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三面對敵

諸葛亮和劉封拿下長安,天下震動!

曹睿此時真如熱鍋上的螞蟻,襲擊如焚,各地的戰報如都飛報洛陽,而且都是不利消息,當年自己的祖父何等威風?從陳留一個小小的天地打下半壁江山,就算是父親也是有功無過,怎麼到了自己的手中,一下子就失掉整個長安以西的大片土地?更重要的時候長安失守,洛陽也變得人心惶惶,有的人甚至在議論遷都的事情!不,決不能遷都示弱,一定要將這些頹勢扳回來,看着下面議論紛紛的羣臣,不由有些生氣,難道除了一個司馬懿,便無人能用了嗎?

鍾繇見大家都不說話,只好出列奏道:“陛下,以臣之見,東吳和蜀軍聯合實非我國幸事,眼下解決之道便是將其聯盟拆散,然後見機行事!”

曹睿無奈道:“如今我與這兩國都有仇怨,如何能夠成事?”

鍾繇言道:“蜀軍拿下雍州、涼兩地,實力大增,可派人向東吳陳以利害,將來蜀國壯大,定然會順流而下攻擊柴桑一帶,前番我軍與東吳在荊州交戰,讓關羽撿了了現成的便宜,東吳一向對荊州念念不忘,只怕孫權也是如鯁在喉,只是沒有合適的機會罷了!”

曹睿正要繼續詢問,突然一名士兵匆匆而進,行禮道:“陛下,揚州急報!”

曹睿大驚,不知道東吳又搞出什麼亂子來,忙問道:“快奏上來!”

那名士兵答道:“曹都督被東吳周舫詐降所騙,深入吳地被陸遜大軍所破,幸得賈逵相救才得逃脫!”

董昭一旁急問:“那壽春可曾有失?”

那人答道:“因曹將軍在石亭兵敗,並不曾影響到壽春,但東吳八萬大軍駐紮在石亭,只怕有進攻揚州之意!”

曹睿泄氣的重新坐在龍椅上,聲音有些焦急:“衆愛卿有何良策?”

陳矯奏道:“長安已失,司馬仲達不能輕離潼關,臣薦一人,可保壽春無恙!”

曹睿大喜,忙問道:“是何人?愛卿速速講來!”

陳矯答道:“昔年郭祭酒郭嘉之子郭奕!此人通達見理,簡有雅量,可堪大用!”

曹睿聞言喜道:“好,就如愛卿所言,封郭奕爲揚州司馬參軍,馬上前去幫助曹休鎮守壽春!”

陳矯領旨而去!

陳矯前腳剛走,又有內侍送信而來,曹睿不禁眼皮直跳!當他拿起信看了一半的時候,覺得全身冷汗都下來了!

鍾繇見曹睿神色異常,忙問道:“陛下,信上所言何事?”

曹睿有氣無力的說道:“東海又有倭寇襲擊,牟平、東武城一帶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鍾繇大驚:“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倭寇多年不曾聽聞消息,竟然在這個時候出現,陛下,此禍患不能久留啊!”

曹睿說道:“今三方開戰,國力損耗甚大,該如何是好?”

滿寵奏道:“如今雖三方開戰,但諸葛亮新得雍、涼二州,無力再戰,只要我軍不派兵出擊,想必諸葛亮也不會再出兵,只要守好潼關便是!東吳若是不能拿下壽春,揚州尚屬安全之地,眼下只能固守,然後全力將倭寇趕出,再圖後計!”

曹睿點頭道:“也只有如此了,可惜白白損失了長安以西之地!征討倭寇,派何人前去比較合適?”

陳羣出列道:“臧霸臧宣高可當此任,此人昔年便在山中落草,對付倭寇流動作戰甚有經驗!”

曹睿從之,遂下旨封臧霸爲蕩寇將軍,帶青州部隊征討倭寇!

*

諸葛亮中軍和趙雲大軍同時趕到,劉封等人到城門將衆位將領迎到城中!

諸葛亮嘆道:“時事變遷,如今我也算是踏上長安之地了!”

劉封笑道:“老師何必感慨,將來洛陽城定也讓老師親臨!”

諸葛亮顯然心情不錯,聞言笑道:“尚尹此言正合我意,拿下長安,也算完成先帝一點心願了!”

進到府中,諸葛亮命人向成都報捷,同時設宴犒賞三軍!

當天晚上諸葛亮將劉封叫道自己的府邸當中,劉封不知道爲何要單獨和他見面,雖然現在自己是諸葛亮女婿加徒弟,但自從出征之後這樣的機會卻基本沒有!

坐定之後,諸葛亮深深的看了劉封一眼說道:“我知你並無權欲之心,但時常也應該注意一下自己的行爲,如今你身份地位十分敏感,萬不可走錯一步,要知道衆口鑠金!”

劉封一愣,隨即明白諸葛亮指的是自己坐龍椅的事情,只好說道:“其實我也只是想試試感覺,並沒有其他想法!”

諸葛亮點頭道:“你的心思我自然明白,但怕天下人不明白,也聽不到你的解釋,若是傳出什麼流言,只怕分辯不清!”

劉封笑道:“只要我行得正、心地無愧,何懼留言?”

諸葛亮搖頭道:“話雖如此說,但事情發生的時候往往便在意料之外,所以還是謹慎的好!”

劉封起身行禮道:“老師說得是,以後我自然會注意!”

諸葛亮見劉封態度還算不錯,心中也寬慰不少,說實話自己一向看人很準,但有時候真的看不透劉封這個人,甚至覺得他往往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但從劉封神態和行爲當中找不到一點乖戾和其他不軌的跡象,而且劉封似乎對權利也不是很看重,這點從他平時的言行就能看出來,即使是行軍打仗,也沒有統兵慾望,只要能勝利,便能看到他發自內心的喜悅!卻不知劉封追求的正是在這些精心策劃之後取得勝利時的樂趣,也許對於諸葛亮這些人來說,他們無法理解一個穿越者在和自己的偶像一起征戰時的那種愜意和舒暢,至於誰領兵,倒是不那麼重要了!

正當兩人閒談的時候,突然一個黑衣人閃身而進,正是如今馬謖率領的情報系統的人,見兩人忙跪地說道:“魏國境內有外寇入侵!”

“哦!”諸葛亮皺皺眉,拿過書信在燈下拆開!

那人早就無聲無息的消失了,看來真是訓練有素,劉封自己也覺得很滿意!

片刻諸葛亮笑道:“真正考驗曹睿的時刻到了!”

劉封不解道:“老師此言何意?”

諸葛亮將書信遞給劉封:“東吳窺視壽春,如今又多出來個倭寇,這下我們便不用擔心司馬懿對長安的覬覦之心了!”

“媽的,又是小日本!”劉封看着信不由說出髒話!

諸葛亮倒是怔了一下,隨即問道:“倭寇並未曾騷擾到我境內,尚尹何故生氣?而且那個什麼本是什麼東西?”

劉封回過神來,將書信揉成一團:“是小日本,這些倭寇在東海的一個小島上,自稱爲日本國,夜郎自大!”

諸葛亮眼神一變,頓時來了興趣:“我博覽羣書,也知道古代就有倭寇入侵之事,卻不曾像你瞭解的這般清楚,你是從何處得知?”

劉封頓時明白自己又超前了,只好說道:“這也是我小時候聽人所說,東海之中有一座島,叫東瀛島,正是他們立足之地!我寧可信其有,否則爲何倭寇一次除盡,過不了多久又會出現,他們定有修生養息之所!”

諸葛亮點頭道:“也有些道理,但倭寇入侵,對我軍大爲有利,正好樂得鷸蚌相爭!”

劉封搖頭道:“老師,我有一言不吐不快!”

諸葛亮笑道:“有什麼想法你就說出來!”

劉封起身看着窗外的星空:“如今雖然天下三分,但不論是我蜀國、魏國還是東吳,都是大漢的子民,無論我等如何爭執,都是在自己的地盤上,說句不好聽的,就算是我們失敗了,曹魏的天下也是大漢的天下,子民還是大漢的子民,都是炎黃子孫!但這些倭寇卻是外來之族,怎能容他在我中華大地上囂張跋扈?”

諸葛亮聞言吃驚的看着劉封半晌不語,這對他的思想無疑也是一種衝擊,劉封的這個想法的境界可是高了很多,眼光的長遠性就更不用說了!

劉封也知道諸葛亮需要自己判斷一段時間,但對他這種聰明人來說,不需要說多少他定然能想通其中的關鍵!

果然諸葛亮旋即點頭稱讚道:“沒想到你的眼光竟然如此長遠,連我也深感不如!那以眼下的情況來看,該如何應付?”

劉封想了想說道:“如今我們順利拿下長安以西之地,征戰一年有餘,也需要重新整頓,讓國力恢復,雍涼二州的經濟也需要慢慢發展,所以兩三年之內不宜征伐!”

諸葛亮點頭道:“你此言甚合我意,但倭寇之事呢?”顯然他對劉封對倭寇的態度很感興趣!

劉封咬了咬牙:“幫助曹睿擊退倭寇!”

諸葛亮皺眉道:“倭寇遠在東海,只怕我軍不能前去!”

劉封轉身說道:“派兵倒也不必!但一定要讓曹睿相信我們是真心合作,讓其在東邊作戰的時候無後顧之憂!只要司馬懿親往,定能叫倭寇有來無回!”

諸葛亮搖了搖羽扇答道:“尚尹的意思是物資支援?”

劉封點頭道:“首先和曹睿商定停戰協議,然後再送些物資支援!”

諸葛亮思索了一下也表示同意:“我看此事可行,對曹睿可謂是有利無害,他定然答應!”

劉封狠狠的拍了一下柱子:“哼,這些小日本,先讓他們得意幾天,終有一天我不僅要統一中原,還要率軍踏平東瀛島,讓他們以後再也沒有機會騷擾中原!”

諸葛亮看着劉封背影暗自點頭,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倭寇竟然激起了劉封從不曾看到的霸氣!

諸葛亮又說道:“此事說來也不算小,你看該遣何人爲使?”

劉封轉身道:“這次我要親自前去!”

諸葛亮聞言驚道:“萬萬不可,你貴爲攝政王,怎能親身涉險?”

劉封笑道:“老師無需擔憂,首先派別人去恐怕說不清楚這其中道理,曹睿自然也就不會相信,再次我親自去更顯得我們有誠意!”

諸葛亮還是有些擔憂:“只怕曹魏虎狼之心,不能理解你的一片苦心!”

劉封道:“老師放心,此時曹睿定然是焦頭爛額,若是聽到我們願意和談,求之不得,何況我們手中還有幾個籌碼可用!”

諸葛亮恍然道:“你的意思是夏侯懋和張頜等人?”

劉封點頭道:“夏侯懋乃是當朝駙馬,張頜又是曹操當年的得力助手,這兩人定然沒有歸降之心,殺之無益,反而會讓天下人笑話,本來就是要放回的,這次做個人情,何樂而不爲?”劉封見諸葛亮還在猶豫,又說道:“當年老師孤身到東吳說服孫權,纔有赤壁之戰,如今我做學生的不也應當繼承老師的風範嗎?”

諸葛亮聞言無奈的笑道:“當年也是爲報先帝知遇之恩,既然你已經想好了對策,那就按你說的辦!”

第一次在重大事件上諸葛亮支持了劉封,也承認了劉封想法!

第3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44章 驕兵必敗第38章 剋星出現第22章 壽春攻防戰第32章 窮寇莫追第49章 大破蠻軍第2章 華佗改道第21章 疲兵之計第16章 折衝將軍第54章 勝利的理由第21章 反突圍第37章 風雲聚會第28章 又是劉封第59章 刺客是誰第48章 誘兵之計第16章 成都議事第57章 誰中計了第56章 最後的決策第44章 皆大歡喜第28章 又是劉封第9章 ?城攻防第40章 大敗徹裡吉第9章 ?城攻防第2章 失之交臂第46章 虛虛實實第13章 故人來訪第30章 欲擒故縱第12章 龍椅的滋味第3章 救與不救的後果第11章 西遊記的魅力第25章 乘機敲詐第46章 坐論天下第7章 將計就計 意外的收穫第60章 無奈結局第35章 驅虎吞狼第21章 老套路――騎兵改革第18章 計定東吳第53章 意外收穫第5章 司馬師的陰狠第42章 爲你而來第60章 無奈結局第28章 第一水師第51章 偶像的號召力第25章 乘機敲詐第5章 司馬師的陰狠第13章 故人來訪第59章 白衣奪城第60章 有肉吃不到第6章 智取陳倉第10章 荀?的兒子第56章 欲擒故縱第60章 隆中求才第2章 失之交臂第6章 智取陳倉第1章 兵出陽平關第16章 折衝將軍第48章 計賺雍?第2章 失之交臂第8章 曹真敗退第42章 文武大會第30章 欲擒故縱第9章 火牛陣第32章 怪事連連第49章 大破蠻軍第58章 軍中無戲言第42章 文武大會第7章 賈穆的計策第24章 曹丕篡位第20章 戰前準備第55章 魏國的陰謀第36章 你偏心第58章 裡應外合第46章 另一個穿越者第6章 就喜歡埋伏在回來的路上第57章 誰中計了第15章 拜師風雲第3章 孫權之志第35章 中秋佳節第21章 疲兵之計第25章 乘機敲詐第15章 節外生枝第60章 無奈結局第5章 戰略眼光第3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43章 圍魏救趙第25章 乘機敲詐第58章 裡應外合第5章 戰略眼光第12章 龍椅的滋味第4章 我很同情你第26章 讓你玩陰的第1章 兵出陽平關第14章 歷史的軌跡第40章 虎頭蛇尾第9章 火牛陣第19章 民心很重要第58章 改朝換代第51章 節節敗退第12章 關羽戰馬超第26章 讓你玩陰的
第3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44章 驕兵必敗第38章 剋星出現第22章 壽春攻防戰第32章 窮寇莫追第49章 大破蠻軍第2章 華佗改道第21章 疲兵之計第16章 折衝將軍第54章 勝利的理由第21章 反突圍第37章 風雲聚會第28章 又是劉封第59章 刺客是誰第48章 誘兵之計第16章 成都議事第57章 誰中計了第56章 最後的決策第44章 皆大歡喜第28章 又是劉封第9章 ?城攻防第40章 大敗徹裡吉第9章 ?城攻防第2章 失之交臂第46章 虛虛實實第13章 故人來訪第30章 欲擒故縱第12章 龍椅的滋味第3章 救與不救的後果第11章 西遊記的魅力第25章 乘機敲詐第46章 坐論天下第7章 將計就計 意外的收穫第60章 無奈結局第35章 驅虎吞狼第21章 老套路――騎兵改革第18章 計定東吳第53章 意外收穫第5章 司馬師的陰狠第42章 爲你而來第60章 無奈結局第28章 第一水師第51章 偶像的號召力第25章 乘機敲詐第5章 司馬師的陰狠第13章 故人來訪第59章 白衣奪城第60章 有肉吃不到第6章 智取陳倉第10章 荀?的兒子第56章 欲擒故縱第60章 隆中求才第2章 失之交臂第6章 智取陳倉第1章 兵出陽平關第16章 折衝將軍第48章 計賺雍?第2章 失之交臂第8章 曹真敗退第42章 文武大會第30章 欲擒故縱第9章 火牛陣第32章 怪事連連第49章 大破蠻軍第58章 軍中無戲言第42章 文武大會第7章 賈穆的計策第24章 曹丕篡位第20章 戰前準備第55章 魏國的陰謀第36章 你偏心第58章 裡應外合第46章 另一個穿越者第6章 就喜歡埋伏在回來的路上第57章 誰中計了第15章 拜師風雲第3章 孫權之志第35章 中秋佳節第21章 疲兵之計第25章 乘機敲詐第15章 節外生枝第60章 無奈結局第5章 戰略眼光第3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43章 圍魏救趙第25章 乘機敲詐第58章 裡應外合第5章 戰略眼光第12章 龍椅的滋味第4章 我很同情你第26章 讓你玩陰的第1章 兵出陽平關第14章 歷史的軌跡第40章 虎頭蛇尾第9章 火牛陣第19章 民心很重要第58章 改朝換代第51章 節節敗退第12章 關羽戰馬超第26章 讓你玩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