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喜憂參半

朝陽剛剛露出半個頭,霞光灑在虎牢關上,這個經歷了無數戰火洗禮的關隘經過整修變得更加高大險峻,加上兩邊的山勢蔓延,更覺出一種滄桑和威嚴,在朝霞中靜靜的矗立着,像一個高大的巨人,準備迎接熱鬧的一天!

守軍剛剛換崗,城門在嘶啞的吱吱呀呀聲中緩緩開啓,早晨的陽光便迫不及待的衝了進去,開門的士兵長出一口氣,對着遠處的天空打個哈欠,活動一下筋骨,準備站崗!

“噠噠噠!”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首先打破了清晨的寧靜,空氣也變得熱烈起來,士兵詫異的擡起頭,這可是洛陽附近,敢縱馬馳騁那是死罪啊!

但當他看到馬上之人舉着的杏黃旗的時候,心中安定了大半,笑着搖搖頭,看來哪裡又有捷報傳來了,他提槍站好,目送送信之人從關口一衝而過,門道里頓時升起陣陣灰塵,戰馬早已衝出半里之外!

洛陽城皇宮內早朝開始不久,由於曹睿病重,近幾月倒也沒什麼大事發生,正打算草草散了早朝,卻見一個侍衛匆匆而進,跪拜於朝堂中:“報陛下,徐州捷報!”

“哦?”曹睿蒼白的臉上閃過一絲喜色:“莫非是臧宣高報捷了?速速傳來!”

“是!”侍衛叩拜而出!

朝中大臣也都悄悄議論,終於將這些可惡的倭寇趕走了!

不一時侍衛帶着那個傳令兵進來,傳令兵拜倒:“陛下隆恩浩蕩,蕩寇將軍已然全殲沿海倭寇,特來報捷!”

“好!”曹睿大喜:“臧宣高果然不負朕望,你且先下去歇息,朕這就擬旨封賞!”

“謝陛下!”傳令兵拜謝退出!

“陛下天命所指,諒幾個小小的倭寇能有何作爲?此次掃寇大捷,乃陛下天恩隆隆,番邦聞風而喪膽也!”御史大夫華歆出班奏道!

一時間朝堂內都是恭賀之聲!

“好了!”曹睿揮揮手,對於這些阿諛之詞他是聽得多了:“臧將軍此次立下大功,朕打算加封其爲威東將軍,統兵於北海,防止倭寇再次侵犯,諸位愛卿以爲如何?”

司馬懿奏道:“啓稟陛下,臣以爲陛下封賞並無不當,只是倭寇侵擾,沒有固定時日,且人數又少,若是派大軍駐守北海、下邳一帶,卻大可不必,據地方報告,倭寇登陸者無非東海一帶,陛下只需派千餘人駐守東萊港,讓倭寇無有登陸之地即可!”頓了一下又道:“且眼下多戰時期,東吳重兵屯駐壽春,窺視徐州,臧霸將軍甚有大將之才,不如率部調往徐州聽任,以備不時之需!伏望陛下明察!”

“嗯!”曹睿沉思着點點頭:“仲達所言有理,我天朝神威,對小小的倭寇的確不該小題大作!就依司馬愛卿所奏,臧霸即日起率部前往小沛,助大將軍曹真留守徐州!”

近侍連忙答應,其他大臣見曹睿和司馬懿都決定了的,自然不敢再多說,也說不出更好的來了,這時候的人對日本人倒是沒放在心上,只以爲他們是海盜罷了!

曹睿似乎心情也好了不少,欠了欠身體說道:“今日臧霸將軍剷除倭寇,消除我軍沿海一帶的隱患,值得慶賀,大家都早些散了吧,到朕的御花園一同飲宴!”

“謝陛下!”羣臣俯首稱謝,早朝散開!

“太尉!陛下身日越來越弱,今得捷報,龍顏大悅,又準太尉所奏,太尉深受陛下信任,可喜可賀!”

司馬懿眉頭一皺,剛想教訓一下這個是非的傢伙,轉臉一看卻是賈充,正是賈逵的長子,此人與司馬師交往甚近,也是司馬家的親信,鷹眼一轉低聲道:“朝廷耳目衆多,陛下忌諱結黨營私,不可亂說!”

賈充神色一凜,心中震動,果然薑還是老的辣,忙抱拳道:“大人教訓的是,學生記住了!”

司馬懿緩緩點頭,轉身向御花園而去!

賈充想想司馬懿剛纔的神情,不由暗自感慨,此人城府之深,只怕還在自己意料之外,司馬師雖然狡詐,但邪氣外露,比起他這個父親,只怕還要好好歷練一番!

“賈大人,怎麼在這發呆啊,陛下親擺御宴,還不趕緊前去?”旁邊有人過來拍拍他的肩膀!

“哦!”賈充回過神來,原來是禮部侍郎鄧攸,忙笑道:“鄧大人說的是,走走走!”

兩人說笑着跟着羣臣去赴宴!

此時很多人已經到了御花園,曹睿難得精神爽朗,在近侍的攙扶下坐到首席,陪同的有司馬懿、華歆、鍾繇、陳矯、辛毗、蔣濟等人,其他人都各自落座,一時間熙熙攘攘,倒也十分熱鬧!

鍾繇言道:“自先帝以來,倭患不斷,幸得陛下皇恩浩蕩,終於去了這個大患,可喜可賀!”

曹睿笑道:“倭患清楚,讓北海一帶可以安居樂業,朕心甚慰,此也是衆愛卿及臧宣高之功也,還望各位愛卿齊心協力,早日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

衆臣連聲稱是!

曹睿突然又嘆氣道:“雖然倭患清除,但先帝遺願,卻是還未完成啊!”

鍾繇暗自搖頭,曹睿雖然有大志,卻疏於政略,比之曹丕尚有不如,何況是曹操?但還是說道:“此事非一日之計,陛下天恩隆隆,只要上下齊心,完成先帝大業,不遠矣!”

曹睿看着這個滿頭白髮的三朝老臣,滿意的點頭道:“鍾愛卿自先祖起兵以來就追隨左右,祖皇帝甚是敬重,今老當益壯,朕感激不盡!”

鍾繇忙起身拜道:“蒙陛下厚愛,老臣實不敢當!”

曹睿擺擺手說道:“愛卿快快平身,今日設宴,君臣之禮儘量免去吧!”

鍾繇這才起身落座!

曹睿頓了一下又問道:“卻不知涼州一帶軍情如何了?”

此時朝中蔣濟掌管軍情,衆人都向他看去,蔣濟似乎有什麼隱情,張了一下嘴才說道:“回稟陛下,臣剛剛在來的路上獲知一個消息,還未來得及向陛下彙報!”

“哦?”曹睿看蔣濟的神色不對,疑惑道:“有什麼消息愛卿儘管講來!”

蔣濟答道:“據蜀中探馬來報,由於匈奴人過於勇猛,羌人敗退至涇河一帶,無奈之下已於數月前向成都求救,據報是劉封親自前去相助!”

“什麼?”衆人臉上都是吃驚之色,不相信這種事劉封會親自前去!

“如此重要的情報爲何遲遲未曾送到?”一個聲音沉沉響起,這時候能考慮到這些的也就司馬懿等少數幾人了,果然發話的正是司馬懿!

蔣濟看了曹睿一眼,發現曹睿也是一樣的神色看着他,不由冷汗直冒,連忙跪地說道:“回陛下,非是臣辦事不力,實在是蜀中盤查甚嚴,情報根本送不出來啊,這次的情報也是損失了三人性命才堪堪送來的!”

“有這等事?”曹睿似乎沒有想到,不禁問了一句!

看蔣濟神色狼狽,司馬懿也知道他是盡力了,便對曹睿說道:“啓稟陛下,蜀國情報系統的確很精密複雜,若要突破其情報網,只怕一時之間也無法做到!”

其他人也跟着紛紛求情,畢竟這種事不是說做到就做到的,搞情報的確要冒很大的風險,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

“好了!”曹睿見大家求情便道:“既然諸位愛卿都爲你求情,此事也非全是愛卿之錯,但情報之事需要加強,若有什麼困難,子通儘管開口便是!”

蔣濟這才連忙謝恩起身!

等蔣濟坐定,鍾繇又問道:“可知他們出動多少兵馬?”

蔣濟擦擦冷汗:“兵馬倒是沒有多少,應該不足五千!”

“五千?”華歆有些不相信:“匈奴此次出動十萬人馬,蜀國若是誠心相助,這五千人馬只是杯水車薪罷了!”

“只怕未必!”司馬懿聞言搖頭道:“領兵出戰,兵力固然重要,但統帥之人才是其中的關鍵!”

衆人聞言不由想起了劉封,此人作戰奇計百出,以少勝多的戰例也不少,都不禁暗自點頭!

司馬懿又道:“而且羌人雖敗,卻並無重大損傷,主要兵力尚在,若再得劉封等人相助,只怕匈奴人要吃虧了!”

曹睿一聽就急了,若是匈奴人兵敗,乘機奪取長安的計劃只怕要泡湯了,自己統一天下的大業又遙遠了很多,而且他也知道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弱,當下喃喃說道:“若如此,當如何是好?”

司馬懿也有些無可奈何:“我軍遠離匈奴大軍,又隔着涼州,派兵相助是不可能了,只能自求多福了!”

衆人見司馬懿這麼說,誰也拿不出更好的辦法,一時間都沉默不語!

就在此時,卻見一位宦官匆匆而進,手捧着一個羊皮卷遞給曹睿,衆人頓時心中有些不安,這樣的信件肯定是從匈奴送來的!

果然曹睿掃了一眼頓時雙手發顫,面色有些發白,羣臣一看就明白肯定是壞消息傳來了,果然曹睿半晌才道:“好個劉封,壞了朕的大計!”

羣臣剛要詢問,卻見曹睿突然胸口起伏,忍不住吐出一口鮮血,昏死過去!衆人大亂,忙命人傳御醫!

司馬懿起身拿起那個羊皮卷,只見上面寫着:蜀人狡詐,相助羌人!斷我後路,全軍困於涇河以南,王庭空虛,望派兵支援!署名正是匈奴之主吉雅可汗!

“太尉,匈奴有何消息傳來,竟讓陛下如此激動?”此時曹睿早已被人扶到宮中,御宴也草草而散,鍾繇這纔過來相問!

司馬懿嘆口氣,將羊皮卷交給鍾繇,並未說話!

鍾繇看完之後嘆道:“自劉備亡故,諸葛乃是蜀國第一軍師,沒想到幾年之間劉封脫穎而出,又有諸葛點撥,當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

司馬懿默默的點點頭,眼中的陰厲之色更重,不知道當年自己在潼關一意孤行殺了劉封又會是什麼樣的結果,但此時想這些都太晚了,便問道:“陛下身體如何?”

鍾繇還是搖搖頭:“舊疾復發,太醫正在醫治!”

“嗯!”司馬懿點點頭,擡頭看着天空,半晌才道:“劉封不除,後患無窮啊!”也不知道是對自己說還是對鍾繇說!

“只是劉封貴爲燕王,身邊定然有重兵守護,除掉此人,只怕不易!”鍾繇當然也知道除去劉封的必要性,但可行性太低了!

“要除劉封,屬下倒有一計,不妨一試!”鍾繇剛說完,便聽身後一人言道!

司馬懿和鍾繇大吃一驚,回頭一看,說話的正是戶部尚書陳矯!

第15章 糧草不足第16章 折衝將軍第34章 菊花綻放的季節第17章 戰略部署第25章 白衣渡江第20章 荊州決策第30章 風雲再起第43章 敵進我退第24章 曹丕篡位第38章 連下兩郡第22章 壽春攻防戰第25章 不懂水戰第48章 誘兵之計第26章 會師風波第50章 守株待兔第48章 誰不想出名第15章 節外生枝第45章 步步爲營第29章 力排衆議第22章 壽春攻防戰第31章 榮歸故里第22章 一見鍾情第59章 軍制改革第57章 班師回朝第12章 關羽戰馬超第28章 第一水師第28章 大忽悠第20章 八陣之法第56章 後起之秀第35章 驅虎吞狼第21章 老套路――騎兵改革第23章 一國兩制第34章 名人效應第58章 改朝換代第46章 另一個穿越者第53章 意外收穫第20章 八陣之法第42章 力不從心第31章 勝利歸來第32章 怪事連連第27章 發光的金子第37章 風雲聚會第37章 塞外風光第19章 成都軼事第25章 乘機敲詐第20章 戰前準備第58章 改朝換代第54章 屢敗屢戰第7章 賈穆的計策第25章 乘機敲詐第18章 孫權的願望第35章 中秋佳節第24章 曹丕篡位第3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11章 西遊記的魅力第32章 怪事連連第24章 下個戰書第1章 竹山縣和上庸第6章 謀定而後動第50章 惺惺相惜第54章 屢敗屢戰第26章 會師風波第43章 棋逢對手第8章 曹真敗退第37章 先行一步第31章 榮歸故里第4章 魏國對策第11章 給你個戰神第39章 喜結良緣第2章 華佗改道第30章 欲擒故縱第17章 英雄形象第45章 步步爲營第47章 初到建寧第13章 三面對敵第44章 疑人不用第53章 防不勝防第56章 最後的決策第43章 棋逢對手第18章 計定東吳第15章 節外生枝第4章 魏國對策第53章 防不勝防第57章 班師回朝第6章 就喜歡埋伏在回來的路上第53章 意外收穫第18章 計定東吳第45章 叔侄鬥智第33章 我要親你第42章 爲你而來第21章 反突圍第51章 節節敗退第46章 另一個穿越者第59章 白衣奪城第19章 民心很重要第41章 弄假成真第20章 戰前準備第58章 軍中無戲言第11章 西遊記的魅力
第15章 糧草不足第16章 折衝將軍第34章 菊花綻放的季節第17章 戰略部署第25章 白衣渡江第20章 荊州決策第30章 風雲再起第43章 敵進我退第24章 曹丕篡位第38章 連下兩郡第22章 壽春攻防戰第25章 不懂水戰第48章 誘兵之計第26章 會師風波第50章 守株待兔第48章 誰不想出名第15章 節外生枝第45章 步步爲營第29章 力排衆議第22章 壽春攻防戰第31章 榮歸故里第22章 一見鍾情第59章 軍制改革第57章 班師回朝第12章 關羽戰馬超第28章 第一水師第28章 大忽悠第20章 八陣之法第56章 後起之秀第35章 驅虎吞狼第21章 老套路――騎兵改革第23章 一國兩制第34章 名人效應第58章 改朝換代第46章 另一個穿越者第53章 意外收穫第20章 八陣之法第42章 力不從心第31章 勝利歸來第32章 怪事連連第27章 發光的金子第37章 風雲聚會第37章 塞外風光第19章 成都軼事第25章 乘機敲詐第20章 戰前準備第58章 改朝換代第54章 屢敗屢戰第7章 賈穆的計策第25章 乘機敲詐第18章 孫權的願望第35章 中秋佳節第24章 曹丕篡位第3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11章 西遊記的魅力第32章 怪事連連第24章 下個戰書第1章 竹山縣和上庸第6章 謀定而後動第50章 惺惺相惜第54章 屢敗屢戰第26章 會師風波第43章 棋逢對手第8章 曹真敗退第37章 先行一步第31章 榮歸故里第4章 魏國對策第11章 給你個戰神第39章 喜結良緣第2章 華佗改道第30章 欲擒故縱第17章 英雄形象第45章 步步爲營第47章 初到建寧第13章 三面對敵第44章 疑人不用第53章 防不勝防第56章 最後的決策第43章 棋逢對手第18章 計定東吳第15章 節外生枝第4章 魏國對策第53章 防不勝防第57章 班師回朝第6章 就喜歡埋伏在回來的路上第53章 意外收穫第18章 計定東吳第45章 叔侄鬥智第33章 我要親你第42章 爲你而來第21章 反突圍第51章 節節敗退第46章 另一個穿越者第59章 白衣奪城第19章 民心很重要第41章 弄假成真第20章 戰前準備第58章 軍中無戲言第11章 西遊記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