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荊州之主

張樑正在城中巡邏,突然士兵報告有兵馬前來,忙上城來看,卻是東吳的兵馬!

只見幾人擡着一人匆匆而來,走到城下大喝道:“張將軍快開城門,孫將軍不小心從馬上跌落,昏迷不醒!”

張樑俯身一看,擡着的正是孫皎,心中大驚,忙命人打開城門,自己下城來看!

張樑神情也有些着急,不知道孫皎怎麼會從馬上跌落,只是護主心切,根本沒想到其中有詐!等城門打開張樑親自出來迎接蜀軍,等他俯身查看孫皎傷勢的時候,被王舉從身後一掌擊暈,其他吳兵還未反應過來,關平大喝道:“我等乃是蜀軍,孫皎等主將已經被擒,爾等還要反抗嗎?”

城中兵馬後來被孫皎調走一部分,此時只剩下兩千多兵馬,大部分還在城中,見蜀軍已經控制了城門,又無人組織抵抗,只好跪地投降!

劉封命人將孫皎等人收押,讓關平、關索、王舉三人去其他各處平定吳兵,自己帶人向太守府而來!

城中還不知道城門口已經大變,劉封等人都是吳兵打扮,一直衝進太守府,還未有人前來阻擋,劉封命人迅速控制府衙,將孫皎的家眷集中到後院看押!

不一時關平等人也平定了其他各處的吳兵,長沙已經全部控制,南郡總算平定了!

正在幾人高興之際,姜維已經率大軍從後趕來,加上被俘的吳軍,共有兩萬多兵馬,田宇本就是長沙人,負責收編俘虜,其他人都各自安頓完畢,劉封直接封田宇爲長沙太守,胡宗爲零陵太守,兩人共同掌管南郡大小事務!又寫信從荊州和益州調來幾名將官,畢竟南郡要發展還是需要一些人才的!

南郡平定,長沙便是戰場前沿,雖然甘寧在柴桑沒有多餘的兵力來攻擊,孫權也遠在揚州,但爲了日後荊州的平定,劉封還是將所有帶來的兵馬都留在長沙,長沙的兵馬達到近三萬,就算是東吳突然來襲,也不能輕易拿下!至於孫皎等人,暫且收押在大牢,劉封已經派了一名東吳士兵向孫權送信了,反正殺人對名聲不好,爲了將來打算,還是不要得罪孫家人的好,白白放了又覺得可惜,畢竟這些傢伙還有可能再來打自己,不如換些錢糧什麼的纔來得實惠,反正太史亨等人已經放走,東吳也不得不信!

安頓完畢,劉封帶着關平王舉關索等人返回武陵,那裡還有兩位大神等着安頓呢!

孫權在石亭得到張承的書信,知道南郡危險,雖然揚州拿下,但曹軍已經做好部署,有司馬懿在,只怕也沒什麼機會,又加上夏侯霸偷襲之事,只好怏怏退兵!

剛到廬江便得到三郡失守的消息,而且是蔣家兄弟從中協助,不由拍案而起:“蔣家兄弟真是氣煞朕也,朕也待你不薄,沒想到你二人竟然恩將仇報,來人吶!”孫權此時已經有些鬚髮皆張:“將蔣欽墳墓掘開,朕要將其暴屍三日,以示警戒!”

“陛下不可!”顧雍聞言急忙奏道:“陛下,公奕將軍乃是東吳功臣,就算是他子嗣有罪,也不能牽連他人啊!”

諸葛瑾也跪地諫道:“陛下息怒,若是如此,只怕寒了衆將士的心啊!”

東吳衆人對蔣欽還是很佩服的,許多人都與其有交情,見孫權震怒之下竟然做出這種事來,頓時被震住,此時見顧雍和諸葛瑾求情,也都反應過來,都跪地請求!

孫權也冷靜了不少,雖然知道自己做得有些過了,但他也明白恐怕此時長沙也很危險,可惜甘寧兵敗,自己遠在江北不能及時救援,沒想到自己一次意氣用事,雖然勉強拿下壽春,卻失去了整個荊州,真是得了芝麻丟了西瓜,越想越是悔恨,便冷聲道:“既然衆愛卿求情,朕便收回成命,但蔣休兄弟卻永世不得返回江東,傳朕旨意,以後若得兄弟二人者,賞千金,封萬戶侯!”

衆臣見孫權總算沒有發瘋,知道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都噤聲不言,只有孫權憤怒的聲音在大廳中迴盪,當然還有大家忐忑不安的心情!

連日來的失利已經讓孫權失去了往日的從容和威嚴,代替的卻是憔悴和狂暴,周圍的侍從和近臣都提心吊膽,生怕一不小心遷怒到自己,連性命都沒有了!

這一日正在商議如何佈置軍屬的時候,又有哨馬報信而來!

大家都屏氣凝神等着孫權看完書信,此時誰也不知道會有什麼消息傳來,估計這種情況下,好消息是不多的!

wωw⊙ тt kΛn⊙ C〇 果然孫權看完書信渾身發抖,自語道:“劉備啊劉備,你撿了個好兒子,你撿了了個好兒子!”突然他又大聲道:“劉封,不殺汝,難解朕心頭之恨!”說完話竟然吐血昏死過去!

衆將慌了手腳,忙宣太醫爲孫權診治!

由於孫權病重,東吳大軍只好撤回江東,呂蒙聽聞荊州失守的消息,沒想到自己一生引以爲豪的事業就這樣頃刻間毀在劉封手中,大叫一聲吐血而亡,時年四十五歲,應該比歷史上活得長些吧,若是知道這點,說不定他還要感謝一下劉封呢!

一個多月拿下南郡,蜀軍的擴張速度就連曹魏也感到了壓力,如此一來東吳成了勢力最小的一個了,蜀軍從地圖上面積甚至比魏國的還要大,不過由於多是地廣人稀,在經濟和人口方面估計還不能和魏國相比,但假以時日,只怕天下就成了魏國和蜀國相爭了,東吳唯一的機會便是等他們兩敗俱傷之時了!天下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劉封一人身上,蜀國近幾年每一步的發展都和此人有着莫大關係!

*****

能夠讓關羽親自在城外迎接的人放眼天下恐怕也沒有幾人,劉封就是其中一個,他能夠這麼快成爲名副其實的荊州之主,劉封的確功不可沒!

“二叔依舊如此硬朗啊!”劉封老遠就給關羽行禮!

關羽撫須笑道:“呵呵,某要等到天下統一的那一刻,身體自然要硬朗了!”

關索也從劉封身後走出來行禮道:“父親!”

關羽點點頭,關索幾年前還是個毛頭小子,幾年的鍛鍊如今已經壯得像頭牛,加上對張飛槍法的繼承,渾身都充滿力量感,過去捏了兩下他的肩膀道:“老三如今也長大了,這可要感謝尚尹帶你歷練啊!”

關索點點頭,還未說話,就聽關羽身後一人叫道:“那我以後也要跟着尚尹大哥一起!”正是關鳳的聲音!

果然這個妮子從隊伍中閃了出來,當然身旁還有劉封的老鄉——烈風,這見色忘義的傢伙,自從將三國的這些大神都見識一遍之後,便沒有了到處奔跑的興趣,天天和關鳳在一起,成了她的寵貓!

劉封笑道:“小妹倒是越長越漂亮了啊!”

關鳳一甩頭:“那還用說!”

劉封又皺眉道:“不過你把我這烈風怎麼訓練的越來越像只貓了啊?”

衆人一聽頓時大笑,就連白虎也發出不滿的呼呼聲!

關羽見這些後輩如此和睦,也不禁想起當年自己兄弟幾人來,心中感慨,但也高興,便道:“好了,你幾位兄長征戰勞累,快帶他們進城休息吧!”

關鳳跑過來牽着劉封和關平的手說道:“大哥,等會我親自給你們炒菜吃!”

關平馬上皺眉道:“行了小妹,你炒的菜能吃啊?”

關鳳馬上扔開關平的手,拉過關索:“三弟乖,你還未嘗過姐姐的手藝吧?”

關索似乎對這個姐姐有些害怕,聞言忙道:“沒有,姐姐炒的菜肯定好吃!”

劉封卻心中暗笑,關鳳若是能炒出什麼好菜來,只怕沒人能相信!

卻聽關鳳說道:“那是,姐姐最近和月兒姐一起,她教了我好多手藝呢!”

“誰是月兒?”關平不知道關鳳什麼時候又認識了個姐姐!

關鳳對關平一瞪眼:“就不告訴你!”

關平無奈的搖搖頭!

幾人說笑間來到關羽的襄王府,由於劉封等人剛來,這次也算是家宴,關羽並未邀請其他官吏前來!關鳳撇下幾人說要去廚房了,難得能讓這丫頭對做飯如此感興趣,看來這個月兒姐還是有兩手的!

“父親!”關平也很奇怪怎麼自己這個小妹幾月不見就像變了個人似的!不禁問道:“小妹說的月兒是誰啊?怎麼我從來沒聽過?”

關羽笑道:“哦,忘了告訴你們了,她乃是文遠之女,名叫張月!前幾日纔來荊州,你未曾見過!”

文遠,不是張遼嗎?劉封問道:“二叔,張遼之女爲何來荊州?”

關羽嘆了口氣:“說來令人痛心,只因文遠之子張虎在壽春戰死,她是來投奔我的!”

劉封點頭道:“早就聽說二叔與文遠將軍甚有交情,沒想到他的子女還會在此時來投二叔,可見張遼將軍與二叔是坦誠相交!”

關羽點點頭:“只可惜各爲其主,不能把酒言歡!”

劉封也道:“是啊,天下分崩,百姓無不盼望海內統一,忠義不能兩全,自古便是英雄之嘆!”

關羽笑笑:“都過去了,如今你們都一個個都成大將之才,大哥他們泉下有知,也能安心了!”對一旁的關平說道:“平兒,這裡茶水不夠了,你去添些來!”

關平端起茶壺就往外走,剛走出門口,劉封還和關羽說關索在戰場上如何勇猛,突然聽見門外咔嚓一聲,接着便是一陣驚呼,顯然是女子的聲音!

劉封等人不知發生了什麼事,趕出來一看,卻見關平手中的茶壺掉在地上,關平呆呆的站在那裡,遠處一個女子的身影轉過拐角不見!

劉封走到關平面前,見他還在發呆,問道:“怎麼了?你撞人了?”

“啊?”關平似乎驚了一下,忙道:“沒有,沒有沒有!”

劉封突然發現關索目光有些閃爍,臉面都有些發紅,突然心中一動,笑問道:“剛纔看見誰了?”

關平忙低頭見地上的碎片,邊道:“沒看見誰!真的!”

劉封擡頭看了關羽一眼,兩人會心一笑,看來關平這傢伙是碰見美女了!

關羽也不點破,說道:“好了,你叫個人來打掃就行了,順便問問鳳兒她們菜都準備好了沒有!”

關平答應一聲匆匆而去,都不敢擡頭看幾人一眼!

關索皺眉道:“二哥這是怎麼了?摔了個茶杯也不至於這樣啊,又不是什麼大錯!”

關羽拍着關索的肩膀笑道:“你還小,不懂事!”說完轉身進屋了!

關索如墜霧裡,不知道這和年齡大小有什麼關係,剛要問劉封,劉封卻早已經跟着關羽進屋了,只好也跟着進來!

劉封笑道:“平弟也到了成家的時候了!”

關羽點頭道:“是啊,你看我只關心打仗,倒是這方面疏忽了,三兄弟中他作爲大哥尚未成婚,還耽誤了其他幾個呢!”

劉封道:“不知剛纔那個女子是何人?”

關羽撫須道:“正是剛纔說的文遠之女!”

劉封一聽拍手道:“那豈不更好?依小侄來看,此事不用二叔插手,讓他們自己發展,在此階段二叔只要給些機會,到時候不就水到渠成了嗎?”

關羽大笑道:“還是尚尹考慮周到,好,就按你說的辦!”

關索不明白這兩人怎麼突然就談到自己兄長的婚事了,又怕他們說自己不懂事不敢相問,不禁有些鬱悶,難道自己真的還小?

第9章 ?城攻防第57章 班師回朝第23章 一國兩制第25章 不懂水戰第29章 獅子開口第55章 損兵盤蛇谷第22章 壽春攻防戰第50章 初擒孟獲第50章 初擒孟獲第13章 春秋刀法第43章 圍魏救趙第54章 屢敗屢戰第42章 爲你而來第36章 繼承大統第55章 損兵盤蛇谷第25章 不懂水戰第12章 龍椅的滋味第7章 將計就計 意外的收穫第16章 成都議事第34章 避蜀伐吳第27章 進駐武陵第39章 震懾羌兵第12章 龍椅的滋味第25章 白衣渡江第18章 孫權的願望第59章 白衣奪城第35章 中秋佳節第10章 荀?的兒子第26章 會師風波第3章 真的是緣分第5章 戰略眼光第4章 魏國對策第27章 發光的金子第2章 華佗改道第39章 喜結良緣第12章 請君入甕第2章 幕後高手第53章 防不勝防第44章 疑人不用第53章 防不勝防第4章 夜救麥城第32章 怪事連連第31章 榮歸故里第53章 再擒孟獲第36章 繼承大統第29章 義字當頭第59章 軍制改革第6章 謀定而後動第44章 驕兵必敗第1章 深海之蛟第21章 疲兵之計第24章 下個戰書第4章 我很同情你第43章 棋逢對手第5章 司馬師的陰狠第5章 戰略眼光第9章 ?城攻防第25章 乘機敲詐第8章 抵達漢中第53章 意外收穫第59章 刺客是誰第39章 震懾羌兵第30章 風雲再起第3章 真的是緣分第30章 欲擒故縱第50章 守株待兔第10章 子午谷之兵第53章 再擒孟獲第9章 推薦魏延第10章 子午谷之兵第49章 進退兩難第46章 坐論天下第53章 意外收穫第14章 葭萌關相會第16章 誰是第三者第59章 軍制改革第58章 裡應外合第36章 繼承大統第27章 發光的金子第7章 各就各位第22章 一見鍾情第10章 荀?的兒子第48章 誰不想出名第55章 如此身份第45章 叔侄鬥智第17章 英雄氣概第4章 魏國對策第10章 荀?的兒子第12章 龍椅的滋味第55章 損兵盤蛇谷第1章 兵出陽平關第9章 ?城攻防第56章 最後的決策第33章 我要親你第24章 下個戰書第10章 鎩羽而歸第36章 繼承大統第10章 荀?的兒子第2章 華佗改道第39章 喜結良緣
第9章 ?城攻防第57章 班師回朝第23章 一國兩制第25章 不懂水戰第29章 獅子開口第55章 損兵盤蛇谷第22章 壽春攻防戰第50章 初擒孟獲第50章 初擒孟獲第13章 春秋刀法第43章 圍魏救趙第54章 屢敗屢戰第42章 爲你而來第36章 繼承大統第55章 損兵盤蛇谷第25章 不懂水戰第12章 龍椅的滋味第7章 將計就計 意外的收穫第16章 成都議事第34章 避蜀伐吳第27章 進駐武陵第39章 震懾羌兵第12章 龍椅的滋味第25章 白衣渡江第18章 孫權的願望第59章 白衣奪城第35章 中秋佳節第10章 荀?的兒子第26章 會師風波第3章 真的是緣分第5章 戰略眼光第4章 魏國對策第27章 發光的金子第2章 華佗改道第39章 喜結良緣第12章 請君入甕第2章 幕後高手第53章 防不勝防第44章 疑人不用第53章 防不勝防第4章 夜救麥城第32章 怪事連連第31章 榮歸故里第53章 再擒孟獲第36章 繼承大統第29章 義字當頭第59章 軍制改革第6章 謀定而後動第44章 驕兵必敗第1章 深海之蛟第21章 疲兵之計第24章 下個戰書第4章 我很同情你第43章 棋逢對手第5章 司馬師的陰狠第5章 戰略眼光第9章 ?城攻防第25章 乘機敲詐第8章 抵達漢中第53章 意外收穫第59章 刺客是誰第39章 震懾羌兵第30章 風雲再起第3章 真的是緣分第30章 欲擒故縱第50章 守株待兔第10章 子午谷之兵第53章 再擒孟獲第9章 推薦魏延第10章 子午谷之兵第49章 進退兩難第46章 坐論天下第53章 意外收穫第14章 葭萌關相會第16章 誰是第三者第59章 軍制改革第58章 裡應外合第36章 繼承大統第27章 發光的金子第7章 各就各位第22章 一見鍾情第10章 荀?的兒子第48章 誰不想出名第55章 如此身份第45章 叔侄鬥智第17章 英雄氣概第4章 魏國對策第10章 荀?的兒子第12章 龍椅的滋味第55章 損兵盤蛇谷第1章 兵出陽平關第9章 ?城攻防第56章 最後的決策第33章 我要親你第24章 下個戰書第10章 鎩羽而歸第36章 繼承大統第10章 荀?的兒子第2章 華佗改道第39章 喜結良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