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司馬懿的歷史

太和二年(228年)五月,吳鄱陽太守周魴派人送親筆信給曹休,謊稱受到吳王責難,打算棄吳降魏,請求派兵接應。曹休未辨真僞,即率步、騎兵10萬人,去皖城(今安徽潛山)接應。明帝也(治晉陽,今太原西南)命司馬懿率軍向江陵(今湖北江陵),與曹休相策應。八月,曹休爲吳軍大敗,殘部幸得賈逵接應,方得生還。

太和三年(227年),蜀丞相諸葛亮第三次出兵攻魏,並佔據武都、陰平二郡。太和四年(230年),魏明帝決定興師伐蜀。升司馬懿任大將軍、加大都督、假黃鉞,與大司馬曹真一起伐蜀。

八月,魏明帝命曹真率主力由長安入子午谷,左將軍張郃出斜谷,司馬懿自荊州溯漢水出西城(今陝西安康西北),將兵分三路會攻漢中。司馬懿從西城開拓道路,水陸並進,沿着沔水逆流而上,直達朐腮,攻克新豐縣,駐軍丹口,後遇雨班師。

太和五年(231年),二月,蜀漢丞相諸葛亮率軍第四齣進攻魏,包圍祁山(今甘肅東南部山地)賈嗣、魏平部,並以木牛流馬運輸糧草。明帝對司馬懿說:“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派他西駐長安,都督左將軍張郃、雍州刺史郭淮等防禦蜀軍。司馬懿留部將費曜、戴陵率4000人守邽(今甘肅天水),自率主力西救祁山。張郃勸司馬懿分兵駐紮雍、郿兩地,以作大軍後鎮。司馬懿不同意,他說:“料前軍獨能當之者,將軍言是也。若不能當,而分爲前後,此楚之三軍所以爲黥布禽也。”於是挺進喻麋。

諸葛亮聞魏大軍將至,亦分兵一部繼攻祁山,自率主力迎擊司馬懿。郭淮及費曜等部襲擊蜀軍,被諸葛亮擊破。便親率蜀軍乘勢搶先收割熟麥,獲得軍糧。

至此,史書上對今後的作戰卻有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記載。

記載一如下:……亮聞大軍且至,乃自帥衆將芟上邽之麥。諸將皆懼,帝曰:“吾倍道疲勞,此曉兵者之所貪也。亮不敢據渭水,此易與耳。”進次漢陽,與亮相遇,帝列陣以待之。使將牛金輕騎餌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滷城(今甘肅天水南),據南北二山,斷水爲重圍。帝攻拔其圍,亮宵遁。追擊,破之,俘斬萬計。

記載二如下:……郭淮、費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麥,與懿遇於上邽之東。懿斂軍依險,兵不得交,亮引還。懿等尋亮後至於滷城。張郃曰:“彼遠來逆我,請戰不得,謂我利不在戰,欲以長計制之也。且祁山知大軍已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於此,分爲奇兵,示出其後,不宜進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今亮孤軍食少,亦行去矣。”懿不從,故尋亮。既至,又登山掘營,不肯戰。賈詡、魏平數請戰,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懿病之。諸將鹹請戰。夏,五月,辛已,懿乃使張郃攻無當監何平於南圍,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吳班逆戰,魏兵大敗,漢人獲甲着三千,懿還保營。六月,亮以糧盡退軍,司馬懿遣張郃追之。郃進至木門(今甘肅天水西南),與亮戰,蜀人乘高布伏,弓弩亂髮,飛矢中郃右膝而卒。

可以看出,前者說司馬懿大勝,後者則說司馬懿大敗。而《三國志》中諸葛亮、張郃、郭淮等人的傳記中,對此都一帶而過。而且前者對司馬懿讓張郃去追擊蜀之避而不談。相對而言,還是後者可信度高些。現在的軍事工具書也都以後者記載爲準。

蜀軍退軍後,軍師杜襲、督軍薛悌都估計諸葛亮明年麥熟時還會入侵,建議趁冬天調運糧草,解決隴右糧少問題。司馬懿認爲:“亮再出祁山,一攻陳倉,挫衄而反。縱其後出,不復攻城,當求野戰,必在隴東,不在西也。亮每以糧少爲恨,歸必積穀,以吾料之,非三稔不能動矣”。

青龍二年(234年)二月,蜀丞相諸葛亮率軍10萬出斜谷攻魏,四月,諸葛亮至郿縣(今陝西眉縣北),進駐渭水之南。魏大將軍司馬懿率軍渡渭水,背水築壘阻擊。諸將想在渭北與諸葛亮隔水相持,司馬懿說:“百姓積聚皆在渭南,此必爭之地也”(《晉書?宣帝紀》)。遂渡渭背水紮營。司馬懿分析形勢後,對諸將說:“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今陝西眉縣西南),則諸軍無事矣”。

諸葛亮果然上五丈原。魏諸將皆喜,唯獨雍州刺史郭淮深以爲憂,他說:“亮必爭北原,宜先據之”,諸將多不以爲然。郭淮說:“若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盪民、夷,此非國之利也”。司馬懿這才意識到北原的重要性,命郭淮等率兵移屯北原。塹壘尚未成,蜀軍果至,攻而未克,兩軍遂成對峙狀態。

五月,吳軍10萬三路攻魏,以配合蜀軍作戰。魏明帝派秦郎率2萬人援司馬懿,自率主力****吳軍。七月,吳軍撤走。

諸葛亮東進的道路受阻於司馬懿,從渭水前進,又有郭淮阻擋,乃移軍攻取散關,隴城等地,然後回師進攻司馬懿。

八月,司馬懿遵照明帝“堅壁拒守,以逸待勞”的指示,與諸葛亮相持百餘日。諸葛亮數次挑戰,司馬懿均堅壁不出,欲待蜀軍糧盡,相機****。諸葛亮便派人給司馬懿送來“巾幗婦人之飾”羞辱之,欲激司馬懿出戰,司馬懿仍不出戰。爲平息部屬不滿情緒,故意裝怒,上表請戰。明帝不許,並派骨鯁之臣辛毗杖節來做司馬懿的軍師,以節制他的行動。後諸葛亮一來挑戰,司馬懿就要帶兵出擊,辛毗杖節立於軍門,司馬懿便不出兵。

辛毗到時,蜀將姜維就對諸葛亮說:“辛毗杖節而至,賊不復出矣。”諸葛亮則說:“彼本無戰心,所以固請者,以示武於其衆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諸葛亮遂分兵屯田,做長久屯駐之準備。

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來信問前線軍情,司馬懿回信說:“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不久,諸葛亮遣使求戰,司馬懿不談軍事,問使者:“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幾米?”使者說:“三四升。”然後對問政事,使者說:“二十罰已上皆自省覽。”經過一番不經意的詢問,司馬懿對人說:“諸葛孔明其能久乎”!果然,諸葛亮於當月病故於五丈原軍中。

蜀將秘不發喪,整軍後退。當地百姓見蜀軍撤走,向司馬懿報告,司馬懿出兵追擊。蜀將楊儀返旗鳴鼓,做出回擊的樣子,司馬懿以爲中計,急忙收軍退回。第二天,司馬懿到諸葛亮營壘巡視,“觀其遺事,獲其圖書、糧谷甚衆”。司馬懿據此斷定諸葛亮已死,並贊諸葛亮“天下奇才也”。

辛毗認爲諸葛亮死否尚不可知,司馬懿說:“軍家所重,軍書密計、兵馬糧谷,今皆棄之,豈有人捐其五藏而可以生乎?宜急追之”。於是,率兵急追。關中地多蒺藜,司馬懿派三千士兵腳穿軟材料做成的平底木屐,在大軍前行走,蒺藜都刺在木屐上,然後大軍馬步並進。一直追到赤岸,這纔得到諸葛亮的確切死訊。當時人有諺語說:“死諸葛走生仲達”,司馬懿笑着說:“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

歷時七年的諸葛亮攻魏之戰至此結束。諸葛亮不顧戰略上的失策,以一州之地強攻中原之魏,縱使竭忠盡智,終因實力懸殊而難以實現其戰略目的。而魏國則在司馬懿等人的人正確指揮下,以優勢兵力採取防禦戰略,最終不戰不退蜀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想到諸葛兩與司馬懿種種,要是放在以前張浪不得不佩服諸葛亮,但是現在,看着堂下的正在商量討論的衆人。張浪想“要是他們知道這麼多,會作何感想?”諸葛亮雖然厲害,而且還敗了司馬懿很多次。但始終最後的勝利是司馬懿的!就算曆史有誤諸葛亮遠勝於司馬懿,那又怎麼樣呢?劉備已經不是當年的楞頭青了,加之諸葛亮現在是鐵了心的輔佐劉備。自己這到手的肉怎麼能分給別人呢?何況還是個可怕的對手!

第282章 鴻門宴(一)第148章 落花有意第417章 再出奇兵?第58章 鐵甲連環馬第324章 張郃VS太史慈(下)第2章 新的開始第164章 闢刀第293章 毛遂自薦第268章 暗藏危機第256章 巴丘爭奪戰(三)第396章 暗藏殺機第200章 全面開戰第375章 孫策VS曹休(一)第168章第300章 北伐跳板(上)第192章 美女軍師(二)第65章 橫江之上第88章 坐下和談第29章 故人迴歸第252章 鬼兵夜行第398章 請援第138章 攻堅戰第259章 決定意義的一戰第106章 典韋VS許褚第249章 長沙之變第142章 會決烏聊山(一)第144章 喜從天降第187章 聯袁滅曹?第69章 跨江佯攻第33章 歸來第457章 (完結篇) 真相第10章 英戰呂布第352章 計中之計第402章 方案第217章 個秘密第278章 血詔(一)第332章 連番鬥智(一)第69章 跨江佯攻第415章 曹營變動?第296章 絕地突破(下)第9章 敗俱傷第132章 兵分七路第64章 他想造反?第420章 曹彰授命第263章 反攻的序幕第95章 密商大計第140章 安勤山攻防戰(二)第270章 蔡瑁的三千騎兵很快便追上程昱部隊。第395章 司馬懿VS陸遜(二)第198章第113章 故人韓山第37章 定計第372章 華佗其人(二)第95章 密商大計第194章 接下來兩天,張浪開始忙碌準備着。第172章 調虎離山.第116章 落魄劉備(一)第88章 坐下和談第349章 司馬懿第404章 聯劉與否?(二)第209章 魏延第151章 致命的邂逅(二)第171章 下餌第179章 威脅利誘第243章 安城之亂第384章 夏侯淵脫險第446章 曹操死,一統北方第103章 宴會(四)第431章 渤海投降第341章 策劃(一)擊第200章 全面開戰第453章 (完結篇) 夷陵之戰(一)第119章 難渡洛水(二)第118章 難渡洛水(一)第354章 司馬懿的歷史第30章 陽都之戰第293章 毛遂自薦第367章 算計夏侯淵第383章 收服張郃(一)第396章 暗藏殺機第241章 水上爭風(二)第360章 誰入曹營(二)第282章 鴻門宴(一)第345章 修養生息第386章 論劉備第72章 江津小城第143章 會決烏聊山(二)第253章 連環設套第446章 曹操死,一統北方第275章 春色無邊第263章 反攻的序幕第357章 催命符第389章 張郃(三)第187章 聯袁滅曹?第297章 身是膽(上)第199章第452章 (完結篇) 劉備棄城第321章 兵不厭詐(上)第54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357章 催命符
第282章 鴻門宴(一)第148章 落花有意第417章 再出奇兵?第58章 鐵甲連環馬第324章 張郃VS太史慈(下)第2章 新的開始第164章 闢刀第293章 毛遂自薦第268章 暗藏危機第256章 巴丘爭奪戰(三)第396章 暗藏殺機第200章 全面開戰第375章 孫策VS曹休(一)第168章第300章 北伐跳板(上)第192章 美女軍師(二)第65章 橫江之上第88章 坐下和談第29章 故人迴歸第252章 鬼兵夜行第398章 請援第138章 攻堅戰第259章 決定意義的一戰第106章 典韋VS許褚第249章 長沙之變第142章 會決烏聊山(一)第144章 喜從天降第187章 聯袁滅曹?第69章 跨江佯攻第33章 歸來第457章 (完結篇) 真相第10章 英戰呂布第352章 計中之計第402章 方案第217章 個秘密第278章 血詔(一)第332章 連番鬥智(一)第69章 跨江佯攻第415章 曹營變動?第296章 絕地突破(下)第9章 敗俱傷第132章 兵分七路第64章 他想造反?第420章 曹彰授命第263章 反攻的序幕第95章 密商大計第140章 安勤山攻防戰(二)第270章 蔡瑁的三千騎兵很快便追上程昱部隊。第395章 司馬懿VS陸遜(二)第198章第113章 故人韓山第37章 定計第372章 華佗其人(二)第95章 密商大計第194章 接下來兩天,張浪開始忙碌準備着。第172章 調虎離山.第116章 落魄劉備(一)第88章 坐下和談第349章 司馬懿第404章 聯劉與否?(二)第209章 魏延第151章 致命的邂逅(二)第171章 下餌第179章 威脅利誘第243章 安城之亂第384章 夏侯淵脫險第446章 曹操死,一統北方第103章 宴會(四)第431章 渤海投降第341章 策劃(一)擊第200章 全面開戰第453章 (完結篇) 夷陵之戰(一)第119章 難渡洛水(二)第118章 難渡洛水(一)第354章 司馬懿的歷史第30章 陽都之戰第293章 毛遂自薦第367章 算計夏侯淵第383章 收服張郃(一)第396章 暗藏殺機第241章 水上爭風(二)第360章 誰入曹營(二)第282章 鴻門宴(一)第345章 修養生息第386章 論劉備第72章 江津小城第143章 會決烏聊山(二)第253章 連環設套第446章 曹操死,一統北方第275章 春色無邊第263章 反攻的序幕第357章 催命符第389章 張郃(三)第187章 聯袁滅曹?第297章 身是膽(上)第199章第452章 (完結篇) 劉備棄城第321章 兵不厭詐(上)第54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357章 催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