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薦諸葛

江南多雨,新野雖然在漢江之北,卻也是頗多氤氳之氣,自鄧瀚趙雲二人走後,旬日間這片荊北之地,卻也是朝來清雨晚來風,給人們帶了些安逸的情緒。

不過府衙內的劉備卻是有些心緒不寧,歷盡了多少的成敗得失,他本已不應該再對一城一地之得失存念於心頭,可是這次的他卻不知是何緣故,對那塊上庸之地有了些別樣的心情。

即使這幾天甘糜兩位夫人悉心陪侍的時候,也是興趣缺缺的樣子。

以往劉備的地盤多是被人贈,又或是依附於他人而得,終究不能算的姓劉,而如今卻是人到中年的劉備,自然對成就大業的焦躁更是多了幾分,眼見得曹操的地盤勢力是日益增長,而曾被稱爲天下英雄唯曹劉的他,還孤守新野這彈丸之地,想想卻是讓人黯然。

此時,門外傳來稟報聲,卻是徐庶求見,劉備自是連連想請。

見到劉備的樣子,徐庶心下自然明白他的心思。

“主公可是憂心上庸之事?”聞得徐庶所言,劉備自是點頭。

“呵呵,主公卻也不必如此,此次進佔上庸之事,卻是不同於以往,看上去也不過是民間自己所爲,想那上庸之首,平日裡自是爲大已久,必然不會想到子浩他們有此想法,加上有子龍將軍這等精細人在一旁護持,定然無事。”

見劉備的臉上憂色稍減,徐庶更是開言道:“以庶之見,此次行事一是我方出其不意,二則是上庸之人必然是輕守無備,子浩何子龍必然是馬到功成!”

劉備自是信得過徐庶,心下倒也安心不少,卻是開口道:“但願子浩和子龍能如軍師所言。”

展顏間,便望得屋外從西而來一隻信鴿,咕咕的叫着,緩緩進入了府衙之內。

上庸城內,此時卻又是另一種景象。

自那日製服了申耽申儀兄弟倆,甘寧所領的護衛人員卻也是控制了城內的諸多要害之地,鄧瀚便當仁不讓的管起上庸之事,他自然是先將申氏兄弟收押,在酒樓內安撫了上庸的諸位大人物,然後便以新野劉備之名發佈了安民告示,曉諭上庸百姓,接着自然是讓趙雲和甘寧去城內各處巡邏,以安民心。

待這一切做完,卻是要將佔城之事飛鴿回報劉備,至於如何處置申氏兄弟卻是要等劉備的命令。不過上庸之民卻是對申氏兄弟深惡不已,鄧瀚自然也在傳書中寫明。

由趙雲和甘寧二人坐鎮此時的上庸,自然是安穩的很,更何況還有二千的護衛。

做完了這一切,鄧瀚卻是還不能休息,畢竟他們來到上庸這裡,仍然還很是陌生的,所以他此時能做的也無非是對城內多處拜訪。

幸喜雖然上庸有些偏離中原之地,但是劉備的名聲還是有些效果,加上他們入城以來,兵士們都很是規矩,自然也讓上庸城至少表面上臣服在了鄧瀚等人的手下。

接到鄧瀚的飛鴿傳書,劉備自然很是高興,對鄧瀚的表現也很是滿意,他卻是又多了一塊地盤,連忙叫來手下的衆人,安排選擇何人去鎮守,如何處理有關上庸的後續之事。

一番商議之後,卻是安排關羽領從新野領一千兵前去上庸鎮守,派簡雍爲之副手,在上庸城,安置流民,扶住農事,若有疑問時,或者錢糧不濟可找鄧瀚商議而定。

由於劉備手下先有糜竺這位豪商之子入牧,現又有鄧瀚以錢糧資助於劉備,所以新野之爲政,卻也不是以成例抑制商人的發展,這自然是要比他人開明的多了,所以新野城在劉備手下雖不過數載,已然有了幾分通商大邑的景象。

待得關羽藉着雲漢的船舶,穿越荊州所屬,來到了上庸,卻也看出了上庸之地確實是一座易守難攻之地,三面爲水,自然平添了他人攻城之障礙,另一面有山,卻是一座形似白馬的山嶺,卻又適合埋伏爲戰。不由得關羽評了一句:“以如此形勝之地,庸人卻頹然敗落於巴楚之手,真是庸人自擾!”關將軍卻是熟讀春秋的。

入得城內,鄧瀚自是將一應事務交託於關羽之手,倒也得到這位傲上而不欺下的將軍的一句嘉獎,“子浩,辛苦了!”

倒讓平日裡對這位將軍很是敬畏的鄧瀚,聞言也道:“不敢當將軍慰勞!”

此時的關羽自是已經斬過顏良,砍過文丑,名震中原,甘寧雖然對這位將軍也有佩服,卻是一向少見,此時兩人相見,倒也有些一見如故的感覺,關羽自是感慨甘寧這南人中也有此等英壯之士,也想到了甘寧和他一樣早年爲賊的經歷,自然有一份別樣的心情。

回到了新野的鄧瀚自是向劉備解說了一下佔領上庸的經歷,雖然過程聽來簡單,但也是鄧瀚在深悉上庸情勢後方才決定的這一擒賊擒王的招數。

而趙雲在這幾天和甘寧的回程的相處的中,兩人卻也是一副英雄相見,惺惺相惜。於是鄧瀚自然便沒有讓甘寧回襄陽,而是帶着他一起來到了新野,在和甘寧商量後,也是認劉備爲主,而護衛隊員們則在李康的帶領下回到了襄陽,繼續着招收新人,訓練成隊的任務,雖然見到甘寧這位教頭已然投軍,李康還有些個不爽,不過鄧瀚卻是告訴他,自是在積蓄着力量,只要有人,有錢有糧,自然也就不愁,李康卻也爽快的答應了。

至於接下來該做些什麼,如何做,雖然是鄧瀚,可他也是有些沒有頭緒的感覺,他只是緊着自己能夠辦的,儘量的給劉備準備更多的人才積累,以及錢糧的儲備,相對在大勢上的把握,他卻也有着自覺。

鄧瀚和徐庶在一次籌謀中,卻是不約而同的想到了那位還潛臥於隆中的諸葛亮。

論及和諸葛亮的相知,鄧瀚雖然是後世之人,不過是沾了些先知先覺得優勢,徐庶卻是和諸葛傾心相交,自然是深知諸葛其才智高絕。

“小師弟,我們是不是不能讓某些人太過清閒了,既然都是同門師兄弟,自然該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啊,你說是不是?”徐庶這些年來過的雖然忙碌,卻是心情愉悅,母親身體安然,在江陵也是衣食住行無憂,而其弟徐康也在雲漢貨棧中,獨當一面,家事國事皆有得於心,因此言談之間卻也開朗的很。

原本呢,鄧瀚還不想諸葛亮這個時候出山,怕耽誤了八陣圖的創制,不過由於他的出現提點,倒讓八陣圖歷盡三年而成。如今的諸葛亮正在享受着,閒臥孤村,耕讀自修,伴以紅袖添香的幸福生活,鄧瀚卻也深羨之。

“既然師兄有意,小弟豈敢違之,自當唯師兄馬首是瞻!”鄧瀚卻是笑言道。

劉備其人能識才,卻有時候會有些意氣用事,此時徐庶已盡得其信任,所以對徐庶倒是言聽計從,而鄧瀚與劉備相識之時,雖爲一少年,可是當時哪一首陋室銘卻爲千古名篇,自能讓劉備爲之側目,而後這幾年,雲漢的發展,以及對新野的資助,也是劉備對其接納的原因。

現下兩人想合計着讓諸葛亮也投入劉備的帳下,卻也不能一蹴而就,再加上諸葛亮本身也是心高之人,即使兩個人推薦他,想必以他的性格也不會很欣喜。

徐庶卻是有些煩惱,鄧瀚不過是一笑,“師兄,這事不如就交給小弟我來操辦吧!必能如你心意!不過到時候,師兄多替諸葛師兄美言幾句就好了,哈哈!”徐庶聞言,也不多問,自是應下不提,隨後的兩人便各自去行事。

劉備治下的新野上庸兩地,自是如常的發展,不過自那日徐庶和鄧瀚商議後旬日間,卻是有傳言自荊州起。

“天下之英才,盡在荊襄,唯其高者,不過臥龍與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也!”

第80章 雍涼風雲之話外篇(中)第74章 雍涼風雲(二十一)第135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第156章 定(中)第130章 人來了第165章 料敵第26章 天下人心,我自不懼第47章 恍惚第52章 斜依第77章 得失白水,進兵陽平第185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八)第3章 問與對第62章 雍涼風雲(九)第7章 蘿蔔與白菜第75章 疾(中)第69章 雍涼風雲(十六)第45章 家事第117章 別樣的羣英會第77章 得失白水,進兵陽平楔子第134章 大家都很忙(下)第61章 雍涼風雲(八)第2章 天子瘋癲第154章 繞樑第119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第117章 城破人亡第7章 老東西(下)第6章 師兄,你失……了第141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下)第205章 天下安(五)第65章 一發動第51章 幾支期許第52章 一門心思又或兩廂情願第109章 百萬軍中第41章 迷局第49章 江南春暖第18章 動靜第206章 天下安(六)第39章 總有意外第26章 搬家第53章 計較是非,開卷有易第45章 我要做大媒(中)第116章 再戰衡陽城(六)第28章 江東第208章 天下安(八)第46章 我要做大媒第69章 雍涼風雲(十六)第144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九)第162章 沒文化真可怕第7章 天上沒有烏雲蓋第7章 老東西(下)第15章 拜會第156章 定(中)第2章 天子瘋癲第27章 小輩兒爭雄第102章 雖無長阪坡第92章 雍涼風雲(三十五)第62章 瑕疵第21章 鬱悶只因一個人第51章 忠恕第4章 隱見風雷第48章 人不瘋魔不成器,瘋的文武雙全第74章 雍涼風雲(二十一)第76章 雍涼風雲(二十三)第78章 雍涼風雲(二十五)第54章 雍涼風雲(一)第113章 雍涼風雲(五十六)第9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72章 未有援兵至,卻非疑無路第13章 迎來送往第39章 神打(下)第202章 天下安(二)第14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50章 神仙自去逍遙,凡人且碌碌第165章 料敵第22章 不論遠近,都爲一個夢第87章 快與慢第39章 天下熙熙第101章 雖無長阪坡第148章 彩雲之南(下)第121章 雍涼風雲(六十四)第61章 半圭爲璋,心內惶惶第6章 老東西(上)最終卷之一臨第七十八 掌神威上第28章 縱第53章 計較是非,開卷有易第159章 胸懷第147章 彩雲之南(上)第42章 自知第72章 雍涼風雲(十九)第33章 西行漫記(六)第151章 大姑娘上轎第26章 天下人心,我自不懼第14章 添柴第134章 大家都很忙(下)第146章 風流總被風雪侵第62章 雍涼風雲(九)第55章 將無將(八)第95章 雍涼風雲(三十八)
第80章 雍涼風雲之話外篇(中)第74章 雍涼風雲(二十一)第135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第156章 定(中)第130章 人來了第165章 料敵第26章 天下人心,我自不懼第47章 恍惚第52章 斜依第77章 得失白水,進兵陽平第185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八)第3章 問與對第62章 雍涼風雲(九)第7章 蘿蔔與白菜第75章 疾(中)第69章 雍涼風雲(十六)第45章 家事第117章 別樣的羣英會第77章 得失白水,進兵陽平楔子第134章 大家都很忙(下)第61章 雍涼風雲(八)第2章 天子瘋癲第154章 繞樑第119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第117章 城破人亡第7章 老東西(下)第6章 師兄,你失……了第141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下)第205章 天下安(五)第65章 一發動第51章 幾支期許第52章 一門心思又或兩廂情願第109章 百萬軍中第41章 迷局第49章 江南春暖第18章 動靜第206章 天下安(六)第39章 總有意外第26章 搬家第53章 計較是非,開卷有易第45章 我要做大媒(中)第116章 再戰衡陽城(六)第28章 江東第208章 天下安(八)第46章 我要做大媒第69章 雍涼風雲(十六)第144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九)第162章 沒文化真可怕第7章 天上沒有烏雲蓋第7章 老東西(下)第15章 拜會第156章 定(中)第2章 天子瘋癲第27章 小輩兒爭雄第102章 雖無長阪坡第92章 雍涼風雲(三十五)第62章 瑕疵第21章 鬱悶只因一個人第51章 忠恕第4章 隱見風雷第48章 人不瘋魔不成器,瘋的文武雙全第74章 雍涼風雲(二十一)第76章 雍涼風雲(二十三)第78章 雍涼風雲(二十五)第54章 雍涼風雲(一)第113章 雍涼風雲(五十六)第9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72章 未有援兵至,卻非疑無路第13章 迎來送往第39章 神打(下)第202章 天下安(二)第14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50章 神仙自去逍遙,凡人且碌碌第165章 料敵第22章 不論遠近,都爲一個夢第87章 快與慢第39章 天下熙熙第101章 雖無長阪坡第148章 彩雲之南(下)第121章 雍涼風雲(六十四)第61章 半圭爲璋,心內惶惶第6章 老東西(上)最終卷之一臨第七十八 掌神威上第28章 縱第53章 計較是非,開卷有易第159章 胸懷第147章 彩雲之南(上)第42章 自知第72章 雍涼風雲(十九)第33章 西行漫記(六)第151章 大姑娘上轎第26章 天下人心,我自不懼第14章 添柴第134章 大家都很忙(下)第146章 風流總被風雪侵第62章 雍涼風雲(九)第55章 將無將(八)第95章 雍涼風雲(三十八)