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這漢人如此狡猾,我們全族勇士出動了一半,這才搶了幾個小縣,便被擋在這裡,得不償失啊!”山越軍大帳中,一個鬚髮混在一起,身形高大,渾身肌肉虯結的的頭領甕聲甕氣地埋怨着,正是山
越三大頭領之一的潘臨。
他在和毛甘等人競爭頭領時失利,見首次出來劫掠就沒有什麼收穫,便乘機出來挑毛病。
“潘頭領不必焦急,既然大王帶領我等出來,這麼大老遠的地方,肯定不會讓大家白跑一趟的。”
潘臨對面一個陰沉冷漠的聲音緩緩響起,此人身材消瘦,兩撇鼠須,兩隻小眼睛閃閃發亮,是另一位頭領祖郎。
只見他轉頭看向毛甘,神色似笑非笑:“大王說是也不是?”
“對!”祖郎身邊的一個光頭赤膀的頭領也大聲附和,正是另一部的頭領尤突,他和祖郎關係甚密,聽祖郎這麼一說,也跟着說道:“我們幾個都是跟着大王出來的,聽大王的便是!”
毛甘冷眼看着三人一唱一和,他當然明白三人的心思,雖然他當了山越大王,但這三人心中都不十分服氣,從這次出征便能看出來。
遇到劫掠,這三人的部曲跑的比誰都快,一旦要攻城或者對敵,卻只有自己的部下衝在最前面,他們只等着瓜分好處。
但能在這三人中勝出,毛甘也不是傻瓜,當下冷笑道:“的確如三位所說,吳軍的反應速度大大超出了我們預料,他們的這招好像叫什麼堅壁清野。
據探馬來報,已經有三萬兵馬從柴桑趕來了,我們沒有多餘的糧草,守在這裡肯定不行,不如分兵到各處,各取一路,看他們如何應對。”
“好,大王高見,我同意!”潘臨第一個起身贊成。
他等的就是這句話,他是山越第一勇將,麾下兵馬也最爲精銳,但大家約定好了利益平分,心裡便一直很不舒服,現在有這樣的機會,他當然極力贊成。
祖郎冷哼一聲,斜眼掃視着潘臨,心中暗自咒罵:沒腦子的傢伙,遇到狡猾的漢人,只靠勇猛是沒有用的。
但他自負能力,也不想和這幾人一起,也點頭道:“大王英明,我覺得此法可行。”
尤突也跟着點點頭,問道:“不知道大王打算怎麼部署?”毛甘拿起桌子上從吳軍手中得來的地圖,言道:“眼下我們在兩郡的交界處,會稽比較遠些,但沒有精兵駐守,柴桑雖近,卻是個難啃的骨頭,還有廬陵一帶,雖然比不上這兩個大郡富庶,但只要有一個人
帶兵去,也能有所收穫!”
說到這裡,他停了下來,看向三人,示意他們自己先挑。
祖郎揪着一撇鬍鬚沉吟片刻,陰聲說道:“我兵馬少些,又無勇猛大將領兵,就去廬陵一帶吧!”
潘臨本來就不想去這些小地方,又怕毛甘把自己留下來對付柴桑的吳軍,幹些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急忙說道:“既然祖郎選了廬陵,我手下都是騎兵,正好去遠一點的會稽。”
毛甘不置可否,二人的反應也在他預料之中,當下便對反應慢半拍,還在愕然的尤突說道:“既然他們二位都選好了地方,看來只有本王和尤突頭領繼續往柴桑去了。”
尤突見其他兩人都定好了,心中暗自悔恨,但毛甘自己都要留下來,他也不能拒絕,只好沉着臉默然點頭答應。
毛甘將地圖收起:“此次我軍共有五萬勇士,加上各自本部兵馬,也有七萬多大軍,既然要並分三路,那就分給祖郎首領一萬步兵,潘臨首領一萬五千騎兵,你們意下如何?”
祖郎部下有八千人馬,而且廬陵一帶多山地,騎兵用處也不大,潘臨本部一萬騎兵,再加上一萬五千兵馬,去會稽也足夠了。
據哨馬報告,吳軍有三萬精銳出動,留下近五萬兵馬給毛甘,他二人也沒有太大意見,計議停當,幾人各自散去調動兵馬行動。
******
江陵府中,關羽居中而坐,一旁是“諸葛亮”,一衆文武站立兩側。
文有馬良、王甫、顏琰、來敏、樊建、宗預、沐風等人,武有吳懿、陳到、關平、關索、蔣壹、蔣休、陳楚、廖化、周倉等人。
關羽掃視衆將,心中甚慰,如今軍中人才濟濟,蜀中、雍州、涼州後方穩定,加上休養生息近三年,就算是兩線作戰,也能堅持。
不禁想起劉封自上庸以後的變化,正是他的突然改變,才讓整個局勢扭轉,自己也能起死回生,重奪荊州。
心中暗自感慨着,關羽鳳目微開,對衆人言道:“今東吳水軍二十萬襲我荊州,諸位有何應對之策?”
“東吳所仗者,不過水軍耳,我軍可退據沿岸,待其登陸擊之。”樊建答道。
關羽點點頭,沒有說話。
“既然東吳仰仗水軍之利,何不就在江面上將其擊敗?”
說話的正是蔣壹,他來到荊州之後,關羽便將水軍全部交由他們兄弟二人訓練,二人心生知遇之恩,自然感恩戴德,不敢有絲毫疏忽。
現在對荊州水軍的實力和改造後的戰船十分自信,就算是在江面上,也有一戰之力。
衆人都看向蔣壹兄弟二人,雖然知道荊州水軍十分壯大,但沒想到他們竟然要在水上與東吳水軍直接對抗。
關羽暗自點頭,長鬚輕拂:“二位所言皆有道理,此戰若勝,則東吳五年內再無出徵之力,若敗.”
說到這裡,他停了下來,緩緩閉上了眼睛,有他在,荊州便不能再失。
馬良見衆人都沉思不語,說道:“依屬下之見,不若做兩手準備,可命蔣將軍率領水軍與東吳在江上對峙,如此可不必傷及平民。若水戰不利,則續續退守江岸,待其半渡之時,再水、陸兩路合擊之。”“嗯!”關羽點點頭,其實這個思路是幾人早就定好的,今日便是看大家有沒有更好的意見,便道:“東吳大軍已到夏口、三江口、石陽一帶,不日即將開往江陵,既要對敵,我軍豈可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