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多禮!”呂岱微微頷首,示意隨春起身,笑道,“汝如今已有大將風度,多加歷練,必成大器。”
當年隨春事敗之後,對呂岱欽佩有加,追隨他討平其他幾處叛亂,被呂岱推薦到合浦擔任團練,如今已經成爲一郡司馬,多了幾分沉穩和風度。
“多謝將軍!”隨春被呂岱誇讚,一臉喜色,抱拳道,“此番能有幸追隨將軍平叛,屬下定會留心在意,不負將軍重望。”
唐諮也上前和隨春打招呼,兩人寒暄幾句,又將呂據和鍾離婓介紹一番,幾人落座,隨春又彙報了一遍合浦的兵力情況。
六千兵馬,有四千都是新兵,還包括一千今年才入伍的士兵,那兩千精兵已經是合浦郡的所有兵力了,先前就被呂文調走大半兵力,如今的合浦已經徹底被抽調一空。
呂岱聞言,暗自嘆息,如果劉封早就和劉闡他們同行,只怕呂文從各郡調兵,也是劉封暗中叫人獻計,才致使鬱林郡空虛,被蜀軍三人盡取。
如今合浦空虛,南海郡又何嘗不是如此?各郡接連調兵,不堪負責,連糧草都略顯不足,呂岱深知,這是孤注一擲!
“蒼梧兵馬爲何遲遲未到?”收起思緒,呂岱重振精神,向接應各部的呂據問道。
呂據面露憂心之色,皺眉道:“高安距離廣信,最多三日路程,合浦兵馬已到,蒼梧兵馬、糧草也該早到纔是,如今遲遲不見消息,只怕……”說到這裡,呂據也不敢往下說了,蒼梧郡的形勢與交趾頗爲相似,交趾是士燮經營數十年的老巢,蒼梧卻是士燮的本家,士家人是當地大族,加之士燮的威望,影響更是
極大,而蒼梧太守樑宏曾爲士燮弟子,如果此人有什麼異心,可就大大不妙了。
呂岱一眼便看出了呂據的擔憂,雙目微凜,緩緩道:“即刻派人往廣信傳令,叫蒼梧太守樑宏親自來高安,本將有要事商議。”
唐諮言道:“將軍,如今鬱林郡被蜀軍佔據,將樑太守召來,若被蜀軍得知,廣信豈不危險?”
呂岱微哼一聲,沉聲道:“吾此舉不過是試探樑宏罷了,若其記恨前事,懷有異心,定不敢前來,只怕與蜀軍早已暗中來往,吾等便不必等候,及早出兵,防患於未然。”
呂據道:“莫非樑宏他已經……”
“遲遲不肯發兵,定是在猶疑之中,”呂岱微微點頭,輕敲着桌面,“諸位即刻訓練兵馬,挑選精銳組成中軍,兩日之後,準備出征。”
“是!”衆將不敢耽擱,各自領命而去。
衆人走後,房間裡安靜下來,呂岱看着掛在牆壁上的交州地圖,呆坐半晌,緩緩站了起來,走到門口,看外面碧空如洗,陽光明媚,卻消不去他心頭的陰雲。
“燕王——劉封……”
良久之後,呂岱負手來到門口,幽然而嘆。
******
廣信城中,劉封正和樑宏等人商議軍情,呂岱派人來請樑宏到高安大營中去議事,樑宏不動聲色打發走來人。
劉封笑道:“呂岱顯然已有察覺,不過寇威率領兩萬兵馬明日就到,可叫全軍準備,糧草器械,兩日之後,與東吳一戰。”樑宏言道:“呂岱雖然年邁,但人稱‘廉頗不老’,至今跨馬自如,諸事親爲,乃是勁敵也!其自追隨孫權一來,賊每與對敵,未嘗得利。今又舉兵再至,當以深謀遠計戰之
,不可卒攻也。”
劉封點頭道:“呂岱之名,吾何嘗不知,只可惜所託非人,如今再來交州,孫權也未嘗沒有借刀殺人之意,吾欲其活命,只恐天意不遂。”
樑宏抱拳道:“殿下禮賢下士,敬重賢良,天下人無不欽服,敬賢院更是保住多人名節,只是呂岱,恐怕……”
“生死由命,富貴在天,”劉封灑然笑道,“將軍難免陣頭亡,呂岱一生征戰無數,這一次就要看他本事如何了。”
樑宏微微一嘆,言道:“距此不遠還有武城、都陵二縣,位於鬱水兩岸,扼守要到,又有端溪爲屏障,殿下何不先派兵馬守住此處,以拒東吳?”
劉封攤攤手:“吾正有此意,奈何眼下無人可用,可先增派兵力,待寇威到來,再做計議。”
樑宏略作沉吟,言道:“若是殿下不棄,下官倒可推薦一人,足以帶兵守城。”
“哦?”劉封眉毛一挑,笑道,“我大漢朝堂,一向唯纔是舉,人盡其能,若有賢才,樑太守就該早早推薦纔是,這倒是你的不對了!”
樑宏一怔,尷尬笑道:“非是下官嫉賢妒能,只因此人乃是下官門生,又與下官是遠方親戚,故而……”“噯——”劉封一擺手,打斷了樑宏,不悅道:“本王再三說過,舉賢不避親,只要真有其能,必當重用,樑太守這是久處是非之地,太過謹慎小心了,快將此人喚來,讓我
看看。”
樑宏聞言,不由一陣感動,他纔剛剛投誠,劉封就對他如此信任,急忙打發下人去將要推薦之人喚來。
不多時,便看到一員年輕武將快步而來,正是前日晚上接待劉封的那名都尉,白天再看此人,精神抖擻,步伐鏗鏘有力,舉止之間也頗爲沉靜,暗自點頭。
來人進入大堂,抱拳道:“屬下相毅,參見燕王殿下!”
“原來你叫相毅!”劉封頷首而笑,先前對這人的第一印象便很不錯,笑道,“這倒是個少見的姓氏。”
樑宏介紹道:“相毅乃是蒼梧荔浦人,曾隨下官學藝五年,成年之後遊歷海外,粗通武藝,可以領兵。”
相毅也不卑不亢,剛纔從傳令人口中已經知道劉封的意圖,抱拳道:“殿下儘管下令,屬下定當全力以赴。”
“好!”劉封點頭道,“本王命你先帶五千人馬駐守武城,且觀吳軍形勢如何,大軍後日便到。”
“遵命!”相毅大喜,沒有絲毫猶豫領命而去。
劉封看相毅舉動,嘉許道:“沉穩有度,若加磨鍊,必成大材。”樑宏知道劉封一向慧眼識人,聞言欣喜道:“承蒙燕王謬讚,此子能隨殿下歷練,也是他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