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爾虞我詐

孫權沒想到陸遜進展速度如此之快,自己率大軍剛剛渡江進駐廬江,壽春被攻下的消息已經傳到這裡,孫權大喜,傳旨加封陸遜爲揚州牧,繼續統領士兵守衛壽春,見機行事!只要自己將大軍開到壽春一帶,就算司馬懿來也是無可奈何,揚州四地平坦,根本無險可守,既然荊州無法拿下,只好全力攻取揚州了!

正當孫權與衆將高興之際,忽有哨馬從江夏而來,孫權不知何事,連忙宣進!

哨馬報道:“陛下,荊州關羽率水軍五萬餘人從漢水向江夏而來!”

“什麼?”孫權一下子站了起來,剛纔的喜悅變爲震驚:“關羽沒有去攻打南郡嗎?”

哨馬答道:“南郡消息尚未得知,但賈將軍探得荊州兵力正向夏口港而來,極有可能進攻江夏,所以派屬下前來向陛下報告!”

關羽究竟要搞什麼?孫權也弄不清楚,只好問道:“諸位愛卿有何高見?”

顧雍答道:“陛下,若是關羽率五萬兵馬前來,可見其真有攻取江夏之意,但南郡尚不知戰事如何,不如派人到公安港一探究竟!”

孫權點點頭:“如此也好,但關羽之兵如何應付?”

虞翻言道:“無論關羽是否真來攻取江夏,但五萬兵馬絕不可忽視,江夏守軍僅有萬餘,賈華將軍定是見勢危急纔來送信,陛下不可不防!”

孫權問道:“愛卿有何妙計?”

虞翻道:“陛下,如今陸伯言順利拿下壽春,曹兵一時也無可奈何,陛下所率大軍不必急於趕往壽春,然江夏之危不可不防,不如陛下分兵一支前往江夏支援,中軍可駐紮於石亭,見機行事!”

孫權皺眉沉思半晌:“仲翔之計乃是完全之策,就依此計!”

遂命孫桓率軍兩萬前往江夏支援賈華,孫權帶中軍向石亭開拔!

剛到石亭哨馬回報:“公安港也有荊州兵攻擊,率軍將領乃是江陵太守吳懿,但只是對公安港圍而不攻,幾次進攻都碌碌無爲!”

孫權疑惑道:“關羽命吳懿圍攻公安,難道只是爲了牽制公安和甘寧的兵力,好一舉拿下江夏?”

虞翻聞言道:“極有可能,自從劉表被滅,天下水軍唯我東吳最盛,關羽要拿下南郡,不但公安乃是衝要,而且甘寧將軍的水軍更難突破!”

步騭點頭道:“虞大人所言有理,我軍最大的優勢在於水軍,關羽定是探得甘將軍率水軍佈防南郡,故而讓江陵之兵將其牽制,自己親率大軍前來攻取江夏!如今蜀國與魏國談和,若是江夏失守,只怕不僅壽春不保,就連廬江都有危險!”

孫權聞言心中一驚,若真是這樣,那自己就只能退守在吳郡一帶了,雖然有長江之險可以防禦,但再想進軍中原,只怕是難上加難了!想到此處恨聲道:“蜀國欺人太甚,江夏絕不能有失,眼下該如何是好?”

顧雍雖然對衆人的分析有點懷疑,但事實擺在眼前,江夏若失,恐怕天下便再也沒有東吳的一份了,他對孫權的心思還是很瞭解的,於是答道:“陛下,以臣之見,不如將甘將軍水軍調到漢水一帶,借水軍之利迅速擊退關羽本部,然後再回防南郡不遲!”

孫權猶豫道:“水軍撤退,倘若公安有失,南郡豈不危險?”

顧雍答道:“公安港有張承把守,堅持月餘應當沒有問題,而且據哨馬回報,吳懿只是想牽制公安一帶的兵力,爲關羽爭取時間,可令甘將軍乘夜將水軍撤離,於江上虛設旌旗,此時正是大霧季節,若是吳懿不曾察覺,自然不會全力攻打公安,如此一來,勝算便又多了幾分!”

孫權聞言大喜:“愛卿之計妙哉,若是能將關羽擊退,則公安之危自解!”拍了一下案几咬牙道:“告知甘將軍,此戰一定要讓天下人見識我東吳水軍的威力,務必將關羽全軍殲滅,生擒關羽者賞萬金,封萬戶侯,得關羽屍首者,賞千金封千戶侯!”

衆臣沒想到孫權對關羽的仇恨已經到了這樣的地步,必要置之死地而後快,當下不再言語,各自下去準備!

*

司馬懿趕到汝南的時候便得到壽春失守的消息,頓時嘆道:“上次是汝南,這次又是汝南,豈非天意也?”

司馬師問道:“上次調揚州兵力重奪壽春,父親爲何不速速調兵?”

司馬懿見司馬師說話,惱怒道:“豎子還敢妄言,上次若非是你用水淹之計,吳兵怎能如此輕易拿下壽春?”

司馬師不解道:“水淹之計,不費分毫之力便拿下壽春,但和此事有何關聯?”

司馬懿真想給他一巴掌:“小子還不醒悟?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你水淹之計雖然省了不少兵力,但壽春之人定然對我父子三人有仇恨之心,此次陛下派爲父前往壽春,正是給了東吳裡應外合的機會啊!”

司馬昭也想明白了:“父親的意思是東吳將這個消息傳到城中讓民衆暴亂,藉機拿下壽春?”

司馬懿點頭道:“不錯,本來壽春守將曹休病重,無人主持大局,再加上民心利用,壽春焉能久守?”

司馬師聞言默然不語!

此時汝南守將正是大將曹洪,見司馬懿責怪司馬師,雖然兩人是父子,但司馬師也是爲魏國着想,當下說道:“司馬將軍,現在不是責怪誰的時候,壽春已失,陛下派將軍來主持揚州之事,還請將軍以大局爲重!”

司馬懿點頭道:“我又何嘗不知?只是給小兒一個警告罷了!”

司馬昭言道:“父親,是否還和上次一樣,於宋縣和彭城一帶阻擊吳兵?”

司馬懿搖頭道:“沒有用了,何況此時曹真援軍應該也到了彭城一帶,有曹真和張頜駐守,彭城不用太過擔憂,揚州暫時沒有危險!而孫權率大軍在石亭一帶駐紮,宋縣之兵便對壽春沒有了威脅!”

曹洪急道:“若是讓吳兵在壽春準備充足,只怕揚州隨時有危險啊!”

司馬懿笑道:“曹將軍莫急,眼下亂局非我揚州一處,東吳此次貿然出兵,只怕會得不償失!”

曹洪頓時莫名其妙:“難道陛下還有奇兵不成?”

司馬懿搖頭道:“非是陛下另有安排,只怕荊州有變!”

曹洪恍然道:“將軍的意思是關羽?”

司馬懿冷笑道:“孫權步步緊逼,盯着揚州不放,卻不想關羽一直對荊州念念不忘!”說到這裡他向北抱拳道:“魏國兵力比東吳強大甚多,尚不敢兩線作戰,明知諸葛亮想要發展雍涼經濟還要要與蜀國談和!孫權卻急於求成,兩線作戰,雖然擁有水軍之利,只怕以後要退守吳郡一帶了!”

司馬師聞言怒道:“那這次出兵豈不是又讓蜀軍佔了便宜?”

司馬懿也有些無奈,嘆口氣說道:“奈何孫權看不透這其中的利害關係,一心要拿下揚州,這個便宜也只好讓關羽拿走了!”

衆人知道司馬懿說得也是事實,總不能因爲怕蜀軍得了好處便放棄了自己的利益吧,何況眼下的形勢又不能派人到東吳陳說利害!

曹洪問道:“那將軍接下來該如何行動?”

司馬懿看了看地圖說道:“當務之急便是牽制孫權的兵力,讓其不敢輕易進軍揚州,只要荊州之變的消息傳來,則揚州之危自解!”

曹洪還想再問,親兵報告夏侯霸求見!

司馬懿笑道:“若是夏侯將軍在此,我倒有一計!”

曹洪大喜,忙將夏侯霸召了進來!

夏侯霸見禮之後對司馬懿言道:“末將聽聞司馬將軍前來,特來討個前鋒!”

司馬懿笑問道:“將軍難道知我要出兵何處?”

夏侯霸窒了一下,他其實只是想要個帶兵的機會罷了,只好說道:“這個...末將不知!”

曹洪等人看夏侯霸的表情不禁大笑,但對夏侯霸的心情作爲武將都還是很理解的!

曹洪拍着夏侯霸的肩膀說道:“賢侄莫要着急,司馬將軍已然有了安排!”

司馬懿點頭道:“不錯,陸遜攻取壽春,彭城有曹真把守,此處暫時沒有威脅,但孫權中軍在石亭卻不得不防!”他帶着衆人到了地圖跟前,指着石亭的地方說道:“石亭乃是壽春和廬江的連接之地,進可攻退可守,此時已經全部在東吳勢力範圍而之內,縱使孫權有大軍駐紮,但防備定然不足。卻是偷襲的好機會,只要孫權中軍震動,陸遜自然不敢輕舉妄動!”

曹洪皺眉道:“將軍的意思是襲取孫權中軍?”

司馬懿陰笑道:“不錯,我上次前來揚州,知道汝南有路可通往石亭一帶,此時正是最好的機會!”

曹洪拍手叫好:“將軍果然神人也,這樣打孫權一個措手不及,若是能將其中軍重創,說不定陸遜還要回軍支援,拿下壽春都有可能!”

雖然此計出人意料,但司馬懿自己還是有些不放心:“東吳陸遜乃是少得的將才,重奪壽春不敢妄言,但偷襲孫權中軍還是要小心行事!”

夏侯霸聞言答道:“將軍放心,末將願擔此任!”

司馬懿笑道:“此行夏侯將軍的確是最佳人選,但危險甚大,將軍一定要小心行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若見事不可行,當立即撤兵,不可貪功!”

夏侯霸抱拳道:“末將遵命!”

曹洪也道:“不如我和夏侯將軍一起前去如何?”

夏侯霸有些不滿道:“難道世叔不相信小侄的能力?”

曹洪苦笑一聲,還未答話,司馬懿又道:“曹將軍乃是汝南守將,不可輕離,壽春已失,我還要前往下邳一帶隨時支援曹真將軍,順便看看臧霸將軍剿寇之事!汝南之事,便交與曹將軍了!而且既然我軍能從汝南偷襲石亭,也要防備石亭之兵偷襲汝南!”

曹洪見司馬懿就要離開,知道自己不能輕離,便不再爭執!

司馬懿又對夏侯霸吩咐道:“夏侯將軍乃是奇兵,我便分撥你八千人馬前去,孫權中軍至少有五萬之多,還請將軍見機行事!”

夏侯霸倒是毫無懼意:“末將領命!”

司馬懿諸事安排完畢,不敢在汝南逗留太久,帶着司馬師等人連夜向下邳趕去!

第36章 繼承大統第13章 三面對敵第45章 叔侄鬥智第1章 深海之蛟第49章 進退兩難第13章 春秋刀法第33章 荊州之主第58章 軍中無戲言第26章 尚衡號第57章 誰中計了第59章 刺客是誰第58章 改朝換代第39章 誰是大力士第1章 竹山縣和上庸第60章 有肉吃不到第44章 驕兵必敗第28章 又是劉封第26章 讓你玩陰的第35章 老驥伏櫪第20章 荊州決策第45章 叔侄鬥智第40章 虎頭蛇尾第42章 文武大會第47章 喜憂參半第46章 虛虛實實第36章 偷襲的季節第44章 皆大歡喜第21章 反突圍第16章 誰是第三者第59章 軍制改革第53章 再擒孟獲第13章 春秋刀法第22章 壽春攻防戰第12章 龍椅的滋味第25章 乘機敲詐第4章 我很同情你第23章 一國兩制第36章 繼承大統第15章 糧草不足第45章 步步爲營第36章 繼承大統第28章 大忽悠第39章 震懾羌兵第25章 不懂水戰第55章 損兵盤蛇谷第58章 改朝換代第58章 軍中無戲言第43章 圍魏救趙第12章 龍椅的滋味第2章 幕後高手第26章 尚衡號第32章 窮寇莫追第34章 菊花綻放的季節第44章 皆大歡喜第23章 爾虞我詐第52章 雁門奇人第3章 真的是緣分第1章 深海之蛟第20章 八陣之法第57章 連挑三將第45章 諸葛果的秘密第28章 第一水師第21章 反突圍第30章 十全九美第30章 欲擒故縱第28章 第一水師第33章 我要親你第10章 荀?的兒子第8章 兩軍對壘第28章 第一水師第56章 後起之秀第28章 大忽悠第1章 深海之蛟第53章 再擒孟獲第55章 魏國的陰謀第59章 軍制改革第40章 一隻鷹引發的衝突第18章 有包袱的人第50章 初擒孟獲第3章 孫權之志第5章 盜版空城計第49章 大破蠻軍第56章 欲擒故縱第54章 完破象兵第28章 大忽悠第10章 鎩羽而歸第34章 菊花綻放的季節第11章 給你個戰神第19章 搗亂的白旗第60章 無奈結局第41章 誰動了我的心絃第52章 荊州鉅變第10章 鎩羽而歸第2章 幕後高手第5章 戰略眼光第26章 尚衡號第26章 會師風波第50章 初擒孟獲第16章 折衝將軍第26章 會師風波
第36章 繼承大統第13章 三面對敵第45章 叔侄鬥智第1章 深海之蛟第49章 進退兩難第13章 春秋刀法第33章 荊州之主第58章 軍中無戲言第26章 尚衡號第57章 誰中計了第59章 刺客是誰第58章 改朝換代第39章 誰是大力士第1章 竹山縣和上庸第60章 有肉吃不到第44章 驕兵必敗第28章 又是劉封第26章 讓你玩陰的第35章 老驥伏櫪第20章 荊州決策第45章 叔侄鬥智第40章 虎頭蛇尾第42章 文武大會第47章 喜憂參半第46章 虛虛實實第36章 偷襲的季節第44章 皆大歡喜第21章 反突圍第16章 誰是第三者第59章 軍制改革第53章 再擒孟獲第13章 春秋刀法第22章 壽春攻防戰第12章 龍椅的滋味第25章 乘機敲詐第4章 我很同情你第23章 一國兩制第36章 繼承大統第15章 糧草不足第45章 步步爲營第36章 繼承大統第28章 大忽悠第39章 震懾羌兵第25章 不懂水戰第55章 損兵盤蛇谷第58章 改朝換代第58章 軍中無戲言第43章 圍魏救趙第12章 龍椅的滋味第2章 幕後高手第26章 尚衡號第32章 窮寇莫追第34章 菊花綻放的季節第44章 皆大歡喜第23章 爾虞我詐第52章 雁門奇人第3章 真的是緣分第1章 深海之蛟第20章 八陣之法第57章 連挑三將第45章 諸葛果的秘密第28章 第一水師第21章 反突圍第30章 十全九美第30章 欲擒故縱第28章 第一水師第33章 我要親你第10章 荀?的兒子第8章 兩軍對壘第28章 第一水師第56章 後起之秀第28章 大忽悠第1章 深海之蛟第53章 再擒孟獲第55章 魏國的陰謀第59章 軍制改革第40章 一隻鷹引發的衝突第18章 有包袱的人第50章 初擒孟獲第3章 孫權之志第5章 盜版空城計第49章 大破蠻軍第56章 欲擒故縱第54章 完破象兵第28章 大忽悠第10章 鎩羽而歸第34章 菊花綻放的季節第11章 給你個戰神第19章 搗亂的白旗第60章 無奈結局第41章 誰動了我的心絃第52章 荊州鉅變第10章 鎩羽而歸第2章 幕後高手第5章 戰略眼光第26章 尚衡號第26章 會師風波第50章 初擒孟獲第16章 折衝將軍第26章 會師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