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

就在劉範抵達玉門關的同時,安息四十萬大軍也進入了木鹿城休整。早在三天前,安息大軍只到了尼薩城。

劉範的大敵,也就是安息的萬王之王,沃洛吉斯四世率領着四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開進了尼薩城。此次東侵涼國,沃洛吉斯四世做了充足準備,命令安息帝國中的所有行省、王國和部落,都挑選出精銳部隊,參加這次在他看來是一場狩獵的大戰。

安息帝國現有十六個行省,但其行省的疆域是常常變動的,因爲在行省之上還有大區,由數個行省組成。大區由安息王任命一名都督統轄其軍政。這是由於安息境內有衆多民族、部落,安息不得不通過任命都督來讓他們聽話。總的來說,安息主要由亞美尼亞、巴比倫尼亞、米底亞、馬爾吉亞那、米爾加尼亞、波斯、錫斯坦和帕提亞等地區組成。其中帕提亞最爲遼闊富庶。除此之外,安息的城池衆多,按照風格可分爲東方式和希臘式,如木鹿城就是希臘式城池。重要的城池有木鹿城、尼薩城、番兜城、帕麥尼亞城、泰西封、埃克巴洛納、百牢門、波斯波利斯等。如今,安息大軍就在帝國最東的木鹿城。木鹿城是安息東部最重要的大城,相當於大漢之臨淄。

雲集於木鹿城的四十萬東侵大軍,其中有二十三萬帕提亞騎兵。帕提亞騎兵中又可分爲三萬由貴族組成的重騎,二十萬由平民組成的輕騎。除此之外,安息王沃洛吉斯四世還抽調了波斯的四萬騎兵、居住在錫斯坦的塞種人兩萬騎兵、在兩河流域防禦羅馬的三萬米底步兵、自各大城守衛部隊揀選的兩萬精銳步兵、自各民族,如阿米爾人、亞美尼亞人、猶太人等中抽選的六萬騎兵。毫無疑問,帕提亞騎兵是此次東侵當仁不讓的主力。帕提亞人在安息帝國中的強勢地位,也是安息帝國向心力強、在與羅馬數百年來的征戰中始終屹立不倒的關鍵。

大軍的統帥、安息帝國皇帝沃洛吉斯四世可謂是志得意滿。他騎着高頭大馬,趾高氣昂地領着同他一樣趾高氣昂的安息大軍進駐木鹿城。儘管茂密灰白的鬍子幾乎將他的嘴給蓋起來,但他嘴角上的笑卻是遮不住的。

沃洛吉斯四世一心要使安息再次雄立於世。距離“帕提亞征服者”圖拉真的入侵那場大浩劫,已經過去了七八十年。當年,圖拉真率羅馬大軍自敘利亞一路殺破塞琉西亞和泰西封,沿途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而安息帝國卻毫無招架之力,最後圖拉真的退軍,還是多虧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天花。

圖拉真的入侵,讓安息帝國結結實實地吐了一口老血。所以沃洛吉斯四世深恨羅馬,迫切希望他的帝國能夠振作起來。終於,在他的勤政下,安息很快就恢復了元氣,甚至實力遠超圖拉真入侵之前。

在檢點了一番安息帝國的國力後,沃洛吉斯四世心想,是時候該向老仇家羅馬帝國討債了。於是他在二十多年前,也就是公元161年發動了對羅馬的敘利亞行省和亞美尼亞的大舉進攻。一開始,沃洛吉斯四世得償所願。敘利亞和亞美尼亞在安息大軍的鐵蹄下瑟瑟發抖,大片大片地失陷,埃澤薩也被重新奪回,駐守兩地的羅馬軍團一敗塗地。

但羅馬帝國不是吃素的。儘管羅馬當時被日耳曼部落弄得焦頭爛額,哈德良不得不准許日耳曼人定居在帝國之北境,也就是波西米亞(這導致了日耳曼人日後滅亡羅馬);又爆發了大規模的瘟疫,羅馬陷入了自圖拉真以來最大的挫折。但哈德良後的兩位羅馬皇帝維魯斯和馬克奧裡略(他倆都是皇帝,共同執政),費力巴勁地耗時四年,還是把沃洛吉斯四世請出了亞美尼亞和敘利亞。

公元161年的失敗,讓沃洛吉斯四世備受挫折。這一仗,讓他認識到羅馬帝國的強大,安息帝國雖然強大,但還是遜於羅馬一籌。一籌,就那麼一籌。沃洛吉斯四世簡直爲之抓狂。

沃洛吉斯四世心想,既然羅馬帝國這塊骨頭啃不動,那捏一把軟柿子總可以吧。就在這時,一個軟柿子送上門來了,那就是新生的涼國。涼國在短短兩三年間,如秋風掃落葉般先後滅亡了西域三十六國、烏孫、大宛和康居,火燒貴山三十萬大月氏士兵,又侵佔了富饒的大夏,拓土三千里。看起來是個狠角色,但在底蘊深厚的安息人眼裡,涼國只不過是頭初生牛犢,未免根基太淺,實在是宣揚國威、開疆擴土的不二選擇。

涼國的崛起沒讓沃洛吉斯四世意識到危險,反而讓他覺得他在羅馬帝國那丟的場子,可以在烏滸河對岸給找回來。他又聽說大月氏人對在貴山城的慘敗耿耿於懷,於是秉持着大家發財的原則,與大月氏結盟,相約一同進攻涼國。大月氏將收復大夏,而安息將得到涼國的兩州。

爲了達到這一點,沃洛吉斯四世大舉興兵。他並不是孤獨的,陪同他的除了四十萬大軍外,還有他的兒子小沃洛吉斯、女兒希爾、波斯國王利斯烏斯、塞種人酋長弗爾拉斯、馬爾吉亞那都督阿爾達班、大將帕拉亞斯、提裡德特等人。

進城後,沃洛吉斯四世命令大軍駐紮,帶着小沃洛吉斯等人到木鹿城主準備的行宮休息去了。這希臘式的行宮裡有宏大的大殿。沃洛吉斯四世領着衆人進入大殿,衆人分作兩排站好,只有沃洛吉斯四世和女兒希爾走向王座。希爾含着笑,爲沃洛吉斯四世摘下斯基泰式的皇冠,皇冠上的黃金雄鷹耀眼得讓希爾不得不微微眯眼。

皇冠除下,沃洛吉斯四世編成辮子的白髮就立時垂落下來。但沃洛吉斯四世一點也不在意,寵溺地牽着女兒希爾坐下王座,希爾則偏着身子坐在王座的扶手上,手搭在沃洛吉斯四世的肩膀上。

第一百八十五章 實兵對抗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聞風語第二百五十二章 誓師大會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二十二章 賊窩尋寶第六百四十六章 包圍漸成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泥出世第六十一章 黃忠歸心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六百零二章 禍事又起第八百七十六章 驚天交易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攬流民第八百七十六章 驚天交易第七百九十三章 師徒一戰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八十五章 忠奸不分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七百八十五章 是否援助第五百六十九章 亂成一團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兩百章 萬國衣冠第二百七十六章 沆瀣一氣第六百七十二章 木鹿之克第七百二十章 募兵改制第七百八十四章 兒女情長第七百八十九章 國之重器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八百九十三章 密信傳遞(下)第三十二章 大賊屈服第六百五十七章 酣戰敵將第七百七十一章 宣傳手段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八百二十五章 秩序之爭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針第八百五十一章 羣策羣力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諾千金第八百三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結束第一百七十章 黃氏教媳第七百七十九章 處置鐵礦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雛鷹起飛第四十四章 屠夫刁難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醫東來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七百一十三章 噩耗傳來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九百零一章 主謀自盡第三百七十五章 連環三計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六百七十一章 木鹿城主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三百五十六章 …轉變態度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見第四百八十六章 巧毀箭樓第一百五十七章 朝堂地震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政之行(又下)第七百八十四章 兒女情長第三百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四百零八章 天道所致第一百六十七章 家人駕臨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師東征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三百二十章 後代取名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五百三十五章 敗報兩至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入敵營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第三十七章 梟雄來了第六百零五章 力排衆議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七百五十二章 深夜潛入第四百九十章 …西域守禦第五百零五章 烏孫潰敗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六百七十一章 木鹿城主第三百零三章 贖金之爭
第一百八十五章 實兵對抗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聞風語第二百五十二章 誓師大會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二十二章 賊窩尋寶第六百四十六章 包圍漸成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泥出世第六十一章 黃忠歸心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六百零二章 禍事又起第八百七十六章 驚天交易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攬流民第八百七十六章 驚天交易第七百九十三章 師徒一戰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八十五章 忠奸不分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七百八十五章 是否援助第五百六十九章 亂成一團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兩百章 萬國衣冠第二百七十六章 沆瀣一氣第六百七十二章 木鹿之克第七百二十章 募兵改制第七百八十四章 兒女情長第七百八十九章 國之重器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八百九十三章 密信傳遞(下)第三十二章 大賊屈服第六百五十七章 酣戰敵將第七百七十一章 宣傳手段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八百二十五章 秩序之爭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針第八百五十一章 羣策羣力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諾千金第八百三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結束第一百七十章 黃氏教媳第七百七十九章 處置鐵礦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雛鷹起飛第四十四章 屠夫刁難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醫東來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七百一十三章 噩耗傳來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九百零一章 主謀自盡第三百七十五章 連環三計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六百七十一章 木鹿城主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三百五十六章 …轉變態度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見第四百八十六章 巧毀箭樓第一百五十七章 朝堂地震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政之行(又下)第七百八十四章 兒女情長第三百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四百零八章 天道所致第一百六十七章 家人駕臨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師東征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三百二十章 後代取名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五百三十五章 敗報兩至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入敵營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第三十七章 梟雄來了第六百零五章 力排衆議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七百五十二章 深夜潛入第四百九十章 …西域守禦第五百零五章 烏孫潰敗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六百七十一章 木鹿城主第三百零三章 贖金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