這兩天騎兵訓練的如何?”

王舉答道:“回將軍,騎兵訓練正常,可隨時上場殺敵!”

果然有軍人的幹練,劉封點點頭道:“以騎兵現在情況來看,若是我們要趕到樊城,大概需要多少時日?”

第40章 虎頭蛇尾第45章 步步爲營第48章 計賺雍?第59章 刺客是誰第47章 喜憂參半第16章 成都議事第30章 欲擒故縱第37章 先行一步第24章 山濤的謀略第59章 軍制改革第35章 中秋佳節第15章 拜師風雲第33章 戰馬問題第56章 欲擒故縱第34章 名人效應第43章 圍魏救趙第7章 各就各位第57章 班師回朝第59章 刺客是誰第15章 糧草不足第24章 山濤的謀略第21章 反突圍第28章 又是劉封第50章 初擒孟獲第39章 震懾羌兵第45章 步步爲營第14章 好餿的主意第44章 驕兵必敗第39章 震懾羌兵第19章 成都軼事第13章 故人來訪第44章 驕兵必敗第5章 盜版空城計第10章 鎩羽而歸第32章 窮寇莫追第13章 春秋刀法第39章 誰是大力士第16章 成都議事第26章 尚衡號第34章 名人效應第55章 魏國的陰謀第51章 節節敗退第36章 偷襲的季節第2章 華佗改道第11章 給你個戰神第19章 民心很重要第5章 司馬師的陰狠第33章 荊州之主第52章 騎兵對戰第17章 英雄形象第13章 春秋刀法第60章 隆中求才第5章 盜版空城計第54章 勝利的理由第23章 一國兩制第23章 兵進東吳第10章 鎩羽而歸第51章 節節敗退第13章 故人來訪第44章 疑人不用第49章 進退兩難第30章 欲擒故縱第8章 兩軍對壘第5章 司馬師的陰狠第13章 故人來訪第25章 不懂水戰第60章 有肉吃不到第13章 故人來訪第26章 讓你玩陰的第3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9章 義字當頭第49章 大破蠻軍第27章 發光的金子第3章 孫權之志第12章 龍椅的滋味第39章 喜結良緣第45章 諸葛果的秘密第20章 戰前準備第54章 屢敗屢戰第42章 文武大會第35章 中秋佳節第48章 誰不想出名第38章 我是縱火犯第9章 推薦魏延第41章 弄假成真第60章 無奈結局第20章 荊州決策第6章 就喜歡埋伏在回來的路上第44章 皆大歡喜第7章 賈穆的計策第32章 怪事連連第28章 又是劉封第16章 誰是第三者第54章 屢敗屢戰第37章 塞外風光第9章 推薦魏延第13章 春秋刀法第53章 意外收穫第14章 歷史的軌跡第22章 一見鍾情
第40章 虎頭蛇尾第45章 步步爲營第48章 計賺雍?第59章 刺客是誰第47章 喜憂參半第16章 成都議事第30章 欲擒故縱第37章 先行一步第24章 山濤的謀略第59章 軍制改革第35章 中秋佳節第15章 拜師風雲第33章 戰馬問題第56章 欲擒故縱第34章 名人效應第43章 圍魏救趙第7章 各就各位第57章 班師回朝第59章 刺客是誰第15章 糧草不足第24章 山濤的謀略第21章 反突圍第28章 又是劉封第50章 初擒孟獲第39章 震懾羌兵第45章 步步爲營第14章 好餿的主意第44章 驕兵必敗第39章 震懾羌兵第19章 成都軼事第13章 故人來訪第44章 驕兵必敗第5章 盜版空城計第10章 鎩羽而歸第32章 窮寇莫追第13章 春秋刀法第39章 誰是大力士第16章 成都議事第26章 尚衡號第34章 名人效應第55章 魏國的陰謀第51章 節節敗退第36章 偷襲的季節第2章 華佗改道第11章 給你個戰神第19章 民心很重要第5章 司馬師的陰狠第33章 荊州之主第52章 騎兵對戰第17章 英雄形象第13章 春秋刀法第60章 隆中求才第5章 盜版空城計第54章 勝利的理由第23章 一國兩制第23章 兵進東吳第10章 鎩羽而歸第51章 節節敗退第13章 故人來訪第44章 疑人不用第49章 進退兩難第30章 欲擒故縱第8章 兩軍對壘第5章 司馬師的陰狠第13章 故人來訪第25章 不懂水戰第60章 有肉吃不到第13章 故人來訪第26章 讓你玩陰的第3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9章 義字當頭第49章 大破蠻軍第27章 發光的金子第3章 孫權之志第12章 龍椅的滋味第39章 喜結良緣第45章 諸葛果的秘密第20章 戰前準備第54章 屢敗屢戰第42章 文武大會第35章 中秋佳節第48章 誰不想出名第38章 我是縱火犯第9章 推薦魏延第41章 弄假成真第60章 無奈結局第20章 荊州決策第6章 就喜歡埋伏在回來的路上第44章 皆大歡喜第7章 賈穆的計策第32章 怪事連連第28章 又是劉封第16章 誰是第三者第54章 屢敗屢戰第37章 塞外風光第9章 推薦魏延第13章 春秋刀法第53章 意外收穫第14章 歷史的軌跡第22章 一見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