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破除謠言

劉範說道:“不過,這場大戰恐怕不會如幽州之戰、西域之戰那樣簡單。因爲,這一次,我的敵人,整個大漢的朝廷,它遠遠比檀石槐和烏爵靡強大的多,狡猾的多。朝廷要對付我們,他們能動用冀州、幽州、青州、幷州、兗州、豫州、交州、荊州、揚州、益州、徐州、司隸等關東州郡所有的物力財力,能徵用天下除了我之關西三州以外的其他州郡,幾乎所有青壯年男子爲軍,並運輸糧草輜重。朝廷更可調用天下將帥謀臣,一同派來陳倉城下,與我對壘。要在這場大戰之中保存下西涼的底蘊,恐怕是比登天還難。”

劉誕擔憂地說道:“那兄長可有機會在這場大戰中勝出?”

劉範到了這般田地,反而是無比的鎮靜和坦誠,臉上沒有一絲慌亂驚駭。劉範平靜而又坦誠地說道:“已經到了這般地步,即使是兄長,縱有天大的本事,也要無奈地說一聲不知道。老實說,兄長根本不知道能否在這場大戰中取勝,甚至都不知道能否在這場大戰後倖存下來。但擺在我們面前的,只有殊死相抗,玉石俱焚這一條路。所以,兄長我一定也是必須定好破敵之策,讓西州平穩地度過這次危機。”

劉誕聽劉範如此說,心情先是沉入谷底,絕望不已。但很快,劉誕又鼓足勇氣,重新揚起了頭,堅定不移地對劉範說道:“兄長,既然朝廷要戰,那便戰!若朝廷非要玉石俱焚,小弟願與兄長一同奮戰,絕不會投降朝廷!”

劉範把着劉誕稚嫩的手,望着劉誕那兩顆放着精光的眼瞳,劉範這才發現,劉誕已經長大了,一次次的挫折,才促使人的進步成長。兄弟二人四目相對,劉範莊重地點點頭,說道:“休文有這句話,爲兄很高興。正所謂,兄弟齊心,其利斷金。不管朝廷有多兇悍,我們絕不會讓他們得逞,讓他們攻入涼州,殺戮涼民,將我們三年來的成果搶走!”

劉誕也點點頭,說道:“小弟必盡力輔佐兄長,不敢怠慢。”

劉範思考片刻,說道:“休文做得已經很好了。但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朝廷此次發難,必然是要精心準備,仔細統籌,不敢對此有一絲慢待。你回去之後,立即下令讓潛伏在洛陽的錦衣衛嚴查,不論犧牲何等代價,也一定要探查到朝廷此次西征的情報,包括是誰向朝廷建議西征的,又是誰提出西征的具體方略的,連同朝廷對此次西征的全局統籌,都一併查到,不能漏掉一點蛛絲馬跡。”

劉誕說道:“諾!小弟這就去準備!兄長,期限爲多少時日?”

劉範說道:“最多不過十五天,你就必須將可靠的情報呈上來。不然,任何情報的缺失,都會影響我們在這場大戰之中的發揮。不瞭解朝廷的陰謀詭計,會有可能就會被他們所算計。這次,也算是一次對錦衣衛效率的實戰檢驗。”

劉誕說道:“諾。但能呈上西征之策的,必然是朝廷之中少有的智者。以兄長高見,當會是何人敢阻撓兄長大業?”

劉範又思考一陣。面臨如此危機,劉範的腦子轉動得比平常時還快,但同時也十分費腦筋。劉範說道:“雖然現在還不能輕易對獻策之人匆忙下結論,但不知爲何,爲兄總是覺得,其中一定少不了曹操曹孟德那廝於中作祟!”

劉誕自然是不如劉範瞭解曹操,說道:“兄長言過其實了吧。曹孟德如今不過朝中一議郎罷了,曾以五色棒擅殺蹇碩之叔父;又以其出身不過是昔日曹騰之孫,故而在朝中頗受冷遇,就連大將軍何進也並未對曹孟德有多少重視。只不過,洛陽錦衣衛在收買舞陽君等人的過程中,還透露了一個奇怪的情況,近日不知爲何,曹孟德已經官居平虜將軍,亭侯。深受朝廷百官之追捧依附。關於這一點,小弟百思不得其解。洛陽錦衣衛仍在仔細追查,但還需要一些時日。”

劉範一聽,驚訝道:“什麼?休文你是說,曹操封侯拜將了?”

劉誕沒想到劉範會對這個情報感興趣,他原本還對曹操加爵一時不以爲意,只是剛剛無意之中才向劉範透露出來,卻不想劉範對曹操的重視遠比對整個朝廷還要重視。劉誕說道:“回兄長的話,曹操確實已然加官進爵。”

劉範有些不滿地說道:“那你何不早報知於我?”

劉誕說道:“小弟以爲,曹操不過一議郎,掀不起風浪。”

劉範說道:“你還不知道曹操之厲害。既然曹操已加官進爵,必定是他向朝廷獻計獻策,策動朝廷西征無疑了。”

劉誕懷疑地說道:“兄長,那曹操曹孟德有那麼厲害嗎?值得兄長這般記掛?他現在只是個議郎罷了。”

劉範說道:“現在是議郎,不代表他一輩子都是議郎。等着看吧,曹操此人若是不死,一定會是爲兄最大的敵人。今後,一定要加派人手,盯住曹操,嚴查操之動向。”

劉誕說道:“喏。”其實,劉誕仍然是對曹操不以爲意,只是劉範堅持要對他提起重視,他不得不爲。劉誕又想起了一件事來,於是說道:“對了兄長,還有一事。”

劉範說道:“何事?不會又是什麼驚天的危機吧?”

劉誕說道:“此事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就是現在姑臧城裡都傳開了,說朝廷不日即將進攻西涼,謠傳中官軍還將高達數百萬之多。這些謠言,現在在姑臧城中傳得沸沸揚揚的。西涼人還好,十分愛戴兄長,沒有輕易聽信。但那些外地甚至外國的商旅聞知後,有人就因此逃離西涼。長此以往,西涼的商業變得有些下降。”

劉範點點頭,又思考一番,說道:“這事你別管了,爲兄自有妙計。你先速速回府,發佈命令給洛陽錦衣衛。注意,可以教他們以曹操爲突破口來查訪。”

劉誕說道:“喏,那小弟告退了。”

待劉誕走之後,劉範開始着手應對外地商人人心不安,逃離西涼的問題。事急從權,劉範先是命令西涼各級官府不得禁止外地商旅的來往,各級官府取消對道路、城池的嚴控,放鬆管理。除此之外,各級官府還不準抑制謠言的傳播,對謠言之傳播做到不聞不問,不管不顧。最後,劉範決定親自出馬,解決這個問題。

劉範對此的做法是,都只帶着典韋一人爲侍衛,每天出入姑臧城內外,或者到官道上視察,讓外地商人看到劉範的無防備。期間,劉範不增加任何一人爲侍衛,只有典韋一人在身邊。就這樣,不出三天,那些原本都逃散一空的外地商旅,都陸陸續續地回來了,繼續在西涼三個州內做生意。西涼的商業依然煥發出勃勃生機。

後來,劉誕驚奇不已,問劉範爲什麼以如此對策,就輕鬆解決了人心不安的問題。原來,劉範就是故意表現出官府對謠言的忽視,如此一來,謠言不攻自破。然後,官府不禁止商人的逃散,也讓商人們覺得官府其實並無危險。最後,劉範出行,只帶着典韋一人,就更能讓商人們安心:既然三州之主都敢如此,那就說明西涼還安全得很,謠言再一次不攻自破。

劉誕知道原委之後,不得不爲劉範的機智歎服不止。劉範示以無備,就瓦解了人心不安如此重大的危機。自此以後,西涼從謠言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商業照常發展,沒有因爲謠言而耽擱下來。雖劉範如此爲,但劉範知道,朝廷即將發兵征伐,這可不是什麼謠言,這是確確實實存在的威脅。

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第五百零二章 殺人比賽第七百零四章 慶典結束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敗收場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七百零七章 醉後之怒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七百一十章 何人知意第七百二十一章 稅改金改第八百五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四百五十八章 挽回威信第六百四十一章 鼓舞士氣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六百八十六章 爲愛求藥第一百七十五章 力量對比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三百八十一章 貂蟬之子第七百一十八章 四處視察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六百九十八章 凱旋歸來第七百七十八章 發現鐵礦第七百五十一章 袁曹對談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興二州第五百零六章 首級誘惑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五百八十章 捉拿奸佞第四百零五章 無可避免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五百八十九章 笑談兵機第六百九十六章 臨車聽政第八百三十四章 攻營對策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外諸國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六百零六章 臨別之前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八百一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人父母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四百八十七章 斷糧之險第三百一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四百九十九章 出城決戰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食其果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八百三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七十七章 訓練成果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八百五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六百三十章 四王相見第二百六十四章 施恩樓蘭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換條件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五十六章 借酒題詩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四百二十四章 蓋勳之意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翁之利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食其果第七百零四章 慶典結束第七百五十八章 爭執不休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五十二章 毒士入彀第二百一十三章第四百零八章 天道所致第三十六章 天下無賊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三百四十八章 繼續忽悠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面勝利第六百九十八章 凱旋歸來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邊箭雨第三百七十五章 連環三計第四百四十八章 悍不畏死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大發明第一百三十三章 梟雄臣服第四百七十章 毒士毒計第九百一十一章 何袁密謀第二百五十章 烏孫昆彌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一百九十三章 比賽結束第二十五章 父子談話第一百八十三章 行刺後續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入敵營
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第五百零二章 殺人比賽第七百零四章 慶典結束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敗收場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七百零七章 醉後之怒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七百一十章 何人知意第七百二十一章 稅改金改第八百五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四百五十八章 挽回威信第六百四十一章 鼓舞士氣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六百八十六章 爲愛求藥第一百七十五章 力量對比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三百八十一章 貂蟬之子第七百一十八章 四處視察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六百九十八章 凱旋歸來第七百七十八章 發現鐵礦第七百五十一章 袁曹對談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興二州第五百零六章 首級誘惑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五百八十章 捉拿奸佞第四百零五章 無可避免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五百八十九章 笑談兵機第六百九十六章 臨車聽政第八百三十四章 攻營對策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外諸國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六百零六章 臨別之前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八百一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人父母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四百八十七章 斷糧之險第三百一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四百九十九章 出城決戰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食其果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八百三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七十七章 訓練成果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八百五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六百三十章 四王相見第二百六十四章 施恩樓蘭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換條件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五十六章 借酒題詩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四百二十四章 蓋勳之意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翁之利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食其果第七百零四章 慶典結束第七百五十八章 爭執不休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五十二章 毒士入彀第二百一十三章第四百零八章 天道所致第三十六章 天下無賊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三百四十八章 繼續忽悠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面勝利第六百九十八章 凱旋歸來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邊箭雨第三百七十五章 連環三計第四百四十八章 悍不畏死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大發明第一百三十三章 梟雄臣服第四百七十章 毒士毒計第九百一十一章 何袁密謀第二百五十章 烏孫昆彌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一百九十三章 比賽結束第二十五章 父子談話第一百八十三章 行刺後續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入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