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父子夜謀

宴會結束了,劉範回到劉焉的府邸裡。

一進屋,關上門,劉焉就先來對劉範上下其手。劉範吃了一驚,道:“父親,你這是幹嘛?”

劉焉瞪了劉範一眼,道:“你用詐死之計來對付檀石槐,身上肯定有傷,讓爲父看看,傷得重不重!”劉焉用力地解劉範的衣。

劉範感動不已,只得敞開衣襟,露出之前被射傷的胸口,胸口上還綁着厚厚的白白的繃帶,繃帶中心位置還有血液暈染出來,血是黑色的。劉焉嘆了口氣,幾次伸手,又不敢解開繃帶,便放下手,道:“傷得可重麼?”

“不重不重,孩兒好着呢!”劉範便蹦噠幾下,確實沒什麼大礙。

劉焉轉身坐下,氣呼呼地道:“賈詡和田豐,這兩個不靠譜的謀士,是誰給你出的這種餿主意的?爲父就不信這個邪了,沒有詐死之計,依靠堂堂正正的一場大戰,你就不能打敗檀石槐!”

冬季天很冷了,如同尖刺般寒冷的風刺入劉範的衣服裡。劉範一邊把衣帶繫好,一邊笑道:“他們也是爲孩兒好嘛!若是不用這一計,恐怕鎮北軍將士傷亡會更大呢!”

劉焉瞪他一眼,道:“你是我兒子,我才關心你!鎮北軍將士又不是我的兵,於我又有什麼相干的?”

劉範只是笑笑不說話。劉焉道:“還有,你爲何宣戰之前不知會爲父一聲,枉費爲父這十幾日裡爲你神傷?你看看,那院裡都還掛着白幡呢!還有給你設的靈堂,你要不要去看看?說着,劉焉指着窗外一道白帆。

劉範看向門外,果然有幾支高高掛起的白幡,在混雜着雪花的冬風中瑟瑟發抖。劉範笑道:“不告訴父親,不是怕路上泄露天機嘛!再說,也會讓父親擔憂嘛!讓父親多日爲孩兒哀傷,是孩兒不孝了!”劉範慚愧地低下頭。

說得劉焉心也軟了,又道:“還有,你母親和琰兒在家,恐怕還不知道哭成什麼樣呢!等陛下封賞了你的部將之後,你必須回一趟家,迎娶琰兒之後,等開春了,再帶着她和鎮北軍去涼州上任!”

劉範道:“孩兒聽父親的。”

劉焉頷首,又道:“爲父奇怪的是,大漢十三個州,你選哪個州不好,偏偏要選涼州那個鬼地方?涼州那個鬼地方,爲父年輕時也曾去過,那地方,幾乎每一個山頭都有一窩賊寇盤踞着,羌人、氐人,甚至小月氏人還時常入侵,戰火紛飛,民不聊生!當地的豪強,個個都是不好惹的主!你就算選個交州或者幷州,都比那涼州強得多,你要涼州爛攤子又能幹嘛?”

劉範道:“父親,孩兒志在四方,他日必要取天下,若連一個涼州孩兒都治不好的話,那何談將來的家國大業?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孩兒想,也治理涼州,爲將來治理偌大一個天下打下基礎。”

劉焉點點頭,贊同道:“我兒有此想法是好的。”

劉範又道:“況且,涼州也並非沒有好處,這可是別的州所沒有的。”

“涼州那一窮二白的鬼地方,又能有什麼優勢?”作爲一個文明優雅的山東人(崤山以東,非後世之山東),劉焉極度歧視貼着野蠻愚昧的涼州,順帶着就連屬於山西的三輔地區,他也不放在眼裡。

“父親想啊,涼州是朝廷最不關注的一個州,朝廷也難以插足涼州事務。我們現在行事,最怕朝廷有所發覺,進而阻止,再而對我們不利。只有遠離朝堂,才能避免朝廷對我們警覺起來,而涼州是最好不過的了。且當孩兒在涼州時,就算朝廷對我警覺了,但也沒多少方法來制衡我。”

劉焉捏着下巴想了想,道:“若從這個角度看,確實涼州也挺不錯的。”

劉範又道:“而且父親,陛下不是准許孩兒擁兵十萬麼?那涼州人口雖少,僅僅有七十多萬人,但涼州人也因飽受蠻夷襲擾,養成了無比彪悍、堅韌不拔的性情,涼州男子高大健壯,遠勝其他州郡男子可比,且對馬匹十分熟悉,駕馭戰馬的技能,簡直與蠻夷相差無幾!若得涼州,則坐收二三十萬優秀士卒,且這些士卒遠比其他州郡的士卒戰力強勁。”

劉焉道:“這倒是不錯,那涼州人簡直比蠻夷還要野蠻,一定比你現在的鎮北軍士卒厲害!”

劉範道:“父親英明。”話說董卓就是在涼州招募的士兵,組成了西涼鐵騎二十萬,憑藉這二十萬西涼鐵騎,董卓纔有膽子對實力強大的十八路諸侯掀桌子。

劉範道:“而且涼州還有羌人在,孩兒在平定羌人之後,可以收納羌人精壯參軍,以爲我用!”

劉焉道:“這倒是個好主意!不僅讓羌人屈服於管束,不敢再次造次,又可讓羌人爲我們出戰。那羌人與涼州漢人鬥了一百多年,性情彪悍,遠勝過鮮卑匈奴之輩,若不是近年來朝廷一直盡心盡力打壓,使羌人人數始終低於三十萬,那局勢可就難說了!”

劉範道:“是啊!朝廷怕羌人怕極了,遠比怕鮮卑匈奴人的重,要不然我也沒機會去涼州牧守了!”

劉焉道:“除去羌人,涼州的豪強們也不好惹!他們操縱着涼州官場,自家也養着或多或少的精兵,只要湊起來,必定有十萬大軍。因此朝廷也不太敢動他們。上任涼州刺史耿鄙,那也是一員清正廉潔的好官,就是因爲維護百姓們的利益,與豪強們交惡,這才被殺。範兒,咱們不可不防啊!”

劉範道:“父親不必擔心,檀石槐孩兒都打敗了,區區幾個豪強又算得了什麼?況且他們已經有人加入叛軍了,等孩兒打敗叛軍,再將豪強們斬草除根!”

劉焉道:“哦?你準備怎麼對付他們?”

劉範笑道:“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法!只要是涼州的豪強,孩兒都要剷除掉!孩兒先迷惑豪強們,表示不想對豪強們對手。等過了一段時日,孩兒再以雷霆萬鈞之勢,趁其不備,將他們全部剷除,不給他們機會!”

劉焉誇讚道:“範兒說的不錯!對付這等虎狼之地,必須下狠手、下死手,可不能讓他們先對你動手了!你就隨意發揮,怎麼狠就怎麼來,不必有過多顧慮。你放心,爲父會在朝堂上爲你說話的。”

劉範道:“謝父親,孩兒自當謹記在心。”劉範知道,這就是劉焉的性情,在歷史上他確實也是這麼任性的。劉焉上任益州牧,立馬培植東州兵的勢力,用東州兵剷除了許多個益州里反對他的統治的世家大族,把益州人都殺得怕了。

劉焉道:“嗯。既然陛下給了你十萬大軍的編制,你就先將這十萬大軍訓練好,等成軍了,你就進軍雒陽,爲父再在雒陽裡應外合,天下就是我們的了!”

一聽這話,劉範如同被雷霆劈中一般,訝異不已。劉範急忙勸說道:“不可啊!父親!若是這麼做,我們父子可就是謀權篡位了,先不說還有加起來有五六萬精銳的南北兩軍在護衛京畿,而且即使我們攻下了雒陽,即使劉宏有萬般過錯,但他始終是正統,天下人也始終把他看做是皇帝!若我們造反,只要劉宏發佈一篇詔書,如此一來,天下人一定不會答應,各地的世家大族一定趁勢起兵反對,我們雖然實力強盛,但也不能和整個天下作對啊!”

聽了劉範的話,劉焉火熱的腦袋這才清醒過來。劉焉嘆了口氣,道:“那該怎麼辦?”

“等!父親,我們要等!”劉範道。

“等什麼?”劉焉道。

“等天下大勢發生重大改變,屆時我們有了十萬大軍,就可以在混亂中爭取優勢了。”

劉焉道:“範兒你說得對,是父親有些心急了。”

劉範道:“父親不必擔心,這天下一定是我們的!”

“嗯!聽你的!”劉焉道。

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戰落幕第三百八十一章 貂蟬之子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六百七十一章 木鹿城主第四百五十八章 挽回威信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劍客史阿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戰落幕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面勝利第六十四章 深夜密謀第三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第一百二十九章 降或不降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計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五百章 挑釁開戰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六十九章 檄文募兵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陽謀第五十七章 昭姬評詩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八百六十五章 和談開始第三百七十七章 賈詡破計第七百三十三章 望月懷遠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八十六章 巧毀箭樓第五百六十六章 喜上加喜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八十章 詐敗之計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四十六章 突遭伏擊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六百五十五章 妙計敗露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聞風語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四百三十一章 曠世之戰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紹妙算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四百六十一章 舉世之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部署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二百五百五十六章 狼狽爲奸第六百九十六章 臨車聽政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二百五十章 烏孫昆彌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結束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七百九十章 羅馬帝國第一百五十五章 涼州大興第六十九章 檄文募兵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二百七十九章 心急如焚第七十四章 四員名將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困街亭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政之行(又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六百三十三章 竊聽密語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聲驢叫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六百六十一章 佳人投心第六百六十七章 虛假瘟疫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食其果第六百零九章 一盤大棋第八百一十七章 兩軍匯合第四百六十七章 生擒徐榮第八百二十六章 騎兵出擊第二百八十六章 主意已定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一百一十章 巾幗英雄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戰略第七百七十章 大戰告停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意已決第八百一十七章 兩軍匯合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七百九十八章 危機再現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軍對陣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外諸國第六百七十三章 絕望逃亡第七百零四章 慶典結束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威逼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政之行(上)
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戰落幕第三百八十一章 貂蟬之子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六百七十一章 木鹿城主第四百五十八章 挽回威信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劍客史阿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戰落幕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面勝利第六十四章 深夜密謀第三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第一百二十九章 降或不降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計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五百章 挑釁開戰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六十九章 檄文募兵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陽謀第五十七章 昭姬評詩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八百六十五章 和談開始第三百七十七章 賈詡破計第七百三十三章 望月懷遠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八十六章 巧毀箭樓第五百六十六章 喜上加喜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八十章 詐敗之計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四十六章 突遭伏擊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六百五十五章 妙計敗露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聞風語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四百三十一章 曠世之戰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紹妙算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四百六十一章 舉世之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部署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二百五百五十六章 狼狽爲奸第六百九十六章 臨車聽政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二百五十章 烏孫昆彌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結束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七百九十章 羅馬帝國第一百五十五章 涼州大興第六十九章 檄文募兵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二百七十九章 心急如焚第七十四章 四員名將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困街亭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政之行(又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六百三十三章 竊聽密語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聲驢叫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六百六十一章 佳人投心第六百六十七章 虛假瘟疫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食其果第六百零九章 一盤大棋第八百一十七章 兩軍匯合第四百六十七章 生擒徐榮第八百二十六章 騎兵出擊第二百八十六章 主意已定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一百一十章 巾幗英雄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戰略第七百七十章 大戰告停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意已決第八百一十七章 兩軍匯合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七百九十八章 危機再現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軍對陣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外諸國第六百七十三章 絕望逃亡第七百零四章 慶典結束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威逼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政之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