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變化

上龍有悔麼,那位諸葛井生懷真是看得起孤”聽唐州咒“說着在荊州大營中的見聞,曹操卻是隻有對這後一句感興趣,“孤雖如今已是位極人臣。可是何可敢自稱已到了亢龍有悔之境,天下鼎沸,大道未昌,時局變革之際,或可說或躍在淵,孤的大志還沒有布武天下,連飛龍在天都還沒到。他們倒希望孤直接邁到了亢龍有悔了”。

若是依着往日的曹操或許。這番話他是不會出口的,不過眼前之人只有郭嘉和賈詡,曹操卻也不怎麼掩飾。雖然都說不語怪言論甚。畢竟都是時下人。又有誰能完全將這些置之度外呢?

之所以曹操讓郭嘉前去,是因爲如今的劉備卻是讓曹操感到看不明白。猜不透,對於劉備的實力,他也是變得有些陌生。一切都秉持正道而行,一切卻都是變得諸事順遂,這不是劉備,但是這還就是當初許都城中那個聞雷聲擲箸於地的劉備。

作爲多年低頭不見擡頭見的兩位故人。對於彼此未曾不是相互熟知,正因爲這份熟悉,曹操能在兩人的交手中一直佔據着上風。直到劉備入了荊州。

“荊楚有啊”。曹操卻是說了這麼一句。

若非如此。窮困潦倒的劉備又怎麼能變化到如今的這般成事。

“承相,如今大事如此,我等該如何應對,還請承相定奪”。自是賈詡問道。

“雖然說水上戰事拜託給了江東。可是求人不如求己,孤的水軍終究不能做個看客。來人傳蔡瑁”。

“承相是想讓蔡瑁領着水軍西去麼?。郭嘉問道。

“奉孝以爲如何?”

“若是如此。且請承相下令,讓蔡瑁領着水軍隱秘行事,荊州之情報收集卻是不俗,蔡德佳要成事,卻是需要小心謹慎!”

“孤雖然任命蔡瑁爲水軍都督。可是對他一直不冷不熱,如此情勢下,他還不懂的珍惜機會的話。那他便不配再在這個都督的位上做下去了。”

曹操的命令自是讓蔡瑁感到了責任的重大,郭嘉的迴歸自然是讓曹操知道了眼前的荊州水寨實難攻克,若說憑藉着人數的優勢和江東聯合進軍。可是日前荊州和江東的那一場前戰。自是告訴了大家,荊州水軍雖然人數少些。戰力確實不弱。要想在這裡打開一個突破口。卻是有些困難。

讓蔡瑁領兵西去,自是爲了將眼前的這種僵局給打開。漢水上荊州沿岸卻都是可以讓人覬覦的。而蔡瑁對於這一帶的水勢也是相當的熟悉。而劉備一方雖然也有文聘的水軍遊戈巡視着漢水,可是其麾下的水軍卻是不過一萬,而曹操的水師再不濟,卻也有兵五萬多,可也都是經過蔡瑁精心調教的。

兩方於這一處,卻是都熟悉地利,彼此間除了兵力的懸殊之外。卻還要看到時那一方的運氣好些。畢竟如今他們所看到的荊州的兵力佈置卻都是流於表面的,至於其隱藏在背後還有些什麼東西,賈詡的那些暗間們,卻是到現在還沒有取得多大的進展。

也正因爲這樣,使得賈詡對荊州很是看重,同時也使得曹操對於荊州究竟展到了何種程度看不清楚。

或許是心有靈犀,江東的周瑜卻也在近些日和鸚鵡洲上的荊州水師不再像之前保持安分的局面。自是開始了彼此間的試探,力。

對於如今江東水軍的戰力,以6遜的調度。甘寧的水戰本領自是不懼他們的正面來襲。而江東水軍在太史慈聞令而至之後,便要報復前時落敗的恥辱。

想江東的水軍自從成立之後,便一直心氣甚高,而且在孫策,周瑜的統領下歷經了一系列的戰事,也是狠狠的打出了天下第一水師的名號。而今竟然敗給了昔日一夥縱橫大江的賊寇之手,這樣的結果自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太史慈雖然並不是江東本地的將領,可是自從和孫策傾蓋如故。便一心相隨。多年來在江東人的心中,對於這位太史將軍卻也是看得極重。而太史慈卻也有着不辜負這些託付的本事。

若論大江之上的水戰功夫。雖然太史慈久在江東,也對水性早就精通,可是和甘寧相比,卻還是差上一些,不過太史慈的箭術卻是十分了得。如此下來兩人間的對比卻是差相彷彿了。

一個水性水戰高強一些,一個箭術武力厲害點,卻都很的部下的信重,兩人間水上的爭雄自然不是想之前甘寧像欺負孩般,將董襲。陳武兩人打得那叫一個無還手之力

江上水戰,兩軍交兵自是弓弩爲先,這次第,卻是太史慈每次和甘寧交戰時,先箭射人,雖然說甘寧要佔着上流的水位優勢,可是這個,時節卻是夏秋之季,天多東南風。一個順流而下,一個順風而行。

於是乎兩人之間的交手倒也是旗鼓相當。除了在次交戰時,太史慈連數箭,掃了一圈兒的荊州水兵,以報上次戰敗之辱後。兩方在交戰時。便是將對將。兵對兵。

幾番下來。卻是各有勝負。若非他們是在水上交手。但凡能夠彼此肌膚相接處。已經惺惺相惜的兩人,或許還會互相舉杯致意。

對於能夠出現這麼一個能和自己打的過癮的人物,甘寧自也是開心。憑着荊州的情報收集。自是知道江東諸將的本事,雖然說周瑜並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之士。他還是文武雙全的儒雅之帥,可是想要他上陣和甘寧這般對敵,即使他願意,江東的上下左右卻是不會同意的。

而對於其他的江東將領,心高的甘寧卻是看不在眼中的,如今卻是正好作對廝殺。

眼下這樣對峙的局面,或許並不乏屯兵在此的任何一方希望看到的場面,不過相較於作爲進攻方的曹孫兩家。防守的荊州劉備卻是要好過一些。雖然漢陽一地的事務有些耽誤。可是如今的荊州卻是物卓民豐,當地的老百姓們對於在漢陽地界上領兵抵抗進攻荊州的劉備卻是生不出絲毫大的惡感,畢竟沒有這位仁義卓著的劉皇叔,他們的日也不會過的比過去好那麼多。

本地作戰,供給充足,前面水寨上的兄弟自是在奮勇殺敵,而後面6寨中的荊州兵士們。自然也是很想上陣。可是畢竟此時還用不着他們。故而這些人卻是在各自上司的引領下還時時刮練以泄他們有些過多的精力。

曹操已經在爲了打破眼下的僵局開始實施了別樣的計劃。而相應的周瑜自也不是安於現狀的人。他自是能夠猜到如今曹操的舉動。畢竟兩軍眼下還份屬盟軍。彼此之間相應的音訊卻還是要做到共享的。

相較於蔡瑁對於荊州地理的熟悉,江東一方卻是沒有這麼一個人物。而且眼下江東卻沒有曹操那般的實力雄厚,周瑜統領八萬大軍來此,卻已是將江東此時能夠抽出的兵士盡皆效力軍前。若想憑着這八萬大軍。繞過此刻荊州彙集於此的十幾萬大軍而深入,實在是困難之極。

觀察着帳巾懸掛着的標有三方軍力佈置的輕視圖,周瑜卻是在腦海中不斷的推演着種種可能以及相應會產生的變化。

“劃州真是一塊好地方啊!可是如何能突破眼前的困局呢!”

向南自是將夏口噪露在荊州軍的面前。對於江夏郡,這塊荊州故地,劉備未嘗不想收回,而且如今荊州也不是沒有那般實力,往日兩軍還有些舊日的情分,如今都已經對陣戰場。劉備卻也不是優柔寡斷的人物。況且。雖然6遜已經領兵從長沙來到此處。可是劉磐依然守衛者江南的要道。

這一條路明顯有顧此失彼。兩頭不佔的危險。

向西的話。先不說有大軍攔路。縱使到了江陵城,削越那處卻也不是可以輕易扳平的。而且荊州士民對於劉備的主政卻是歸心多矣,大軍攻伐這樣民心所附的地方,卻非易舉。

既然向南。向西皆不成。卻是隻有向北了。終究還是要向曹承相借道,要想在荊州分的一杯羹。單憑眼下我們江東卻是已經不足以成事。或許那次癮癮便給了劉備在荊州收買人心以充足的時間。

“來人,去將敬請來。就說我有要事相商!”周瑜吩咐道。

敬那副老實人模樣,總是能夠讓人覺得比較輕鬆的相處,也能的得到別人的信任,當然。並不是說我這般瀟灑是個錯誤,只是你這麼風流倜儻。文武雙全的人物。讓人家承相怎麼想,雖然承相的度量大,可是這見得多了,也是有些不妥的。

“公糙定是有什麼妙計破此迷局,有什麼用得上我的,還請直言啊!”魯肅卻是不用通傳便可出入周瑜的大帳,他雖然也自知高。可是對着眼前這樣戰事遲滯的狀況。和周瑜相比。他卻是相信周瑜定會想出高妙的計戈。

“知我者,敬兄是也,不過要想成就此事,還需敬再去一趟曹營,和承相大人商議一番!”

第4章 薦諸葛第111章 山雨欲來(二)第54章 將無將(七)第27章 忠勇復漢室,剛柔並濟第1章 瀚兒,憨兒第70章 所謂權勢者第9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三)第65章 爭執(上)第149章 龍兄虎弟(上)第185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八)第43章 瘋還是?第33章 好吧第115章 再戰衡陽城(五)第30章 動靜第42章 氣勢凌人,千古風流鍾秀第116章 再戰衡陽城(六)第5章 無題第6章 老東西(上)第34章 還沒有名的武昌魚(下)第105章 雖無長阪坡第95章 雍涼風雲(三十八)第132章 何處可往(中)第106章 陸遜第131章 預感第26章 鵲尾坡上的一地雞毛第88章 雍涼風雲(三十一)第69章 雍涼風雲(十六)第11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七)第107章 相敬如冰第208章 天下安(八)第199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二十二)第5章 秀門風第107章 雖無長阪坡第56章 雍涼風雲(三)第85章 雍涼風雲(二十八)第50章 將無將(三)第45章 我要做大媒(中)第63章 雍涼風雲(十)第75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中)第67章 雍涼風雲(十四)第168章 冷寂第57章 前言有期,待時未濟第4章 薦諸葛第109章 曹翁失糧第15章 大生意小動作第14章 掉窩裡了第94章 形勢逼人否第46章 一劍橫,十步殺,揮手拂衣去第49章 江南春暖第18章 都是自找的第25章 勝第108章 雍涼風雲(五十一)第86章 雍涼風雲(二十九)第57章 怎麼辦呢?第17章 行蹤第74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上)第110章 山雨欲來(一)第183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六)第138章 際會第76章 疾(下)第121章 忠第8章 緣滅緣起緣來如此第141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六)第46章 秉性使然第64章 天上不會掉餡餅第30章 動靜第147章 彩雲之南(上)第17章 什麼都是浮雲第86章 雍涼風雲(二十九)第47章 意外第36章 草營第106章 陸遜第2章 福至心靈最終卷之一臨第108章 雖無長阪坡第85章 鄧府三兩事第64章 風涌第36章 草營第4章 情與願第35章 隱者學士與小子,英雄屑小自現第30章 我們去送紙第76章 雍涼風雲(二十三)第201章 天下安(一)第128章 選也難,不選也難第91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四)第37章 得仁第4章 情與願第50章 將無將(三)第182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五)第94章 雍涼風雲(三十七)第182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五)第9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三)第112章 山雨欲來(三)第159章 胸懷第3章 取上庸第16章 坐論第116章 再戰衡陽城(六)第101章 雖無長阪坡第46章 江南第77章 風雲起
第4章 薦諸葛第111章 山雨欲來(二)第54章 將無將(七)第27章 忠勇復漢室,剛柔並濟第1章 瀚兒,憨兒第70章 所謂權勢者第9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三)第65章 爭執(上)第149章 龍兄虎弟(上)第185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八)第43章 瘋還是?第33章 好吧第115章 再戰衡陽城(五)第30章 動靜第42章 氣勢凌人,千古風流鍾秀第116章 再戰衡陽城(六)第5章 無題第6章 老東西(上)第34章 還沒有名的武昌魚(下)第105章 雖無長阪坡第95章 雍涼風雲(三十八)第132章 何處可往(中)第106章 陸遜第131章 預感第26章 鵲尾坡上的一地雞毛第88章 雍涼風雲(三十一)第69章 雍涼風雲(十六)第11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七)第107章 相敬如冰第208章 天下安(八)第199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二十二)第5章 秀門風第107章 雖無長阪坡第56章 雍涼風雲(三)第85章 雍涼風雲(二十八)第50章 將無將(三)第45章 我要做大媒(中)第63章 雍涼風雲(十)第75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中)第67章 雍涼風雲(十四)第168章 冷寂第57章 前言有期,待時未濟第4章 薦諸葛第109章 曹翁失糧第15章 大生意小動作第14章 掉窩裡了第94章 形勢逼人否第46章 一劍橫,十步殺,揮手拂衣去第49章 江南春暖第18章 都是自找的第25章 勝第108章 雍涼風雲(五十一)第86章 雍涼風雲(二十九)第57章 怎麼辦呢?第17章 行蹤第74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上)第110章 山雨欲來(一)第183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六)第138章 際會第76章 疾(下)第121章 忠第8章 緣滅緣起緣來如此第141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六)第46章 秉性使然第64章 天上不會掉餡餅第30章 動靜第147章 彩雲之南(上)第17章 什麼都是浮雲第86章 雍涼風雲(二十九)第47章 意外第36章 草營第106章 陸遜第2章 福至心靈最終卷之一臨第108章 雖無長阪坡第85章 鄧府三兩事第64章 風涌第36章 草營第4章 情與願第35章 隱者學士與小子,英雄屑小自現第30章 我們去送紙第76章 雍涼風雲(二十三)第201章 天下安(一)第128章 選也難,不選也難第91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四)第37章 得仁第4章 情與願第50章 將無將(三)第182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五)第94章 雍涼風雲(三十七)第182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五)第9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三)第112章 山雨欲來(三)第159章 胸懷第3章 取上庸第16章 坐論第116章 再戰衡陽城(六)第101章 雖無長阪坡第46章 江南第77章 風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