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以身犯險

當衆大臣們在聽到曹操的詢問時,荀彧暗歎了一口氣,便說道:“主公,開封府裡還有我十萬大軍的駐守,量那漢軍也不敢大肆地攻城。還有寒冬即將來臨,停戰也在瞬息之間,只要守住了濮陽一線,明年開春便是我們反擊之時。”

聽到荀彧的話後,衆大臣們是紛紛贊同地點起了頭來。而這時的曹操又說道:“那我陳留國該如何是好?現在漢軍已佔了我酸棗、封丘、延津、燕縣等城,難道就這麼拱手讓給他們不成?”

“主公,事已至此咱們也只能是加強防守了,若這時候出兵則正中了漢軍的下懷,他們巴不得與我軍交戰,並趁此機會削弱我軍的實力。”

聽荀彧再次開口後,曹操也不由得是沉思了起來。而此刻在翼州軍的軍營裡,徐榮、田豐、張昭也在商討着什麼。

此時就聽張昭說道:“我軍已順利進入了東郡之地,雖然未能攻下濮陽城來,但東郡已被我軍佔了一大半。等到明年開春之後,在全面進入東郡也不遲。”

聽到張昭的意見後,田豐也點了點頭說道:“寒冬季節即將來臨,而濮陽城裡又增兵了近兩萬曹軍,想要再次拿下此城來恐怕困難重重,還不如趁此機會鞏固我們在東郡的防線,等到明年開春後,在攻打濮陽城也不遲。”

有了張昭和田豐的意見後,徐榮也只能將大軍從濮陽城外是撤了回來。並又通過臼環津的路線,將一半的大軍是渡過了黃河,並駐紮在了臼環津、範縣及燕縣一帶。

再說那細柳營的人馬,在得到了劉贇的嘉獎後,更是戰意十足。可此時漢軍已進入了停戰狀態,其原因就是寒冬將至,不宜在出兵攻城略地,所以只能駐紮在各個城池裡,並等待着天氣變暖的到來。

可此時對一羣求戰心切的年輕人來說,他們哪裡還有心思待在城池裡,他們的心早就飛出了城外,並想着如何再立新功的事情了。

此刻在劉襄的房間裡就圍着一羣年輕人,而那郭奕又在獻策道:“襄哥兒,雖說我軍已停止了進攻,但立功的機會依然還是有的。比如那白馬城就是最好的例子,只要咱們能拿下那白馬城來,東郡的平定將指日可待。”

聽郭奕這麼一說,大家頓時就來了精神。就連劉襄也催促地說道:“伯益,有何妙策快快道來,若真能拿下那白馬城來,咱們這新年就在白馬城裡過了,哈哈哈。”

“襄哥兒,現在白馬城裡就只剩下了五千守軍,就算他們想得到增援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因爲呂布將軍和高覽將軍已經封鎖了白馬城的去路,除非他們開城投降,否則誰也別想救得了他們。不過我相信那申耽絕不會投降我們漢軍的,畢竟他二弟申儀就是死在了高覽將軍的槍下,他又如何肯投降於我漢軍呢,所以想要拿下白馬城來,首先就要除去這申耽。”

聽到郭奕的話後,張虎卻說道:“那申耽一直龜縮在城裡,想要除去他怕是有些不易吧,而且就憑我們細柳營的人馬也攻不下那白馬城來啊。”

細柳營的三千人馬在經過了兩場大戰後,只剩下了兩千餘人。好在得到了劉贇的許可,諸葛亮又給他們補齊了這三千人馬之數,使得細柳營又成了一支完整之軍。

不過張虎說的也確實有道理,憑他們這三千人馬無論如何是拿不下那白馬城來的。而這時的郭奕笑了笑,又說道:“想要拿下白馬城只能智取,絕不可強攻。某早就想到了一計,只要能將那申耽引出城來,這白馬城必歸我細柳營之手。”

聽郭奕已有了妙策,催促他的人就更多了起來。而此時的郭奕也沒有賣關子,只見他看了劉襄一眼,就說道:“某這一計恐怕要委屈一下襄哥兒了,若襄哥兒願冒這個險,白馬城必破。”

此時的劉襄沒有絲毫的膽怯,反而是笑着說道:“伯益,咱們都是自家兄弟,有什麼話就直說吧,這世上還沒有我劉襄不敢冒的險。”

“好,襄哥兒豪氣,那某就直說了。某就是想讓襄哥兒去引那申耽出來,只要這傢伙一離開白馬城,那他就別想再回去了。而失去了申耽的白馬城,又豈會是我等的對手,到時還不是手到擒來之事。”

聽到這裡,有不少人都明白了過來,原來這是要用劉襄做餌引那申耽出來。當劉襄也明白了郭奕的意思後,不僅就問道:“伯益,那我要如何才能引出那申耽來呢?”

“襄哥兒,現在離過年還有不到半月的時間,明日咱們就去向諸葛大人請辭,就說咱們細柳營要回歸燕縣。並且您還要代表攝政王大人去翼州軍營慰問那裡的將士,所以必須要在新年到來之前趕到翼州軍營。”

此時所有人都明白了郭奕之計,這是要拿劉襄來以身犯險啊,若真出了什麼事情,可怎麼得了。

就在張虎、許儀、典滿等人提出反對的意見時,劉襄卻擺了擺手說道:“好,就依伯益之計,咱們就去那白馬城走一遭吧。”

看着劉襄去意已決,大家也不好再勸。唯有那許儀、典滿、太史亨、張虎等人誓死要待在劉襄的身邊,決不讓劉襄一個人去冒險。

第二天,當劉襄去向諸葛亮請辭時,諸葛亮猶豫了許久,最終還是放了細柳營的人馬出了封丘城。看着三千人馬出了封丘城後,關羽不由得就說道:“軍師,爲何這時候放他們離開,我看他們根本就不像是要回歸燕縣一樣。”

“雲長,此事還真被你猜對了,這羣小子確實不是去燕縣的,而是要去攻打白馬城。不過王爺已連夜發來了飛鷹傳書,讓咱們不必去理會他們,任由他們去攻打白馬城。”

聽到諸葛亮的話後,關羽和張飛不由得是面面相覷,他們怎麼也想不明白就憑這三千人馬又如何能拿下那白馬城來,難道這羣小子還會什麼妖法不成。

第四十一章 糜竺糜家第五百三十九章 九宮八卦陣 (上)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二百二十五章 智取扶風城 (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四百七十四章 取毗陵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燒連營(上)第五百九十三章 反偷襲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四百七十五章 圍攻建業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家至聖 (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四百二十七章 生擒孟獲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燒新野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染黃沙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五百三十章 五溪蠻夷第二百二十五章 智取扶風城 (下)第五百零四章 攻取夏口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六十八章 互不侵犯第二百六十章 鮮卑內鬥第三百三十四章 兩軍會師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煙四起 (七)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說客秦宓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四十三章 新年臨近第三百零一章 水鏡先生第一百五十五章 將星墜落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一百六十五章 董卓之死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六百零一章 接踵而來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四百零九章 延長一年第五百五十六章 潛伏的暗子第四百八十一章 焚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雙星閃耀 (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狼軍團第四百七十九章 攻取句章城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五百四十章 九宮八卦陣 (中)第五百八十章 強渡黃河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之戰 (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小二喬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入京第五百三十一章 暗流洶涌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四百三十章 威脅與利用 (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出汜水關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三十章 巧遇田豐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四百八十章 犧牲小我第三百六十八章 捉放曹 (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幷州刺史丁原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擊袁軍第三百八十八章 獸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華容道第三百一十二章 保存實力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一百八十章 兗州大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一百一十章 硬闖刺史府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戰定乾坤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二百三十五章 得勝而回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二百零九章 小將郝昭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連環計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水關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
第四十一章 糜竺糜家第五百三十九章 九宮八卦陣 (上)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二百二十五章 智取扶風城 (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四百七十四章 取毗陵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燒連營(上)第五百九十三章 反偷襲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四百七十五章 圍攻建業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家至聖 (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四百二十七章 生擒孟獲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燒新野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染黃沙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五百三十章 五溪蠻夷第二百二十五章 智取扶風城 (下)第五百零四章 攻取夏口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六十八章 互不侵犯第二百六十章 鮮卑內鬥第三百三十四章 兩軍會師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煙四起 (七)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說客秦宓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四十三章 新年臨近第三百零一章 水鏡先生第一百五十五章 將星墜落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一百六十五章 董卓之死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六百零一章 接踵而來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四百零九章 延長一年第五百五十六章 潛伏的暗子第四百八十一章 焚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雙星閃耀 (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狼軍團第四百七十九章 攻取句章城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五百四十章 九宮八卦陣 (中)第五百八十章 強渡黃河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之戰 (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小二喬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入京第五百三十一章 暗流洶涌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四百三十章 威脅與利用 (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出汜水關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三十章 巧遇田豐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四百八十章 犧牲小我第三百六十八章 捉放曹 (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幷州刺史丁原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擊袁軍第三百八十八章 獸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華容道第三百一十二章 保存實力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一百八十章 兗州大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一百一十章 硬闖刺史府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戰定乾坤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二百三十五章 得勝而回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二百零九章 小將郝昭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連環計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水關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