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騎兵

軻比能部,不僅有鮮卑騎兵,還有烏丸騎兵。蹋頓等烏丸大人見呂布和公孫瓚都拋棄了和連,想想自己部落其實也是和鮮卑部落勢同水火,何必給軻比能賣命?於是,蹋頓等人也是有樣學樣,果斷地率領烏丸騎兵從軻比能部中脫離而出,只留下鮮卑騎兵。但蹋頓等人想錯了。他們滿以爲,劉範最痛恨最厭惡的是鮮卑騎兵,這就是張遼爲什麼只率軍攻殺和連率領着的鮮卑騎兵,而對幷州狼騎和官軍騎兵置之不理。其實,幷州狼騎、官軍騎兵的速度與和連部差不多,並不因他們分離而出,而能比和連等鮮卑人逃跑得更快,而是並排在鮮卑騎兵兩旁。

明明有三個可攻擊目標,而張遼卻偏偏選擇了倒了八輩子黴的鮮卑騎兵,這肯定是劉範指使的,只因劉範痛恨鮮卑人。但蹋頓等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劉範其實更討厭烏丸人。因爲烏丸人與劉範是無冤無仇,而烏丸人是無故來攻擊他,這就是趁火打劫。劉範不痛恨烏丸,還能痛恨誰?

所以,蹋頓等烏丸大人率領烏丸騎兵從軻比能部中脫離出來,非但沒能把閻行部的箭雨吸引到軻比能所率的鮮卑騎兵那裡去,而是直接引來了閻行部對烏丸騎兵的追擊。閻行一看,烏丸騎兵分離出來了,想起劉範最痛恨烏丸人,於是立即命令所部西涼鐵騎不再追在軻比能的身後,而是調轉槍頭,對準了心懷僥倖的蹋頓等烏丸騎兵。

蹋頓還沒來得及分享逃出生天的喜悅,一波箭雨就直接降臨到了烏丸騎兵的頭上,使烏丸騎兵又是人仰馬翻,亂成一團。好在這時,四軍騎兵都接近了盟軍連營,立即逃入了連營之中。還沒等騎兵們全進去入連營之中,盟軍的步兵也潰退到了營門口。這是爲什麼呢?

原來,正是劉範親自率軍擊敗了盟軍的步兵。劉範之派遣張遼和閻行分率七萬西涼鐵騎前去攻擊盟軍的騎兵,然後又留下了重騎兵五千人和步兵九萬人,實際上就把戰場分成了兩部分:一個戰場是騎兵之間的戰場,劉範用西涼鐵騎來對付盟軍騎兵;另一個戰場則是步兵之間的戰場,劉範用重甲騎兵五千人和步兵來對付盟軍的步兵。

相較於盟軍騎兵,盟軍的步兵更不好應付。因爲盟軍的步兵有三十萬之衆,而皇甫嵩、曹操、袁紹、孫堅等驍將又很擅長步兵的指揮。爲了擊敗皇甫嵩,劉範只得使出殺手鐗,那就是西涼軍中特有的重甲騎兵。因爲盟軍的步兵雖都是輕騎兵,但人數有三十萬之衆,是西涼步卒的三倍之多,其陣形不容易破開。而步兵最爲犀利的武器,就是步兵方陣。

只要步兵結成牢固緊密的方陣,騎兵就不容易衝破,進而殺敗之。爲了破開盟軍步兵三十萬之衆的牢固陣形,劉範想到的方法就是重甲騎兵。劉範自信,以西涼步卒的戰鬥力,以一打三還是沒有問題的。但劉範又害怕萬一西涼步卒與盟軍步卒一相撞,傷亡勢必慘重。西涼軍可是劉範的心頭肉,劉範可捨不得讓一個西涼軍陣亡。所以,重甲騎兵成爲了劉範避免出現太多傷亡的最佳選擇。重甲騎兵有五千之衆,由馬超和馬岱兩兄弟統領,身上的重甲包括戰士披掛的重型明光鎧和鎖子甲,還有戰馬披掛的具裝鎧。由於具裝鎧和明光鎧太過笨重,加起來總共有二百多斤,所以劉範給他們配備了世上最優良的戰馬:大宛馬。大宛馬的速度、負重能力都比西極馬、伊犁馬、河曲馬和蒙古馬要強很多。

要想肆無忌憚地攻擊盟軍的步兵,就必須先將盟軍的騎兵給引開。在派出張遼和閻行之後,劉範就可以對盟軍步卒開刀了。劉範命馬超和馬岱率領重甲騎兵隱藏在西涼九萬重甲步兵之後,然後與魏延、黃忠兩將統領重甲步兵九萬人,典韋率領三千虎衛軍保護自己,高順率領陷陣營走在重甲步兵之前。佈置好之後,劉範親率西涼重甲步兵踏着整齊劃一的齊步走,雄赳赳氣昂昂地朝對面的盟軍三十萬步卒走去。盟軍步卒都看傻了!劉範竟然能把步兵訓練得步伐一致,精細到了如此小的細節!

而且,九萬人齊步走,整齊劃一帶來的是大氣磅礴的氣勢。只見西涼步卒整齊得如同一面黑色的牆一樣,緩緩地朝盟軍步卒向前推進;又好似一道黑色的駭浪一樣,洶涌地像捲上海岸一樣。西涼步卒的齊步走,一致擡起腿,又一致放下腿,手中緊握的兵器也是整齊有序地指着天空。

雖然西涼步卒都是重甲步兵,爲了節省體力,劉範命他們緩緩而行,但在盟軍看來,卻是如同駭浪一般快速。很快,西涼步卒距離盟軍就只有半里的距離了。皇甫嵩卻是氣定神閒,因爲他在盟軍步卒的前面,佈置了兩萬牌刀兵,兩萬個盾牌組成嚴密的防線,足以抵抗住西涼步卒兇猛的攻勢。但這時,別樣的情況發生了。在九萬重甲步兵背後,突然捲起一大片煙塵,傳來了一陣強烈的大地震動。

皇甫嵩馬上意識到,這是劉範隱藏了騎兵,立即命盟軍步卒嚴陣以待。這時,劉範一聲令下,西涼步卒在魏延和黃忠的率領下,突然分成左右兩部,分別向左右兩邊分開,讓開了一條寬闊的大道。皇甫嵩、曹操、袁紹、孫堅、蓋勳等將舉目望去,那條大道後正有一大股的煙塵飛揚而起。盟軍等將再仔細觀瞧,只見滾滾煙塵之中突然閃現出耀眼的光芒,正是重甲騎兵胸前那兩塊明光甲片,在陽光的直射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來。漸漸地,煙塵中的光芒四射,越來越多。

很快,有兩員小將率先衝破了煙塵,躍馬從煙塵之中一躍而出,兩將正是稚嫩的馬超和馬岱兩人。緊接着,又有一大股重甲騎兵跟隨着馬超和馬岱衝出了煙塵的籠罩。這可把皇甫嵩、曹操、袁紹、孫堅等人看傻了,只見那一衆從煙塵之中躍出的一部騎兵,竟然是從頭到腳,從人到馬,全身都披掛着厚實的鎧甲,連一點皮膚衣服都看不到。不僅如此,這支騎兵還很奇怪地用繩索捆住了五騎。五騎並行,但步伐卻驚人地一致,一如踢正步的西涼步卒!這其實是劉範的獨創。劉範把金兀朮的柺子馬和鐵浮屠結合了起來,使重甲騎兵的衝擊力大大提高。

這一詭異的騎兵,看得盟軍步卒從上到下,每個人都被雷得五雷轟頂!皇甫嵩等人這纔開了眼界,原來騎兵還可以這麼打仗!就在皇甫嵩等人看得目瞪口呆的同時,馬超和馬岱早已率領既是柺子馬又是鐵浮屠的重甲騎兵殺出了西涼步卒之間的道路,攜山風帶海雨地衝盟軍步卒殺來。

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七百六十八章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式開戰第五百零六章 首級誘惑第七百七十章 大戰告停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針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七百五十六章 惻隱之心第六百三十一章 互放狠話第三百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第三百二十章 後代取名第三百三十三章 查缺補漏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神之名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二百七十六章 沆瀣一氣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一百二十九章 降或不降第八百七十二章 移風易俗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卦連營第十八章 城破前奏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六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後準備第三百四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四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三百一十五章 劉虞之子第五百零六章 首級誘惑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城書院第二十三章 殺蘇陵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卦連營第六百五十五章 妙計敗露第一百章 正式成婚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劍客史阿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四百七十章 毒士毒計第三十一章 董卓刁難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九十四章 涼州之牧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劍客史阿第七百零五章 慶功盛宴第二百二十八章 皇后有請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朝堂地震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四百五十章 內訌初起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七百八十四章 兒女情長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四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三十四章 趁勢反襲第十七章 幾言定廣宗第二百七十九章 心急如焚第一百八十七章 雛鷹起飛第九百一十三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六百章 赤霄臨世第四百九十九章 出城決戰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方皆險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一百五十七章 朝堂地震第七百五十七章 告一段落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三百零六章 洛陽之盟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域在手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鄭大捷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邊箭雨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五百四十八章 詐取陽平關第二百六十三章 撤軍回國第七百三十四章 師徒夜話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馬鎧甲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三百九十八章 口乾舌燥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一百二十六章 捨命相救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政之行(又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七百零三章 四番敬酒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見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
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七百六十八章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式開戰第五百零六章 首級誘惑第七百七十章 大戰告停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針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七百五十六章 惻隱之心第六百三十一章 互放狠話第三百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第三百二十章 後代取名第三百三十三章 查缺補漏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神之名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二百七十六章 沆瀣一氣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一百二十九章 降或不降第八百七十二章 移風易俗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卦連營第十八章 城破前奏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六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後準備第三百四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四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三百一十五章 劉虞之子第五百零六章 首級誘惑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城書院第二十三章 殺蘇陵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卦連營第六百五十五章 妙計敗露第一百章 正式成婚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劍客史阿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四百七十章 毒士毒計第三十一章 董卓刁難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九十四章 涼州之牧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劍客史阿第七百零五章 慶功盛宴第二百二十八章 皇后有請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朝堂地震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四百五十章 內訌初起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七百八十四章 兒女情長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四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三十四章 趁勢反襲第十七章 幾言定廣宗第二百七十九章 心急如焚第一百八十七章 雛鷹起飛第九百一十三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六百章 赤霄臨世第四百九十九章 出城決戰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方皆險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一百五十七章 朝堂地震第七百五十七章 告一段落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三百零六章 洛陽之盟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域在手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鄭大捷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邊箭雨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五百四十八章 詐取陽平關第二百六十三章 撤軍回國第七百三十四章 師徒夜話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馬鎧甲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三百九十八章 口乾舌燥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一百二十六章 捨命相救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政之行(又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七百零三章 四番敬酒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見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