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常山國的抉擇

就當秦誼在西河郡大破匈奴之際,天下大勢也已經有了新的變化。因爲秦誼處在幷州這麼一個邊角之上,他所做的一些事情,其實並沒有怎麼影響天下大勢。

青州黃巾軍三十萬軍進軍勃海郡(今河北沒皮東北),降虜校尉公孫瓚率步騎二萬人,從駐地幽州(今北京西南)迎擊黃巾,二軍於東光(今河北滄縣東南)展開激戰。公孫瓚大破黃巾,斬首三萬餘級。黃巾軍棄輜重,南渡黃河。公孫瓚於黃河邊設伏,待黃巾半渡之時突然出擊,黃巾軍死者數萬,血流成河,公孫瓚俘虜黃巾人口七萬餘人,車甲財物不計其數。朝廷以其功,拜公孫瓚爲奮武將軍,封薊侯。

在《三國演義》中,公孫瓚在十八路諸侯討董之中戲份還不少,但實際情況是,公孫瓚壓根就沒有參加討董聯盟,他的領導劉虞也是支持漢獻帝的。所以公孫瓚在接受長安朝廷冊封的時候可是非常爽快的,可不像張楊一樣還要找個降漢不降董的理由。

打完這一仗之後,公孫瓚一時風頭無兩,成爲萬衆矚目的政治新星。而後公孫瓚也是積極謀取進步,將目光瞄向了袁紹剛剛佔據的冀州。

說起來公孫瓚和袁紹的樑子也已經不少了,公孫瓚之從弟公孫越在與袁紹部下週昂交戰時中流矢而死,袁紹在奪取冀州的時候也是拿着公孫瓚的聲勢來嚇唬韓馥,而作爲精華之地的冀州,更是兩雄爭奪天下的畢竟之路,一場大戰馬上就要爆發起來。

公孫瓚大破黃巾,威名正盛,領軍進入冀州後,郡縣紛紛反叛袁紹歸附。袁紹畏其兵威,授公孫瓚另一從弟公孫範爲渤海太守,公孫範至郡後反以渤海郡兵進攻袁紹。

一時公孫瓚兵勢甚盛,以其將嚴綱爲冀州刺史,田楷爲青州刺史,單經爲兗州刺史,又改置冀州治內郡縣守令。

在這種形勢之下,冀州的常山國,也是受到了公孫瓚入侵的影響,常山相孫瑾,也是召集手下掾吏張逸、張瓚等人過來商議對策,決定常山國在這場即將爆發的大戰中的立場。

“諸位,公孫伯圭與袁本初之間必有一戰,我想舉郡投靠公孫伯圭,以此來報答伯安公的知遇之恩,不知道諸位認爲可行否?”

孫瑾口中的伯安公就是字伯安的幽州牧劉虞,作爲劉虞在擔任幽州刺史時的屬吏,劉虞對孫瑾有着舉薦之恩,在面臨着這次將決定北方大勢的站隊選擇之時,孫瑾也是毫不猶豫得準備站在劉虞這邊。

而在這個時候,公孫瓚雖然已經有了很大的聲威,但其實起算起來,公孫瓚只能算是幽州牧劉虞的下屬。

後來界橋之戰後,公孫瓚已經多次被袁紹擊敗,還不斷地進攻。劉虞嫌公孫瓚過於窮兵黷武,怕他成功後就不好控制了,於是不許他再次出兵,並稍稍削弱了他的權限。這才導致兩人的矛盾進一步激化,最終公孫瓚幹掉了劉虞。

但從這件事的記載上來看,公孫瓚應該是劉虞名義上的下屬,雖然現在雙方在某種意義上算是共管幽州。

在孫瑾這個常山國相眼中,公孫瓚只是劉虞手下的將軍,而劉虞和袁紹也是剛剛發生過矛盾——今年正月的時候,袁紹、韓馥等以獻帝年幼,且控制在董卓手裡爲由,欲廢掉獻帝,想要推舉劉虞爲帝。而漢室忠臣的劉虞堅辭不受,其事遂罷。總之,雙方鬧得非常不愉快。

在這次的選邊站隊上,孫瑾覺得支持公孫瓚便是支持自己的老領導劉虞,也是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如果知道自己的老領導劉虞最後被公孫瓚殺害,孫瑾是絕對不會支持公孫瓚的。而之所以做出這個選擇,也是因爲孫瑾的消息有些落後,關於劉虞和公孫瓚之間的關係還停留在過去。

雖然最後鬧到不死不休,但劉虞和公孫瓚還是有很長一段蜜月期的,尤其是漢朝沒有大亂的時候,劉虞作爲先後擔任過幽州刺史和幽州牧的頂頭上司,那個時候的公孫瓚只能老老實實夾起尾巴來做人,所以兩人的關係還算是不錯。

只是隨着天下大亂,軍頭的勢力越來越膨脹,現在公孫瓚也是越來越跋扈,逐漸不把老領導放在眼中,雙方因爲施政理念不合,已經有了越來越多的裂痕。

公孫瓚奉命征討烏桓時,受劉虞的節度。公孫瓚只注重自己的部隊強大,放任部曲侵擾百姓,而劉虞注重仁政,很關愛百姓,於是與公孫瓚之間逐漸出現了矛盾。

而因爲理念的不同,這矛盾將還會繼續擴大,直到一發不可收拾,直到將來徹底不可調和,只不過孫瑾不知道這事罷了。

“相國,張逸最近聽聞,故冀州牧韓文節自殺身亡!這事袁本初也是有着很大的責任,如果他能夠履行當初對韓文節的承諾,韓文節又怎麼會落到如此下場!”

袁紹接管冀州後,封韓馥爲奮武將軍,但既沒有兵,也沒有官屬。

與此同時袁紹還任命了河內人朱漢爲都官從事。朱漢原先曾被韓馥輕慢,與韓馥積怨頗深,大概也是知道袁紹曾經被韓馥擠兌過,大軍斷糧去上演真人版荒野求生,於是朱漢又想迎合袁紹的心意,便擅自發兵包圍韓的住宅,拔刀登屋。韓馥逃上樓去,朱漢捉到韓馥的大兒子,將他的兩隻腳打斷,算是出了一口惡氣。

不過朱漢明顯是會錯了意,袁紹立即逮捕朱漢,將他處死。但是韓馥仍然優慮驚恐,請求袁紹讓他離去,袁紹同意,於是韓馥就去投奔陳留郡太守張邈。

後來袁紹派使者去見張邈,商議機密時,使者在張邈耳邊悄聲細語。韓馥當時在座,以爲是在算計自己。過了一會兒,他起身走進廁所,用刮削簡牘的書刀自殺。

說起來韓馥這一州之主死得也真是窩囊,但在這件事情上袁紹絕對有責任,不管朱漢是否會錯意,哪怕之前韓馥與袁紹有過節,當韓馥將冀州拱手相讓之後,袁紹都應該送給韓馥一場富貴。

現在張逸提起老領導韓馥這有些可笑的死法,在座的常山國屬吏都是有些唏噓不已,但是都明白張逸這是在指責袁紹做事不地道。

而在張逸說完之後,另外一名屬吏張瓚也是站出來說道:“下吏也是認同相國的主意,公孫伯圭白馬將軍的大名也是響徹幽州,不論這冀州由誰掌控,終究還是要看誰能在軍事上取得勝利,以張瓚看來,袁車騎雖然久負天下之望,但未必會是公孫伯圭的對手。劉公能夠一統幽冀,以他對漢室的忠心,天下何愁不定。而袁本初就未必了,他站出來組織討董聯盟,究竟是爲了漢室,還是爲了袁家這個天下仲姓,誰又能夠知道呢?”

眼見自己手下說話比較管用的屬吏都是支持自己站隊劉虞,孫瑾也是微微點了一下頭:“既然諸位沒有什麼意見,那麼我就盡發國中義從吏兵,協助公孫將軍全取冀州!”

——我是消息不及時的分界線——

“虞之見殺,故常山相孫瑾、掾張逸、張瓚等忠義憤發,相與就虞,罵瓚極口,然後同死。”——王粲《英雄記》

第三十六章 梟雄喪志第二十九章 拍板第二十三章 夫人外交第十四章 叔侄第四十四章 袁紹本初的憂慮第三十四章 滇亂第五十二章 潁川四長第四十一章 陌路第十五章 舔狗第五十三章 貨比三家第七十一章 賢婿第四十章 請叫我紅領巾第四十一章 我是誰?第三十二章 宗賊第十八章 商曜必須死1第三十二章 陳國變天第十六章 開學了第四章 百科秦誼詞條2第三章 守江必守淮第六十三章 父與子第三十三章 寡婦第七十一章 賢婿第一百零五章 這不是搜牢第九十三章 內部矛盾第一百二十四章 告別第二十四章 天大地大領導最大第三十章 鯤之大第八十五章 進進出出第五十一章 自辯第二十二章 假縣尉第二十二章 皇叔在行動第三十六章 好像還能搶救一下第十四章 叔侄第六十四章 試用第八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三十五章 兄弟反目張公祺第六十五章 反曹操包圍網第六十二章 最初的理想第七十四章 卞夫人的家教老師第三章 入夥第八十三章 礙眼第五十五章 飛蛾撲火第二十二章 皇叔在行動第五十七章 賭本第七十章 結交牽招第六章 假縣丞第五十章 陳嬰舊事第六章 雛形第三十六章 梟雄喪志第六章 百科秦誼詞條4第八十三章 幽冀攻略第二十四章 天大地大領導最大第二十五章 急急如律令第三十四章 逼宮第六章 小目標第五十二章 潁川四長第五十二章 重中之重第十八章 圍城第三十五章 給袁紹的禮物第四十七章 晉人治晉第五十八章 明明是我先的第九十九章 搜牢第五十四章 拜訪廷尉大人第二十八章 媽媽,我想回家第七十六章 借汝頭一用2第二十二章 真香第八十一章 繼承者們第五十二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第七十八章 心腹第五十章 帶節奏第八十三章 幽冀攻略第四十章 稱象第四十章 菊花殘第七章 偶遇網紅第十九章 獻琴第四十八章 190年的第一場雪第九十四章 呂布問我結婚了嗎?第三十八章 這是難爲我胖虎第十六章 四縣之主第六十八章 散夥分行李了第十七章 饑荒的機遇第七章 偶遇網紅第五十五章 裡面的綁匪聽着,人質已經被我們擊斃了第二章 劉秀?第七章 偶遇網紅第二十九章 孟德,你全家好嗎?第五十一章 五德終始第十六章 開學了第四章 百科秦誼詞條2第十二章 小霸王的野望第四十三章 十日之約第五十七章 聽診器第七十四章 卞夫人的家教老師第七十八章 政變第十九章 反秦盟主第五十二章 重中之重第六十五章 相面第五十七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六十八章 重任第一百一十六章 呂布有點兒煩
第三十六章 梟雄喪志第二十九章 拍板第二十三章 夫人外交第十四章 叔侄第四十四章 袁紹本初的憂慮第三十四章 滇亂第五十二章 潁川四長第四十一章 陌路第十五章 舔狗第五十三章 貨比三家第七十一章 賢婿第四十章 請叫我紅領巾第四十一章 我是誰?第三十二章 宗賊第十八章 商曜必須死1第三十二章 陳國變天第十六章 開學了第四章 百科秦誼詞條2第三章 守江必守淮第六十三章 父與子第三十三章 寡婦第七十一章 賢婿第一百零五章 這不是搜牢第九十三章 內部矛盾第一百二十四章 告別第二十四章 天大地大領導最大第三十章 鯤之大第八十五章 進進出出第五十一章 自辯第二十二章 假縣尉第二十二章 皇叔在行動第三十六章 好像還能搶救一下第十四章 叔侄第六十四章 試用第八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三十五章 兄弟反目張公祺第六十五章 反曹操包圍網第六十二章 最初的理想第七十四章 卞夫人的家教老師第三章 入夥第八十三章 礙眼第五十五章 飛蛾撲火第二十二章 皇叔在行動第五十七章 賭本第七十章 結交牽招第六章 假縣丞第五十章 陳嬰舊事第六章 雛形第三十六章 梟雄喪志第六章 百科秦誼詞條4第八十三章 幽冀攻略第二十四章 天大地大領導最大第二十五章 急急如律令第三十四章 逼宮第六章 小目標第五十二章 潁川四長第五十二章 重中之重第十八章 圍城第三十五章 給袁紹的禮物第四十七章 晉人治晉第五十八章 明明是我先的第九十九章 搜牢第五十四章 拜訪廷尉大人第二十八章 媽媽,我想回家第七十六章 借汝頭一用2第二十二章 真香第八十一章 繼承者們第五十二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第七十八章 心腹第五十章 帶節奏第八十三章 幽冀攻略第四十章 稱象第四十章 菊花殘第七章 偶遇網紅第十九章 獻琴第四十八章 190年的第一場雪第九十四章 呂布問我結婚了嗎?第三十八章 這是難爲我胖虎第十六章 四縣之主第六十八章 散夥分行李了第十七章 饑荒的機遇第七章 偶遇網紅第五十五章 裡面的綁匪聽着,人質已經被我們擊斃了第二章 劉秀?第七章 偶遇網紅第二十九章 孟德,你全家好嗎?第五十一章 五德終始第十六章 開學了第四章 百科秦誼詞條2第十二章 小霸王的野望第四十三章 十日之約第五十七章 聽診器第七十四章 卞夫人的家教老師第七十八章 政變第十九章 反秦盟主第五十二章 重中之重第六十五章 相面第五十七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六十八章 重任第一百一十六章 呂布有點兒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